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二物理第一次月考,周亮48分,在课堂教学中注意观察该学生,行为习惯比较差,精力不集中,有些懒惰,自控能力差,上课时总是管不住自己,坐姿不正,爱做小动作,不注意听讲,甚至影响到其他学生。课堂上感兴趣的东西精神大振,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但之后又偃旗息鼓,不在乎老师的上课,作业完成敷衍了事,甚至有抄作业现象。从班主任处了解到周亮同学在小学时已经养成不良习惯,进入初中后有一定的进步,但收效甚微,聪明不用在学习上,家长对孩子有一种无能为力的感觉。
针对以上情况,我对周亮同学的第一步转化措施是发现他的闪光点,以此多表扬、鼓励,在课堂上他感兴趣的时候,让他大胆发言,发表自己的见解,肯定他的进步,全班同学集体鼓掌,让他感觉自己得到了承认,心理得到了满足,从而使他兴趣更高,更积极地表现自己。
第二与家长联系,共同商讨对周亮同学的关心、关注和关爱,家长、学生、老师在办公室谈心,当着家长的面,对他的进步表现和聪明再一次的表扬,相信他一定能行,同时表态推选周亮同学为物理科代表,是老师的小助手。他的父母也谈到了他在家的一些良好表现,让他再一次的感受到了老师、家长对他的宽容、理解以及很大的希望。
第三设计课堂和家庭实验,让周亮同学协助老师完成或自己动手完成。在做鸡蛋浮起来了的实验,他体验到了实验成功的喜悦,更进一步的思考,鸡蛋是大的一端在上还是小的一端在上呢?熟鸡蛋能浮起来吗?在冰箱里拿出来的鸡蛋能浮起来吗?等一系列的问题。后来我又指导他完成了平面镜成像实验,在这次实验过程中,他的兴趣更浓,积极性更高,而且对自己更严格要求,更仔细观察,对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的处理更进了一步。我又鼓励他做了很多实验,制作出“音乐小人”、“水底火山”,等小制作。
第四建立同学“手拉手”“一帮一”助学活动。为周亮同学找了一位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张静同学帮助他,平时周亮同学有不明白的问题,可以直接询问张静同学,并安排张静同学课下或晨读、课间操活动时间,检查他的作业完成情况,“手拉手”“一帮一”助学活动为学困生和优等生建立了友谊的桥梁,也促进了班内和谐学习气氛的形成,树立了同学们的进取心和自信心。
通过一学期的鼓励、表扬,周亮同学完全的改变了自己,有良好的行为习惯,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对问题的深入研究能力,在后来的学习物理课程中,考试成绩都在90分以上,完全出乎大家的意料。在周亮同学的转化过程中我应用观察、访谈、实验等方法结合班主任工作,学生的物理科成绩对他的转化过程进行讨论,得出应该如何转化学困生。
1、坚持激励性原则和教师的统一要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效转化学困生。2、利用活动满足学生归属感与爱的需求,创设有益的学习情境,有效转化学困生。3、设计经典物理小实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体验实验成功的喜悦,从而有效转化学困生。
针对以上情况,我对周亮同学的第一步转化措施是发现他的闪光点,以此多表扬、鼓励,在课堂上他感兴趣的时候,让他大胆发言,发表自己的见解,肯定他的进步,全班同学集体鼓掌,让他感觉自己得到了承认,心理得到了满足,从而使他兴趣更高,更积极地表现自己。
第二与家长联系,共同商讨对周亮同学的关心、关注和关爱,家长、学生、老师在办公室谈心,当着家长的面,对他的进步表现和聪明再一次的表扬,相信他一定能行,同时表态推选周亮同学为物理科代表,是老师的小助手。他的父母也谈到了他在家的一些良好表现,让他再一次的感受到了老师、家长对他的宽容、理解以及很大的希望。
第三设计课堂和家庭实验,让周亮同学协助老师完成或自己动手完成。在做鸡蛋浮起来了的实验,他体验到了实验成功的喜悦,更进一步的思考,鸡蛋是大的一端在上还是小的一端在上呢?熟鸡蛋能浮起来吗?在冰箱里拿出来的鸡蛋能浮起来吗?等一系列的问题。后来我又指导他完成了平面镜成像实验,在这次实验过程中,他的兴趣更浓,积极性更高,而且对自己更严格要求,更仔细观察,对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的处理更进了一步。我又鼓励他做了很多实验,制作出“音乐小人”、“水底火山”,等小制作。
第四建立同学“手拉手”“一帮一”助学活动。为周亮同学找了一位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张静同学帮助他,平时周亮同学有不明白的问题,可以直接询问张静同学,并安排张静同学课下或晨读、课间操活动时间,检查他的作业完成情况,“手拉手”“一帮一”助学活动为学困生和优等生建立了友谊的桥梁,也促进了班内和谐学习气氛的形成,树立了同学们的进取心和自信心。
通过一学期的鼓励、表扬,周亮同学完全的改变了自己,有良好的行为习惯,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对问题的深入研究能力,在后来的学习物理课程中,考试成绩都在90分以上,完全出乎大家的意料。在周亮同学的转化过程中我应用观察、访谈、实验等方法结合班主任工作,学生的物理科成绩对他的转化过程进行讨论,得出应该如何转化学困生。
1、坚持激励性原则和教师的统一要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效转化学困生。2、利用活动满足学生归属感与爱的需求,创设有益的学习情境,有效转化学困生。3、设计经典物理小实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体验实验成功的喜悦,从而有效转化学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