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4
【摘要】目的:探讨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期间病人的健康教育,使患者了解、掌握中心静脉置管的相关知识及处理方法,。方法:通过讲解置管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项,临床工作中通过实践练习消毒、换贴膜等方法,制定标准的PICC健康教育计划,对实施PICC置管病人进行系统、规范的健康教育结果:通过健康教育,使患者对此术有一定的了解,消除了其紧张情绪及恐惧心理。结论:使更多患者认识此方法,接受此方法,提高了中心静脉置管的成功率和安全性,使其在临床发挥更多、更广的作用
【关键词】PICC;健康教育;护理,置管病人
中心静脉置管是目前临床输液常用的技术,且有保留时间长,静脉刺激性小等优点,为需要长期输液、静脉高营养支持治疗、中心静脉测压、危重病人抢救、输入刺激性药物等,给病人提供了一个较为安全有效的输液方式 肿瘤病人需要周期静脉输注化疗药物及长期输注高浓度营养物质。中心静脉置管术在临床上日趋广泛的应用,避免了病人因反复浅静脉穿刺造成的痛苦和某些药物的特殊不良反应对血管的破坏,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但由于中心静脉置管的并发症较多,而良好的护理无疑是避免这些并发症的关键,现就临床护理中的一点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2013.1-2014.4我科住院化疗852例,均行中心静脉置管术,留置时间最长167天,最短5天,平均天数为68天,年龄最大82岁,最小22岁。平均年龄为62岁。置管期间无一例发生并发症。
2置管前护理
2.1心理护理,耐心向患者讲解深静脉置管的目的、作用及注意事项。对于恐惧心理较重的病人可带之到已留置管的病人处交谈,以了解留置管的优点,必要时可将置管术全过程告诉病人,让其解除心理负担,配合穿刺。
2.2穿刺前的健康教育,指导告知穿刺应沐浴或清洁穿刺处皮肤。穿棉质宽松内衣,教会病人术中体位配合操作,并签书面知情同意书。
2.3体位选择,中心静脉置管术应选肘部静脉或股静脉,肘部静脉首选贵要静脉,其次选肘正中静脉,再次选头静脉,三者最终汇集于腋静脉,锁骨下静脉,无名静脉达上腔静脉。穿刺时,病人应平卧,穿刺一侧手臂外展45°,股静脉穿刺时,患者取平卧位,穿刺侧臀部垫高10㎝左右,大腿外展20°-30°,外旋45°
3置管中的护理
3.1置管过程中注意保暖,当导管进入肩部时,让患者头部转向穿刺侧,下颌靠肩以防止导管进入颈内静脉。
3.2送导管困难,可稍拉回导管,轻微调整穿刺针再送管或边推0.9%氯化钠注射液边送管,遇阻力不可强行送管,嘱患者适当调整体位,使上肢与躯干垂直或稍作停顿后再送管,如果不行则改以对侧静脉置入。
3.3注意观察心律失常,穿刺前外测量长度不够准确致使导管末端进入过深,位置到达上腔静脉下端,从而刺激上腔静脉丛,导致心律失常。处理:穿刺前应准确测量长度,另外在X线下确定导管位置。既往有心律失常病史,在穿刺时应注意导管尖端位置。
4置管后护理
4.1穿刺后健康教育,深静脉置管当天,告知患者穿刺部位侧肢体应抬高局部加压20分钟后可下地活动;嘱穿刺侧肢体制动6小时后进行日常活动,肘部关节避免剧烈运动;年龄小的患儿及意识障碍患者,应对其陪护人员做交待,以免患者无意识的将导管拔出;置管后注意观察穿刺点是否出血,若出血量较多,应加压包扎止血;置管后常规24小时内换药1次,然后隔日换药1次。每周更换肝素帽1次,保持局部干燥。若穿刺点敷料潮湿立即换药;嘱患者注意勿使穿刺侧过度弯曲。
4.2术后观察点,第一个24小时观察有无渗血渗液;前臂有无肿胀;病员有无心慌气紧不适。
4.3保持畅通,每次输液前用0.9%氯化钠注射液冲管,输液结束后进行常规冲管及封管。
4.4预防感染,穿刺前需严格消毒穿刺部位,穿刺过程中严格无菌操作,穿刺后局部的血迹用0.9%氯化钠注射液清洗干净,并用2%碘伏消毒。连接输液及推注药物时均应严格无菌操作,如果治疗间断期间每周冲封管、换药2次。更换敷料时需注意导管周围皮肤的消毒,顺到逆时针消毒法能够有效地清除汗毛孔周围的细菌,保持导管周围皮肤的无菌环境,可减少细菌污染。如患者出现不明原因的寒战、发热、局部发红、肿胀、化脓等,应拔出导管行导管尖端细菌培养,局部给予换药。静脉炎的发生与导管留置时间长短有关。因此留置时间不宜太长。PICC置管最好不超过2个月。CUC置管最好不超过1个月。同时要告知患者其注意事项:(1)留置导管期间应保持局部皮肤的干燥,勿擅自撕下胶布。(2)如胶布松脱或卷曲,出汗或洗澡后应及时找专业护理处理。(3)注意观察穿刺点周围有无红肿、疼痛、渗出物等,如有异常及时到医院就诊。(4)治疗间隙期可从事一般性日常生活,但避免穿刺侧肢体做重体力锻炼。
4.5防止导管脱落 在临床中置管时应妥善固定导管,留在体外的导管应以S形或弧形固定,做好留置刻度的记录。固定时,应选择粘性好,大小适中的敷料,一般为10×12cm大小。换药撕胶布时要从下向上,注意误将导管拉出,注意观察导管体外的长度,若有脱出应加强观察,胶布有松脱应立即更换。
4.6预防空气栓塞 对置管患者全身情况和治疗前后效果多观察,发现病人出现呼吸困难、心慌等表现,应立即通知医师,采取相应的抢救措施。
参考文献
[1]姚霞.深静脉置管的护理体会.《医学与实践》,2011年21期.
[2]杜彩凤.大面积烧伤患者深静脉置管的护理体会.《中国实用医学》,2012年04期.
【摘要】目的:探讨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期间病人的健康教育,使患者了解、掌握中心静脉置管的相关知识及处理方法,。方法:通过讲解置管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项,临床工作中通过实践练习消毒、换贴膜等方法,制定标准的PICC健康教育计划,对实施PICC置管病人进行系统、规范的健康教育结果:通过健康教育,使患者对此术有一定的了解,消除了其紧张情绪及恐惧心理。结论:使更多患者认识此方法,接受此方法,提高了中心静脉置管的成功率和安全性,使其在临床发挥更多、更广的作用
【关键词】PICC;健康教育;护理,置管病人
中心静脉置管是目前临床输液常用的技术,且有保留时间长,静脉刺激性小等优点,为需要长期输液、静脉高营养支持治疗、中心静脉测压、危重病人抢救、输入刺激性药物等,给病人提供了一个较为安全有效的输液方式 肿瘤病人需要周期静脉输注化疗药物及长期输注高浓度营养物质。中心静脉置管术在临床上日趋广泛的应用,避免了病人因反复浅静脉穿刺造成的痛苦和某些药物的特殊不良反应对血管的破坏,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但由于中心静脉置管的并发症较多,而良好的护理无疑是避免这些并发症的关键,现就临床护理中的一点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2013.1-2014.4我科住院化疗852例,均行中心静脉置管术,留置时间最长167天,最短5天,平均天数为68天,年龄最大82岁,最小22岁。平均年龄为62岁。置管期间无一例发生并发症。
2置管前护理
2.1心理护理,耐心向患者讲解深静脉置管的目的、作用及注意事项。对于恐惧心理较重的病人可带之到已留置管的病人处交谈,以了解留置管的优点,必要时可将置管术全过程告诉病人,让其解除心理负担,配合穿刺。
2.2穿刺前的健康教育,指导告知穿刺应沐浴或清洁穿刺处皮肤。穿棉质宽松内衣,教会病人术中体位配合操作,并签书面知情同意书。
2.3体位选择,中心静脉置管术应选肘部静脉或股静脉,肘部静脉首选贵要静脉,其次选肘正中静脉,再次选头静脉,三者最终汇集于腋静脉,锁骨下静脉,无名静脉达上腔静脉。穿刺时,病人应平卧,穿刺一侧手臂外展45°,股静脉穿刺时,患者取平卧位,穿刺侧臀部垫高10㎝左右,大腿外展20°-30°,外旋45°
3置管中的护理
3.1置管过程中注意保暖,当导管进入肩部时,让患者头部转向穿刺侧,下颌靠肩以防止导管进入颈内静脉。
3.2送导管困难,可稍拉回导管,轻微调整穿刺针再送管或边推0.9%氯化钠注射液边送管,遇阻力不可强行送管,嘱患者适当调整体位,使上肢与躯干垂直或稍作停顿后再送管,如果不行则改以对侧静脉置入。
3.3注意观察心律失常,穿刺前外测量长度不够准确致使导管末端进入过深,位置到达上腔静脉下端,从而刺激上腔静脉丛,导致心律失常。处理:穿刺前应准确测量长度,另外在X线下确定导管位置。既往有心律失常病史,在穿刺时应注意导管尖端位置。
4置管后护理
4.1穿刺后健康教育,深静脉置管当天,告知患者穿刺部位侧肢体应抬高局部加压20分钟后可下地活动;嘱穿刺侧肢体制动6小时后进行日常活动,肘部关节避免剧烈运动;年龄小的患儿及意识障碍患者,应对其陪护人员做交待,以免患者无意识的将导管拔出;置管后注意观察穿刺点是否出血,若出血量较多,应加压包扎止血;置管后常规24小时内换药1次,然后隔日换药1次。每周更换肝素帽1次,保持局部干燥。若穿刺点敷料潮湿立即换药;嘱患者注意勿使穿刺侧过度弯曲。
4.2术后观察点,第一个24小时观察有无渗血渗液;前臂有无肿胀;病员有无心慌气紧不适。
4.3保持畅通,每次输液前用0.9%氯化钠注射液冲管,输液结束后进行常规冲管及封管。
4.4预防感染,穿刺前需严格消毒穿刺部位,穿刺过程中严格无菌操作,穿刺后局部的血迹用0.9%氯化钠注射液清洗干净,并用2%碘伏消毒。连接输液及推注药物时均应严格无菌操作,如果治疗间断期间每周冲封管、换药2次。更换敷料时需注意导管周围皮肤的消毒,顺到逆时针消毒法能够有效地清除汗毛孔周围的细菌,保持导管周围皮肤的无菌环境,可减少细菌污染。如患者出现不明原因的寒战、发热、局部发红、肿胀、化脓等,应拔出导管行导管尖端细菌培养,局部给予换药。静脉炎的发生与导管留置时间长短有关。因此留置时间不宜太长。PICC置管最好不超过2个月。CUC置管最好不超过1个月。同时要告知患者其注意事项:(1)留置导管期间应保持局部皮肤的干燥,勿擅自撕下胶布。(2)如胶布松脱或卷曲,出汗或洗澡后应及时找专业护理处理。(3)注意观察穿刺点周围有无红肿、疼痛、渗出物等,如有异常及时到医院就诊。(4)治疗间隙期可从事一般性日常生活,但避免穿刺侧肢体做重体力锻炼。
4.5防止导管脱落 在临床中置管时应妥善固定导管,留在体外的导管应以S形或弧形固定,做好留置刻度的记录。固定时,应选择粘性好,大小适中的敷料,一般为10×12cm大小。换药撕胶布时要从下向上,注意误将导管拉出,注意观察导管体外的长度,若有脱出应加强观察,胶布有松脱应立即更换。
4.6预防空气栓塞 对置管患者全身情况和治疗前后效果多观察,发现病人出现呼吸困难、心慌等表现,应立即通知医师,采取相应的抢救措施。
参考文献
[1]姚霞.深静脉置管的护理体会.《医学与实践》,2011年21期.
[2]杜彩凤.大面积烧伤患者深静脉置管的护理体会.《中国实用医学》,2012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