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钱买来的“购物症”

来源 :大众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itaitaihao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理案例:“我这究竟是怎么啦?”


  心理咨询中,一位女士诉苦说,近来,她越来越为自己控制不住的购物行为而苦恼。

  最先是购买服装。走在大街上,她就想走进每一件服装店,进了店看到五颜六色、千姿百态的服装,她就控制不住自己,仿佛每一件衣服都在向她招手,都在诱惑她。慢慢地,好像所有的商品都在向她招手,不管什么东西,都会让她忍不住掏腰包。每到此时,没有一点犹豫,只有购物的兴奋和快乐。如此这般,只要进出一次商店,她就有可能少了几百块甚至几千块钱。
  这位女士这几年做生意赚了些钱,但是她说自己也知道,自己并不需要那么多衣服,每天早上打开衣柜都不知该穿那件。家里也不需要那些生活用品。家人说不要再买了,她自己也暗下决心要控制购物,但还是时时涌动购物的冲动,走进服装店就魂不守舍,乐此不疲,好像一种无形的力量推动着她。
  后来,这位女士又迷上了网购。只要有时间,就会打开手机,或者坐在电脑前,开始疯狂地买、买、买。连快递员都感到奇怪:您怎么买这么多东西啊?
  如果赶上双十一或是各类年节期间的打折销售,她更是购物热情高涨,甚至到了疯狂的程度,不管是服装还是什么生活用品,都会大包小包买回家,家里囤积了很多用不上的东西。
  明知不需要,却控制不住地还要盲目购物。这位女士为自己的这种状态而深感苦恼:“我这究竟是怎么啦?”

心理解析:购物症的心理特征


  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购物既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提升个人的社会价值,还拉动了内需,搞活了经济。热衷购物甚至有点嗜好,应该说无可厚非。
  但是,上述个案中当事人盲目的购物现象,已经不是一般的购物嗜好,而属于购物综合征,简称“购物症”,俗称“购物狂”。
  患购物症的人,对商品有一种病态的购买欲,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总会不加思索地大掏腰包,去买一些并不需要甚至根本用不着的东西。因为那个时候由购买欲说了算,要的就是购买过程中的那种满足与快感。否则,就会焦虑不安,周身不适。但购物之后伴随而来的又是后悔和苦恼。如此周而复始,自然是身心苦痛,焦虑烦恼。
  不能说购物症是女性的专利,但确实以女性居多。一份关于购物症的研究报告指出,每10个购物症中有9个是女性,这项研究引起了很多专家的认同,也合乎人们日常的生活经验。

  由上可见,与通常的购物现象相比,购物症的特征非常明显。
  一是病态的购买欲望。通常的购物需要是指向商品本身的,而购物症患者对购买的商品没有实际的需要,只满足于购买过程带来的刺激。
  二是冲动的购买动机。通常的购物是出于理性的考虑,而购物症患者完全是情绪化心态下的一种冲动使然。
  三是失控的购买行为。通常的购物是自主的,而购物症患者的购买行为具有强迫性,好像受到了一种力量的强制一样,不能自控地购物。
  四是消极的购买体验。通常的购物之后的体验是肯定积极的,而购物症患者购买之后往往感到非常后悔和痛苦,没有好的感觉。
  另外,通常的购物是根据自己的实际购买能力量入为出,购物症患者往往超过自己的实际购买能力,因而经常会陷入个人财政困境。

心理探究:购物症的心理诱因


  可以肯定,盲目购物是心病。具体说来,购物症存在很多的心理诱因。
  一是环境因素。购物场所的广告宣传造成的视听效果,给人带来强烈的感官冲击,一些人往往经不住这些诱惑,而导致购买冲动和行为。一些流行的观念,如,工作就是为了赚钱,赚钱是为了享受,享受就意味着放任;又如,购物是享受,购物有益健康,购物可以治疗心理疾病,也产生误导作用。
  二是个性特征。出现购物症往往存在个性心理方面的原因。比如,感情脆弱,富于幻想,以及易受暗示等个性,这也是年轻女性容易出现购物症的原因。
  三是自尊需要。购物症患者虽然很少是最底层的穷人,却多是一些心灵孤寂、自信不足而妄自菲薄的人,因而想通过购物来填补心灵的空虚,振奋自己,证实自己,补偿自尊。他们把人生的成就感建筑在购物的过程中,但结果并未真正补偿自尊。
  四是心理压力。大凡一种强迫行为,往往掩盖了一个人真正的问题,是心理压力的征兆。一般说来,带有强迫特征的购物症背后,往往反映了当事人面临某种源于生活的心理压力。人的心理压力常常不知会以怎样的突破口来宣泄。压抑在胸,难以排遣,偶然的购物行为会使人得到一种畸变的宣泄和满足。这种宣泄和满足反过来又会强化购物行为。于是形成恶性循环。如同有些人借暴饮暴食来减压一样,购物症患者会经常借疯狂购物来减压,来逃避现实的困难,结果是造成了新的压力和痛苦。

心理对策:购物症的心理自救


  如果意识到自己出现了购物症,或者是感觉自己存在比较明显的盲目购物现象,该怎样积极进行心理自救呢?
  首先是认知调整。针对自己的情况积极进行认知调节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当事人要努力冲破流行观念的迷惑,理性地认识生活,看待自己,同时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素养。如此,学会悦纳自我,悦纳生活,自尊回到心中,心理压力就会化解。当心理压力化解的时候,也就不用借购物来宣泄了。
  其次是行为调节。在认知调节的基础上,还可以进行行为调节。首先可以采取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比如,当购物欲望出现时,赶紧把注意力转移到娱乐文体等活动上来,促使大脑皮层形成新的兴奋灶,也就抑制了购物的兴奋灶,从而逐渐减轻乃至消除症状。还可以建立规律的购物行为模式。比如,出门控制带钱的数量;每次逛商店之前想清楚需要什么;必要時与同伴一块去并要同伴帮助提醒;购买时想想购买之后的后悔和苦恼。
  最关键的是正视现实,直面压力。面对生活,不要自欺欺人,应该直面自己的内心。问清自己购物症背后有哪些心理问题,对现实和自己有什么不满,面临怎样的生活压力,从而去勇敢地面对现实的问题和压力,而不是逃避。当我们越来越敢于面对现实的问题,敢于承担责任的时候,我们的心理才会达到真正的平衡,而平衡的心态是拒绝一切心理障碍的。当然,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寻求心理专业人员的帮助。
其他文献
目的:探究单操作孔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对凝固性血胸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3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58例凝固性血胸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促进集团公司健康稳定的发展,应加强财务管理的力度,构建健全的财务管理体系,实现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文章认真分析了集团财务管理框架应如何构建,为促进集团公司可持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在这个过程中,人体固有的生命节律活动也常常被打破。熬夜,甚至昼夜颠倒,已经成为了很多人的家常便饭。  可是,你知道吗?这样的生活方式非常不健康,很可能会对人体各个系统和器官的生理功能造成影响,特别是会造成人体免疫系统及其功能的严重伤害,可能引起免疫器官和细胞的早衰、免疫功能紊乱,导致免疫相关疾病的发生,甚至显著缩短人类的寿命,降低人生活质量。
期刊
近年来,随着社会各项事业改革和城市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因征地拆迁、环境保护、劳资纠纷等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的数量也不断上升.其中,征地拆迁群体性事件由于涉及面广、参与人数
<正> 在推进依法治国的历史进程中,中央领导同志十分重视政法队伍建设,最近,对于进一步加强律师队伍建设,又作出了重要的批示。这既是对律师队伍建设的要求,也是对整个政法队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目的:分析新生儿肺炎患者接受抗生素治疗的临床效果,并对其时间效应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3月于该院接受抗生素治疗的90例新生儿肺炎患者进行研究,记录并分析
企业生产经营的风险和收益是一个矛盾的综合体,两者相辅相成,对立统一。我国企业的经营发展水平较以前有了很大提升,但管理质量效益总体落后、风险防控体系发展滞后的基本状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