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材施教,各有所获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qo2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素质教育要求老师正视学生差异,挖掘学生潜能,有针对性地对学生施教,高中体育分层次教学就是素质教学的产物,它顺应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接受能力进行不同层次的目标划分,给予不同层次的评价机制,让学生的潜能在不同的环境中得以开发,促进高中学生个性的发展和体育水平的提高。
  一、学生分层,实施差异性教学
  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由于受到遗传因素、家庭因素及社会环境的影响,他们在性格、体能、智商等方面存在个体差异,体育老师要熟悉了解学生,实施学生分层教学,也就是根据他们的身体素质、接受能力、体育水平的差异分高、中、低三个层次施教,让每个学生都有可以接受锻炼的门槛,吊起学生体育运动的胃口,让他们吃饱吃好,一旦有进步,就及时鼓励他们再跨上一个门槛,通过这种方式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体育水平。
  例如:在学生分层次训练前,笔者先对学生进行了一次全面的了解,选取四项代表性的体育项目对学生进行体能测试,铅球测试学生肌肉的力量;跳高检测学生的弹跳能力;400米中长跑测试学生的速度和耐力;女生仰卧起坐,男生俯卧撑则检测学生的协调性和柔韧性,定出每项的评分标准,总分320分以上分在高层A组,200分到320分之间的分在中层B组,200分以下的分在低层C组,学生按层次分组后,由于每组间学生的体育水平都差不多,心里没了落差,心情反而愉悦,锻炼起来来劲,体育成绩反倒提高快。
  实施学生分层教学,让同等水平的学生一起训练,有利于平衡学生的心理,C组的学生不再自暴自弃,努力训练;A组的学生有了竞争的对手,好了还想更好;B组的学生有了不努力跌向C组的恐慌,努力晋升A组的向往。学生起初因差异而分层分组,最终因分层分组缩短差距,这是一种深受学生喜爱的教学方式,同时体育老师收获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目标分层,实施坡度式教学
  每一门学科都有教学目标,高中体育也不例外,针对不同层次学生,进行目标的分层教学是十分必要的,体育目标大体可以分为三层:基础性目标、提高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呈坡度式上升,“下要保底,上不封顶”,“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是目标分层教学追求的效果。一般来说,低层次学生的训练必须从基础性目标开始,练好基本功后再向前迈进;高层次学生的训练就有弹性了,稳健型的学生可以从基础性目标开始,挑战型的学生从提高性目标起步,均以能够实现目标为最终目标。
  例如:体操运动中有个走平衡木的练习,锻炼学生的胆量和肢体平衡能力,笔者在体育教学中,实施目标分层教学,制定了三个目标:在别人的帮助下走过去(基础性目标)、独立走过去(提高性目标)和踮着脚尖走过去(发展性目标),让学生有自知之明地选择走过去的方式,大多数学生低起点选择基础性目标,在别人的搀扶下从开始的胆战心惊,摇摇晃晃走过去,慢慢练习到在别人的帮助下快速地走过去,胆子也越来越大,继而脱离别人的帮助独立走过去,实现提高性目标,当然踮着脚尖走过去不是一日之功,但也不乏学生在实现前两个目标的基础上尝试、挑战。坡度式的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获得锻炼,体验成功,远比让学生直接走平衡木效果来得好。
  目标分层教学,给予了学生明确目标,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实力知道先跨哪一步台阶,再一步一步往上跑,这样脚踏实地的锻炼,有利于提高学生为目标奋斗的决心。因起点低,学生容易成功,不仅增强了学习自信心,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获得进步的同时敢于超越,脚站稳的同时眼睛紧盯上一层台阶,坡度式地前进,最终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三、评价分层,实施鼓励性教学
  每个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都想得到老师肯定性的评价,而体育老师也很想了解自己的教学成果,面对学生的成绩,老师的态度、评价至关重要,老师不能单看学生的成绩而评价学生的优劣和努力程度,而是要进行分层评价,也就是在学生原来的基础上,看他的成绩有没有进步,施予鼓励性评价,因为低层次学生的“鸡头”终究不敌高层次学生的“凤尾”,按学生的层次进行分层评价,这才公平公正,才能反映出学生一段时间内的体育训练情况。
  例如:前面四项测试项目,学生经过半学期的训练,大多自认为练得不错,已达到晋升上一层次的水平,我也及时满足大家的愿望,再一次地进行全面测试,成绩出来了,我逐一加以评价:C组的甲同学220分达到了B组的水平,我表扬了他,并让他晋级到B组;B组的乙同学190分,虽然未达到B组水平,但我肯定他的进步,因为他当初才150分,鼓励他再努力一把就更上一层楼;A组的丙同学325分,远远高于甲乙,但我提醒他退步了,当初他可是班级冠军350分,鼓励他振作精神定能保持并超越自己原有的水平。面对自己的成绩,听着老师的评价和鼓励,学生心悦诚服,都暗暗下定决心努力参加体育训练。
  通过分层评价,学生看到了自己的进步和不足,在老师的鼓励声里,低层次的学生消除了自卑,增强了自信,相信自己只要努力定能晋升到上一层次;中层次的学生看到低层次的学生挤进来了,也不甘落后努力向高层次靠拢,想让位给他们;高层次的学生则更好强好胜,潜力再一次得到挖掘,分层评价让不同层次学生共同进步,共同提高。
  总之,体育分层教学化解了传统的“抓中间就丢了两头”的教学矛盾,把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内在潜能有机结合起来,在因材施教中,不同层次的学生非但“吃饱吃好”还“消化顺畅”,体育分层教学在转化希望生、发展中等生、培养优秀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金依娜.试析初中体育课分层教学的策略探索[J].吉林教育,2011,28:24.
  [2]华玉秋.高中体育分层教学的实践[J].体育师友,2007,2:18-19.
其他文献
摘 要: 高职院校以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培养目标,本文以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为例,探讨校企合作培养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模式,总结人才培养的成效,并指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校企合作 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以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培养模式离不开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遵循“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为核心,走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
摘 要: 作文是一种基于内心需要的表达,而在当前农村小学很多师生尤其后进生的心目中,作文只是他们语文学习中的一项“作业”,毫无表达与创作欲望。针对当前农村小学作文养成教育中的问题,教师必须着手对孩子进行文心雕琢,使孩子转变作文观念,将作文视为内心的表达需要,从而促进农村小学作文习惯养成教育进程。  关键词: 作文养成教育 现状透视 文心雕琢  自从本学期确立了“简快作文实验”课题研究后,我对学生作
摘 要: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审美文化建设问题日益受到关注。文章以连云港为例,具体分析连云港城市审美文化建设中对于人文历史文化的继承,从人文历史文化建设角度分析城市审美文化建设中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在城市审美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只有注重继承城市的人文历史文化,才能弘扬城市多元文化精神,塑造良好的城市文化形象。  关键词: 城市审美文化 人文历史文化 连云港  上世纪八十年
摘 要: 班主任在工作中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形成良好的班风和浓厚的学风,其中主要注意从以下三方面入手:心心相印;刚柔相济;用人之“短”。  关键词: 班主任工作 爱心 刚柔 用人  回顾班主任工作实践,我认为班主任工作有着看不清的深度,摸不到的广度,算不清的工作量。花力气还要担风险,其间还有许多难以言状的苦果。我深切地体会到,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完成塑造一代新人的任务,必须坚持“疏导”的方法,
摘 要: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教学被赋予新理念。小学三年级是小学阶段中过渡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既不像低年级那样将识字当做教学重点,又不像高年级那样侧重理解。在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写字教学,为学生自主识字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分析了小学三年级写字教学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提高小学三年级写字教学实效性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小学三年级 写字教学 教学应用  在我国小学教学过程中,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贯彻实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日益受到教师们的广泛关注。我在总结自己从教经验的基础上,探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推进微课程的重要意义,希望能为广大语文教师朋友提供有益启示。  一  “微课程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有机组合”。国内率先提出微课程概念的是广东佛山教育局的胡铁生老师
摘 要: 学好古诗,对描绘学生的人生底色,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学中,应充分激发学生学诗的热情,引发想象,进入诗境,品味诗情,读出诗韵,感受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享受学习语文的快乐。  关键词: 小学教育 语文 古诗  古诗,以其深邃的意境、生动的形象、凝练的语言、丰富的内涵、和谐的音韵和独特的表现手法,成为独具魅力的华夏文化中的一块瑰宝,丰厚博大的中华文明中的一朵奇葩。作为
摘 要: 今天信息流通快,幼儿接触的世界丰富多彩,教参上单纯的儿歌、故事、歌曲等已经不能充分满足幼儿的真正需求,而乡土资源却静静躺在那儿,等着我们发现。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农村自然环境,贯彻新《纲要》精神,尝试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这些活动源于幼儿的需要,产生于幼儿的兴趣点,在幼儿主动、积极、有效的探究中发展,在教师的关怀、接纳、支持、引导中深入。  关键词: 幼儿教育 乡土材料 玉米材料 趣味
摘 要: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当代中学生是未来的希望。他们的思想道德修养不仅关系他们的家庭和个人,更关系社会的将来。培养他们的思想品质,提高他们的德行素养是当代教师的责任。然而升学压力、分数要求迫使教师在课堂上过多重视知识传授而忽略优良道德的灌输。本文针对当代学生中比较集中的一些德行缺失,谈谈如何在语文课堂上把语文教学和德育感化有机结合起来,以达到教学和教育两不误的效果。  关键词: 语文课堂 引导
摘 要: 生活是初中数学的“第二课堂”,所有课题知识都来源于生活,因此将课堂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引导学生体验、反思并获得成功,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本文围绕如何引导学生在课堂和生活中体验数学进行了探讨,旨在为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献计献策。  关键词: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生活 体验 反思  生活是知识的源泉,生活中蕴含了学生在课堂上永远都学不到的重要知识,但这些知识需要学生用已知的内部认知结构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