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建设工程质量一直是大家研究和关心的热点问题,他的质量关系着国计民生,关系着人们的幸福生活。本文更是从强化管理、落实责任的角度,系统的分析了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建筑施工企业质量控制的具体措施。希望能对今后的建筑行业质量的不断改进有所借鉴。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建设工程项目是一种特殊产品,不管它是由谁来投资,它的拥有者、使用者是谁,它的质量水平高低、好坏都事关社会的公众利益和公共安全。因此,在工程管理的众多方面中,质量管理是关键和核心。由于社会、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引发了各种影响建筑质量的问题,比如无资质施工、挂靠单位施工、层层转包、压缩工期、偷工减料等。因此,如何通过对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的科学管理来确保工程产品的优良质量,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一、我国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现状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建筑业得到迅速发展,工程建设项目日益增多,并涉及到社会各行各业。目前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是在计划经济体制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和完善形成的,其主要特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在组织体系上,实行了政府监督、第三方认证、企业自控的管理体制,并建立了相应的省、地市、县级管理机构。二是在管理制度上,建立和完善了以工程建设参与各方的质量责任制为核心的管理法规和规章。三是在管理方法上,运用了全面质量管理方法,实行了不仅管工程项目结果,同时更重视管质量形成过程和影响质量因素等诸方面。四是推行了建设监理制。改变了过去靠行政命令进行项目建设的管理方式,实现了对工程项目的质量、工期、投资目标进行有效的控制,转变了政府在工程建设中的职能,极大地避免了工程建设施工中的偷工减料、粗制滥造等问题的发生。
二、我国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1、现行的工程质量管理体系不完善。如法规不健全,执法不力和对法规执行缺乏有效的监督,导致建设领域地方、部门保护主义不能有效地得到遏制,结果往往保护了落后,使工程质量受到极大的影响。现行的市场准入制度,由于缺乏统一管理和严谨的规范操作,因而虚假的有资格无能力或高资格低能力的不正常现象比较普遍,从而直接影响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有效性等等。
2、因盲目压低工程造价,导致工程质量出现问题。
3、对于施工过程中的进度、成木以及质量之间的关系协调不当,总是注重工程的进度、成本,而忽视了质量重要性。
4、参与建设的各方人员专业素质不高,不能透彻全面理解相应规范、标准认识,往往以经验作为实际指导,实施到具体施工中,施工质量通病不能很好的控制。
5、施工过程中大家又容易注重土建质量监督管理,忽视配套设施设备以及功能的质量管理;注重表面感现的质量,忽视隐蔽工程的质量等等。
三、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具体措施
1树立先进的质量管理理念
要树立“零问题、零违章、零隐患”的三零理念。“三零”理念有着深刻的精神内涵和重要的现实意义,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是我们的不懈追求,是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三零”理念需要在质量管理上居安思危、言危思进,做更加精细的工作,采取更加严格措施,筑牢更强思想根基。
要树立“质量管理工作是一把手工程”理念,推进责任落地,实现“零问题”。抓质量就要抓一把手的控制力。质量工作是一把手工程,一把手和现场部门负责人,是单位、系统的质量第一责任人,就必须对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负总责。
一是要实行单位主要领导质量承诺。“一把手”感觉到自己肩上有担子、有压力、有责任、有使命,真正扑下身子、放下架子抓质量,常抓不懈、常抓常新,做到点滴抓起,守土有责。
二是要实行质量工作质量排名。每月度都要对施工质量进行排名,提出存在问题,排名情况要在季度会上通报。质量管理工作要实行预警,对问题多、性质严重、管理薄弱的单位要实行警示,不能等到出了问题,再去整改,再去问责,再去做检查。
三是提升质量管理会议质量。会议要突出重点,把握关键,统筹兼顾,做到责任逐级落实、问题各个击破,风险评估到位。
2. 强化人员的素质提升
人是一切施工活动的主体,是质量管理的重点。可以釆取多种形式提升人员素质,组织大课堂活动。聘请国内知名专家、行业专家进行讲座,提升各级管理者,特别是第一责任者的质量意识。开展岗位标准化操作达标升级活动。丰富活动内容,创新活动方式,层层进行考核,做到人人过关,切实解决“看惯了、干惯了、就习惯了”的问题,让职工看惯规范动作,按照规范干惯每个动作,促进个体标准化行为习惯和个体质量文化形成。
3.突出制度管理,提升执行力
一是抓制度執行。首先是不能缺。随着质量管理的不断发展,各种制度的需求越来越多。要善于捕捉和发现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的缺失,查找日常管理中的漏洞,早研究,早部署,防止“小问题”酿成“大事故”。其次是要简便易行。作为岗位工人,我们不能要求他们掌握整篇、大段的标准、规定,要在制度内容上进行提炼、简化,让职工一目了然,操作起来,很清楚、很简单、很实用。第三是要强化宣讲。制度、标准出来了,要宣传,要培训,要灌输,要让制度入耳、入脑、入心,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第四是考核不能松。实事求是的讲,说我们的制度、标准、规范已经不少了,基本覆盖了各个领域,但是为什么落实不下去?为什么问题查了犯,犯了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考核没有到位,没有考核到个人,没有触及灵魂,考核“吃了大锅饭”。
二是要抓关键节点。多年来的统计证明,现场施工环节是出问题最多的环节,也是最容易引发事故的环节。从配料、安装、养护等方方面面,哪一个环节把关不严都有可能引发问题。几个差不多加起来,几个90%乘起来,就是不及格、不合格。抓质量,要铁腕管理、重拳出击。要从严要求、从严监管、从严惩戒,要敢于揭短、敢于碰硬、敢于亮剑,绝对没有人情可讲。要讲究方法,有恒心,对问题集中、管理水平低、质量管理风险高的“不放心”单位,要扑下身子,放下架子,靠上去做工作,从思想上、机制上、措施上,促基层问题整改,促管理水平提升。
4. 建设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
建设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要明确施工人员工程质量管理职责、质量保证的内容、施工过程的质量保证、机械设备质量保证等等。以质量保证的内容为例,包括:①施工计划保证:科学合理安排工期、工序和季节施工;做好质量计划目标设计;质量检查报表;质量奖罚制度。②施工技术保证:图纸会审了解工程质量要求;编制施组及技术交底中明确质量标准;做好测量、试验、计量等技术复核工作。③施工操作保证:坚持“三检”制度;坚持样板工程;做好预隐检工作;工序操作挂牌制。④施工材料保证:坚持“四验三把关制”,四验:验规格、品种、质量、数量,三把关:材料人员、技术质量人员、施工操作者把关。⑤人员素质保证:持证上岗;培训专业技工;技工相对稳定。
结束语
总之,只有通过对工程施工质量的认真管理,以质量求生存,以管理出效益,进行规范化项目管理运作,才能不断提升施工项目管理水平,最终为企业赢得良好的社会声誉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宋智平.浅谈施工企业项目管理模式[J].经济师,2004(8):36-37.
[2]梁绍宏.建筑施工的质量控制[J].中国西部科技,2006(10):123-124.
[3]周保国,王玉格.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J].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3):66-67.
[4]刘新宇.浅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J].中国建设信息,2006(6):35-36.
作者简介:女,1986年12月; 学历:本科;单位:上海市青浦区建筑建材业管理所;研究方向:建筑工程管理。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建设工程项目是一种特殊产品,不管它是由谁来投资,它的拥有者、使用者是谁,它的质量水平高低、好坏都事关社会的公众利益和公共安全。因此,在工程管理的众多方面中,质量管理是关键和核心。由于社会、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引发了各种影响建筑质量的问题,比如无资质施工、挂靠单位施工、层层转包、压缩工期、偷工减料等。因此,如何通过对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的科学管理来确保工程产品的优良质量,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一、我国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现状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建筑业得到迅速发展,工程建设项目日益增多,并涉及到社会各行各业。目前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是在计划经济体制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和完善形成的,其主要特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在组织体系上,实行了政府监督、第三方认证、企业自控的管理体制,并建立了相应的省、地市、县级管理机构。二是在管理制度上,建立和完善了以工程建设参与各方的质量责任制为核心的管理法规和规章。三是在管理方法上,运用了全面质量管理方法,实行了不仅管工程项目结果,同时更重视管质量形成过程和影响质量因素等诸方面。四是推行了建设监理制。改变了过去靠行政命令进行项目建设的管理方式,实现了对工程项目的质量、工期、投资目标进行有效的控制,转变了政府在工程建设中的职能,极大地避免了工程建设施工中的偷工减料、粗制滥造等问题的发生。
二、我国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1、现行的工程质量管理体系不完善。如法规不健全,执法不力和对法规执行缺乏有效的监督,导致建设领域地方、部门保护主义不能有效地得到遏制,结果往往保护了落后,使工程质量受到极大的影响。现行的市场准入制度,由于缺乏统一管理和严谨的规范操作,因而虚假的有资格无能力或高资格低能力的不正常现象比较普遍,从而直接影响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有效性等等。
2、因盲目压低工程造价,导致工程质量出现问题。
3、对于施工过程中的进度、成木以及质量之间的关系协调不当,总是注重工程的进度、成本,而忽视了质量重要性。
4、参与建设的各方人员专业素质不高,不能透彻全面理解相应规范、标准认识,往往以经验作为实际指导,实施到具体施工中,施工质量通病不能很好的控制。
5、施工过程中大家又容易注重土建质量监督管理,忽视配套设施设备以及功能的质量管理;注重表面感现的质量,忽视隐蔽工程的质量等等。
三、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具体措施
1树立先进的质量管理理念
要树立“零问题、零违章、零隐患”的三零理念。“三零”理念有着深刻的精神内涵和重要的现实意义,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是我们的不懈追求,是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三零”理念需要在质量管理上居安思危、言危思进,做更加精细的工作,采取更加严格措施,筑牢更强思想根基。
要树立“质量管理工作是一把手工程”理念,推进责任落地,实现“零问题”。抓质量就要抓一把手的控制力。质量工作是一把手工程,一把手和现场部门负责人,是单位、系统的质量第一责任人,就必须对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负总责。
一是要实行单位主要领导质量承诺。“一把手”感觉到自己肩上有担子、有压力、有责任、有使命,真正扑下身子、放下架子抓质量,常抓不懈、常抓常新,做到点滴抓起,守土有责。
二是要实行质量工作质量排名。每月度都要对施工质量进行排名,提出存在问题,排名情况要在季度会上通报。质量管理工作要实行预警,对问题多、性质严重、管理薄弱的单位要实行警示,不能等到出了问题,再去整改,再去问责,再去做检查。
三是提升质量管理会议质量。会议要突出重点,把握关键,统筹兼顾,做到责任逐级落实、问题各个击破,风险评估到位。
2. 强化人员的素质提升
人是一切施工活动的主体,是质量管理的重点。可以釆取多种形式提升人员素质,组织大课堂活动。聘请国内知名专家、行业专家进行讲座,提升各级管理者,特别是第一责任者的质量意识。开展岗位标准化操作达标升级活动。丰富活动内容,创新活动方式,层层进行考核,做到人人过关,切实解决“看惯了、干惯了、就习惯了”的问题,让职工看惯规范动作,按照规范干惯每个动作,促进个体标准化行为习惯和个体质量文化形成。
3.突出制度管理,提升执行力
一是抓制度執行。首先是不能缺。随着质量管理的不断发展,各种制度的需求越来越多。要善于捕捉和发现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的缺失,查找日常管理中的漏洞,早研究,早部署,防止“小问题”酿成“大事故”。其次是要简便易行。作为岗位工人,我们不能要求他们掌握整篇、大段的标准、规定,要在制度内容上进行提炼、简化,让职工一目了然,操作起来,很清楚、很简单、很实用。第三是要强化宣讲。制度、标准出来了,要宣传,要培训,要灌输,要让制度入耳、入脑、入心,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第四是考核不能松。实事求是的讲,说我们的制度、标准、规范已经不少了,基本覆盖了各个领域,但是为什么落实不下去?为什么问题查了犯,犯了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考核没有到位,没有考核到个人,没有触及灵魂,考核“吃了大锅饭”。
二是要抓关键节点。多年来的统计证明,现场施工环节是出问题最多的环节,也是最容易引发事故的环节。从配料、安装、养护等方方面面,哪一个环节把关不严都有可能引发问题。几个差不多加起来,几个90%乘起来,就是不及格、不合格。抓质量,要铁腕管理、重拳出击。要从严要求、从严监管、从严惩戒,要敢于揭短、敢于碰硬、敢于亮剑,绝对没有人情可讲。要讲究方法,有恒心,对问题集中、管理水平低、质量管理风险高的“不放心”单位,要扑下身子,放下架子,靠上去做工作,从思想上、机制上、措施上,促基层问题整改,促管理水平提升。
4. 建设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
建设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要明确施工人员工程质量管理职责、质量保证的内容、施工过程的质量保证、机械设备质量保证等等。以质量保证的内容为例,包括:①施工计划保证:科学合理安排工期、工序和季节施工;做好质量计划目标设计;质量检查报表;质量奖罚制度。②施工技术保证:图纸会审了解工程质量要求;编制施组及技术交底中明确质量标准;做好测量、试验、计量等技术复核工作。③施工操作保证:坚持“三检”制度;坚持样板工程;做好预隐检工作;工序操作挂牌制。④施工材料保证:坚持“四验三把关制”,四验:验规格、品种、质量、数量,三把关:材料人员、技术质量人员、施工操作者把关。⑤人员素质保证:持证上岗;培训专业技工;技工相对稳定。
结束语
总之,只有通过对工程施工质量的认真管理,以质量求生存,以管理出效益,进行规范化项目管理运作,才能不断提升施工项目管理水平,最终为企业赢得良好的社会声誉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宋智平.浅谈施工企业项目管理模式[J].经济师,2004(8):36-37.
[2]梁绍宏.建筑施工的质量控制[J].中国西部科技,2006(10):123-124.
[3]周保国,王玉格.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J].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3):66-67.
[4]刘新宇.浅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J].中国建设信息,2006(6):35-36.
作者简介:女,1986年12月; 学历:本科;单位:上海市青浦区建筑建材业管理所;研究方向:建筑工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