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羌城里醉春风

来源 :中国西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nking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朝诗人王之涣这句诗简直就是羌笛的广告。随着脍炙人口的诗句被广为传诵,羌笛也广为人知。只是,作者当时可能还不知道,位于青藏高原东南边缘的茂县也有羌笛。据专家考证,大约在秦汉时期,羌族先民从河湟一带南迁至此。今天的茂縣,是全国最大的羌族聚居县。
  王之涣这句诗,虽然写的不是茂县,却曾经是茂县的写照。因为生态脆弱、山高路远、交通不便等原因,致富的“春风”不度,茂县多年来一直是贫困县。
  听说茂县今年要脱贫摘帽,记者一行驱车前往,看看这个全国羌文化核心地的脱贫攻坚战是怎么打的。
  “百村干池万窖”浇开高半山希望之花
  车子沿着山道行驶,七转八绕之后来到半山腰的富顺镇鱼听村。鱼听村是贫困村。以前村民基本靠种植海椒、莲花白等蔬菜为生,这些传统蔬菜经济价值不高,再加上交通不便,很多蔬菜卖不出去,村民们生活艰难。
  “2011年,我来这个村的时候,这里一寸水泥路都没有。”富顺镇委书记唐莉萍告诉记者,当时村里基础设施非常落后。这几年,茂县大力实施基础设施建设,有效解决了群众安全饮水、行路等难题。现在,鱼听村已经实现水、电、路、网全覆盖。
  茂县是阿坝州农业大县,地处干旱河谷区域,气候干旱,尤其是贫困村和贫困户多集中在高半山干旱地区,鱼听村就是典型的高半山贫困村。耕地灌溉难题解决不了,高半山的农业产业发展就会受到制约。
  茂县农业畜牧和水务局副局长王勇利告诉记者,针对农村水利设施保障能力不足,农业靠天吃饭的问题,近年来茂县县委、县政府通过整合涉农资金,水利项目沉淀资金等方式筹集资金15657万元作为引导,整合社会投资,鼓励农民群众参加建设,投劳折资24299万元,从2014年开始,用时三年创新实施了“百村千池万窖”微水灌溉工程,新建池、窖1.8万口,引水沟渠113.4忪里,可新增和恢复有效灌溉面积11.81万亩,治理水土流失恢复生态植被面积1000余公顷,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余平方公里,每年新增粮食、农作物产量1181万公斤,新增经济作物产值2362万元,有效促进高半山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丰产增收,—般干旱年可基本确保稳产。“以水兴产、以水兴业、以水脱贫”取得初步成效。有了水利保障,高半山干旱河谷地区大力发展特色高效农业变成现实,灌溉工程浸润了老百姓的心田。
  龙头企业+专合社辐射带动助民致富
  受益于全县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推进,鱼听村近年来在脱贫攻坚的路上越走越有劲,越走越有售心。2012年,鱼听村有些村民开始试种青红脆李、糖心苹果等果树,2013年,全村普遍种上了果树。“现在全村种植的青脆红李面积达.400多亩,几乎每户都种的有。青红脆李从前年开始陆续挂果,大多数人家一年能卖到两三万元。苹果的效益也不错,去年,有一户光卖苹果就卖了10万元。”唐莉萍告诉记者,鱼听村有113户479人,现在还有5户贫困户。全镇2015年建档立卡贫困户189户711人,目前还有贫困户42户131人,其中大多数都是因病致贫。对于贫困户来说,产业扶贫很重要。
  唐莉萍说,富顺镇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很适合发展种养殖业。所以,现在全镇以种水果为主,种蔬菜为辅。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后,经济价值更高的作物让老百姓的腰包鼓起来了。
  然而,在发展的过程中,唐莉萍和其他镇、村干部发现了一些问题。有些老百姓没有意识到经济果树的价值,种了几年还没等到结果就把树挖了,重新种传统的农作物,或者把树以极低的价格卖给别人,生生地把“摇钱树”弄丢了。此外,由于村里留守老人较多,能从事果树剪枝等技术活的村民很少,果树照管不好,收成就不好。
  “所以,我们现在鼓励老百姓尽量不要单干,把土地流转给大户,挣流转费和(在地里打工的)工钱。”唐莉萍告诉记者,“我们正在探索全托管、半托管两种方式。全托管就是树苗种下去后就托管给基地,收成之后五五分。半托管就是基地派人帮助剪枝,其他的由农户自己来(料理)。”
  2013年,鱼听村引进了茂县富顺大坪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大坪果蔬专合社),流转集体和农户的土地,发展了近千亩干水果基地,种植核桃和青红脆李。“青红脆李去年试花,今年会大量挂果。大坪果蔬专合社带动了本地村民就业,每年发放劳务费约20万元。”唐莉萍说,富顺镇真正发挥作用的专合社有四个,为中药材、果蔬种植专合社,采取“专合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在带动农户增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此外,龙头企业带动也是脱贫攻坚中的一种重要模式。富顺镇团结村积极发展养殖户与新天地公司阿坝州分公司签订畜牧业发展战略合作协议,由公司统—采购牛苗、提供技术跟踪服务以及加工销售,将肉牛养殖全权委托该村生产经营,村民通过购买牛苗、自建圈舍的方式人股,享受年底销售分红。养殖专业户将纯收入的5%计入村集体经济。并通过统一管理、整合资源,带动该村养殖业向市场化规模化转变。这种“龙头企业+农户+村集体”的模式,既发展了当地养殖业,又做大了集体经济,还带动了当地群众增收致富,是条脱贫攻坚的好路子。
  永和乡在探索发展特色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群众脱贫致富方面也颇有成效。“永和乡水资源丰富,非常适宜冷水鱼养殖。”永和乡副乡长贺艳告诉记者,2016年,永和乡利里村争取四川省农业厅水产局的技术及100万元的项目资金支持,新建1000平方米冷水鱼养殖示范基地,计划养殖哲罗鲑、虹鳟鱼等名优冷水鱼类,发展村集体经济。
  “利里村有40户142人,村民们以前就靠在地里种些玉米、土豆等传统农作物,主要是自家吃,卖不了多少钱。”贺艳告诉记者,以前利里村的村集体经济为零,是个集体经济空壳村。村里没钱,也没办法带动村民们发展。现在好了,有了冷水鱼养殖基地,村集体有产业有钱了,就能带动村民们大步脱贫奔康了。
  近日,总投资200多万元的阿坝州茂县永和乡冷水鱼示范基地通过专家验收,将正式投产运营。未来,四川省水产局还将协助业主方依托冷水鱼基地,把渔业与周边旅游资源有机结合,积极发展休闲渔业,拓展产业链,带动更多的群众增收致富。   近年来,茂县还积极探索建立更加紧密的企业与贫困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唐莉萍告诉记者,今年,县政府整合全县贫困户的小额贷款和周转金等资金600万元,以资折股与成都正大有限公司开展生猪代养项目合作,建立标准化生猪代养场,助力贫困户脱贫。项目就选址在鱼听村。“正大公司每年租用猪圈的20万元租金就是全县贫困户的收入。”唐莉萍说。
  茂县农业畜牧和水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茂县现有龙头企业1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228家,合作社成员5707人,带动农户18707户。培育家庭农场16家,推行“企业+基地+专合社+农户”“合作社+基地+种植户”等经营模式,取得较好效果。“南庄青脆李合作社”“河西特色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聚农果蔬专业合作社”被评为省级示范社。“茂县六月红花椒合作社”被评为国家级示范社。专合社和龙头企业已成为脱贫攻坚的主力军,辐射带动当地群众一起走脱贫奔康的道路。
  2016年全县特色水果和生态蔬菜种植面积达17.25万亩,果蔬产量达37.31万吨,实现水果产值9.11亿元,蔬菜产值2.99亿元,果蔬产业在茂县种植产业中的比重达到90%以上,生态农业的发展和产业基地建设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金融扶贫破解贫困户发展生产的资金瓶颈
  近年来,茂县积极探索金融助力精准扶贫之路。茂县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相关部门积极对接县域金融机构,通过金融政策、金融产品以及金融服务创新为贫困户提供金融支持,增加贫困户收入,提高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坚持金融政策与财政政策相结合,以财政政策性扶贫资金为着力点,制定《茂县扶贫贴息小额贷款实施办法》,建立了茂县扶贫小额信贷风险基金1221万元,与县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农村信用联社三家银行签订信贷合作协议,采取政府贴息的方式,已为64个贫困村分别安排专项基金15万元,用于产业提升、集体经济发展、贫困户小型项目建设、小型种养殖业贴息贷款;已向有贷款意愿、有创业潜质、有还款能力的195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量身定制3000元至10万元的扶贫贷款金融产品,累计发放贷款4139万元,并执行优惠利率,鼓励贫困户自主贷款、自主发展。
  鱼听村的谷运东就是金融扶贫的受益人之一。
  行走在鱼听村里,见到的村民都带着笑容、充满希望。走到一处正在修建的大型猪圈旁,见到一个中年汉子,个子不高,脸上带着憨厚的笑容。他就是谷运东,36岁,眼睛和腿有残疾,家里还有父母,母亲有病,他是家中唯一的劳动能力。一家三口因病因残致贫,是鱼听村2015年建档立卡的贫困户。谷运东家有三亩地,但地不好,产出不高。他偶尔还会外出打点零工,但因身有残疾,收入也不高。2014年,谷运东家人均收入仅1800元。
  “其实,谷运东还是很勤快,但就是没文化,没计划,东一榔头西—棒子。”唐莉萍说,镇政府和村两委就是要帮他出谋划策,帮他规划自己的未来。
  2016年,在当地政府和对口帮扶的四川省档案局的帮助下,谷运东通过小额信贷风险金担保,贷款2万元购买13只山羊、500只土鸡用于发展养殖产业。四川省档案局提供帮扶资金560呒,给谷运东修建羊舍。
  2016年,谷运东卖掉210只公雞,收入近两万元,打工收入2000元,蔬菜销售收入1800元,一家人领低保和父母的养老金共8000多元。此外,村里还为他申请了一个公益性岗位,年收入7800元。粗略估算,谷运东家2016年收入近四万元,实现了脱贫致富。去年,谷运东还被评为村里的致富带头人。
  尝到了甜头的谷运东目前正铆足了劲发展养殖业,要把这条致富奔康的路越走越宽。今年,谷运东又买了400只鸡苗,圈里还留有200多只下蛋母鸡,他还打算养黄牛。此外,还有人投资40万元给谷运东修建猪圈,预备养殖140头生猪。
  正在未成形的猪圈里忙活的谷运东显得很兴奋,眼睛里充满了希望。他告诉记者,他打算请村里的贫困户来帮忙,自己脱贫了,也想带动其他的贫困户一起脱贫。
  茂县通过产业基金的发展为贫困户贴息贷款,破解了贫困户发展生产资金缺乏的瓶颈,使得一大批“谷运东”走上了特色产业发展的道路,也走上了脱贫奔康之路。
  不放弃不抛弃多方扶持一起奔康
  在这场脱贫攻坚战中,谷运东家的贫困还不是最难啃的“硬骨头”。在茂县北端的松坪沟乡岩窝村,我们走进了贫困户冬娃子家。冬娃子是他的小名,也是他的大名。冬娃子51岁,家有5口人,他们夫妻俩,还有一个老母亲和两个已经长大成人的孩子。
  按理说,冬娃子家不应该贫困,但是病魔缠上了他家。他妻子身体不好,干不了多少活。更不幸的是,2015年,女儿赖贤丽患上了尿毒症,一周需要做三次透析。作为对口帮扶单位,成都的一家康复医院为赖贤丽免了一年的费用。但是,“今年,就需要自己出钱了。”冬娃子叹了口气说,由于花销太大,家里难以承受,所以,透析的次数也减少了,现在只能勉强维持生命。
  女儿生病后,以前在外打工的冬娃子就不再外出,回来照顾家庭。松坪沟乡尹乡长告诉记者,像冬娃子家这样的情况,需要政策兜底。他家领着每人每月190元的低保。村里还为他安排了保洁的公益性岗位,每月工资1380元。茂县农业畜牧和水务局也为他安排了给草场打药防治病虫害的临时工作,一个多月的时间收入4500元。妻子就在村里打些零散工。
  此外,对口帮扶单位四川省文化厅帮扶工作组帮助冬娃子家修起了鸡圈,茂县农业畜牧和水务局免费提供了800只鸡苗,共同帮助这个风雨飘摇的家庭发展养殖产业。看着已经修好的鸡圈,冬娃子,这个承受着生活重压的男人,眼睛里燃起了希望。
  在这场脱贫攻坚战中,一个都不能掉队。为了让冬娃子这样的家庭也能与大家一起脱贫奔康,茂县积极实施低保政策兜底,2016年向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农村低保资金127.4万元。对于因病致贫的贫困户,实施医疗救助扶持政策,制定出台《茂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医疗保障精准扶贫实施方案》,2016年为贫困人口免收、补偿诊疗费用107.4万元。茂县脱贫攻坚正深人推进。
  未雨绸缪绘出未来美好图景
  凤仪镇营盘山,这里是孕育着茂县农业发展的未来。整齐划一的地块、长势良好的果树蔬菜苗……这里是川西北高原果蔬引种育种示范园。
  王勇利向记者介绍,这里培育的有桃、梨、李、甜樱桃、苹果等树种,100亩地全部实施水肥—体化灌溉系统,施用有机肥。
  “茂县是农业大县,目前的青红脆李、甜樱桃等水果种植面积大,经济价值较高。”王勇利说,但是,为顺应市场,为农业产业储备优良品种,县里未雨绸缪,建起了这个果蔬示范园,力争选育出经济效益高,适宜于茂县及川西北生产发展的特色果蔬优良品种,促进区域内特色果蔬品种更新换代步伐,提高优良品种覆盖率,有效带动茂县及川西北特色果蔬产业发展。
  茂县的未雨绸缪还表现在对农业保险的重视上。农业是个靠天吃饭的行业,如何化解或降低农业种植的风险?保险是一个有效手段。茂县副县长周耀告诉记者,茂县近年来大力发展农村普惠金融,逐步提高对农业保险的财政补贴额度和范围,鼓励保险机构将保险责任扩大到冰雹、洪水、冻害等自然灾害,扩大特色水果、特色蔬菜和各类畜牧产品等保险品种,力促“财政+金融+保险”模式发展,大力降低农村产业发展风险。
  近年来,茂县积极参加“农博会…西博会”“农交会”等大型展示、展销、博览活动,全方位展示、推介茂县特色农产品,提高茂县特色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引进营销大户进驻茂县收购特色水果,并且,在漾阳市场、重庆菜园坝水果市场、贵阳盘溪湾等地设立了茂县特色水果专销点。还积极发展电商,让现代化的手段为产业发展服务。这一系列的举措,扩大了茂县农产品的影响力,打开了销路,拓宽了农户脱贫奔的道路。
  车子奔驰在岷江江畔,远处,是高耸的古羌城,披一身午后的阳光,很美。一阵春风肷来,带着花香,令人沉醉。
其他文献
在湘、渝、黔交界处的松桃,这里的人们敬天信巫,保存远古遗风,在苗族特有文化生态和文化空间中孕育出多种民间绝技,苗族绝技文化  独树—帜。  盤石镇响水洞的村民有30多项绝活,当地著名传承人田如忠有头朝下往上爬的上刀梯“神功”,被誉为松桃上刀梯、捞油锅第—人。九江街道兴隆村近四分之一的人掌握一种或多种绝技绝活。永安乡五官村村民表演的“高空舞狮”颇负盛名,尤其是不断增加表演难度,从最初6张重叠的桌子慢
甘孜踢踏(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  甘孜踢踏舞最初是从羌姆(寺庙跳神舞)中分流而演变出来,它是宗教意识与民间舞蹈相结合的产物,来源于藏族早期本波教的祭礼舞蹈。甘孜寺作为霍尔十三寺的第一寺,大力学习和发展此舞蹈形式,随后甘孜民间结合当地文化发展到以经常娱乐为目的跳勋卓舞蹈,这就基本形成了甘孜踢踏的雏形。解放后,踢踏舞经过业余和专业舞蹈工作者的继承和借鉴,广采博收各种踏步的节奏,大大推进了“甘孜踢踏”的
〔摘要〕 企业研发投入作为技术进步的原始动力,对一国经济发展有重要的影响。本文借助2010~2016年中国上市企业披露的数据,对企业融资约束与研发投入之间的影响,以及企业研发投入资金的融资渠道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上市民营企业与上市国有企业研发资金的融资渠道主要区别在于外部融资的不同,上市民营企业研发资金的外部融资渠道主要为商业信用和股权融资;上市国有企业研发资金的外部融资渠道主要为银行贷款和股权融
自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快速提升,城镇化率由2000年的28.73%提升至2013年的45.98%,年均提高1.51个百分点,远高于东部地区年均1.08个百分点增幅。然而,伴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和规模扩张,出现了一系列亟待解决的城市化亚健康问题,如交通拥堵问题严重、公共安全事件频发、环境污染加剧、城市管理运行效率不高、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不足等问题不断涌现并日益严重,城市的健康、可持
金秋,微冷,车子驶出成都,上高速,逆岷江上行,直奔马尔康而去。马尔康对我来说并不陌生,路过好几次,但每次都没有时间多作停留,只是路过而已。这一次我们是专为马尔康而来,为马尔康的脱贫攻坚而来。出发之前,有朋友问我:“马尔康是阿坝州的州府,那可是阿坝州的政治、文化、金融中心啊,也贫困?”我回答不了朋友的问题,只跟他说了一句:“等我回来告诉你。”  马尔康为什么会贫困?今年能顺利摘掉贫困帽吗?一路上,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