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高校教育改革研究

来源 :科技资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ngyy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思想素质是学生学习进步的基础,是求学的根本目的;身体素质是学生支撑学习的保障,是学习的基本保障。高等院校只有从思想素质和身体素质两方面入手,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大学教育的改革,为社会发展培养出更多更优秀人才。
  关键词:思想素质 身体素质 教学改革 措施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10(b)-0121-02
  素质教育意在教导学生如何做人、求知、办事。我国大多数高校往往对学生专业素质培养十分重视,认为这是学生未来社会生存的依靠,而忽略了思想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培养[1]。开展大学生素质教育改革既是国家发展的要求,亦是大学生自身成长的需要。大学生思想素质和身体素质是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效果和质量,只有培养出具备健康思想和强劲体魄的接班人,才能使其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需求[1-2]。
  1 素质教育现状与原因
  当前我国大学生素质状况喜中有忧。大部分学校较为重视对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认为这是未来谋生的重要手段,一定要学好,因此学生的专业素质普遍较高。然而,高度重视知识积累和能力培养的同时,却忽略了思想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培养,学生心理问题和身体健康问题日益突出。
  1.1 思想素质现状与原因
  现今时代下,大学生的思想素质受到多元文化及各种新文化思想的深刻影响,对社会上的热点问题和敏感问题越来越关注,这些新问题、新矛盾错综复杂、互相交错。在这种背景下,大学生思想素质与多元文化背景的需求存在一定差距,出现了针对性弱、实际效果比较差的状况[2]。究其原因,是家长们大多希望通过上大学实现让子女“鲤鱼跳龙门”的愿望,过于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孩子的思想教育。这种偏差的心理对整个社会的教育价值观造成了巨大影响,导致现在高校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的唯一标准仍然是考试成绩,忽略了对学生思想素质的教育。另外,由于社会价值观的影响,学生自己也不太注重思想素质的提高。导致整个教育体系都没有形成育人为本、德才双修的根本观念[3]。
  1.2 身体素质的现状与原因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身体素质不行,学生便不能承受高强度的学习和工作负担。在当代高考体制中,并没有对学生身体素质的考察,因此学校相关部门不予重视。是因为高校大学生自身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重视程度不高,普遍缺乏体育锻炼。追根溯源,高校每年都在扩招,学校的体育设施、条件趋于紧张状态,然而学校对体育的经费投入又过少,体育设施与学生人数严重失衡。体育教师对教学改革积极性不高,体育教学内容和方式落后,不能调动大学生体育学习的热情[4]。加上学生自身缺少对体育锻炼的兴趣,没有真正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多数学生在闲暇时间就是上网,他们宁可在网上购物、交友、聊天、玩网络游戏,也不愿意抽出一些时间进行体育锻炼[1]。有的虽然进行体育锻炼,但缺乏坚持和自控能力,体育锻炼效果不明显。
  2 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2.1 提高思想素质的措施
  加强高校思想素质教育,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素质教育理念十分重要。首先要把学生作为主体,激发他们的积极性。观察当前大学生思想素质的培养可发现,高校教育系统在目标定位上出现了偏差,长期以来一直以是以传授知识理论的方式来推广思想教育,而忽略了思想素质的养成本质上应该是一种精神引导[2]。良好的行为习惯、高尚的道德品质不能仅仅依赖于在课堂上教,或是靠一些主题教育活动来造就,而是要通过日常的耳濡目染,在一定的文化教育环境中,不断地熏陶、感染、体验促成。如果仅靠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相关实践活动来对学生进行思想素质教育工作,不免走进教条主义、空讲道理的“死胡同”。这种培养模式常常会使学生产生厌烦的情绪,教育效果、质量都将受到影响,具有十分明显的局限性[3]。另外,良好的环境能极大地促进大学生的情操陶冶、心灵净化及思想品德形成,因此社会和学校应为大学生的思想素质教育提供一个美好、和谐的环境。各大高校要依法治校,在法律引导下制定相关政策,合理解决这方面的教育问题,并培养这方面的教育工作者,协调好各方面,为学生创造一个合理有序的校园环境,让学生学习、成长在一个纪律严明的氛围中[5]。
  2.2 提高身体素质的措施
  首先,高校需要多途径增加体育建设资金,按照学生需要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创建良好的校园体育锻炼氛围。同时可增设一些学生乐于参加的新型体育项目,如攀岩、户外拓展等。在健身咨询、校园文化和活动组织等方面,也可以为学生身体锻炼提供咨询。只有拥有这些物质保障,才能为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奠定基础[1]。其次,必须将健康教育渗透进高校体育教学中,提高学生自身对体育锻炼的认知力。教师在体育课堂上要向学生讲授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增加学生对提高身体素质的认识。倡导健康的体育观、生活观,帮助学生树立运动思想,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让其积极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最后,大学生自身应提高对体育锻炼的认识,重视体育锻炼。学生要正确认识对网络的利用,养成良好的心理健康观和使用习惯。合理使用网络,可以更深入地学习体育基本技能,得到在体育课上得不到的信息,突破传统班级授课模式,不依赖教师的指导,以单独或者小组的方式进行学习,提高大学生参加体育课外活动的积极性[6]。
  3 结语
  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 高校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改革,必须重视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培养。思想素质教育方面,应树立以人为本、发展个性、培养责任意识的观念,启发学生从新视角去看那些原来认为“理所当然”“天经地义”的现象和观点。引导学生在多元文化社会里,建立自己的價值观、思维和行为方式[3]。身体素质教育方面,以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为中心,帮学生建立生命在于运动的思想,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高等院校只有从思想素质和身体素质两方面两手抓,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大学的教育改革,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为社会发展培育出更多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刘曼.当代大学生体育素质教育的策略探究与思考[J].当代体育科技,2014(12):83-85.
  [2] 金建萍.多元文化中大学生思想素质养成的范式转型[J].湖南社会科学,2012(5):62-64.
  [3] 孙兴民.素质教育是教改的战略主题——评《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模式研究与探索》[J].出版参考,2014(22):38.
  [4] 李海兵.终身教育与终身体育——关于大学体育教育改革的思考[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02(1):70-72.
  [5] 田野.新形势下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的路径思考[J].西部素质教育,2015(8):30-31.
  [6] 吕洪军,张玉琴,关俊峰,等.浅谈当前我国大学生的素质缺陷及对策[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1999(4):93-95.
其他文献
考虑到传感器对目标的观测都存在有偏差,同时针对雷达系统检测中存在漏检的现象,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处理传感器漏检现象的多传感器融合方法。并以雷达/红外成像复合的双模制导体系下红外和雷达两种传感器对目标状态的检测和跟踪为例,给出了一个完整的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和目标跟踪自适应方法。该方法简单易行,鲁棒性强,通过对红外成像和雷达系统的数据融合和目标跟踪的数字仿真,表明该方法有效。另外,该方法同样适用于多于两个的
提出用快速傅立叶变换计算二维模糊控制器的描述函数,并用来判别模糊控制系统的稳定性。文中给出了具体的计算方法和步聚。计算过程和结果表这种方法简单、实用,不仅适合于 PD 类型的二维模糊控制器的稳定性分析,也适合于 PI类型的二维模糊控制器和 PID类型的三维模糊控制器。对于分析上述类型的模糊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具有工程应用价值。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新农村的建设也日渐繁荣,篮球运动也成为人们生活锻炼不可缺少的运动项目,篮球运动在咸阳市农村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形成了具有独特色彩的篮球文化。为使
摘 要:网架结构具有重量轻、工业化程度高、整体强度刚度大、制造施工方面等特点,随着海洋技术的发展,逐渐被应用于海洋工程中。通过对公共建筑和工业建筑中广泛应用的网架结构进行选型分析,选定浮式正放四角锥网架结构为计算模型,利用有限元ABAQUS软件进行力学建模和数值模拟,通过AQUA海工模块施加海洋环境荷载,根据应力的大小和应力最大值出现的位置分析海洋环境荷载对结构局部构件影响,并分析结构整体的受力特
结合工程实践,分析槽钢钢板桩支护、拉森钢板桩支护和井点降水3种方法在管道工程管槽基坑稳定性控制中的优势劣势,在不同条件下选择合适的方法,结合基坑排水、工艺流程改善和现
通过对复杂产品虚拟样机中初步设计的研究,给出了初步设计阶段的信息流图,并提出了以Agent技术来对初步设计阶段信息进行管理的思想,从而实现初步设计的智能化,更快更好地设计新的复杂产品。
DOI:10.16661/j.cnki.1672-3791.2016.27.122  摘 要:纵观各大高校的“概论”课教学,不难发现教师重理论教学、轻实践的现象仍然很严重,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教学的成效性。很多高校由于资金有限以及学校重视不到位等因素的影响,并没有构建相应的实践基地,这样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得不到及时的实践,对知识的理解也只能停留在表层。有的高校虽然为学生创设了一定的条件,但却没有引起
造林和育林是林区核心工作,是森林资源保护和开发的基础,森林种苗培育技术的有效应用是育林和造林的关键环节,林区要高度重视森林种苗培育技术的应用。该研究从林区森林种苗培育
摘 要:通过对高校体育场馆资源开发现状以及当前高校体育场馆的管理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了科学统一规划设计理念,构建学校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高校体育场馆管理运营机制,搭建校际间及社会共享平台,为高校体育场馆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高校 体育场馆 开发 共享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8(a)-0144-02  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