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战“疫”群

来源 :大学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ochao09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前做研究时,习惯把手机静音,觉得微信和腾讯会议ZOOM通知提示会打扰思路。
  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会如此依赖微信群QQ群;
  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会如此期待腾讯会议ZOOM。
  这一切都发生在我留学期间。
  卡迪夫是英国威尔士的首府,有几所不错的大学,留学在此的我们都称呼这个50万人口的小城为“卡村”,因为,巴掌大的市中心真的没有很高的建筑,从市南步行一个小时即可到达市北,尽管我在卡村从来没有分清过东西南北。留学卡村一年,赶上各种Lockdown,就有了下面的一些故事。
  QQ上有一个将近2000人的访学群,群里是全国各高校和研究机构的教授,此群最大的功能是分享签证经验,有时候也有租房信息和使馆通知等,群里的信息一般是最新鲜的。Lockdown初期,带着孩子访学的包老师高烧,家人联系不上,群友献计献策,积极联系使馆教育处和航空公司。包老师康复后群里感谢大家,场面感人,之后每日为大家分析疫情感染曲线,大家也就对疫情的总体发展趋势有个数了,签证群慢慢变成了留守群。之后在这个群的基础上,分出了某天某个航班回国群等分群,互相提醒打卡核酸。这个群让我感觉自己在国外并不是孤立无援的。
  卡村的访学老师们也有一个群,是福建农林大学陈诚老师建的微信群,群里是访学的教授和博士后,还有我们几位博士生。QQ群里的老師,签证下来后,一般都会被拉到这个微信群。对于刚到卡村的我,这个群就是我的度娘和谷哥,在这个群的指导下,我安顿好了在英国的家。国内疫情爆发的时候,大伙在群里分享如何才能买到口罩寄回国内;英国Lockdown的时候,大家分享如何才能从国内寄来口罩,哪家超市还能买到消毒水、洗手液、卫生纸。群里还有几次小病求药,都得到了圆满的解决。这是一个有求必应的群,还是一个能解决问题的群。
  七八月份是访学老师到达英国比较集中的时间,同期抵达的老师基本上面临着相同的问题,我很荣幸被拉到了“家长里短?瑟群”。群里的八位成员性情相投,计划复活节假期租两辆车环游英国。
  Lockdown开始后就后悔上半年没出去转转,下半年没机会出去转。我们每天关注英国的疫情进展,也提前抢到了四五月份的回国机票,同时加紧囤粮。
  3月份停航的时候,也是大家最焦虑的时候,国内家人再三催促把孩子送回去,感觉那个时候家庭关系都是紧张的。确定留守后,我们退出了其他的抱团取暖留守群,卸载了各种新闻App,心反而安定下来了。群里唯一的男士是山东某大学教授,他年轻有为热爱生活,每天晒三顿饭,厨艺让我们自愧不如。女士们表示,“攀比心”被激发了,于是一天三顿,每到饭点,包子、馒头、面条、水饺,黄瓜、西兰花、胡萝卜、西红柿,羊肉、牛肉、三文鱼,花式“炫耀”起来。受Lockdown限制不能见面,也就有了开着微信群聊同时视频吃饭的壮观场面。后来,改成了腾讯会议,每个人端一杯酒,举杯共饮,腾讯会议真不错!再后来,大家觉得视频会议还可以增加其他功能,就有了云K歌。高美静教授,燕山大学光电成像博导,也是“卡村邓丽君”,如果有卡拉OK,应该是“麦霸”,还会做一手好饭。每次在聂芹教授家聚会,高教授都是掌勺大厨。聂芹教授,厦门理工大学城市遥感专家,发表多篇高级别SCI,给了我很多关于写作发表SSCI的关键指点和帮助。她租的房子是我们当中面积最大的,她家也就成了我们的据点,春节等重大节日都是在聂教授家,美丽大方热情实在的聂教授每次都安排得妥妥的。

  我们也曾经崩溃过,偷偷抹过泪。留守的我们,互相鼓励、互相帮助。隔三岔五的视频群聊群聚,缓解了大家的焦虑情绪,我们互相倾诉、相互理解、抱团取暖。

  尽管英国人很绅士,也有契约精神,我们在生活中还是遇到了很多问题,比如网络断了、多收水电费、灶台损坏赔偿、市政税减免打折Lockdown不能出门处理,全靠发邮件打电话,宁夏大学英语教授刘燕是我们的坚强后盾。我们的投诉邮件,沟通电话,一般都事先跟刘教授请教。所以,温柔的才女刘教授很忙。还有大连理工大学的周玮教授、江苏海洋大学的张溪老师我们说自己: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发得了SCI不惧怕迷茫。
  论文频频被拒、回国机票被取消、家人催促回国,还有各种我们也曾经崩溃过,偷偷抹过泪。留守的我们,互相鼓励、互相帮助。隔三岔五的视频群聊群聚,缓解了大家的焦虑情绪,我们互相倾诉、相互理解、抱团取暖。
  在大家自发抱团取暖的同时,大约从三月底开始,我们就感受到了使馆和学联的行动,使馆包机、祖国的健康包、云健康问诊、云心理问诊我还参加过三次华西医院专家的云问诊,也做过心理咨询。烟台玉皇顶医院的访学老师在群里为大家云问诊,帮大家分辨各种轻微病症,给大家简单的治疗建议,群里为大家找药。学联的志愿者们为大家分发健康包,等等。
  回国将近半年,群里的大家感情依旧,群里还是经常的“晒”和“唠”。我们调侃说,这叫战友情,一起在海外战过疫!
  责任编辑:宋明晏
其他文献
蝉蜕  照完镜子  我留在镜子里面,看着  镜子外的人一脸光鲜走开  路灯下的我,蜷成一团 躺在露天  动也不动。脚步却继续往前,由近及远  直至不能听见  我还没从梦里醒来  躯体早就换上干净衣服  洗漱完毕,慢慢吃完早餐,去单位加班  我总是被我挣扎着甩脱  我不是我。我只是我已经摆脱的曾经  我是我。我是我毫不留恋的现在  酹月  舞榭歌台,脂粉簌簌掉落  伴萤火闪烁于寻常巷陌、无望山河  
在一篇关于王学芯的文字中,我曾指出他  的写作已经初步建构了一种独特的诗学——“光  的诗学”。在他的作品中,经常会出现或者是点  点闪烁、或者是灿烂明亮的丰沛的“光”,它们  纷至沓来、源源不断地洞穿着我们黑暗与庸常的  生存,照耀、澄明和提升着我们的精神与生命,  我以为这就是王学芯的诗学,他的源于生命、区  别于他人的相当独特的个体诗学。个体诗学的建  构和它的基本内涵是衡量一位诗人的创造性
草长莺飞,春回大地。北京语言大学的新图书馆在两年多的建造后正式启用。  这座橙色的建筑“堂堂正正”地站在孔老夫子塑像身后,这座孔子塑像是北语的一个标志。  走进图书馆自动感应的大门,铺满灰色大理石瓷砖的大厅便映入我眼帘,一个大大的黑色的“语”字在地面上呈现。  走到二楼,只见一排排崭新的书架上摆放着满满当当的书籍,有中文图书、外文图书、现刊报纸、小语种图书、毕业论文集、古籍线装书等等。如果想要借书
我是北京工业大学环境与生命学部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是胎儿心电监护技术。研究生期间,我通过自身努力成功实现从生医到计算机方向的转变,在秋招中收获字节跳动、滴滴、商汤科技、vivo、58同城等互联网大厂或行业独角兽的多个offer,最终我选择了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我想,大家可能会好奇,一个生医专业的同学怎么跑到了计算机领域?这个问题在我面试过程中曾被多次问起过,也因为专业
1.遮望眼  作者:孙雨欣(北京林业大学)体育课上无意间看见的女孩子,从我这样一个陌生人的角度拍到了她恬静自然的样子。2.外卖  作者:田思雨(北京工业大学)在还没有疫情的日子里,每天中午的宿舍楼下仿佛“神仙打架”一般堆满了各种商家的外卖,它们一个个排好整齐的队伍,等待着下课归来的学生们认领,形成了一番别有趣味的景象。3.斜眼  作者:皮特(北京林業大学)摄于北京林业大学教学楼。斜射而入的阳光在室
我们像蝼蚁样爬行  楼房越长越高  我们被挤压在  窄窄的巷子里  越来越矮小  在楼宇间  像蝼蚁样爬行  大风一吹  如尘埃浮浮沉沉  蹉跎时光  道路两旁的银杏叶  秋日的阳光下  闪烁着金色的光芒  随着阵阵凉风  轻盈地飘落  叹息着蹉跎的时光  在铺满银杏叶的路上  遇见好熟悉的脸庞  虽经岁月不停地清洗  依稀能辨别出旧时模样  只是再沒有了  那时的青葱和阳光  雪花之上  大雪纷
读大学期间,我有幸探访了美国东部最大的创客空间——Artisan’sAsylum。这个坐落于麻省理工附近的创客空间汇集着波士顿几乎所有艺术家和创作者的思想火花。  Artisan’sAsylum是由一位热衷于制造大型机器人的创客GuiCavalcanti在2010年所建。当时为了建立一个六足液压机器人,他买了足够多的制作机器和设备,打算成立一支数十人的团队,没想到“一呼百应”。这时他才发现,原来自
作为一名植物科学类专业的学生,我还没有自己的课题,只记得当时师兄、师姐们都在放假前争分夺秒种下一批“苗子”,寒假结束,“苗子”也长得差不多了,就能直接进行下一步实验。  疫情可能会打乱了人们的计划,如果无法按时返校,虽然老师和留校的同学能帮忙浇浇水、施施肥,但提取样品等规模巨大、过程繁琐的实验,还是得自己动手做,在家的研究生们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家苗子完成发芽、开花、结种子的过程后,走向生命的终点。而
我的家乡是湖北省赤壁市,这是一个江边的小城市,因为东汉末年的“赤壁之战”而出名。早年这个城市叫蒲圻——意思是蒲草生长的岸边。  “1925年,县城建立了第一个中国共产党小组。1926年,叶挺独立团在中伙铺打败敌军孙建业一团,向驻守在汀泗桥的北洋军阀吴佩孚部发起猛烈进攻。而在这一战中,北伐部队依靠当地人的指引,成功进军武昌……”  读到这样的文字,我非常感慨。中伙铺和汀泗桥在赤壁城区附近,如今都是普
编者按:  各个学校纷纷打造“金课”“硬课”。  中国地质大学被誉为“地学摇篮”,新时代,地学与社会其他领域深度融合,地大学子有必要把握这一趋势。“生动中国”就是这样一门“金课”。该课程由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设计与管理,课程立足地大专业特色,挖掘传统文化,展示现代理念,展现生动真实的中国故事。“生动中国”课程组建了超级教师团队,由院士、校领导及马克思主义学院众多骨干名师等组成。未来,“生动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