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过耳畔的音乐:小学音乐教师的启示

来源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kaidi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课在全日制小学中的地位正日益受到威胁,一种全球性的偏见认为读写能力和计算能力的培养能带来更多的教育成果。根据音乐为人类社会和生活做出的独特贡献,笔者基于他对小学音乐教师的博士论文研究,用数据展示了小学音乐教师的个人和职业经历间复杂的相互影响,是如何让反映在他们的教学实践中的。笔者还提出了在未来小学课程中保留音乐课的具体建议。 The status of music lessons in full-time elementary schools is increasingly threatened, and a global bias holds that the cultivation of literacy and numeracy skills can lead to more educational outcomes. Based on the unique contribution of music to human society and life, based on his research on doctoral dissertations of primary school music teachers, the author uses data to show how the complex interaction between personal and professional experiences of primary school music teachers reflects on their In teaching practice. The author also put forward specific proposals for preserving music lessons in future primary school curriculums.
其他文献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数学认知的目标之一是“初步感知生活和游戏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要“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此,教师在设计数学活动时,应以生活化、游戏化为重要原则,通过适宜的材料、有趣的情境、充分的操作、自由的交流来实现教学目标。原方案在这方面做得较好。  首先,选择生活化的操作材料。在原方案中,教师选取了幼儿熟悉的夹子作为操
一、研究背景我园在研究园本课程的过程中逐渐构建起了“三四四”班级管理制度,包括三个转化(变管为导、变规定的课程安排为弹性的课程安排、变行政检查评估为教师自主监控调
最近,班上幼儿掀起了环保热,他们在各活动区忙碌地准备着环保的宣传工作。随着对噪音污染的深入探究,孩子们不仅找出了生活中的噪音,还指出了噪音的危害。表演区的幼儿想表演有关噪音污染方面的宣传剧,在一本都是环保故事的图书上,他们看到了《耳朵兄弟的奇遇》这一童话剧。剧中讲述了生活在城市中的耳朵兄弟深受噪音的危害,善良美丽的小鸟带他们来到了一个环境优美、没有噪音的地方,那是一个美丽的乡村。兄弟俩太喜欢这个地
那天,我像往常一样在活动区巡视,忽然看见泽泽抱着餐具和仿真食物向建筑区跑去,我的第一反应是想制止他,便大声叫他名字,他竟然没听到。我只好走进建筑区,看他到底想干什么。只见他坐在地垫上十分投入地拼搭着,然后把“食物”放在搭好的台子上,高兴地嚷嚷:“吃烤肉喽!”而且还把做好的“食物”递给旁边的小朋友吃。这时我扮成食客来到他面前:“你这是什么烤肉?用什么烤的呀?”泽泽用那天真无邪的目光望着我,认真地说:
我班自然角里有一盆小雏菊,黄灿灿的小花像一张张笑脸相互依靠着,很可爱,也很漂亮。  早上吃完点心后,孩子们在走廊上玩着,我在活动室里做准备,配班老师突然走进来紧皱着眉头说:“玥玥摘了好几朵雏菊放到大花盆的土里了。”我心里一震,但转念一想,先不急,看看再说。我走到自然角,只见大花盆里的那几朵小雏菊带着短短的茎,被直直地插在土里。这下,我心里有底了。于是,我让孩子们到自然角看花,他们看到大花盆里的雏菊
2005年,我园尝试开展幼儿科学启蒙教育研究,在研讨、交流过程中,我们发现不少教师对科学知识及概念一知半解、模糊不清,对幼儿学科学的方式也不甚了解,无法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合适的科学教育内容,设计适宜的科学活动方案。为此,我们根据科学学科的特点,借鉴参与式培训等方式,尝试开展了以体验为先的教研活动:以教师在具体实践中产生的问题为教研主题,让教师“像孩子一样探索科学”,即让教师以亲身经历和体验为核
大雨过后,老师带着孩子们去散步,突然操场边的一条蚯蚓引起了孩子们的注意。看着一动也不动的蚯蚓,孩子们开始议论:“蚯蚓死了吗?”“它为什么要爬到操场上来呀?”“它不是生活在泥土里的吗?”好奇心驱使几个胆大的孩子用小棒拨动着蚯蚓,想探个究竟。围观的孩子越来越多。这时,老师发话了:“不要弄了,太恶心了,快回活动室去吧!”孩子们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操场。我们分析,教师之所以会漠视幼儿对蚯蚓的兴趣和探究欲望,可
在科学教育活动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教师提供了各种丰富的材料,让幼儿去操作、摆弄,看起来热热闹闹,幼儿玩得很开心,却未必真的在探究。所以,如何在好玩与探究之间架
新入园的小班幼儿普遍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分离焦虑与适应困难。如何帮助幼儿做好入园适应,成为教师与家长共同关注的问题。为此。我们进行了一系列摸底调查,查阅了大量资料。在入园初期,我们充分考虑幼儿的情感需要,通过创设适宜的环境让幼儿感受到幼儿园的舒适温馨、教师的温柔亲切、同伴的友好亲密、幼儿园活动的绚烂多彩,从而有效减轻分离焦虑,尽快适应集体生活。  一、转移注意力  入园初期,我们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方式让
优质读本如同一个圆心,吸引着幼儿、家长和教师的关注.我们在积累了较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有关“阅读同心圆”课程的设想,以建构与实施具有园本特色的早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