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2006年高考语文湖南卷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feng1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打开今年的高考语文湖南卷,一股清新自然之风扑面而来,一种亲切悦纳之感油然而生。分省命题三年以来,湖南高考语文努力探索,不断改革,勇于创新,彰显个性,逐步形成了鲜明的湖南特色和风格,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一、试卷所具有的鲜明特色
  
  1、语用题新颖而鲜活。
  今年的高考语文湖南卷“语言知识及运用”部分,取材于丰富多彩的社会现实,引进生活的源流活水,把对语用知识的考查放到鲜活的语言环境之中,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首先是材料新颖。4个题目16个选项,每一个选项推出一道亮丽的风景,涉及到教育、科学、艺术、经济、市场、自然、社区建设、邻里关系、团队精神、农民工问题等各个层面。这些材料的新颖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考生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感受到,有体验;二是在学科学习中随时可接触到,有积累。语用题取材既可以文献、经典为主,也可以现实、时文为主,就其发挥的功能和效率而言,前者肯定不如后者。从这一点来看,湖南卷的抉择是正确的。
  其次是题型鲜活。语音题和字形题有别于往年和他省的一贯搞法,不是选几个意义毫不相关的词语硬行拼凑在一起,要考生去辨析正误,而是把每一个选项设计为一个内涵丰富、容量较大的句子,要考生去辨析、筛选出其中的错误在哪里。硬拼凑的词语,是死的语言,没有生命力,且思维量也不大;完整的句子,提供的是活的语言环境,能充分调动考生的情感,考生仿佛在特定的情境和真实的现实生活中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伴随的是真情体验和成功的愉悦。顺便要提及的是语用题的四个题目均是选出不正确的一项,每一题均有三项是正确的,只要你坚信某一项有错,其他三项就可以不看了,这就降低了试题的难度,节省了做题时间。基础题容易,让考生做起来顺手,既为后面的由易到难搭建了平台,也为考生逐步适应,顺利答题树立了信心,充分体现了命题者对考生的人文关怀。
  
  2、阅读题选文典雅而厚重。
  所谓典雅厚重,就是要求选文经典,是名家名作,文质兼美,文化底蕴丰富,人文精神厚重,尤其是文言文和现代文学作品要达到这样的要求。
  分省命题三年以来,湖南突破了全国卷文言文阅读只采用人物传记的考法,拓展了选文的范围,三年选的都是古代名家的夹叙夹议的、文质兼美的散文,体现了命题者的胆略与勇气。今年选的是湘军领袖曾国藩的《〈湖南文征〉序》,去年选的是欧阳修的《记旧本韩文后》,前年选的是苏轼的《放鹤亭记》。现代文学作品三年来选的都是散文精品中的“美文”,今年考的是当代作家方今孺1956年写的一篇游记体散文《在山阴道上》,文章借游览鲁迅的故乡绍兴城、鲁迅的故居以及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等事情,把历史和现实交相辉映,表达了对鲁迅精神的追寻和对新中国美好生活的赞美,的确是一篇融思想性和艺术性于一体的好文章。湖南第二题科学类说明文选文三年来也一直追求平实厚重的风格,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兼容,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和可读性。今年关于生物体的衰老和寿命的选文,没有抽象深奥的名词术语,明白流畅,由物及人,娓娓道来,适合考生的口味。
  
  3、突出了对鉴赏评价能力的考查。
  把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评价放到了一个特别突出的地位,是今年湖南卷区别于全国各地其他17套试卷的显著特色。
  地位突出表现有三:一,专辟第六大题考赏析短文的写作。今年湖南卷要求针对《在山阴道上》一文的谋篇布局的技巧、联想的巧妙运用和景物描写的特色等三个方面任选其一写300字左右的文章赏析,这种做法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为了做好这一道试题,湖南省教育考试院还特别发布了一个对全国考试大纲的补充说明,其中指出:文章赏析不是简答,也不同于小作文,它是对考生阅读与表达能力的综合考查,重点应落在赏析上。去年文章赏析的难度系数为0.656,今年为0.64,得分率高,说明这道题的设置有力地促进了中学语文教学。二,文学作品分量重,思维量大。今年的古诗鉴赏考的是对《红楼梦》中薛宝钗和林黛玉咏白海棠诗的比较赏析,两诗都是七言律诗,字数多,意象也多,答题也在100字左右,有一定的难度;《在山阴道上》一文超过了2000字,阅读量大,赏析点多,答题字数超过了430字,分量之重可见。三,鉴赏评价分值重。语用题和阅读题的考查共90分,考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评价,湖南就占了39分,几近半壁江山,这在今年全国18套高考语文试题中也是绝无仅有的。
  
  4、作文改革力度大。
  今年湖南高考作文是这样命题的: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意气”一词,《现代汉语词典》列有三个义项:①意志和气概,如意气风发;②志趣和性格,如意气相投;③由于主观和偏激而产生的情绪,如意气用事。请联系你自己的感受和认识,以“谈意气”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命题一改1999年以来话题作文一统天下的局面,由过去的不加限制变为今年的严加限制,今年包括湖南在内全国只有六个省市是命题作文,只有湖南一家规定了写作的文体,可见湖南改革力度之大,态度之坚决。
  提供的材料“意气”,暗合湖南人火辣的性格以及果敢刚毅、自强不息的精神,考生也正处于意气风发的青春时期,有话可写,有感可发。规定了写作的题目,能有效地预防宿构、套作和抄袭。规定了文体,是对过去“不限文体”,导致非驴非马、“四不像”怪胎作文大量出现这一现状的有力反拨。“意气”包括三个义项,可以从“精神风貌”、“交友”和“处事”等三个方面加以归类,考生是写一个方面、两个方面亦或三个方面,审题具有一定的难度,这样就有利于作为高考语文重头戏的作文写作发挥其独特的选拔作用。
  
  二、试卷所体现的命题思想
  
  上文从四个方面分析了今年高考语文湖南卷所具有的鲜明特色,列举的还只是一些现象,还没有触及到问题的实质,我们还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分析湖南高考为什么要这样考,它包含了哪些信息,它具有怎样的命题意图,只有搞清楚了这些,才算读懂了湖南高考。
  下面从三个方面探讨今年湖南高考语文试卷所体现的命题思想。
  
  1、能力立意是命题思想的核心。
  当要构建一套具有湖南特色的高考语文试卷成为共识之后,马上面临的问题是怎样构建,是讲求全面考查知识,还是讲求重点凸显能力?正如一个人要成为一个有独特个性的人,主要是靠四肢,还是要靠大脑?那么一套试题要立起来,活起来,靠的是什么?想清楚了这些问题之后,就会明白,搞大而全,对知识考查的覆盖面患得患失,命制不出高质量的、个性鲜明的试卷,只有坚持且强化能力立意,才能走向成功之路。
  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湖南顶住了方方面面的舆论压力,大胆取舍。语基部分14个考点,今年只考了音、形、词、句等四个,尤其是取消了原来被视为改革的试验田且外省卷一直看好的第六大题,取消了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选用、仿用、变换句式等内容的考查,让考生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阅读、鉴赏和写作之中去。
  
  2、文学鉴赏是能力考查的重点。
  湖南高考语文试卷七道大题,文学鉴赏就占了三道大题,占分39分。分量如此之重,这绝不是随心所欲,不加考虑的,把文学鉴赏作为能力考查的重点,是有充分理由的。
  首先,这是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新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能力。”其次,鉴赏评价能力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的,是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最高能力层级。考生读了12年书,鉴赏评价是他们在阅读方面的最高能力体现,高考是选拔考试,目的就是要选拔优秀者继续深造,鉴赏评价能力理应是考查的重点。再次,专辟第六大题进行文学鉴赏,是反复比较之后的一种选择。原来第六大题考压缩语段,就是对阅读材料的一种提炼、归纳和概括,这和第二、三、五大题阅读考查不免雷同;原来考的仿写和扩展,和第七大题作文写作也有“重复建设”之嫌。尤其是仿写,缺乏鲜活的思想,是一种形式的模仿,词语的雕琢,缺乏灵气,对作文写作可能会带来副作用。由此看来,第六大题改为文学鉴赏,克服了原来的毛病,这个尝试是可取的。
  
  3、作文教学需要拨乱反正。
  话题作文的兴起,开启了中学作文教学的一个新局面,功不可没,但一个模式持续过久,必然会产生一些弊端,造成一些负面影响,对作文教学形成一些新的障碍,那么改革则势在必行。
  话题作文产生的弊端至少有三:一、不关心生活。既然是“自定立意”,那就往预设的材料、预定的套子里钻,置活生生的社会现实、个人生活和情感于不顾,习惯于往故纸堆里钻,一不留神便抬出来一大批古人。据湖南阅卷场统计,湖南考生前年推出的明星是孔子、岳飞和曾国藩,去年的明星是李白、杜甫和陶渊明,今年也推出了一批古代明星。这说明考生习惯于回避现实,而话题作文又恰好为其开了方便之门,对古人哪来的那么多真情实感,于是为文造情,自欺欺人,苍白无力。二、不训练思维。从文章中看不出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轨迹,思想和观点没有充足的材料和理性分析作支撑,习惯于材料的堆砌,习惯于造几个比喻句和排比句,用华丽的词藻来掩盖思想的贫乏。三、不注意文体。有很多考生不会写记叙文和议论文,记叙文的六要素和议论文的三要素从文章中找不出来,写的究竟是记叙文还是议论文连作者自己都说不清楚,习惯写一种夹叙夹议的“散文”,看不出是以记叙为主,还是以议论为主或者是以抒情为主,特点就是几个排比句和排比段,加上几个议论句或几个抒情句,不伦不类,华而不实。
  话题作文不是不可以写,话题作文本身没有错,但话题作文自由度过大,约束力不够,容易被人钻空子而助长不良文风,对话题作文必须改革。这一点湖南卷和其他省市不谋而合,只是湖南卷更坚决、更彻底一些。
  
  三、试卷尚可商榷之处
  
  要商榷的有多处,这里择其要谈三点。
  
  1、要拓宽文言文阅读选文的范围。
  三年来湖南不考人物传记,只考夹叙夹议的名家散文。翻遍《古文观止》等著作,真正适合用作考试的名家散文并不多,大约二三百篇,在押题风盛行的情况下,难免会押中文章。文言文押中了与否关系很大,会影响考试的公平性。
  
  2、古诗赏析题题型要变化。
  三年来,湖南出的题目都是一种“模拟仿写型”的,再要考生模拟赏析下一首诗,这种依葫芦画瓢式的赏析,形式呆板单一,怎么考得出才气,实在是违背了文学鉴赏的客观规律,这种题型应该要改一改了。
  
  3、第五、六大题内容交叉重复。
  第五大题的第18小题问:作者引述鲁迅先生所说的“好的故事”的用意是什么?第19题要求:通观全文,请回答作者为什么将这篇散文题为“在山阴道上”?这两道题要谈的内容都涉及文章谋篇布局的技巧问题,相互交叉,彼此重复,既不科学,又不合理。
  
  *作者系湖南省岳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语文特级教师。
其他文献
杨剑龙,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现当代文学博士点带头人。兼任香港中文大学客座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旷野的呼声》《放逐与回归》《现实悲歌》《基督教文化与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等著作多部,在《文学评论》《二十一世纪》《文化中国》《复旦大学学报》《学术月刊》等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400余篇。论文多次为《新华文摘》《中国社
震荡市FOF优势显现 新华精选成长主题FOF发行  近期市场波动加剧,投资“一篮子”基金的公募FOF则显示出其“稳健”的优势。W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13日,混合FOF基金今年以来平均最大回撤为-7.57%,低于同期混合型基金平均-12.08%的最大回撤。对于想降低单一权益基金投资风险的投资者来说,公募FOF是较好的选项。  据悉,新华基金旗下专注成长主题的FOF新品——新华精选成长主题3个月持
余秋雨先生在中央电视台上对那些参加央视青年歌手大赛的后进作文化素质点评时,众目睽暌之下,被观众现场指出念错别字。事后,余秋雨先生和此赛事文化考题的出题者陈斌做客新浪聊天,表示自己在“仁者乐山”的“乐”字上,发音没有错误。“一种是书面语言,一种是口头语言”,他认为汉字简化不仅要简化字体,还要简化异体字和异读字。余秋雨先生对此的解释是:自己当时知道“仁者乐山”的“乐”字书面音念“yāo”,“我在评点的
2019年第二个交易日,港股走势未有任何明朗,反之一度跌出25000心理关口,同时创出接近两个月低位,尽管周四恒指收市站稳25000点关口,但2019年首两个交易日,恒指累计下跌781点,大概下跌约3%。外围方面,由于苹果公司20年来首次下调盈利预测,进一步引发市场对全球经济、消费需求转弱的疑虑。资金避险情绪明显,避险货币之一的日元在周四早上一度急升接近4名;现货黄金价格在周四下午也一度上升接近0
虽然现在试行新教材,把阅读和写作分开,写作独立成编,自成体系,看似有序,实则仍难以操作。怎样把枯燥机械的作文教学变得生动有趣,易于操作,又能调动学生写作的兴趣,还能减轻老师的批阅负担呢?怎样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之主动去搜集素材,思考社会人生,总结写法技巧呢?实际上,不是学生缺乏写作才能,没话可说,而是由于作文课完全成了课业负担,面目可憎。如果能够适当引入竞争激励机制,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效果
秀强股份300160   公司拟通过重大资产重组吸收有一定盈利能力的优质资产,以提高公司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公司筹划了本次重大资产重组事项,拟通过发行股份与现金相结合的方式购买某公司股权。   为促进本次重大资产重组事项,自公司股票停牌以来,公司会同中介机构与被重组方进行了多次协商,就关键合作条件进行了深入讨论和沟通,但最终未能就关键交易条款与标的公司达成一致。公司为维护全体股东利益,经慎
课程改革给教育界带来的震荡和变化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它给教师带来的最大变化是教师“课程”意识的觉醒。课程,不仅仅是“教学科目”、“教材”,而且是“设置教学情境并使学生在这种情境中获得经验的过程”。任何课程的实施,又必须以课程资源为依托、为支撑。语文教师,是活生生的课程资源。语文教师自身的教学语言(主要包括范读、诠释、评价、点拨、描述、分析等)则构成了语文课程的主要内容,成为无比丰富的语文课程素材性
张玉能,男,1943年8月出生于武汉市,祖籍江苏南京。1966年本科毕业于华中师范学院中文系,1978年考入复旦大学中文系攻读硕士学位,师从美学家蒋孔阳,1981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到华中师范学院中文系工作,1994年评聘为教授,1999年任南京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文艺学博士生导师。1996-1997年在奥地利维也纳造型艺术科学院艺术史研究所做访问学者,师从奥地利著名艺术史家奥托·安东尼亚·格拉夫教授
一直以来,我们的语文教育,乃至整个国民,存在着这么一个现象:一听到“批判”,一看到“批判”这个字眼就格外紧张浑身不舒服,来不及辨别方向就自觉地站到了批判者的对面,哪怕对自己毫无危险。很多老师认为,语文教学是非常辛苦的,我们语文老师为语文教育的确做出了的巨大的成绩,付出了的很多的汗水。我在语文课堂站了19年,对此深有感受。但这一成果是明摆着的,是有目共睹的,我们决不能躺在收获的棉花团做着温柔幸福的梦
2002年之前文言文翻译一直是设置四选一的选择题,考查考生对句子在文中意思的理解。因此,考生的得分率比较高。但是自从2002年以来,文言文翻译的题型发生了变化。要求学生自己动手翻译。这种变化,明显地提高了要求,加大了难度。  让我们简单地回顾一下这几年这种题型的设置变化。2002年首次出现,分值为5分;2003年沿袭这一形式,分值仍为5分;2004年不仅沿袭这一形式,而且分值增加为8分;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