膀胱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

来源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C12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总结膀胱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后特点。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6年5月我院12例膀胱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0例,女2例。发病年龄25~74岁,平均(61.2±12.6)岁。对其进行随访及资料总结。

结果

本组12例,6例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其中2例复发后行介入栓塞及化疗,1例复发后行膀胱根治性切除术,1例复发后反复电切最终全身转移;3例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经病理证实其中2例已发生淋巴结转移,其中1例接受化疗;1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2例行膀胱镜检查并取活检。免疫组化检查示突触素(Syn)、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嗜铬粒素A(CgA)和CD56的阳性表达比例分别为75.0%(9/12)、75.0%(9/12)、66.7%(8/12)和41.7%(5/12)。10例获随访,随访时间4~3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2个月。1例根治术后8个月无复发、转移,1例保守治疗者随防6个月仍存活,其余8例死亡;死亡患者的平均生存期为(13.1±8.8)个月。

结论

膀胱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是一种罕见的膀胱恶性肿瘤,预后极差,病理为诊断金标准,治疗首选根治性膀胱切除术,联合化疗有益于延长生存期。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评价运用保留阴道壁血供技术(blood-supply reservation technique, BRT)的经阴网片置入术(transvaginal placement of mesh, TVM)治疗女性盆腔脏器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 POP)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至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201例行TVM的POP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平均年
期刊
目的分析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后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的相关因素,建立预测术后重症感染风险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5月我中心457例输尿管软镜治疗上尿路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男302例,女155例。年龄20~76岁,平均49.9岁。最大结石直径12~22mm,平
期刊
目的总结解剖性孤立肾肾部分切除术对肿瘤控制及肾功能保留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2月至2016年5月我科10例解剖性孤立肾肾部分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男6例,女4例。年龄38~71岁,平均57岁。肿瘤PADUA评分6~10分,平均7.6分;肿瘤直径1.0~7.4 cm,平均3.2 cm。结果腹腔镜手术7例,开放手术3例,手术时间103~217 min,平均168 min;失血量20~400
期刊
目的评价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膀胱灌注预防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2012年9月至2015年5月接受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ransa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TURBT)治疗且术后经病理检查确定为非肌层浸润膀胱尿路上皮癌的患者137例,随机分组至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膀胱灌注组(治疗组)和羟基喜树碱膀胱灌注组(对照组),其中治疗组68例
目的探讨输尿管软镜鞘直视置入法钬激光碎石术一期治疗肾结石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5年7月我院68例采用输尿管软镜鞘直视置入法钬激光碎石术一期治疗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男46例,女22例。年龄22~76岁,平均43.9岁。68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腰痛或血尿。单发结石48例,多发结石20例,双侧结石5例,结石最大直径1.2~2.5 cm,平均(1.83±0.16)cm。无肾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