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生物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来源 :现代教育实践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3596240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在生物教学中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以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是摆在我们每一位生物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深化生物教学改革的重点课题。本文就笔者在讲授“光合作用”一节中进行素质教育的做法谈点体会。
  一、利用光合作用发现史,了解科学实验的方法
  教材在光合作用一节中首先通过几个经典实验讲述了光合作用发现的过程。教学时,我重点介绍了科学家的实验设计思路和方法。例如,在介绍1880年德国科学家恩吉尔曼用水绵做实验材料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时,我简要介绍了水绵的生理特征之后,先请学生自己阅读“实验过程”,然后提出问题:此实验设计的巧妙之处何在?大部分学生都是从实验操作过程上找答案,惟独忽略了“选择实验材料的重要性”这个问题。我就引导学生结合水绵的结构特点:具有细而长的带状叶绿体,叶绿体在细胞中又呈螺旋状分布。想到这样的叶绿体不仅受光面积大,也便于观察、分析和研究,并且强调科学实验材料的选择是实验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联系前不久刚做过的“观察细胞质流动”实验,观察不到细胞质流动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实验材料选择不当造成的。这样使学生认识到选择一种理想的实验材料,可以使实验结果明显可靠,也是成功的先决条件。通过这些讲述不仅拓宽了学生的思路,而且使学生清醒地意识到选择实验材料的重要性。接着提问:恩吉尔曼设计实验步骤时,为何要把载有水绵和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放在没有空气并且是黑暗的环境里呢?学生经过讨论,一致认为:排除了氧气和光线的影响,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为什么要选用极细的光束照射,并且用好氧细菌检测?学生回答:这样能够准确判断水绵细胞中释放氧气的部位。再问为什么要做黑暗、局部、曝光的对比实验?学生回答:可明确结果全是由光照引起的。这样学生就自然得出氧是叶绿体释放的,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的结论。通过启发诱导使学生明确:提出问题→创立假设→设计实验→分析结果→再实验再观察,直到找出事物内在的必然联系,这不仅是光合作用发现的基本过程,而且还是生物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从科学的角度看生物学教学的实验,可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科学实验的方法,从而达到提高其综合素质的目的。
  二、利用色素的提取分离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兴趣的重要条件。”而生物学正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许多生物学知识都是在实践中得到的。生物学实验课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实践机会,也是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动手能力的有效渠道,更是落实素质教育的极好时机。如在光合作用中安排的“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及分离”实验中,毛细吸管划滤液细线不是太粗就是不齐,要不就是把纸划破,直接影响实验效果。后来学生自己想办法,不用毛细吸管,而是把滤纸在铅笔线处折叠,直接在滤液上划。这样的滤液细线不仅细齐,而且沾上的色素多,在滤纸上析出的色素带明显,学生不仅了解了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及含量,巩固强化了课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发展了他们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提高了他们探索未知世界的勇气,使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三、利用同位素标记法,了解学科间的渗透作用
  随着科学的发展和人们研究的深入,各学科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在教学中客观地把握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能促进知识的发散。生物学的发展与物理、化学的发展关系密切。也正是由于理化知识的介入,才使人们对生命本质的认识深入到分子水平。例如,光合作用关于产物之一的O2究竟来自反应物中的H2O还是CO2,就是利用物理学方法——同位素标记法来解决的。再如,叶绿体中色素的分离是利用化学方法——纸层析法来达到目的的。另外,在生物教学中我还经常运用哲学原理。哲学似乎与生物学毫不相干,事实上量变与质变、运动与静止、内因与外因、对立与统一辩证的观点在生物学中随处可见。例如,介绍光合作用过程时,我说虽然从新陈代谢的角度看光合作用是一个同化过程,但是其中也伴随着物质和能量释放即异化作用。如暗反应中ATPADP+Pi+能量,我从对立统一规律这一角度介绍说:矛盾是一切事物发展的源泉,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充满着矛盾。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正是在物质的合成与分解这对矛盾的对立统一中不断完成新陈代谢等生命活动,实现自我更新的。这样处理教材的目的是通过教材具体的事例向学生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
  四、利用光合作用的意义,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结合生物学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重要作用。因此,通过一系列德育教育的渗透,可强化对学生的品德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修养。生物学教学中存在着许多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珍贵资料和契机。光合作用意义之一是制造有机物。大家知道绿色植物的生存离不开自身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动物的食物都直接或间接来自于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结合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如粮食问题,给学生介绍我国目前粮食的现状。例如,我国的可耕地面积仅占世界的7%,但是需要养活的人口占世界的22%。但是随着生物工程技术的迅猛发展,一大批优质高产农作物相继问世,大大提高了单产量,缓解了粮食危机。光合作用意义之二是转化并储存太阳能。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燃料中含有的能量是由古代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储存起来的,这一问题谈到了化石能源问题。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能源承受着巨大压力。美国科学家在1978年成功地培育出能直接生产能源物质的植物新品种——“石油草”,这种植物的茎秆被割开后,就会流出白乳状的液体,经提炼就得到石油。这样不仅开辟了一条开发能源的新途径,还能降低使用煤炭、石油等造成的环境污染。通过上述方法,一方面以危机感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报国之志。另一方面也增强了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德育素质,还很好地体现了STS(科学、技术、社会)教育的精神。
  素质教育在光合作用中的实施,只是在生物教学中贯彻素质教育的一个侧面。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希望和广大同行共同探索,不断创新,既增强了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德育素质,也很好地体现了STS(科学、技术、社会)教育的精神,走出一条在生物教学中实行素质教育的新路子。
  
其他文献
随着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增强学生的数学思考方法、应用数学的意识和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势在必行。由于先天及后天等多方面原因,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异。教师在基础教育中应尊重个性因材施教,使得学生能够在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全面发展,这就迫切需要教师做好: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指导学生更好的学习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能够更好的学习,使学生能得到和
期刊
[摘要]老师们都知道,编写优质教案是上好课的首要环节,是开展现代课堂教学改革要过的第一关,课程改革对优质教案的编写要求与传统教学编写教案的要求有哪些不同,小学语文老师应该如何撰写好自己的教案呢?从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总结出了一些方法和措施,希望能给一线教师以帮助和借鉴。  [关键词]新课程下;语文教师;设计教案;方法与策略一、制订科学的课堂教学目标  传统教学方式下编写教案、制订教学目标的出发点是
期刊
[摘要]“Ample reading produces fluent writing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如何通过英语阅读来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呢?已经成为当前英语教学必须面对的问题,初中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把学生的英语水平提高。据调查发现,一般英语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对于英语阅读都有不同程度的喜好,由此可以看出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也能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因此,通过阅读来培养学
期刊
[摘要]计算教学作为当今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点,也是一个难点。让学生真正感知数学、小学数学教学要联系生活实际,体验数学,学习生活中有趣味、有价值的数学,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教学;提高;计算能力计算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在小学,计算教学更是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可见计算教学的重要性。计算教学是当今数学教学的基本点,也是一个难点。但是小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常受到学生的兴
期刊
写字是义务教学阶段的基本训练之一,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不断教育学生认识写好字的意义,逐步培养他们的写字技能和良好的写字习惯,把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这对学生德、智、体、美各方面的全面发展和进一步学习与未来的工作,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尽管上好写字课指导学生写好字意义深远,但仍有部分学校、部分教师没有引起高度的重视,致使写字教学存在一些问题。  一、写字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不讲究写字姿势,妨
期刊
[摘要]语文教学倡导改变慢速度、高消耗、低效率的现象。新课改下的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处于平等地位,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与思考、情感与体验,师生间和学生间互相交流讨论,相得益彰。教师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手段,引导和启发学生自主学习,让他们的个性施展得酣畅淋漓。只有倡导个性化教学,才能体现语文教学的本质属性,才能增强语文教学的生命力,才能引导学生的个性特长健康发展,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期刊
【摘要】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的“希望工程”。要实现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这一重要任务,必须正确认识当代中学生思想道德意识的特点,把握政治思想教育的根本,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学生思想政治的教育。  【关键词】中学生;政治课堂;教育现在很多人都认为;政治课不值得一学,理由是政治课听之无味,学之无趣,政治课理论听
期刊
在教室呆久了,在教室外走多了,便有一些想法,现录于后,以博一笑。  人云,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那教师在课堂上的眼睛呢?我找不出恰当的比喻来凸显其重要性了。  一步入教室,老师的眼睛像雷达,自觉地搜索着全班的氛围、每个学生的言行,为即将开始的上课提供充分的准备;学生起立致敬的时候,老师的目光像海浪一般从前之后、由左向右涌进每一个学生的心底,似乎在问每一个学生:“上课了,准备好了吗?”站在讲台上,老师的
期刊
备课是上好课的关键和前提,那么面对新课程教师怎样备课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备教材的生成价值  教材是新课程的重要载体,是实现课程目标,没有对教材的深刻理解,就没有对文本的正确把握,我们的教学就会偏离方向,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学生也就会不知所云,丧失学习兴趣。所以,我们应把主要精力放在钻研教材上,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研究教材的价值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教材的价值在于生成性。
期刊
成功的教学,本身就是一种艺术的创造。物理作为初中阶段的重要课程,对学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不仅需要学生具备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学生还应该具备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果掌握了这种艺术,就可以使物理课满堂生辉,给学生以激情和美的享受,从而激起他们高涨的学习情绪。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它要求辩证地处理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教学方法与过程的关系,使学生在智力、能力、思想等方面都得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