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物理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研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wind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于当代初中物理教育有着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教师在进行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应注重课堂模式的优化,通过优化自身信息技术素质切实促进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的深度融合,提升教学质量。本文通过教学实况与大家分享该如何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有效融入信息技术,进而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 初中物理;信息技术;应用策略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于当代学校教育的进步影响深远,从多媒体到网络技术的应用,信息技术在教学行业的使用无不彰显了其独特的优越性。物理作为一门与现实生活挂钩较多、实验较多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教学难度。而信息技术的有效融合对于解决这些难题有着显著的作用。初中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理应善于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初中物理课堂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切实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优化初中物理教学整体水平。
  一、 初中物理教学当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优势与现状
  较之于纯黑板式物理教学,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融合对于提升学生学习兴趣起了较大的作用。作为学生不断学习、不断优化的最持久动力之一——兴趣,一直备受教育工作者的关注。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初中生对于电子科技以及网络的机会逐年增多,大多数初中生在电子信息面前容易沉迷。这与信息技术的优越性与趣味性密切相关。而电子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对于吸引学生兴趣、降低学生沉迷程度有着“以火攻火”的作用。综合而言,信息技术的应用对于降低教师教学难度、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较之传统课堂教学有着较大的优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理应善于发现与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通过信息技术的充分利用切实提升初中物理教学质量。
  信息技术的发展近年来得到了教育工作者的充分重视,各学校也逐步引入多媒体、网络新兴教具。在物质条件基本具备的情况下教师理应可以大展身手,然而由于某些教师任教多年,对于传统教学应用得心应手,然而对于电脑技术却不知甚解,这使得教师更倾向于传统教学进而浪费了一定的教学资源。同时即便多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应用电脑信息教学,但碍于其技术或是个人喜好,某些教师利用信息教学内容领域小,这无疑也是一种浪费。
  信息技术作为当前最大的教学资源之一,对于提升初中物理教学质量有着一定的支撑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理应善于利用信息技术,发掘信息技术教学资源,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切实提升初中物理教学质量。
  二、 物理基础教学与实验教学当中应用信息技术策略
  信息技术应用范围广、灵活性高,这对于物理知识教学当中融入信息技术提供了充分的条件。无论是物理基础知识教学还是物理实验教学,信息技术都占据着极大的优势。教师在进行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应善于利用信息技术以及多媒体教学,切实提升初中物理教学质量。
  在有限的初中物理课堂当中让学生切实了解并掌握物理基础知识,不仅需要教师认真教学,更需要学生的充分配合。而信息技术的使用对于降低学生学习难度、提升教学质量的作用是可观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善于使用“Power point”等播放软件使基础知识动态化、趣味化进而加深学生印象达到提升物理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初中教师在利用电子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过程中对于基础知识的灵活教学有着一定的教学经验。然而许多教师都忽视了信息技术的融合对于降低物理实验教学难度的重要作用,浪费了信息技术资源。教师在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应善于融入信息技术提升物理教学效率。如我在进行《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过程中就计划为学生做实验以加深学生对于牛顿第一定律的印象,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在进行实际操作过程中我就发现并利用了多媒体以及网络教学。在为学生讲解完牛顿第一定律的基础概念之后,我通过模拟教材实验将小车从高处滑落在不同材质的木板上,通过让学生观察小车水平方向运动距离的长远来验证牛顿第一定律。然而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实验现象并不明显。因此,我借助网络为学生搜集了较为成功的牛顿第一定律实验视频,通过多媒体播放给学生,借此加深学生对于牛顿第一定律概念的理解深度,进而达到升华基础课堂知识、提升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教学目的。
  灵活性较高的信息技術对于其融入初中物理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掌握的信息技术教学基础知识的能力,与此同时教师还应注重信息技术在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教学资源,结合实际情况提升初中物理整体教学质量。
  三、 优化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制度策略
  教师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的群体,随着时代的变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将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在当前信息技术“无孔不入”的时代,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提升对于优化课堂教学质量而言刻不容缓。教育工作者在工作过程中理应充分注重教师能力的培养与提升,通过优化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切实促进信息技术在物理教学当中的应用,进而提升物理教学质量。
  教师培训班的设立对于提升教师素质、保证教学质量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作为当下信息化潮流中,教师信息技术的培训刻不容缓。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开设专门培训班,切实促进信息技术在物理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提升教学质量。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将教师按照信息技术能力进行分班,按照各自所需进行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培训,切实达到提升不同层次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进而促进信息技术在物理教学当中的应用,提升教学质量。
  教师信息技术的能力的提升与应用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的有效融合过程起着关键的作用。教育工作者在工作过程中应充分重视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分班培训的办法,在不同程度上提升不同层次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切实促进信息技术在物理教学当中应用、提升教学质量。
  四、 结语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于初中教育工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时间的验证下,多媒体教学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在提升教学质量上有着显著的优势。初中教师在进行物理教学过程中应充分重视信息技术的融入,切实提升物理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宝珠.浅谈初中物理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J].关爱明天,2016(3).
  [2]段绍国.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的优化整合[J].信息化建设,2016(2).
  作者简介: 马鹏伟,甘肃省天水市,甘肃省甘谷县第三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计算机已经普及到了现实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信息技术课成了我国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门学科。但是,由于信息技术课在我国的发展时间较短,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模式仍存在一些问题。从毕业至今,我一直从事着信息技术教学工作,对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也不断地深入探究,今天,我就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模式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 初
摘 要: 微课教学在小学信息技术的运用,为小学详细了解信息技术奠定了重要的基础,成为教育小学信息技术的一种有效方法,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上采用微课的教学方式,不仅锻炼了小学生在微课上实际的上机操作,还能锻炼小学生随机应变、团队合作的能力,从而保证了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上的趣味性,使得微课能够在小学信息技术上得到很好的开展。  关键词: 信息技术;微课;措施  一、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开展微课教学的手
摘 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科学技术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在当今社会中,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和工作学习中,科学技术也早就被普遍的应用在各个行业中。在小学生信息技术教学中,将现代化的教学理念运用到教学中来,可以有效的激发小学生对于信息技术上的学习的热情以及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有效的提高教学效率,保障小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上的课程能够更加顺利的进行下去。  关键词: 信息素养;小学课程;信息技术;
本组研究采用1.5T全身磁共振成像仪(Intera Achieva,Philips),使用SENSE心脏阵列线圈和直肠腔内线圈,对前列腺进行MRI常规检查和单体素~1H MRS检查,并联合血清tPSA、f/tPSA水平对
摘 要: 随着我国新课程标准要求,在初中阶段学习信息技术这一科目是必修的课程。所以,一些初中院校要对其加以关注,并合理地制定出相应的教学目标,要有充分的课时和必备的硬件设施。但是,针对目前初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开展情况看来,其中包含的娛乐性的教学比较重,严重违背了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目标的达成和实现。对于目前的这种情况,初中学校要怎样有效地开展信息技术教学,提升学生综合素质问题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