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红色基因是红色文化的核心,既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灵魂,也是思想政治课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箱。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的鲜明标识和政治优势,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文化内涵。高中思想政治课必须深入探究红色基因的传承路径,将红色基因切实有效渗透到课堂教学中,通过各种方式促进红色基因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红色基因;思想政治课;育人;实效;德育工作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21)28-0143-02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把理想信念的火种、红色传统的基因一代代传下去。”教育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必须立足学科课程的性质,勇于担当传承红色基因的重任,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不断提高青年学生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平、文明素养,培养具有奋斗和献身精神的时代英才。
一、 传承红色基因之“要”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强调高中思想政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育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目的,是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增强社会理解和参与能力的综合性、活动型课程。思想政治课学科素养主要包括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把政治认同放在第一位,明确要求我国公民的政治认同,就是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落实课程标准,必须围绕学科核心素养,组织有效的课堂教学,切实推进社会实践课程落地生根。纵观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结构,必须以传承红色基因为抓手,把握时代脉搏,提升思想政治课的育人功效。为此,高中思想政治课必须服务于对红色信仰的守望和对红色基因的传承。培养政治正确、精神高尚的时代青年是当下思政课教学的应有之任。高度的政治认同是青少年创造幸福生活的精神支柱、价值追求和道德准则。只有这样才能让广大的青少年学生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使之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传承红色基因之“体”
1.研究教材——用好教材的红色基因素材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是教育部统编教材,教材中的每一句话、每一幅插图都具有高度的科学性。政治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内容,科学准确地运用相关理论,深入挖掘内容的内涵,切实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如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23页插图是“上海中共一大会址”“浙江嘉兴湖胡红船”,两幅插图生动、直观地说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的议题。政治教师可以借助插图讲解中共一大召开的相关故事,引导学生认知中国革命在中国共产党诞生后的变化,升华对“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认知。又如必修3“政治与法治”第8页“1958年5月1日,人民英雄纪念碑揭幕”的图文材料,教师要充分地利用好“你知道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的内容吗”这一议题,引导学生认知新中国的来之不易,珍惜中國革命和建设的成果,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育学生的高度政治认同感。尽管教材中的红色基因素材很多,但是教师需要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与学业水平要求科学合理地利用,使之最大限度地发挥育人效能。
2.开发课程——丰富红色基因教育内容
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留下了分布广泛、数量众多、形式多样的红色资源,这些具有地域特色的红色文化是推进红色基因传承的宝贵财富和有效载体。因而,把具有明显地域特色的红色元素融入到丰富的学校课程开发中去,为师生共同成长搭建实践平台,引导师生共同表达对红色文化的理解和感悟,教育效果一定会更好。
师生共同开发具有红色基因特色的校本课程,形成更具特色的教育载体,这是继承传统与开拓创新的统一,对于国家课程和地方特色课程也是有益的补充,有利于加强和改进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路径,更是丰富和发展红色基因教育的有效途径。红色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可以使红色资源深入持续走进校园,走进课堂,走进学生心灵,内化为学生的品格,升华为学校的文化,发挥红色教育的应有价值。如可以开发“红色经典阅读篇目摘录”“红色音乐经典欣赏”“烈士墓前致词汇编”“地方革命先烈汇编”等特色课程,基于这些特色课程教师可以让学生广泛搜集汇总相关红色资料。在整理汇编的过程中,学生能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
三、传承红色基因之“法”
1.设计活动——提升红色基因教育效果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活动是最好的教学载体。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往往缺少一定的活力,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结论性知识,沉浸于反复训练。课堂教学又受制于教学内容的要求,教师往往照本宣科,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思想政治课的活动型课程的性质,必然要求思想政治课教学要做到教学内容活动化,用合适的活动推进教学内容的落实,使效果锦上添花。
议题式教学活动是当下最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之一,教师可以选取学生有兴趣的议题组织教学活动。思想政治课教师可以将红色基因文化内容融入到学生活动中去,诱发学生思考,启迪学生思维,唤醒学生的爱国热情。如在教学“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一课时,教师可选用边防英雄祁发宝、抗疫院士钟南山、时代楷模黄文秀等人物的事迹,设置议题“优秀共产党员的品质应该体现在哪些方面”,组织学生根据事例进行讨论。这样不仅避开了简单的说教,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感悟国家的安全和发展源于每一位中国人的守护与奉献,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增强学生的政治认同。
红色基因传承,除了思想政治课堂的活动之外,还可以通过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进行开展。教师可适时组织学生参观各种红色教育主题场所,如在清明节的时候,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到烈士陵园扫墓,当学生站立在英雄的墓碑前,聆听着陵园工作人员的介绍的时候,他们的神情是凝重的,目光不再漂移,这种形式一定会唤醒学生的思维,也一定比课堂简单的说教更有效。此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在特殊节日开展朗诵、演讲等活动,如烈士纪念日、国家公祭日、五四运动纪念日、国庆日等。
要积极开展寻访红色印记的研学活动,通过让学生在学中研、研中践、践中悟、悟中得,将红色基因代代传承,使红色印记一代一代迁移,潜移默化为一种品性、一种气度,渗透到学生的心灵深处。寻访红色印记的研学活动不仅会推动学生内省,而且会促进学生不断向先进人物学习,还会培养一批又一批优秀的祖国建设者,让他们始终行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大道上,成为伟大中国梦的奋斗者。
2.巧用手段——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
课堂教学是育人的主阵地,有效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热情与激情,可以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教师可以将红色文化基因融入思想政治课堂,通过各种教学手段丰富课堂形式,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如何有效使用45分钟的课堂时间,使学生保持持久的学习动力,是一门学问。为此,教师要通过深入研究教材,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媒体,在课堂上转换学生学习载体,减少学生的学习倦怠感,通过听、说、观看、评论等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师还要精心设计课堂语言,运用幽默、有内涵的语言激发学生内在学习主动性。同时,教师要精心设计有艺术性、趣味性、感召力的教学问题,在师问生答过程中调动学生学习红色文化的积极性。
总之,传承红色基因,提升育人实效,思政教师责任重大。思政教师要将红色基因传承教育融入思想政治课堂,让学生感受革命先烈的舍我其谁的精神,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感,提升学生的品格,使他们敢于创新、勇于奉献、甘于担当,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奉献力量。
参考文献:
[1]何建军.新时代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探索[J].高考,2021(15).
[2]王小芳.高中思想政治课劳动育人的意义与策略[J].教育观察,2020(35).
[3]李晨光.遵循育人规律 讲好制度优势——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提升的应有之义[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0(25).
关键词:红色基因;思想政治课;育人;实效;德育工作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21)28-0143-02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把理想信念的火种、红色传统的基因一代代传下去。”教育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必须立足学科课程的性质,勇于担当传承红色基因的重任,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不断提高青年学生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平、文明素养,培养具有奋斗和献身精神的时代英才。
一、 传承红色基因之“要”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强调高中思想政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育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目的,是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增强社会理解和参与能力的综合性、活动型课程。思想政治课学科素养主要包括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把政治认同放在第一位,明确要求我国公民的政治认同,就是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落实课程标准,必须围绕学科核心素养,组织有效的课堂教学,切实推进社会实践课程落地生根。纵观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结构,必须以传承红色基因为抓手,把握时代脉搏,提升思想政治课的育人功效。为此,高中思想政治课必须服务于对红色信仰的守望和对红色基因的传承。培养政治正确、精神高尚的时代青年是当下思政课教学的应有之任。高度的政治认同是青少年创造幸福生活的精神支柱、价值追求和道德准则。只有这样才能让广大的青少年学生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使之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传承红色基因之“体”
1.研究教材——用好教材的红色基因素材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是教育部统编教材,教材中的每一句话、每一幅插图都具有高度的科学性。政治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内容,科学准确地运用相关理论,深入挖掘内容的内涵,切实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如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23页插图是“上海中共一大会址”“浙江嘉兴湖胡红船”,两幅插图生动、直观地说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的议题。政治教师可以借助插图讲解中共一大召开的相关故事,引导学生认知中国革命在中国共产党诞生后的变化,升华对“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认知。又如必修3“政治与法治”第8页“1958年5月1日,人民英雄纪念碑揭幕”的图文材料,教师要充分地利用好“你知道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的内容吗”这一议题,引导学生认知新中国的来之不易,珍惜中國革命和建设的成果,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育学生的高度政治认同感。尽管教材中的红色基因素材很多,但是教师需要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与学业水平要求科学合理地利用,使之最大限度地发挥育人效能。
2.开发课程——丰富红色基因教育内容
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留下了分布广泛、数量众多、形式多样的红色资源,这些具有地域特色的红色文化是推进红色基因传承的宝贵财富和有效载体。因而,把具有明显地域特色的红色元素融入到丰富的学校课程开发中去,为师生共同成长搭建实践平台,引导师生共同表达对红色文化的理解和感悟,教育效果一定会更好。
师生共同开发具有红色基因特色的校本课程,形成更具特色的教育载体,这是继承传统与开拓创新的统一,对于国家课程和地方特色课程也是有益的补充,有利于加强和改进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路径,更是丰富和发展红色基因教育的有效途径。红色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可以使红色资源深入持续走进校园,走进课堂,走进学生心灵,内化为学生的品格,升华为学校的文化,发挥红色教育的应有价值。如可以开发“红色经典阅读篇目摘录”“红色音乐经典欣赏”“烈士墓前致词汇编”“地方革命先烈汇编”等特色课程,基于这些特色课程教师可以让学生广泛搜集汇总相关红色资料。在整理汇编的过程中,学生能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
三、传承红色基因之“法”
1.设计活动——提升红色基因教育效果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活动是最好的教学载体。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往往缺少一定的活力,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结论性知识,沉浸于反复训练。课堂教学又受制于教学内容的要求,教师往往照本宣科,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思想政治课的活动型课程的性质,必然要求思想政治课教学要做到教学内容活动化,用合适的活动推进教学内容的落实,使效果锦上添花。
议题式教学活动是当下最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之一,教师可以选取学生有兴趣的议题组织教学活动。思想政治课教师可以将红色基因文化内容融入到学生活动中去,诱发学生思考,启迪学生思维,唤醒学生的爱国热情。如在教学“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一课时,教师可选用边防英雄祁发宝、抗疫院士钟南山、时代楷模黄文秀等人物的事迹,设置议题“优秀共产党员的品质应该体现在哪些方面”,组织学生根据事例进行讨论。这样不仅避开了简单的说教,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感悟国家的安全和发展源于每一位中国人的守护与奉献,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增强学生的政治认同。
红色基因传承,除了思想政治课堂的活动之外,还可以通过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进行开展。教师可适时组织学生参观各种红色教育主题场所,如在清明节的时候,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到烈士陵园扫墓,当学生站立在英雄的墓碑前,聆听着陵园工作人员的介绍的时候,他们的神情是凝重的,目光不再漂移,这种形式一定会唤醒学生的思维,也一定比课堂简单的说教更有效。此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在特殊节日开展朗诵、演讲等活动,如烈士纪念日、国家公祭日、五四运动纪念日、国庆日等。
要积极开展寻访红色印记的研学活动,通过让学生在学中研、研中践、践中悟、悟中得,将红色基因代代传承,使红色印记一代一代迁移,潜移默化为一种品性、一种气度,渗透到学生的心灵深处。寻访红色印记的研学活动不仅会推动学生内省,而且会促进学生不断向先进人物学习,还会培养一批又一批优秀的祖国建设者,让他们始终行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大道上,成为伟大中国梦的奋斗者。
2.巧用手段——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
课堂教学是育人的主阵地,有效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热情与激情,可以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教师可以将红色文化基因融入思想政治课堂,通过各种教学手段丰富课堂形式,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如何有效使用45分钟的课堂时间,使学生保持持久的学习动力,是一门学问。为此,教师要通过深入研究教材,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媒体,在课堂上转换学生学习载体,减少学生的学习倦怠感,通过听、说、观看、评论等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师还要精心设计课堂语言,运用幽默、有内涵的语言激发学生内在学习主动性。同时,教师要精心设计有艺术性、趣味性、感召力的教学问题,在师问生答过程中调动学生学习红色文化的积极性。
总之,传承红色基因,提升育人实效,思政教师责任重大。思政教师要将红色基因传承教育融入思想政治课堂,让学生感受革命先烈的舍我其谁的精神,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感,提升学生的品格,使他们敢于创新、勇于奉献、甘于担当,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奉献力量。
参考文献:
[1]何建军.新时代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探索[J].高考,2021(15).
[2]王小芳.高中思想政治课劳动育人的意义与策略[J].教育观察,2020(35).
[3]李晨光.遵循育人规律 讲好制度优势——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提升的应有之义[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