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构建多元治理模式选择机制探讨

来源 :中国中小企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hhl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界定治理模式的依据是控制权的归属。目前,我国公司法通过"股东会中心主义"将控制权交由股东(大)会,但近年频繁出现的股东损害企业利益、董事会或经理层实际掌握企业控制权等事件,使得学界再次关注公司治理模式选择之问题。对此,作者考察我国公司实际情况后发现,在实践中并不存在一种治理模式可以契合所有的企业类型。所以,公司法不应关注治理模式转变的单一性,而应关注治理模式选择的多样性,
其他文献
四氢生物蝶呤(tetrahydrobiopterin,BH4)作为芳香族氨基酸羟化酶、一氧化氮合成酶和烷基甘油单加氧酶等多种酶的重要辅因子,在生物体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墨蝶呤还原酶(sepiapterin reductase,SPR)是BH4从头合成途径中最后一步反应酶。人们对由SPR突变所导致的人类BH4缺乏症的诊断和治疗尚缺清晰的认识。在不同的模型动物中展开大量研究,有助于全面深刻的了解该
‘湘南梨’(P.pyrifolia Nakai,cv.Xiang-nan)果皮呈褐色,但其芽变品种‘青皮湘南梨’果面着绿色。为深入研究‘湘南梨’果皮木栓质的形成机制,本文以盛花后25 d(果实发育初期)、75 d(果实转色时期)和150 d(果实成熟时期)‘湘南梨’及其绿皮芽变品种‘青皮湘南梨’的果实为试材,研究了梨发育过程中果皮色差以及硬度的变化,利用显微镜观察了两个梨品种的果皮结构;运用高效液
隐孢子虫病(Cryptosporidiosis)主要是由微小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parvum,C.parvum)寄生于人和多种动物并可导致严重腹泻的一类寄生性原虫病。微小隐孢子虫感染的宿主较为广泛,且世界各地均有该病的报道,因此其危害的广泛性和严重性是显而易见的。微小隐孢子虫感染具有一定的自限性,即免疫功能正常的个体感染后可自愈,而免疫缺陷病个体(如艾滋病患者等)一旦感染便可
新烟碱类杀虫剂在全球杀虫剂市场得到迅猛发展,也是近些年来增长速度最快的一类杀虫剂[1]。其中,以吡虫啉为代表的新烟碱杀虫剂是所有杀虫剂中销售额居首位的品种,成为当前全球最大的一类杀虫剂。新烟碱类杀虫剂以其低广谱、高效、有选择性及对哺乳动物和环境安全,且与大多杀虫剂没有交互抗性等特点,受到了海内外的广泛关注。海内外农药公司分别进行相关的研究用以类似物的开发,除吡虫啉外,已经相继开发上市多种新烟碱类杀
本研究以安徽省小麦产业体系2015-2016年度种植4个生态点的安农0711、新麦26、济麦22、淮麦33等30个小麦品种(系)为供试材料。通过各样品籽粒品质性状、粉质特性和RVA参数分析,研究其各性状与品种之间的差异性与相关性。将供试材料按品种混合制作面条和馒头,测量其相关食品品质性状,进一步研究各品质性状与品种之间的差异与相关性,试图为安徽省种植小麦品种的品质性状表现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结果如
茶叶由茶树叶片为原料,继以不同的加工方法制成。按照加工方法,茶叶一般分为绿茶,黄茶,白茶,乌龙茶,红茶和黑茶六大茶类。由于加工工艺技术不同,各类茶叶的颜色、滋味、形状等存在显著的差异。茶叶加工影响茶叶品质的实质是对茶鲜叶中化合物的种类及含量的改变,茶叶中主要化学成分包括儿茶素类、黄酮及其糖苷类、生物碱类、氨基酸类、酚酸类等物质。已有的六大茶类化学成分的比较研究较少,且以市售商品为主,茶鲜叶原料来源
由丁香假单胞菌猕猴桃致病变种(Pseudomonas syringae pv.actinidiae,Psa)引起的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kiwifruit bacterial canker)是猕猴桃最具毁灭性的病害,给猕猴桃产业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威胁。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菌于1996年被列入我国森林植物检疫对象名单中且于2009年被列入禁止入境的有害生物名单。对香豆酸等酚类物质具有一定的抗假单胞菌活性
茯砖茶是一种经过“发花”工艺加工而成的黑茶。发花过程中大量微生物的参与及适度的湿热作用使茯砖茶内含成分发生变化,最终形成其特有的风味品质。目前针对茯砖茶中微生物群落的研究尚未涉及细菌和真菌群落关联分析,更没有将微生物群落的演替与茯砖茶化学成分的变化联系起来。为明确以上关系,本实验对发花过程中的茯砖茶进行多时间点取样,应用扩增子测序和液质代谢组学技术,探讨茯砖茶发花过程中微生物群落和化学成分的演替及
黄秋葵是一种新型的植物型蔬菜,营养价值丰富。本文以黄秋葵全粉和小麦面粉为实验材料,研究黄秋葵全粉(添加量分别为0%、1%、3%、5%、7%、9%)对小麦面团流变学特性以及对馒头品质和体外消化特性的影响规律。此外,在5%黄秋葵全粉添加量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了果胶酶(添加量分别为0 ppm、30ppm、80ppm、130 ppm、180ppm)对黄秋葵面团流变学特性以及黄秋葵馒头品质和体外消化特性的影
啤酒是世界上非常流行的饮品。正是酵母在啤酒酿造期间的代谢产物形成了其独特风味。茯砖茶是黑茶的一种。茶中“金花”—冠突散囊菌,是形成茯砖茶特有风味的关键真菌。本实验在麦汁煮沸阶段和啤酒发酵阶段分别加入绿茶和冠突散囊菌,酿造一种上面酵母和冠突散囊菌双菌混合发酵的茶啤酒。该方法酿制的茶啤酒风味独特,且因为冠突散囊菌的加入而增添了潜在的保健功能。受双菌混合发酵茶啤酒发酵过程中的特殊现象和独特香气的启发,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