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西周文化的人学思想

来源 :管子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cai_03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中国文化的人学思想,具体展示了中华民族对于人的存在的自觉认识和主动构建的历史演进轨迹,就其所探讨和阐发的理论而言,它主要包括人的存在的本质属性、人的存在的行为方式、人的存在的价值完善等方面的内容。由于人学思想是以人类自觉认识到了人的存在的主体地位和自我价值为其核心特征的,依据这一特征来审视中国文化演变发展的历史过程,可以说,西周宗法礼乐文化的建构形成,标志着中国文化的人学思想已经上升到了初具系统的理论形态。虽然西周文化的人学思想,在其外在表层特征上还依旧笼罩于天命神学的束缚制约,但在其内在本质特征上则鲜明地体现出了对于人的存在的主体地位和自我价值的觉醒发现。这种觉醒发现是以西周文化所彰显的道德精神为其标帜的,而道德精神由此发展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显著特征。因此,深入揭示西周
其他文献
灌区现状年缺水量为11.38万m3,缺水率为0.2%.目前浪费水现象比较严重,用水不合理.项目实施完成后,渠系水的利用系数得到大幅提高,在减小了地下水开采量的前提下,灌区的水资源
《诗经》是经两次编定而成的。第一次是在周室东迁后不久 ,将“周颂”与“雅”诗编定成集。第二次是在春秋中叶将所收集到的“风”诗与“鲁颂”、“商颂”补编进去。《诗经》
行人辞令 ,向以意度雍容、措辞典雅、语气谦敬、修辞繁复、表意曲折而含蓄及言必称引《诗》、《书》等特点而为人所艳称。其所以具有这样的特点 ,实与行人所接受之礼乐教育 ,
把安全人机工程的观点应用于冶金行业中,主要对人、机、环境三要素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分析各要素的特性和存在的一些比较常见的问题,提出一些安全措施。主要包括人在工作中的
在中国音乐美学界延续了20多年的"音心对映论"争鸣,其学术指向已经超越了"音心对映论"本身,直指中国音乐美学体系的建构与中西音乐美学的对话,是中国音乐美学界一次重要的学
“课课练”与气候特点相结合:在安排体能练习的同时,要考虑气候特点,让学生在适宜的天气下进行相应的活动,减少气候变化给学生带来的不适。如,春天阳光明媚,略有微风,天气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