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习策略是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元认知策略是学习策略的一种,它的应用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进行英语学习。本文就当前英语专业学生普遍存在的被动学习、惰性学习等现象着手,从元认知策略的内涵出发,进一步阐述了高级英语学习的重要性,探讨如何在高级英语课外实践活动中运用元认知策略,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
【关键词】元认知策略;自主学习;高级英语学习;任务教学法
一、引言
元认知理论研究是语言习得研究的热点之一。元认知理论存在于语言学习的各个层面,明确元认知的理论体系,培养学习者的元认知能力,可以使学习者掌握良好的学习策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加速语言习得的速度,提高语言应用能力。
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知,具体地说,是关于个人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对思维和学习活动的知识和控制。元认知包括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控制。例如在教学心理学中常提到“学生如何学习”,指的就是这种次认知。它的实质是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
二、元认知策略指导下的任务教学法在高级英语课堂上的应用
针对高级英语课程目标及传统的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现代高级英语教学应该在元认知策略理论指导下,利用任务型教学法、网络与多媒体技术、实施基于任务教学法的高级英语课堂教学,从而促进学生的文化自学能力,加强学生间的合作互动,进而提高其英语能力。
1.高级英语课程目标
作为英语专业在高年级阶段开设的一门专业技能课,它主要以“训练学生综合技能,尤其是阅读理解、语法修辞与写作能力”为目标的课程。通过阅读和分析内容广泛的材料,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学生对社会和人生的理解,培养学生对名篇的分析和欣赏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与独立思考能力,巩固和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技能。
然而,目前我国高校高级英语传统的课堂教学与大纲提出的对学生能力的要求还有很多差距,高级英语传统教学法的理念和模式愈显落后,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提高。具体体现在:
①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大都处于被动和消极的接收状态。
②强调语法、句法,忽视语篇意识的培养。
③忽视文体意识、文化意识的培养。
2.任务教学法及其应用
任务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理论上的教学法。这种理论认为,学生知识的获得主要不是靠教师的传授,而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下,借助于老师和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对新知识进行一种意义上的构建,同时有包括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任务型学习就是根据实际需要,缺点语言学习任务,有学生围绕这一任务制定计划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它,并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地评估自己的学习。具体地讲,它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动力、手段和目标,学生在实践中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获得新知识和提高技能。
(1)任务的设计
根据高级英语课文特点和大纲要求,我们把任务分成课前、课上、课后、学生和教师的任务。课前任务中学生要负责搜集资料,小组讨论、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初步想法等。课上任务中学生要回报小组的讨论结果,总结讨论内容。课后活动中,学生要总结整课的学习心得,包括词汇,难句,修辞,语篇特点等,并形成学习笔记和一篇主题作文。
任务完成的过程其实就是元认知策略在学习中的运用过程。学生通过有目的的安排任务,能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我那天,不断获取知识,巩固并积累知识,从一个被动的接收者变为一个主动的、积极的意义构建者,人思维方式、认知能力和爱好存在差异的同学在认知过程中,进一步激发自己的学习热情,从而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
(2)培养学习者的反思意识
在国外外语教学改革过程中兴起了Wallace提出的反思性教学,即教学要体现教学过程的主动性、反馈性、调节性和有效性,力求将教师的“学会教学”与学生的“学会学习进一步的融合。反思理论是元认知中计划、评价和调节策略,在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反思意识很大程度上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语言学习过程中进行反思可以增强学习者自身学习加工过程的意识,因此教师应督促学生反思语言习得过程存在的任何内容和问题。教师可以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英语学习状况、态度、策略、兴趣和方法,加强语言学习策略指导;学生从问卷中了解怎样制订语言学习和复习汁划.怎样安排复习时间和内容,怎样进行英语听、说、读、写交流,怎样计划或调节语言学习策略,以正确评价自身学习情况,总结学习英语学习策略与学习效果经验,分析失败原因,培养自学能力。
(3)实施元认知监控策略,提高自我监控能力
为了完善综合学习能力,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还要通过实施元认知监控策略来逐步培养对学习过程的自我监控能力。元认知监控策略是根据认知目标及时评价、反馈认知活动的结果与不足,正确估计自己达到认知目标的程度,并且根据有效性标准评价各种认知策略的效果,不断地对其进行监控、调节,以期达到预定目标。监控策略使学生对认知活动的结果加以有效的设想和预估,警觉自己在注意和理解方面可能出现的问题,以便及时改正错误。在元认知监控策略实施过程中,学生要有针对性地把所学内容与所实施的学习计划、学习策略联系起来,加以对照和检查,以估计学习计划与学习策略所能达到的学习效果。
三、培养元认知的具体途径
1.提高元认知学习的意识性
要提高元认知水平,首先应提高学生五方面的意识性:①清晰了解任务的意识性。要求学生准确、全面把握学习任务,明确任务的性质、特点,任务的要求以及要达到的程度。②掌握学习材料特点的意识性。每种学习材料有自己的特点,应培养学生认真分析每种学习材料的性质、结构、难度、主次,以便能合理分配学习的时间和注意力。③使用策略的意识性。不同学习材料、不同学习要求需要采用不同的学习策略,在解决任务之前,要求学生考虑有哪些策略可供使用,哪种策略解决当前任务最佳,要有意识地选择并运用有效学习策略。④把握自己学习特点的意识性。引导学生充分认识自己的认知特点,例如,自己是善于视觉学习,还是听觉学习;是记得快忘得快,还是记得慢忘得慢。⑤对学习过程进行自我调节的意识性。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敏锐判断出现的困难、障碍,准确分析出现的原因,并能适时地进行调整。
2.丰富元认知知识和体验
已有研究表明,学生元认知水平与其拥有的元认知知识有极大关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元认知知识的传授,并在学习活动中,不断强化这些知识的应用。同时还应通过创设问题情景等方式,诱发学生产生元认知体验,并不断提高这些体验的精确度,以提高元认知水平。
3.加强元认知操作的指导
跟据学习过程特点,按阶段有针对性地进行元认知指导,会收到较好效果。在学习活动之前,着重指导学生对活动进行计划和安排,为学习活动作好各种具体准备。在学习活动中,注重指导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对象和任务;讲究学习策略,善于根据学习材料的特点和自己的学习特点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并能控制自己排除内外干扰,保证学习计划顺利执行。在学习活动后,注意要求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状况及效果进行检查,反馈与评价,注重学习中出现的错误,并能认真分析加以及时补救。最后要督促学生深入反思和总结,一是积累为以后类似的场合能用的经验;二是吸取教训,避免再犯。
4.创设反馈的条件与机会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给学生提供一个和谐的、民主的反馈环境,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地评价他人的学习方法与策略,也可以为他人畅所欲言地评价。在此基础上,教师应逐步地引导学生从以教师为主导的外部反馈转化为学生自己的内部反馈,并逐渐成为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者将外在的矫正性指示转变为自己的矫正性机能,可以说才真正地学会了元认知学习。
5.注重引导学生对非智力因素的调控
对学习效果的影响不仅有智力因素,也有非智力因素,而且往往是两者协同作用的结果。因此,教师除了应注重培养学生对学习和认知活动进行调控外,也应重视引导学生对非智力因素中的努力程度、动机激发、本人性格特点、认知风格等诸方面的调控,使学生不仅能自发地调控智力因素,也能有效地调控非智力因素,进而能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调控。
总之之,对学生元认知的培养若能从以上方面全面进行,通过多种途径共同发挥作用,其效果就会更加明显。
四、结论
提高学习能力或元认知水平的重要途径是在学习中实施元认知策略,这是一种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思考问题的操作过程,其目的在于使学生学会学习。因此,在高级英语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利用元认知策略,使学生学会基于对自身学习能力与特点的认识和对学习内容及特性的把握,采取相应的元认知策略与学习方法来提高学习的效率。在英语教学中,策略教学、语言学习策略培训应成为英语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教师必须关注学习者语言学习策略,以一种崭新的角度了解学生的学习背景,掌握学生的语言习得过程,注重和分析学习者良好语言策略的应用,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充实自主学习策略的具体方法,丰富学习者自主学习的技巧,以帮助更多的学生成为“优秀语言学习者”,对于提高英语学习的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杜晓新.元认知与学习策略[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蒯超英.学习策略[M].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3]祁寿华.西方写作理论、教学与实践[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4]武和平.元认知及其与外语学习的关系[J].国外外语教学,2000(2).
[5]张大均.教与学的策略[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4.
[6]刘润清,戴曼纯.中国高校外语教学改革[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关键词】元认知策略;自主学习;高级英语学习;任务教学法
一、引言
元认知理论研究是语言习得研究的热点之一。元认知理论存在于语言学习的各个层面,明确元认知的理论体系,培养学习者的元认知能力,可以使学习者掌握良好的学习策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加速语言习得的速度,提高语言应用能力。
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知,具体地说,是关于个人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对思维和学习活动的知识和控制。元认知包括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控制。例如在教学心理学中常提到“学生如何学习”,指的就是这种次认知。它的实质是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
二、元认知策略指导下的任务教学法在高级英语课堂上的应用
针对高级英语课程目标及传统的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现代高级英语教学应该在元认知策略理论指导下,利用任务型教学法、网络与多媒体技术、实施基于任务教学法的高级英语课堂教学,从而促进学生的文化自学能力,加强学生间的合作互动,进而提高其英语能力。
1.高级英语课程目标
作为英语专业在高年级阶段开设的一门专业技能课,它主要以“训练学生综合技能,尤其是阅读理解、语法修辞与写作能力”为目标的课程。通过阅读和分析内容广泛的材料,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学生对社会和人生的理解,培养学生对名篇的分析和欣赏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与独立思考能力,巩固和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技能。
然而,目前我国高校高级英语传统的课堂教学与大纲提出的对学生能力的要求还有很多差距,高级英语传统教学法的理念和模式愈显落后,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提高。具体体现在:
①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大都处于被动和消极的接收状态。
②强调语法、句法,忽视语篇意识的培养。
③忽视文体意识、文化意识的培养。
2.任务教学法及其应用
任务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理论上的教学法。这种理论认为,学生知识的获得主要不是靠教师的传授,而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下,借助于老师和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对新知识进行一种意义上的构建,同时有包括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任务型学习就是根据实际需要,缺点语言学习任务,有学生围绕这一任务制定计划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它,并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地评估自己的学习。具体地讲,它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动力、手段和目标,学生在实践中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获得新知识和提高技能。
(1)任务的设计
根据高级英语课文特点和大纲要求,我们把任务分成课前、课上、课后、学生和教师的任务。课前任务中学生要负责搜集资料,小组讨论、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初步想法等。课上任务中学生要回报小组的讨论结果,总结讨论内容。课后活动中,学生要总结整课的学习心得,包括词汇,难句,修辞,语篇特点等,并形成学习笔记和一篇主题作文。
任务完成的过程其实就是元认知策略在学习中的运用过程。学生通过有目的的安排任务,能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我那天,不断获取知识,巩固并积累知识,从一个被动的接收者变为一个主动的、积极的意义构建者,人思维方式、认知能力和爱好存在差异的同学在认知过程中,进一步激发自己的学习热情,从而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
(2)培养学习者的反思意识
在国外外语教学改革过程中兴起了Wallace提出的反思性教学,即教学要体现教学过程的主动性、反馈性、调节性和有效性,力求将教师的“学会教学”与学生的“学会学习进一步的融合。反思理论是元认知中计划、评价和调节策略,在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反思意识很大程度上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语言学习过程中进行反思可以增强学习者自身学习加工过程的意识,因此教师应督促学生反思语言习得过程存在的任何内容和问题。教师可以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英语学习状况、态度、策略、兴趣和方法,加强语言学习策略指导;学生从问卷中了解怎样制订语言学习和复习汁划.怎样安排复习时间和内容,怎样进行英语听、说、读、写交流,怎样计划或调节语言学习策略,以正确评价自身学习情况,总结学习英语学习策略与学习效果经验,分析失败原因,培养自学能力。
(3)实施元认知监控策略,提高自我监控能力
为了完善综合学习能力,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还要通过实施元认知监控策略来逐步培养对学习过程的自我监控能力。元认知监控策略是根据认知目标及时评价、反馈认知活动的结果与不足,正确估计自己达到认知目标的程度,并且根据有效性标准评价各种认知策略的效果,不断地对其进行监控、调节,以期达到预定目标。监控策略使学生对认知活动的结果加以有效的设想和预估,警觉自己在注意和理解方面可能出现的问题,以便及时改正错误。在元认知监控策略实施过程中,学生要有针对性地把所学内容与所实施的学习计划、学习策略联系起来,加以对照和检查,以估计学习计划与学习策略所能达到的学习效果。
三、培养元认知的具体途径
1.提高元认知学习的意识性
要提高元认知水平,首先应提高学生五方面的意识性:①清晰了解任务的意识性。要求学生准确、全面把握学习任务,明确任务的性质、特点,任务的要求以及要达到的程度。②掌握学习材料特点的意识性。每种学习材料有自己的特点,应培养学生认真分析每种学习材料的性质、结构、难度、主次,以便能合理分配学习的时间和注意力。③使用策略的意识性。不同学习材料、不同学习要求需要采用不同的学习策略,在解决任务之前,要求学生考虑有哪些策略可供使用,哪种策略解决当前任务最佳,要有意识地选择并运用有效学习策略。④把握自己学习特点的意识性。引导学生充分认识自己的认知特点,例如,自己是善于视觉学习,还是听觉学习;是记得快忘得快,还是记得慢忘得慢。⑤对学习过程进行自我调节的意识性。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敏锐判断出现的困难、障碍,准确分析出现的原因,并能适时地进行调整。
2.丰富元认知知识和体验
已有研究表明,学生元认知水平与其拥有的元认知知识有极大关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元认知知识的传授,并在学习活动中,不断强化这些知识的应用。同时还应通过创设问题情景等方式,诱发学生产生元认知体验,并不断提高这些体验的精确度,以提高元认知水平。
3.加强元认知操作的指导
跟据学习过程特点,按阶段有针对性地进行元认知指导,会收到较好效果。在学习活动之前,着重指导学生对活动进行计划和安排,为学习活动作好各种具体准备。在学习活动中,注重指导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对象和任务;讲究学习策略,善于根据学习材料的特点和自己的学习特点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并能控制自己排除内外干扰,保证学习计划顺利执行。在学习活动后,注意要求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状况及效果进行检查,反馈与评价,注重学习中出现的错误,并能认真分析加以及时补救。最后要督促学生深入反思和总结,一是积累为以后类似的场合能用的经验;二是吸取教训,避免再犯。
4.创设反馈的条件与机会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给学生提供一个和谐的、民主的反馈环境,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地评价他人的学习方法与策略,也可以为他人畅所欲言地评价。在此基础上,教师应逐步地引导学生从以教师为主导的外部反馈转化为学生自己的内部反馈,并逐渐成为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者将外在的矫正性指示转变为自己的矫正性机能,可以说才真正地学会了元认知学习。
5.注重引导学生对非智力因素的调控
对学习效果的影响不仅有智力因素,也有非智力因素,而且往往是两者协同作用的结果。因此,教师除了应注重培养学生对学习和认知活动进行调控外,也应重视引导学生对非智力因素中的努力程度、动机激发、本人性格特点、认知风格等诸方面的调控,使学生不仅能自发地调控智力因素,也能有效地调控非智力因素,进而能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调控。
总之之,对学生元认知的培养若能从以上方面全面进行,通过多种途径共同发挥作用,其效果就会更加明显。
四、结论
提高学习能力或元认知水平的重要途径是在学习中实施元认知策略,这是一种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思考问题的操作过程,其目的在于使学生学会学习。因此,在高级英语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利用元认知策略,使学生学会基于对自身学习能力与特点的认识和对学习内容及特性的把握,采取相应的元认知策略与学习方法来提高学习的效率。在英语教学中,策略教学、语言学习策略培训应成为英语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教师必须关注学习者语言学习策略,以一种崭新的角度了解学生的学习背景,掌握学生的语言习得过程,注重和分析学习者良好语言策略的应用,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充实自主学习策略的具体方法,丰富学习者自主学习的技巧,以帮助更多的学生成为“优秀语言学习者”,对于提高英语学习的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杜晓新.元认知与学习策略[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蒯超英.学习策略[M].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3]祁寿华.西方写作理论、教学与实践[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4]武和平.元认知及其与外语学习的关系[J].国外外语教学,2000(2).
[5]张大均.教与学的策略[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4.
[6]刘润清,戴曼纯.中国高校外语教学改革[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