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精彩的人物警句素材 最滋养的心灵启发片段

来源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ny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生活最重要的是踏踏实实地积累,成为有判断力的人。这样才能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做出正确的选择。
  ——张一鸣
  这是“今日头条”创始人张一鸣在2016年南开大学新生开学典礼演讲中的一段话。他分享了自己在南开收获的“三件事”:耐心、知识和伙伴。2005年,刚进大学的张一鸣发现,大学生活并不如自己想象中的丰富和刺激。为了面对日复一日的枯燥生活,他选择了“读书”。张一鸣喜欢读人物传记,他发现那些伟大的人,“也是过着看起来枯燥的生活,每天都在做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但这些事情最后从点连成线,成就了他们”。毕业后他参与创立酷讯、饭否、99房,到“今日头条”,大学中积累的知识帮他理解行业,他也有耐心做深入的思考,有耐心寻找到更多更好的合作者。最重要的是,他在南开因为爱好计算机而结识的很多朋友,都成为他后来的创业伙伴或同事。
  【适用话题】积累;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读书与人生……
  我应该对我的生命肃然起敬。
  ——刘嘉玲
  刘嘉玲如此评说50岁的自己。她伴着苏州的茉莉花香、桂花香、糕点香长大,外公和母亲画工笔画,她早早地和文艺结缘。15岁离开故土去香港,为帮补家计,不会广东话的她投考TVB艺员训练班,在香港无线7年,刘嘉玲从侍女到当家花旦,苦乐俱全。她参与拍摄了大量经典电影,成了“很红但是没有代表作的演员”。直到《狄仁杰之通天帝国》,她终于等来那个让人牢记的“武则天”,拿下第30届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当被问到“你最想回到哪个年龄”,她说:“我现在这个状态,是最饱满最自信的时候。”再不开心的事,过去了就翻篇,是她对待负面情绪的方式。1992年失掉金像奖如此,遭遇绑架事件如此,媒体扒旧伤痕时也如此。“慢慢走过来,运气还是会来的。经过这个考验那个挫折,反而让我的生命更强壮了。”
  【适用话题】岁月的恩赐;光阴的故事;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我们都在为实现个人的价值而努力,我现在渴望一种超越科学的理想:帮助那些荒野碎片永存。
  ——【美】乔治·夏勒
  如今83岁,依然活跃在野外第一线的美国探险家夏勒,用60年时光书写了对大自然满满的“爱”,他被《时代周刊》评选为世界上最杰出的三名野生动物学家之一。19岁开始参加野外科考的夏勒,一生致力于野生动物的保护和研究,足迹踏遍全世界,用艰苦的努力从灭绝边缘拯救回众多物种:首次揭露名贵披肩“沙图什”的原料皮毛来自青藏高原珍稀动物——藏羚羊,他用盗猎的血腥内幕,唤醒西方时尚界的良知,也推动了中国对藏羚羊盗猎的严厉打击;72岁时他穿过阿富汗的战火,说服当地武装领袖保护马可波罗盘羊,让这美丽的生灵能在帕米尔高原自由驰骋……在夏勒看来,万事万物彼此相连,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有人问他为何能坚持这么久?他说:“我就是为此而生的,答案已写在基因里。”
  【适用话题】实现自我;保护动物;勇敢的心……
  一部好片是经得住时间考验的,是大浪淘沙后真正有价值陪伴在我们身边的。我觉得衡量的标准是电影魅力的持久性。
  ——【伊朗】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
  7月4日,当代为数不多能称得上“伟大”的导演巨匠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与世长辞。他是公认的电影大师,作品有《何处是我朋友的家》《橄榄树下的情人》《随风而逝》等等。1940年,阿巴斯出生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从小痴迷绘画的他,从美术学院毕业后,设计交通海报,给儿童读物画插图,拍摄广告和短片,对各种工作的尝试为他积淀了丰富的生活体验。1987年,《何处是我朋友的家》在戛纳电影节斩获大奖,阿巴斯开始受到国际影坛瞩目。他用长镜头聚焦生活琐事,在人们看似无聊的絮叨里挖掘生命的价值和生活的希望,让伊朗影片大放异彩。他告诫年轻导演,要原创,不要模仿,创作来源于生活,“你们自己的经历才是最珍贵的”。
  【适用话题】艺术的价值;生活的积淀;创新……
其他文献
姚秦川  舒绣文是我国著名表演艺术家,曾成功塑造了《骆驼祥子》中虎妞等经典形象。她因无法生育领养了一个孩子,取名叫兆元。受她的影响,兆元考上了北京戏曲专科学校,学习表  演。  在第一次参加学校排戏时,兆元只被安排演一个路人。他很不高兴,认为自己的母亲是大明星,自己又从小接受表演训练,跑龙套是大材小用。为了表达不满,他连剧本都不看,排练时不仅无精打采,甚至故意迟到早退。演出当天,他也表演得很敷衍。
【原味素材】  别忘了我的脸/我们是谁/和流动的蜕变/那宇宙睁开眼/转了几圈/和时光打呵欠/别忘了有多累/有什么约/和谁说了再见/看曾经误解/换来了解/那青春的岁月/就向再见说了再见……  ——歌词《别忘了》  我回忆儿时,有三件不能忘却的事。第一件是养蚕。那是我五六岁时、我祖母在世的事。我祖母是一个豪爽而善于享乐的人,良辰佳节不肯轻轻放过。养蚕也每年大规模地举行。其实,我长大后才晓得,祖母的养蚕
2021年高考理综化学模拟题四參考答案
有一种声音,你以为自己不再依恋,却因一处摇曳的烛光洒落了一地的思念;有一种声音,你以为自己不再留恋,却因一阵久违的幽香氤氲了潮湿的眼眶;有一种声音,当时只道是寻常……剥开一层层碧色的思念,露出的是芬芳诱人的回忆。  小时候,我常常趴在窗前,滴溜溜地转着大眼睛巴望着妈妈从集市归来的身影。我看到了她刚迈入门洞飘过的火红风衣,透过猫眼看到长靴踏入台阶,于是静静地倒计时,思考着她开门的最后几秒。一、二、三
摘要:在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发展史上,世界书局和大东书局的地位举足轻重,沈知方和沈骏声尤其贡献斐然。他们是现代通俗文学事实上的理性建构者和设计师,从而参与建构了现代作家的文学面貌和文学身份,在20世纪风起云涌大变动时代的中国文化及文学建构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价值。  关键词:中国现代通俗文学;文学出版;沈知方;沈骏声;世界书局;大东书局  在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中,几乎每一部优秀通俗文学作品的出现,出版人
“逝去的岁月如同一张张未经显影的底片,杂乱堆积在暗室里。”时光堆积在这些底片上,孤独地等待着,无人问津。而那些时光仍然期待,在某一个时段,它的主人会从遥远的未来蓦地转过身,被过去的岁月击中,看到它,想起它,无限感伤,却又无限温暖。周国平先生的这篇《失去的岁月》赋予我许多复杂的情愫,不只有关文字本身,更多的是情感上的牵动。十几岁的我如果读到这一篇也许不会产生过多的共鸣,可二十几岁的年纪上再回首,纵然
冬至又到了,心里莫名泛起暖乎乎的感觉,一种欲罢不能却又捉摸不定的熟悉味道缠绕着味觉神经;只隐隐觉得那是与家乡,与母亲,与酒香和在一起的味道,总不好意思没头没脑地这样去询问母亲,不巧,母亲打电话来了!“今年还要不要酿霉豆腐?冬至了!”母亲怯怯地问,生怕得罪儿子似的!  迷雾散去。是了!母亲的话一下子让那个味道回到唇齿间,回到五脏六腑,回到记忆的最深处!  二十年前,将霉豆腐当饭吃的画面浮现脑海,画面
我喜欢夏日泥土的味道。  雨后,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香味。叶子上的雨滴还未滴尽,“啪嗒——啪嗒”,带着叶子的体温滴在松软的泥土上,悄无声息地藏了进去。“刷——刷刷——刷”一条条蚯蚓顶着小泥团,从土里探出头来,蠕动着自己柔软的身体,任自己光溜溜的身条仰着、趴着、摊着、团着、睡着,泥里泥外都是家,我爱咋的就咋的。它们的身旁,一排蚂蚁正在回家。队伍拉得长长的,弯弯曲曲,那是一条黑色的生命细流。他们虔诚地嗅
王晓莉,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中国作协会员,中国评协会员。现居南昌。出版有个人散文集《双鱼》《红尘笔记》《笨拙的土豆》,合集《怀揣植物的人》《当代先锋散文十家》等。曾获华文最佳散文奖、谷雨文学奖等。  作品入选《21世纪散文典藏2000—2010》《21世纪2005年度散文选》《21世纪2006年度散文选》《2006中国散文年选》《新世纪散文选》《散文2014精选集》《散文2015精选集》等近百种
摘要:东西的创作,无论是中短篇小说还是长篇小说,都有着明显的“九十年代”色彩。作为整体的“九十年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八十年代”后半期的显影和生长。“轻”与“重”之辨成为九十年代日常生活的一个悖论,然后成为当代中国思想文化以及小说中几乎是永恒的悖论。作家东西就处在这样的“轻”与“重”之间。东西的“没有语言的生活”是对1990年代以来这个时代最准确和深刻的命名之一。东西的小说在写出“没有语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