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代网络时代的校园文化建设

来源 :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yong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们的时代在飞速的信息技术发展环境中剧变,校园文化建设离不开社会大背景的影响,两者的关系在校园环境的具体个案中是相辅相成,网络信息的快速传播有效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校园文化建设的局限性又制约着网络信息的有效应用。综合两者的关系这两方面都要抓,当网络信息技术带来便利的同时,更要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很好的体现出来,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校园文化;网络文化;校园网;校园文化建设
  网络的迅速发展给信息传播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并以其独有的方式直接的影响着各个领域,小到个人的生活习惯,大到国防科技等都已屡见不鲜。本文就当下的校园文化特征与内在发展要求为着手点,浅谈网络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相关联系进行客观的分析探讨,为更好的运用网络技术为校园文化建设添砖加瓦,同时,为学校的各项管理工作能更好的走向信息化道路而提出在网络时代的校园文化建设的可行性建议和有效的策略。
  当下网络信息横飞的时代,如何运用信息技术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是各个高校在其自身全面发展的过程中都要直面的重要并深远的问题。
  一、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思路
  (一)深刻理解并强化校园文化的内涵。校园文化是针对校园的具体环境来展开研究,在校园空间内,以学生和教师作为研究主体,所有校园文化建设皆是围绕师生的校园生活展开。作为参与主体的学生与教师,研究其精神文化建设为核心,行为文化与制度文化相统一的要求进行发展,这是具有时代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建设。校园主体的一切都可以在不同的层面上影响着大家,塑造着带有文化内涵和价值观的群体。
  (二)紧扣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特征
  1、校园文化形式多样并各具特色,同规模大小的院校存在性质上本质区别,校园文化特色与侧重面截然不同,同一院校内的不同学院和不同的专业领域,甚至在高年级和低年级的不同宿舍的不同学生群体中,其文化特征都表现出各自的不同风格。
  2、校园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在继承性中表现的非常的稳定,就像我们谈到校园文化中的传统积淀问题时,明确提出没有很好的传承性文化是不能够成为传统。当我们视为传统的时候,就已经是一种价值观的体现与认可,往往都会很好的沿袭下来,进而形成各具特色的校园文化特征。
  3、校园文化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主体对象都是超前意识极强的青年,紧跟潮流的社会心理促使校园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特征。青年是时代的希望,是新社会的未来,这一群体是最具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为跟上时代的步伐也积极围绕着自身的政治素养、思想品德、创造能力、心理素质和健康体质等综合层面的发展来提高自己。
  (三)与时俱进的时代化思维。校园是社会的一个窗口,校园文化将直接反映社会文化,并且具有明显的超前意识,这也是校园青年与时俱进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正确看待网络发展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
  (一)校园文化的网络化发展的必然趋势。网络为大学师生校园生活的重要工具,学习生活的各方面都涉及网络的信息传播,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业、考研等也经常借助网络信息技术实现。
  图书资料的存储和查阅,在当今的网络时代已经给广大师生带来巨大的信息量和充分的自由与便利。
  大学青年在成长经历中处于成熟发展阶段,学习的种种压力与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或多或少的带来或大或小的问题,比较常见的是心理层面和情感方面的居多,需要在现实生活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宣泄自己的情绪,关注自己认可的人和事物,也希望得到更多人的认可等多方面的学习生活需要,慢慢的习惯在网络空间寻找自己想要的答案。
  (二)校园文化的网络信息发展的优势。网络改变了大学校园的生活面貌,传统的师生面对面的教学模式出现了更多的可能,以往“填鸭式”地灌输方式,让学生们很被动的接受辅导,教学效果收效甚微,与传统教学相比,网络拓宽了教学的很多可能性,从教学的内容、形式、对象和手段等都可以有很大空间进行发掘。从学生层面上分析,获得知识的渠道、方式和内容都有更大的空间和自由。
  网络教学的出现,教学工作的可能性因网络的超大信息量变得丰富多样并全面,在其极高的科技文化含量的平台上,使学生潜移默化中就得到很好的熏陶和感染。另一方面,网络视频具有可视性、可重复性与可选择性的优势,极大的提高了教学的学校效率。
  网络的出现,打破了学校与社会的无形隔层,把学生带到了一片更广阔的空间,通过网络可以不局限校园的视野,可以在了网络的上了解到世界各地的社会现象、思想观点、文化思潮和风土人情,而受到广大学习者的青睐。
  网络拓宽了人们的交往空间,为大学生的情绪宣泄提供了更多良好途径。网络交往是的人们的交往空间瞬间扩大,人际交往可能性概率得到巨大的提升,沟通的时效性和精准性都得到颠覆性的改变,沟通便捷程度极高,不受时间,距离,场所和人群的限制。
  网络交往具有间接性,为性格偏内向,不善言语交谈的人群提供了非常安全的和舒适的交流空间,有助于帮他们更好的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校园文化的网络信息发展的逆向思维。网络的信息面复杂,容易弱化人们的道德意识,虚拟的符号具有匿名特征,缺少共同在场的参与者时,容易暴露被压抑的人性的丑与恶,容易导致极强的侥幸心理逃避不良后果的该承担的责任。
  网络信息的复杂性容易导致核心价值观的缺失,大量的不健康思想没有得到有效及时的引导,导致网络环境中良莠不分,污秽肮脏的虚拟世界迷失自我。
  三、当下网络时代的校园文化建设要务
  (一)加强队伍建设,完善组织建构。网络信息的庞杂,信息量的巨大以及传播速度的快捷给网络建设与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挑战,要求网络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过硬,责任心要强。实施管理工作时需要不断的检查、维护和更新网络带来的不良影响。在完善的组织建构中要细化到各个环节,例如,信息分类组、信息审核组、舆论引导组、活动策划组、文化传统继承组等。
  (二)加强校园网建设,做好网络服务。校园文化建设依托校园网络平台我推手,服务好广大师生的校园生活。做好网络服务主要是建立校园网络,包括硬件的投入和软件系统的开发,先是在人力、物力、财力的多方面结合下具备前提条件;其次是加强信息资源共享的可能性建设,充分发货网络信息的空间储存优势;再之是构建有效的师生互动平台,增强师生的沟通交流的可能性,竟可能的提供更便捷的沟通渠道。
  (三)定期开展活动,营造良好氛围。大学师生们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如何培养高素质的现代化社会的接班人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关键是如何通过校园网络更好的实施与辅助校园文化建设。大力倡导丰富多彩、清新健康的校园文化活动是营造良好校园氛围的有效途径,应当组织内容健康,格调高尚,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使校园环境逐步形成浓厚的学习气氛和健康的文化领地。
  四、结束语
  我们的时代在飞速的信息技术发展环境中剧变,校园文化建设离不开社会大背景的影响,两者的关系在校园环境的具体个案中是相辅相成,网络信息的快速传播有效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校园文化建设的局限性又制约着网络信息的有效应用。综合两者的关系当两方面都要抓,当网络信息技术带来便利的同时,更要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很好的体现出来,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作者单位:1.江西中医药大学教务处;2.江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参考文献:
  [1] 黄熊英.新形势下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对策[J].探索与思考,2006(9).
  [2] 孙天才.校园文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1(17).
  [3] 史洁,冀伦文,朱先奇.浅谈校园文化的内涵[J].中国高教研究,2005(12).
  [4] 刘静姿.高校校园网络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探讨[J].中国报业,2016(6).
  [5] 燕慧.校园传媒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2(12).
其他文献
多数人在婚后都会变胖,这是什么道理呢?营养师告诉我们,主要原因是两个人的生活习惯发生了变化.
实施环境立区、产业强区、科技兴区、文化养区等“四大战略”,力争到2020年把滨江区建设成高科技、多功能、园林化的科技城 We will implement the “Four Strategies” of
期刊
公寓前那条不足100米的路已经修了3个月,但似乎仍望不到完工之日。3个月前,两辆巨大的城市下水管修理车驶入原本就不宽敞的街道,占据了五六个停车位,然后两三位技师就对那条
期刊
法人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个重要内容,而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又是法人制度的关键所在。本文从正确处理好公司财产所有权与经营权、股权关系,股东会、董事会和监事
社区统战是社区党的工作的重要方面,是新时期新阶段城市统战工作的重要基础,也是统战工作的新课题,积极探索社区统战工作新路子,发挥统一战线在社区工作中的作用,意义深远.
策划前言从胡锦涛总书记2009年春天提出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战略设想至今,各界的关注热情可谓与日俱增。期间,《商周刊》亦曾予以密切跟踪报道。在众多人眼里,这一设想成
期刊
我国古代几种不同类型藏书体系及其特征对现代图书馆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现代图书馆在许多方面继承和发展了这些特征。 In ancient China, several different types 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