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来源 :校园英语·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ng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爱国主义教育是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大学英语教学是其重要阵地。本文从等级考试的翻译题型改革说明大学英语教学中应重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社会发展问题,为提高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传播中国文化的责任感做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爱国主义;大学英语;等级考试
  【作者简介】朱晓婕,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爱国主义教育是所有教育中的重中之重,爱国意识的培养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爱国主义是一个广泛的范畴,主要体现在一个人对其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道德观念、价值观、理想信念等等的认同感。大学生正处于一个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最后的成型时期,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准直接关系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能否实现。我国《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提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于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同时它还强调爱国主义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中之重。
  一、大学英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在大学所有课程中, 大学英语被认为是培养和增强大学生爱国意识的重要一环。教育部2007年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指出:“大学英语是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同时指出:“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教育部高教司2007:2)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同时文化反过来又在价值观念、社会意识、表达形式等方面影响语言。大學英语课程素材全部来自英文原版著作,反映了英语母语国的文化和社会人文价值观,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够引入中国传统文化,把它与之进行对比联想,这样就会产生润物细无声的作用,让学生不再接受死板的说教,从而也不会产生抵触情绪。
  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21世纪,一方面在本土我们有着五千年底蕴的文化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甚至是侵蚀。大家只过情人节、圣诞节而不知元宵节、七夕节的由来;另一方面随着孔子学院越开越多,我们也希望能够把中国文化推向全世界。我们给外国友人介绍我们的圣人孔子是Confucius,而不是Kongzi。
  二、大学英语等级考试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反拨作用
  大学英语等级考试是由国家高等教育司主持的全国性、标准化的语言测试,从1987年正式实施,它的目的是为了贯彻执行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客观、准确地测量大学生的英语能力,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也是各用人单位考量求职者的一道门槛。2013年8月大学英语等级考试委员会局部调整了英语等级考试的试卷结构和测试题型,2013年12月正式实施,翻译测试是此次改革中的亮点,主要表现在测试的题型和内容上,由改革前的补全5个单句的翻译题目调整为有140-160个汉字的段落翻译,内容涉及到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文化、科技成果、社会热点等方面,考试时间由原来的5分钟增加到了30分钟,分值的比例也由5%提高到了15%。把中国文化以翻译的形式融入到英语等级考试中,既考察了学生的翻译能力,也考察了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笔者收集了英语等级考试改革后翻译题, 主题分别如下:中餐、中国结、茶、核能发电、读书、教育、大熊猫、互联网、旅游、中国、快递、稻米、中国父母、丽江、西湖、乌镇、外国人汉语比赛、中国功夫、红色、黄色、白色、珠江、泰山、华山、飞机、地铁、公交车、宋朝、唐朝、明朝、洞庭湖、太湖、青海湖、中国农业、学汉语、创新、深圳、中国减贫、文学艺术、中国工业升级、经济发展、科学发展、中文热词、丝绸之路。以上的主题词充分体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社会热点,历史发展,但同学们在答题过程中失分现象主要有两种:一是语言基础知识的缺失,词汇匮乏,句式不清;另一种更重要的原因在于本土文化知识储备不够,不具备用英语表达本土文化知识的能力。也就是对中国传统的人文还理解不够,更谈不上传递给外国人理解,比如“辟邪”二字。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大学生如果任由这种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发展下去,和世界沟通,把中国推向世界讲成为空谈;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也将无从谈起。正因为认识到这一点,教育部进行了英语等级考试的改革,考试题型和内容加强了对传统文化和社会热点的重视必然体现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对文化的教学。作为承上启下的传道受业解惑的老师,不仅是多元文化的传授者,又是本土文化的承受者,更是两者之间的最好沟通者。如何有效的培养大学生的中西文化的综合素养,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意识,融入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操这需要全社会各方面的联动,笔者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讲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金虹.论中国文化在外语教学中的意义[J].课程.教材.教法,2013 (8).
  [2]王康妮,曾美婷.爱国主义教育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J].海外英语,2017(12).
  [3]孙晶.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新题型对独立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的反拨作用研究[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6(12).
  [4]韩敏.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导入研究[J].西昌学院学报,2016(3).
其他文献
【摘要】学习需要连续性,在初中英语课堂,除了关注教材知识的讲解外,还要衔接教学与练习的关系,特别是在“当堂训练”上,整合听、说、读、写及英语素养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成效。  【关键词】初中英语;“当堂训练”;教学方法  【作者简介】薛静,江苏省高邮市城北中学。  在英语课堂,教师往往将重心放在英语课本,忽视对学生学习资源的拓展,这种立足书本的教学,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当堂训练”模式的应用,强化
【摘要】“英语流利说”,是英语学习口语训练的主要方法,它具有创新性、多元性、以及个性化等特征,尤其在高中生自主学习中,发挥较好的促进作用。基于此,本文以高中生视角,着重对“英语流利说”对英语口语能力提升的作用进行归纳,以达到充分发挥英语学习方法优势,促进高中生英语成绩提升的目的。  【关键词】“英语流利说”;英语口语;能力提升  【作者简介】刘铂宇,娄底市第三中学。  引言  高中英语学习,具有知
【摘要】笔者日常教学实践出发,对当前存在的形形色色后进生小组合作学习参与不足现象进行认真梳理,对问题症结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探究提升后进生小组合作学习参与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后进生 合作学习  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与进步,不让后进生永远落后,是新课标下每位教师的职责所在。基于这样的认识,本文拟从笔者日常教学实践出发,对当前存在的形形色色后进生小组合作学
【摘要】根据功能目的论,翻译目的决定翻译的过程和结果。本文通过分析《哈利·波特》系列两个不同的中译名,从书名、人名和咒语翻译这三个方面进行对比研究,得出译者根据不同的受众会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得到不同的翻译结果。在功能目的论的视角下,要以翻译目的作为准则来评判译本的翻译质量。  【关键词】功能目的论 翻译批评 《哈利·波特》  所谓目的准则,即翻译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的策略和结果。费米尔指出
【Abstract】When it comes to the effect of translation, the theory of “similarity in form” and “similarity in spirit” is of necessity, especially similarity in spirit exerts influences on one aspect to
【摘要】阐述信息化教学设计和信息化写作的概念。以新视野英语2第七单元writing Memos为例,探讨如何在高职英语写作课中运用信息化教学模式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优化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职英语;教学设计;写作教学  【作者简介】尤颖,女,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教育硕士,研究方向:英语学科教学。  近年来,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已成为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趋势。在高
【摘要】新时代下,我国教育事业在社会发展环境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主要是由于生产力结构的变化,进一步推进了我国人才制度的变化。那么在初中阶段英语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在课堂宝贵的时间内实现最大化的课堂效率,是当前很多初中英语教师最关注的问题。因此,对当前我国初中英语教学的实际情况展开深层次的分析,并且根据初中英语教学的大纲任务以及教学计划,如何通过改变教学模式来实现有效教学是最核心的问题,需
【摘要】在信息时代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是现代化教学的重要内容。信息化在教学中的应用转变了教师的教学思维,改变了课堂教学的模式,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本文主要就信息技术的辅助下如何改进英语课堂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进行探究。  【关键词】信息化;多媒体;英语教学;课堂;教学方法  【作者简介】陈娜(1984- ),女,汉族,天津人,天津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大本,中学一级,研究方向:英语教学。  
【摘要】在深化素质教育的形势下,能够指导学生课内外自主探索,自主研究的能力是现代教师必须具备的能力。所以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现代教师的职责。本文首先阐释了在课改情况下,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性。笔者从激发学习兴趣入手来保障学生自学的前提,并且根据自身教学实践提出了几条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策略,以引导学生走上“我会学”之路。  【关键词】兴趣是保障;自学技能;营造氛围;实践自学
【Abstract】Chinese is classified as a Sino-Tibetan Language, a family of tongue language in Asia, whereas English is a member of Indo-European language family, a family of inflectional languages. The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