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论文代笔原因分析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ffx76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对于研究生教育来说,学位论文既是对学生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检验标志,又是对学生知识、能力的全面考察。针对目前在职攻读硕士学位中出现的论文代笔现象,本文试作了原因分析。
  关键词: 高校教师在职攻读论文代笔原因分析
  
  自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于2003年3月17日下发《关于开展高等学校老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工作的通知》以来,各单位、院校都已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但是,由于这一学位教育在我国尚属新的领域,还没有成熟的培养模式和管理方法可借鉴,使得培养质量普遍不高,其中较为严重的一个问题就是论文代写现象的出现。具体来说,论文代笔就是个别学员由于学习期间专业知识掌握不牢,资料积累不多,论文写作方面受阻,于是就以一定的钱财委托他人代写论文的现象。论文是学员学习水平和研究成果的重要标志,如果这个环节出现了问题,那么就可以说对这名学员的培养是失败的。下面,本人就论文代笔现象出现的原因试给予分析,望能引起有关专家学者的重视,并能提出切实可行的办法扼制这种现象,以促进在职硕士培养的良性循环。
  
  一、培养单位方面的原因
  
  1.开设专业少,不同专业背景的学员选择余地小。
  从各院校的招生简章看来,特别是《通知》落实的最初两年,专业开设少,而且所开专业又偏向于文科。在这种情况下,部分有再教育要求的高校教师只有跨专业进行学习。由于缺乏足够的基础专业知识,学习起来有些吃力。而如果不能及时地抽挤时间对所学专业本科阶段的基础课程进行补修的话,可以说根本不能进行深入的研究。因为他们的身份特殊,工作压力大,很少有人能够主动地补修基础知识,所以写论文时没有东西可写也就成了必然了。举个例子来说,某高校三年开设的在职硕士学位教育专业只有两个,即数学和古代文学。二者相比而言,古代文学相对数学更容易些,所以许多学员只有选择古代文学作为自己的专业。大家都知道,古代文学是门对知识材料要求特别丰富的专业,只有积累了足够的相关材料和背景知识,才有可能进行深入研究,取得相应的成果。但多数成员是做不到的,所以写论文也几乎是不可能的。而学员想要毕业拿到学位,就不得不寻求其他途径,使得统招生的论文买卖就有了市场。另一方面,代写论文在近年来对有些人特别是高校师生来说,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论文代笔已由过去的隐蔽状态,发展到今天走上街头公开宣传,大张其鼓地在各种平面媒体、网络媒体上做广告,故一些人将这种事情已经持无所谓的态度,道德层面的约束就放松了。
  2.授课时间短,授课时间不集中。
  许多院校招收学员的学习时间为三年,而集中学习的时间仅为一年两周的学习时间,总计还不到50天的时间,以每天8小时学习时间计算,学习时间只有400学时,况且有时每天8小时的时间还得不到保证,这与《关于开展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工作的通知》中的要求:“学员在校累计学习时间不少于一年,其中至少有半年全脱产学习”的规定不符。多数学校在职研究生在校学习时间还不到一年,更鲜有实现半年全脱产学习。这就使得学员的学习时间得不到保障,对专业的深入学习也受到限制,研究成果势必受到限制。
  3.课程设置不合理。
  多数单位为在职硕士开设的课程,基本是沿用全日制在校研究生的课程,比如英语用的就是同一夽教材。这类教材课时量大,基础性强,所以上课时老师只选几课学习一下就草草了事了,根本没有程序性和循序渐进性。另外,对外语和政治理论课及计算机课程的学习有一定的重复性。这些相关课程在老师及职工的日常工作中是经常接触学习的,所以,这时再花大量的时间去学习就是浪费时间了。
  4.学校条件有限,对在职研究生管理不严。
  教学设备落后,图书资料不足的问题比较突出。同时,学术气氛不够浓,高水平的学术报告比较少,在职的研究生更是没有机会参加学术报告会这样的活动。另外,学校缺乏对研究生教学的严格要求和评估,课程内容陈旧,教学手段落后,对研究生缺乏研究方法的教育。这些方面,无形之中都约束着研究生的深入研究和进一步发展。
  5.学风问题突出,造成不良影响。
  研究生论文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高校学风问题的反映。当前高校学风问题比较严重,在教师和学校管理人员中普遍存在浮躁心理,商业气息太浓。学校各院系和教师们忙着挣钱,学校为了抢生源放松对学员的要求。一些教师的主要精力不在教育科研方面,教学过程稀松,上课东拉西扯,甚至连上课时间也不予保证。教师的不正之风不能不影响到学生,使得学员对论文买卖也持不以为然的态度。
  
  二、学员自身方面的原因
  
  1.学员报考学习的目的与《通知》的目的有偏差。
  国家设置这类学位教育的目的在于:加强高校老师队伍建设,为各类高校培养德才兼备的具有现代教育理念的、广博扎实基础知识的、较强教育教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校教师,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高等教育办学水平及老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师德和整体素质。而大部分报考的学员的动机则只在于拿到硕士学位,以利于以后的职称评定、薪水的提高及以后在事业中有较强的竞争力。这个目的就使得他们降低了在学习过程中的要求,而只强调结果,即拿到学位。这就意味着拿到学位就是唯一的目的,所以,当他们在自己没有能力完成论文的情况下,请人代笔也就成了必然。
  2.学员的背景特殊。
  他们来自各个教学单位,有着相似的工作背景,共同语言较多,所以聚在一起集中学习时他们并不是把重点放在学习上,而是忙着搞聚会,谈交情。这些成了有限学习时间内的主题,使得学习的效率也大大降低。而在非集中授课期间,他们的工作时间与学习时间又有冲突。学员均为在职人员,学习的同时还多了一份工作压力,有的甚至担任着重要的领导职务或是教学骨干,在学习与时间的安排上有矛盾,使得课下学习的时间得不到保障。
  
  三、导师方面的原因
  
  1.负担过重,导师队伍建设滞后。
  由于近年来的研究生大量扩招,研究生教育的师生比例严重失衡,甚至出现一个导师在带几个甚至十几个全日制在校研究生的情况下再兼带在职攻读的研究生。有不少研究生指出,全日制在校研究生与导师的比例的失衡都已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更不要说导师能花大的精力指导在职的研究生了。许多学员与导师一年只有两次见面的机会,甚至两次都见不到,而且开始见面时间还是在第二学年选导师后。如此算来,学员与导师学习期间的见面次数总起来只有四次,导师又如何能够保证对其做出有效的指导?另一方面,不少培养单位,在扩招的情况下放松了对导师的遴选条件,导致研究生师资队伍的质量出现下降。
  2.个别导师只注重自身发展,而不求与学员共同发展。
  导师的勤奋是有目共睹的,许多导师的工作日非常的长,有的甚至加班加点,熬夜来研究自己的东西,对自己有着非常高的追求和要求,但在某些时候导师只是忙着自己的发展,而忽视了与学生的共同发展。有的导师甚至给学生放活说:我很忙,没有什么急事别给我打电话。试想,在导师的这种态度下,学生如何得到有效的指导,如何进行深入的研究?没有了导师的指导,只靠学生自身的勤奋想取得成绩,学员则会走很多的弯路,浪费许多的宝贵时间。
  
  四、最后一个环节,论文答辩把关不严
  
  许多单位在论文答辩时根本不仔细考核学员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及对所研究的问题掌握情况,只是将论文答辩看成是走过场,草草提几个简单的问题就过关。这就导致许多学员也是心存侥幸,根本不把论文当回事,自然也不会花费时间和精力去自己写论文,请人代笔就是最好的途径。
  针对统招在校研究生的教育中出现的问题,许多高校都已采取了相应的措施。那么,针对在职研究生的教育,我认为应该集中专家,对当前存在的问题作更加深入的研究,找出确实有效的措施来应对。特别是如论文代笔这样的问题,直接体现着这种教育的成败,在以后的学位培养中应是坚决杜绝的。
  
  参考文献:
  [1]崔涛.简论提高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质量[J].中国成人教育,2006,(4).
  [2]邓廿庆.对统招和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生应制定不同的培养方案[J].安徽科技,2002,(7).
  [3]曹坤明.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探析[J].继续教育研究,2006,(5).
  [4]关尔群.谈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工作中的招生与培养[N].大连大学学报,2004,6,25,(3).
  [5]黄津孚.如何提高硕士研究生论文质量[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2,(5).
其他文献
《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在地理课程教学中,应该根据学科的特点,注重学生学习过程和方法的培养,从而培养学生的社会环境保护意识和科学技术综合运用的技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发展价值观。由此可见,在新课程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科的特点,注意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激活学生学习地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多样化学习思维和模式,帮助他们实现地理知识和技能的有效内化生成和发展创新。
目的探讨昼夜不同时辰应用雷公藤多苷对胶原诱导关节炎大鼠(CIA)肝功能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同时观察其对CIA大鼠关节影像学的治疗作用,为雷公藤多苷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时间治疗提供时间毒理学证据。方法Wistar大鼠96只,雌性,体重180±20g。将Wistar大鼠置于时间生物学实验室,固定光照(L)∶黑暗(D)时间(L:D=12:12,明期为07:00~19:00,暗期为19:00~07:00),室
动量、能量是高中物理教学内容的难点之一,而“子弹打木块”模型则是该部分一个很典型的物理模型,它涵盖了动量、能量,以及动力学与运动学等知识点。因此,若教师能将该模型进行系统的分析总结,对于突破动量、能量的教学难点,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该模型的示意图如图,所示:质量为M、长为L的均匀木块放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m,初速度为的子弹水平射入木块,但子弹未穿出,设该过程中子弹射入木块过程中所受的阻力恒为f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新课程新理念逐步深入的今天,物理教学中教师仍易走入“实验就是引导学生学会使用和操作测量工具、仪器设备以验证定律”的误区。为实现以实验为基础的课程特点,真正把物理实验作为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和有力工具,充分发挥实验的教学功能,教师应指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自主实验、讨论讲述,改变学生在学习中的被动地位,使课堂气氛不再沉闷。这样,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感性材料,验证物理规律,
初中物理教学实践表明,要提高物理教学质量,教师除了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运用好教学规律及相关手段外,优良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何运用好教学语言,充分发挥它在教学中的作用,笔者就这一问题作简单探讨。    一、课堂语言的科学性和逻辑性    物理教学语言的科学性表现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表达物理定律、定理、概念、定义、现象、过程等必须是准确的,不能使学生在理解上产生歧义。一些表述一
摘要: 本文通过对教学行为、教学方法、自我学习等方面进行反思,促进教育观念的更新、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以期推动教育教学研究的深入。
一、化学教学中科学探究的误区    化学课程改革新理念的不断推进,深化了化学教师对科学探究教学的认识。但在实践过程中,有些教师对科学探究的本质、实施策略等问题缺乏全面、深刻的认识,以致在探究教学中不能整合多样化的角色,教师在教学中不免会出现以下误区,从而无法有效地实现科学探究的目标。  1.科学探究的“僵化”性。  持这种倾向的人认为:科学探究就是要经历“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
摘要: 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条件。本文通过对情境教学理论的学习,结合初中化学教学,提出一些初中化学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的方法等,旨在为初中化学教学中情境创设提供有效的建议和帮助。  关键词: 初中化学情境教学运用    情境教学就是在教学中利用各种具体的场所(教室环境)、景象(课文文境)、境况(学生心境)等,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那么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如何创设情境,进行情
摘要: 教学的有效性包含有“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因此提高教学有效性应从两个方面加以研究和分析:一方面,改善教师的教学方法,在不使教学僵化、呆板的同时,注重知识的科学性和传授知识的艺术性;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方法,提高生物学习中的兴趣和主动性,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关键词: 高中生物教学有效教学科学学习方法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我们对高中的生物学教学和教法的研究也逐步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