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潇洒乐趣多

来源 :北京纪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zan16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北京的各大公园里,总有一些人用毛笔在地上表演或练习书法。它被人们称为地书书法。
  它算得上是北京一景,其中透出的浓浓的文化气息吸引着大批游客驻足。至于谁是首创地书书法的人,很多人都不了解。
  他就是李景生先生。1995年,英国图腾电影制片公司等单位在北京拍摄的电视系列片《滕龙》,及中央电视台体育部在北海公园拍摄了整整一个小时李景生先生的地书书法,并向全国播放。很多人正是从那时开始知道了地书书法,并开始加入到这一行列中来。
  李景生先生不仅擅长书法,还擅长口技表演。爱好诗词、摄影、根雕、戏剧、舞蹈、体育等多项活动。博学多才的李景生先生总是谦虚地说:“我只不过是爱好多些。”
  李景生先生自幼爱好书法,初临柳公权,后从颜、赵、王羲之、郑板桥等名家入手,并临摹毛泽东、启功等行草。擅长楷、行、草、隶等书体。自70年代,先后参加北京及全国著名书画家书画展数十次。他的书风古朴多变,肌丰骨劲,活泼潇洒,独具风格。曾与老一辈聂荣臻、楚图南、王森然、吴作人、李可染等著名书画家参加书画展。并得到溥杰、李苦禅和启功先生好评。与电影名家谢添、赵子岳、谢芳、田华等在香山公园和宋庆龄故居联袂展出书画。国内千余家收藏其书法,并已到港、台和亚、非、欧、美、澳五大洲数十个国家和地区。《人民日报》海外版等数十家报刊进行了刊登和报道。作品入编《跨世纪中国书画艺术精品集》和《书画精品大画册》中。1994年获中国书画赛银奖。还擅长口技及书法专题节目。著名相声演员李金斗与其进行了合拍,并向中外观众播放。
  他的诗词被载入《世界名人传》《中国大百科专家人物传》《中国艺术界名人大典》《中国曲艺界名人录》等10余部辞书中。先后发表各种文章2000余篇。主编合写了北京十大名胜、景山公园、北海团城等5本旅游书。并参加拍摄电影、电视剧数十部。
  在从事园林工作的近40年中,他先后接待过周总理、刘少奇、朱德、邓小平、万里、陈毅、聂荣臻、叶剑英等许多国家领导人,接待过伏罗希洛夫、苏加诺、阿尤布汗、黄文欢、金正日、可伊拉腊等数十位外国领导人。是《人民日报》及中央和北京电视台、电台等数十家新闻单位的通讯报道员和特约通讯员。他的一篇文章《周总理与北海公园》生动、感人,让读者通过他的笔触更深入地了解了周总理的高风亮节与平易近人,这篇作品被多次转载并被很多人视为了解周总理的一份重要的资料。
  兴趣爱好广泛的李景生先生喜欢不断创新,别看他已经77岁高龄,却有一颗年轻的心。他十分健谈,话语生动,常伴有诗词助兴。在他的一首关于地书书法感怀的诗中,我们读出了他乐观的天性和潇洒的人生。
  怡海荡漾水带墨
  手挥大笔走龙蛇
  强身健体易长寿
  人生潇洒乐趣多
  李景生:1935年7月出生,河北新城人。中共党员。毕业于中华函授学校、辽宁刊授党校、中国书画函授大学。曾任北京仿膳饭庄党支部书记兼经理,北海景山公园党办副主任、纪检副书记,昌平宫廷大酒店副总经理。是中国书画社理事,华夏书画艺术人才研究会会员,中华孔子学会会员,北京园林书画协会理事,北京民俗学会理事,北京诗词学会理事,北京曲艺家协会会员等。
  (编辑·宋冰华)
  ice7051@sina.com
其他文献
艺术离不开传承,京剧作为一门传统艺术,更需要后继有人。朝气蓬勃、风华正茂的演员代表了京剧艺术的未来和希望。而赋予京剧艺术未来和希望的重担,就落在培养年轻演员的老师肩上。  初次见到李文敏老师,感觉她说话中气十足,神采奕奕,一点不像年逾古稀的人。私下里聊天她很幽默,时而开个玩笑,大家哈哈一乐,毫无代沟之感;可一谈到京剧、谈到教学时,她就像变了一个人,十分严肃,特别专注。此时,我能在李老师身上看到一位
期刊
30多年了,我亲眼见证着雅宝路的变迁。雅宝路像一个舞台,背景不断地变幻着,街里的人们都有着各自酸甜苦辣的生活,上演着说不完道不尽的故事……  二环路贯通后打破平静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我就先说说雅宝路吧,这条从日坛西门到东二环路的街全长也就只有300米左右。上世纪70年代末它和其他街道一样一直默默无闻。从东向西,北边第一个建筑物是一家副食商店,后面是一片居民楼,向西是肿瘤医院的研究所,紧挨着一片
期刊
《残冬京华图》里画得最多的要算做小买卖的了。那年头北京没有什么工业,老百姓谋生一是靠卖力气,“拉小绊儿”“扛大个儿”,再就是做小买卖。卖个糖豆大酸枣、针头线脑什么的,本小利薄勉强糊口。要说做木匠、棚匠、瓦匠,那得有手艺,从小拜师学艺才能靠手艺吃饭。要是到宅门里做听差,买卖家做学徒,那得有铺保,一般底层贫民百姓没这个社会关系。做小买卖门槛低,只看本钱大小,不论贵贱高低。那年头阴天下雨大人没法出去奔生
期刊
因为鸭脖子,所以北京人都知道湖北人爱吃辣的,因为清江鱼,所以北京人都知道来自鱼米之乡——湖北的鱼是真好吃。而我今天要讲述的这个土家族的小伙子——来自湖北宜昌的李乐,既能吃辣的,更了解什么鱼最好吃。2年前他来了北京,于是,北京多了一个吃鱼的湖北餐厅——鱼豆吉,北京人又多了一个了解湖北特色菜的窗口。  鱼豆吉做的是鱼,难道北京做鱼的餐厅还少么?鱼豆吉的鱼好在哪里?想要搞清楚,就需要了解鱼豆吉的主打菜—
期刊
一般喜欢收藏的人,刚入行时必要找几位行家里手去请教一番,其结果最终大致会分流到两个阵营。一个是所谓的“学院派”, 他们大多是博物馆、社科院考古所等专业学者,另一个是所谓民间的“实践派”。 当然也有自视不比谁差,想自学成材的,这拨人假以时日,经过历练,还是要回归的,只是这中间学费会交得比别人只多不少。  “学院派” 拥有历代遗留下的馆藏、国家拨款收购、民间知名藏家捐赠的文物及文献资料来进行专项学术研
期刊
80后青年京剧演员裘继戎有着特殊的身份:他是京剧大师、裘派创始人裘盛戎的嫡孙。像很多梨园世家子弟一样,裘继戎从小耳濡目染打下了很好的基础,13岁便获得“小梅花”金奖,是第七届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金奖获得者。  裘继戎做工沉稳,工架大方,连清瘦的长相也颇有爷爷裘盛戎的风采,圈里人喜欢称呼他“裘裘”,亲切中又带有一点疼惜。的确,他是伴随着京剧长大的孩子,父亲裘少戎也是著名花脸演员,可惜在裘继戎10
期刊
十净九裘。裘派魅力何在?陈俊杰用一生体味着其中的奥妙。  第一次知道“裘派”是在1976年。“文革”刚结束,样板戏一枝独秀的年代终于一去不返,传统戏逐渐恢复,如同一股甘泉滋润着人们贫乏的精神世界。一天,陈俊杰在老师的收音机里听到一段《打龙袍》,一个高亮醇厚的嗓音牢牢地抓住了陈俊杰,“简直迷得不得了”。如今想来,用“浑然天成、美不胜收”描述并不为过,但当时的他只是一个劲儿地嘟囔:“哎呀,还有这么好听
期刊
“如果到明年3月份,中国楼市能走出任志强刚刚忽悠的又一波上涨行情,我将于明年两会的开幕当天,在北京长安街裸奔10公里。 如果是相反的行情,请任志强先生在和您一起忽悠的媒体上公开道歉。”  2012年12月2日晚,深圳英联不动产董事长郭建波在微博上立下赌约。微博一经发布,即引起业界高度关注。南都记者就此联系华远地产董事长任志强,对方未作回应。但郭建波表示,无论任志强是否回应,自己都会坚持履行赌约。 
期刊
京剧裘派是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最有影响的净行流派,其艺术精华在于既有韵味无穷的唱腔,又能以高超表演技巧去刻画人物性格。净行演员裘盛戎以其父裘桂仙的唱腔唱法为本,吸收了金(少山)派的演唱技巧与郝(寿臣)、侯(喜瑞)等派的表演艺术,形成了铜锤和架子花脸融为一体的新风格,称为“裘派”。  裘派艺术到底有什么魅力?本期我们走访了裘派的代表人物——陈俊杰、裘继戎、方旭。
期刊
提起徽菜,略知一二的人都会说“徽菜三重”,即“重油、重色、重火功”。正因为这“三重”的说法,让徽菜在很多讲究健康的现代人眼中,成了需要远离的菜系。更有很多人,提起徽菜就想起乡土菜,是不能登大雅之堂的菜系。  与之相悖的概念是一句流行话——“安徽多美女”。安徽美女皮肤白皙、身材纤细。而徽州人(黄山地区,正统徽菜原产地)一直很少得肠胃癌的,连得重负荷的大胖子也很少有,而且徽州人都肤色姣好,体质优秀。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