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的思考

来源 :中国房地产业·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each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针对某项目实际情况,对其建筑施工中后浇带技术的具体应用进行深入分析,包括后浇带的平面布置、支撑体系、钢筋处理、混凝土浇筑等,并提出施工质量控制要点,最后经实践得出该项目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顺利完成,质量合格,所用施工技术合理可行,值得类似项目参考借鉴的结论,旨在不断提高建筑工程的后浇带施工技术水平,使其发挥出重要作用与功能。
  【关键词】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15.100
  在当前的建筑工程施工中,都会用到后浇带技术,以期减小或避免沉降等因素造成的不利影响。而为了使后浇带的设置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效果,需要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制定并严格执行相应的施工技术。
  1、后浇带主要作用
  为了良好适应环境温度产生的变化、混凝土硬化时产生的收缩及结构自身产生的沉降,尤其是不均匀沉降,可以在结构当中预留有一定宽度同时在一段时间以后再通过浇筑成型的混凝土带,这一混凝土带就是后浇带。后浇带主要分为以下三种类型:其一,后浇沉降带;其二,后浇收缩带;其三,后浇温度带。其中,对于后浇沉降带,主要在解决差异沉降方面使用;对于后浇收缩带,主要在解决混凝土收缩引起的变形方面使用;对于后浇温度带,主要在解决温度应力方面使用。通过对后浇带的合理应用,能有效提高建筑施工质量。
  2、工程概况
  某项目总用地面积约6.7万m2,总建筑面积约22万m2,用地模式为商住混合。该项目主要包括4栋主楼(1#-4#),均为地上23层的塔楼,此外还包括地上2层的底商,设1层地下室。现围绕该项目实际情况,对其后浇带施工做如下分析。
  3、后浇带设置及工艺要求、方法
  3.1平面布置
  对后浇带进行平面布置的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抗防兼备与以防为主的基本原则,尽量布置于结构中内力相对较小的位置,在地下室中大多布置于形体变化交界部位。在超长楼面中进行后浇带设置过程中,应在收缩应力与降低温差实际条件下进行计算。相邻两个后浇带之间的距离应科学合理,对于矩形构筑物,其后浇带之间的距离按照30-40m严格控制。在确定后浇带实际宽度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施工操作的便捷性,同时遵循相应的构造要求,通常情况下要控制在700-1000mm范围内[1]。
  3.2支撑体系
  对于后浇带模板与其支撑都要通过专门的计算进行单独设置,优先考虑上下可调支撑体系,以此保证受力的稳定性,否则将导致梁板产生上部裂缝,并使后浇带产生下挠,引起不同类型与严重程度的质量问题及事故。在实际施工中,应注意下列几个要点:其一,在后浇带两侧应设置2排以上支撑,这两排的之間的距离应控制在1m以内;其二,被后浇带分隔的悬臂形式的结构梁,应预留早拆支撑体系,为其它支撑拆除之后的荷载提供可靠支撑;其三,对于保留的支撑体系,要在水平方向上设置可靠拉结,避免产生失稳;其四,模板具体安装尺寸要根据图纸要求与现场轴线定位确定和控制;最后,模板之间的拼缝必须达到严密,并将其支撑牢固[2]。后浇带支撑体系如图1所示。
  3.3钢筋处理
  对于后浇带处钢筋,其处理是否规范会对后期施工质量造成直接影响。在钢筋处理过程中,应注意下列几个要点:其一,对于梁板受力钢筋,应完全断开,而筏板基础底板上的受力钢筋应实现贯通;其二,受力主筋应采用焊接的方式相连,对后浇带而言,其加筋通常要控制在设计配筋率1/3之内;其三,在钢筋绑扎过程中,对于两侧垫块与马镫,需适当增加实际用量,以此保证保护层厚度与高度达到要求,后浇带所在范围之内的所有垫块及马镫都应进行加密放置;其四,如果在工程设计中对后浇带提出了进行钢筋附加的要求,则在后浇带的两侧进行钢筋绑扎的过程中,需将附加的钢筋同时进行绑扎,不可遗漏[3]。
  3.4混凝土浇筑
  该项目对后浇带浇筑施工引起了很高的重视,这样能防止很多质量问题及隐患的发生。在实际的浇筑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要点:其一,施工中预留好试块,包括抗压强度试块与抗渗强度试块,实际施工中要使用强度等级比设计要求高一个等级的混凝土进行浇筑,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采用具有早强和补偿收缩功能的混凝土,对膨胀率等指标进行严格控制,使其切实满足设计提出的要求;其二,将后浇带处的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需将垃圾和杂物清理干净,并剔除掉表面附着的泥浆与松散砂石,并进行凿毛处理,用清水冲洗,最后进行养护,使混凝土表面始终处在湿润的状态,养护时间应达到24h以上;其三,在底板与墙处,需对浇筑完成的混凝土进行分层振捣,层厚按照400mm以内控制;其四,对于收缩沉降带,通常要在两侧混凝土完成浇筑达到60d以后再进行浇筑,而对于沉降后浇带,通常要在顶板混凝土完成浇筑达到14d以后再进行浇筑[4]。
  4、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4.1人员管理及操作控制
  后浇带施工中,应做好人员管理,在保障人员自身安全的前提下,严格控制他们的操作行为,保证后浇带施工能够科学合理且有序的进行,切实达到相关技术指标要求,顺利完成的施工检查与验收[5]。
  4.2防水措施
  根据类似工程相关施工经验,如果对后浇带的处理不到位,或施工操作不规范将产生渗漏方面的薄弱环节,进而影响之后的施工及质量。对此,在后浇带施工中必须做好防水构造,具体措施为:其一,在后浇带混凝土施工中,应进行二次振捣,通过二次振捣能有效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确保界面之间良好结合;其二,施工开始前对接缝表面使用钢丝刷进行清理并进行必要的凿毛处理;其三,对后浇带进行的浇筑需要在两侧混凝土完成收缩变形以后开始;其四,在后浇带界面应设置止水带,也可用聚合物砂浆进行涂刷,以此提高防水效果;其五,在后浇带施工中使用的止水材料,其质量必须满足设计提出的要求[6]。后浇带防水构造如图2所示。   4.3成品保护
  在后浇带施工完成后必须做好成品保护工作,这项工作是否到位将对后浇带整体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对此,在成品保护中可采取下列几项措施:其一,对所有后浇带进行位置标记,以此提醒施工与管理人员对后浇带引起重视,做好成本保护,避免损坏;其二,对于后浇带处的钢筋,因长时间暴露在自然环境当中,所以很容易产生锈蚀,对此,应做好后浇带钢筋的保护。在后浇带两侧完成钢筋施工后,应在所有预留钢筋表面均匀涂刷一层防锈剂,并在其上部覆盖一层塑料膜薄,以此起到防止水分渗入的作用;其三,将后浇带模板安装好以后,应伴随施工不断进行予以适当的调整,在后浇带两侧浇筑的混凝土实际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对下部架体进行拆除的过程中,要注意不能对模板支撑体系造成扰动,同时要和后浇带边缘保持2m以上的间隔距离;其四,将后浇带的基礎平台及底板混凝土都浇筑完成后,需在上侧进行砖带的砌筑,其宽度和高度分别为120mm、60mm。砖带和底板表面转角部位都需要使用水泥砂浆进行抹圆,并在上部覆盖一道塑料薄膜和竹夹板,防止后浇带中没有杂物和漏浆[7]。
  结语:
  综上所述,后浇带技术在建筑工程建设中的应用能有效避免沉降、温度等因素对结构造成的不利影响,保证结构质量与安全。目前,该项目建筑的后浇带施工均已完成,且经检查确认其质量合格,所用施工技术合理可行,值得类似工程参考借鉴。
  参考文献:
  [1]张华甫,罗富贵,张睿鹏.房建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要点[J].工程技术研究,2020,5(13):39-40.
  [2]段燕,朱丽娜.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功能作用与施工技术探究[J].中阿科技论坛(中英阿文),2020,11(07):127-129.
  [3]刘明喜,王君,吴才有.后浇带施工技术在高层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现代物业(中旬刊),2020,10(04):114-115.
  [4]陈正洪,周鹏,王雨竹.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J].建筑技术开发,2020,47(05):59-60.
  [5]经浩芳.大型综合住宅小区地下室顶板及后浇带防水施工实践[J].建筑技术开发,2020,47(02):37-39.
  [6]王双伟.建筑混凝土施工和后浇带技术在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9,11(34):171.
  [7]梁丽娟,韦鸿梅,梁仪,覃正华,黎莉.楼板后浇带的快装快拆工具式钢边模施工技术[J].建筑施工,2019,41(11):2028-2029.
  作者简介:
  王明高(1979-),男,汉族,湖南益阳人,本科,工程师,主要从事建筑施工及管理工作。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建筑基础施工中常见质量问题,接着分析了建筑基础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建筑基础;施工;常见的质量问题;控制措施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15.091  建设基础设施是一个相对复杂和系统的任务。由于涉及的内容很多,一旦控制不好,就可能引起各种质量问题,影响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质量,甚
【摘要】近幾年来,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速度非常快,对于建筑工程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能够保证质量与速度都“不掉队”,有关部门提出了监督与管理职能分开、按照区域划分等的资源配置机制。本文阐述了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机制、工程质量监督法制机制、信息化管理实现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等三个方面的内容,从而构想了建设工程质量实施能力评价体系,认为在激励与惩罚并用的同时,应以激励为主要的监督管理视角。  【关键词】建设工
【摘要】房地產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工作极为重要,并引起建筑企业及施工人员重视,注重各项工作细节处理,降低各项工作环节中故障发生率,由各部门及工作人员相互协作,制定完善管理制度,全面落实到各项工作环节中,约束各项工作实施标准性。  【关键词】房地产工程;工程监理;问题;措施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15.092  在建筑行业发展的过程中,对于建筑项目的质
【摘要】伴随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建筑业施工技术也获得了有效地提升,为此,建筑业必须面对全新的挑战与机遇。面对目前激烈的发展形势,建筑施工企业有必要不断加强施工技术,优化相关的施工管理策略,以保证施工工作的品质。文章基于此,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和现场管理策略开展了讨论,为建筑行业的进程供应有效的建议。  【关键词】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策略;建筑工程  【DOI】10.12334/j.issn.1002
【摘要】目前,我国已然步入了信息化时代,各个行业领域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愈发广泛。现阶段,我国在开展核电工程管理工作时更加重视信息技术的合理应用,然而,其中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采取科学的方式加以解决。本文针对我国核电工程管理信息化模式进行了简要分析,期望能够助力我国核电工程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关键词】核电工程管理;信息化模式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
【摘要】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建筑物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建筑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领军行业,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建筑业的形象和信誉。注浆技术不仅能提高建筑土木工程的施工速度,而且能提高建筑质量。相较于传统注浆技术,创新形势下的注浆工艺有了很大的改进,弥补了传统工艺的不足。本文针对房屋建筑土木工程施工中的注浆技术进行分析探讨,仅供参考。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注浆技术;应用  【DOI
【摘要】建筑行业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支柱性行业,长期以来,伴随我国节能型社会发展程度地不断加深,此时建筑环保的标准也与日俱增,过往耗能相对较大的作业技术被摒弃,越来越多的工程开始采取全钢爬架以及铝膜搭配工艺技术,尤其是在部分高层建筑工程中运用甚广。基于此,本文将以祁东丁达·状元府项目工程作为案例予以分析,主要阐述全钢爬架和铝膜搭配技术的注意要点,希望能够给同行带来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全钢爬
【摘要】针对建筑工程施工成本控制,提出开工前和施工中具体的成本控制技术措施,旨在为实际的成本控制工作提供参考借鉴,使成本控制达到预期的效果。  【关键词】建筑工程;成本控制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15.099  建筑工程施工成本控制对建设与施工双方经济效益都有保障作用,必须引起相关人员的高度重视,制定在开工前和施工中都要制定合理可行且有效的控制技
【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代建制模式的好处和不足之处,接着分析了完善工程代建制提高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效能相关策略。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管理;存在的问题;应对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15.089  项目代建制是我国非经营性政府投资项目领域推行的一种新的项目管理模式,也是我国政府投资的公益性建设项目管理
【摘要】土木工程是现代建筑工程的第一重要基础内容。在土木工程施工阶段,从实际出发实施项目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它是提高土木工程施工安全性、降低工程总造价的重要措施,也是提高土木工程整体质量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项目管理;土木工程;建筑施工;应用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15.090  随着现代土木工程建设要求的不断提高,必须从多角度、全方位提高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