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成功的音乐课,是学生和老师相互配合、共同努力的结果。
2009年5月11日,星期一,下午第二节课是六年二班的音乐课。在上这一节课前,我提前一周布置了乐器训练,项目有口琴、笛子、二胡、小提琴、电子琴、手风琴,训练的歌名是《军民大生产》。
下午第二节课的上课铃响了,我精神抖擞、面带笑容地走进教室。霎时,教室里立刻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学生们立刻起立,齐声喊:“老师,下午好!”我赶紧鞠躬,示意请学生坐下。此刻,我顺手拿起粉笔板书歌名陕北民歌——《军民大生产》。
教室里又一次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而且是经久不息。这堂美好而愉快的音乐课就在这欢乐而严肃认真的氛围中开始了。我告诉大家,这堂音乐课由师生共同完成。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好!我们很高兴。”
我首先介绍了陕北边区的时代背景及人情风俗,然后用风琴边弹边唱,让学生聆听,使他们感受陕北边区军民是怎样在恶劣环境中投入革命大生产的。接着,每段教唱两遍。有乐器的学生安排坐在第一排,文娱委员肖岚作指挥。就这样,有多种乐器和我一起伴奏,陕北民歌《军民大生产》的大合唱正式拉开了序幕。
一堂久违而别开生面的音乐课,就在孩子们热烈而浓厚的音乐气氛中推向了高潮,然而最令我高兴的是:没有乐器的学生也兴奋不已,各自纷纷拿出自己可以敲击的物品——磁盅、饭碗、铜铃、文具盒,有的甚至用手轻轻敲打桌子,击拍的节奏如此准确。这十分悦耳动听的弦律听起来也非常和谐,这热闹欢快而激动人心的场面一浪高过一浪,那歌声伴着乐器,婉转、嘹亮,简直是震耳欲聋。我几次喜出望外,那种幸福和快乐简直就像把学生带进了欢乐的海洋边,欣赏到自然的美。唱着自己喜欢的动听的歌,每个学生笑得是那么灿烂,个个精神是那么的充满活力。此时此刻,无数颗学生的心和我的心一样在跳跃,热血在沸腾。顷刻间,被学生们有气势而激昂的歌声引来了本校上体育课的学生和老师,窗台边上站满了人。他们不停地在窗外鼓掌,说:“从没有看见和尝试过这样舒服而精彩的音乐课。”
教室里的学生在窗外师生们的鼓舞下,激情四射,个个笑逐颜开、精神振奋,歌声更加嘹亮,仿佛是一个正规的乐团在演唱。当全体学生唱到“为抗战呀么嗬嗨”时,除伴奏的学生以外,其余学生都不约而同地站起来了,并热烈地鼓掌,齐声高喊:“林老师,我们以后还要上这样的音乐课,太棒了!这样开心又快乐的音乐课,我们要!”
听了学生们发自肺腑的请求和呐喊,我笑了,并当场流下了激动而幸福的泪水,我爽快地答应了他(她)们的请求。就这样师生携手轻松而愉快地度过了这堂音乐课。
这堂音乐课的构思和设计,不再是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它是一堂有创新意识的音乐课,更是一堂开发学生才艺的音乐课。这种音乐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和技能的发展。
在音乐教学中,我抓住了学生喜欢音乐、热爱音乐这一特点,然后大胆地让学生去创新、去体验、去感受,使学生从快乐而感兴趣中获取知识,从而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使他(她)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健康地成长。这样的音乐课不能不说是学生们喜欢和欣赏的。
论体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孙 杨
提倡素质教育,发展素质教育,是新的历史时期发展的必然要求。它符合现阶段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体制的变化,是当今发展的必然走向。
一、思想品德素质的培养
1、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体育教学靠师生的合作,靠学生之间的合作,只有一个团结合作的集体,才会凝聚人心,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要教育学生关心热爱集体,为集体争荣誉,教会同学之间的相互交往,尊重、理解人,善于与同学友好相处。让学生明白,只有生活在好的合作集体中,才能创造出优异成绩。
2、培养学生具有坚强的意志品质。上体育课时要求学生必须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品质。教学中,要教育学生对应做的事自己要坚持不懈,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和毅力,教育学生对失败挫折有一定的承受力,培养学生胜不骄、败不馁、顽强拼搏的优良作风。
3、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体育教学重要的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老师的讲解与示范,教会学生锻炼身体的方法手段,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自我教育能力,让学生逐步达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目的。
二、文化科学素质的培养
1、培养学生的求知好学精神。通过体育教学手段,不但能增强学生体质,更主要的是能教会学生的体育理论知识,掌握锻炼身体的方法、原则,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学到体育文化知识。
2、在体育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这些是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根本保证,只有在教学中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让学生掌握体育锻炼的规律性,才能使学生的基本技术迅速提高、基本技能得到正常发挥。
3、促进学生的智能发展。田径教学的起跑练习能培养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篮球的投篮命中率能培养学生的准确能力,排球的扣球能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体操动作能培养学生的时空感觉和运动感觉等等。所以,学生的智能水平通过体育教学能不断地得到提高和发展。
三、身体心理素质的培养
1、培养学生的自理自护能力。通过体育动作的学习,能促进学生的正常生长发育,增强体质,提高各项身体素质,练就一副强壮的身体,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学会自我保护,提高自理自控能力,适应时代的发展。
2、培养学生健身锻炼,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体育教学中有很多动作能伴随人的一生进行活动:田径中的中长跑项目、球类运动的篮球以及武术、气功等都可以用于健身活动。可以通过讲授正确的动作技术和科学健身方法,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3、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通过组织教学比赛、游戏活动及考试、达标、运动会等活动,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调控能力及心理的稳定性和适应性,并向学生讲述健康人的心理标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经常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四、审美艺术素质的培养
体育教学不仅要讲授动作技术,而且要教会学生在动作技术学习中去体会美、创造美、鉴赏美,要求学生每学一个动作都要保持动作美、姿态美、体型美,把美蕴藏在动作之中,培养学生具有审美意识和爱好,让学生亲身体验动作美与表现美的深刻含义。
综上所述,在教育教学中加强学生素质的培养,是关系到学生全面成才的关键。广大教育工作者要从对教育负责、对国家负责的角度重视和加强这项工作。特别是体育教育工作者,要结合实际、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和体育理论,重视学生个性能力的培养,锻炼学生自我生存的能力,教育学生全面把握素质教育的科学内涵,把受教育者培养成全面发展的跨世纪人才,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也是教育面向21世纪的必然要求。
2009年5月11日,星期一,下午第二节课是六年二班的音乐课。在上这一节课前,我提前一周布置了乐器训练,项目有口琴、笛子、二胡、小提琴、电子琴、手风琴,训练的歌名是《军民大生产》。
下午第二节课的上课铃响了,我精神抖擞、面带笑容地走进教室。霎时,教室里立刻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学生们立刻起立,齐声喊:“老师,下午好!”我赶紧鞠躬,示意请学生坐下。此刻,我顺手拿起粉笔板书歌名陕北民歌——《军民大生产》。
教室里又一次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而且是经久不息。这堂美好而愉快的音乐课就在这欢乐而严肃认真的氛围中开始了。我告诉大家,这堂音乐课由师生共同完成。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好!我们很高兴。”
我首先介绍了陕北边区的时代背景及人情风俗,然后用风琴边弹边唱,让学生聆听,使他们感受陕北边区军民是怎样在恶劣环境中投入革命大生产的。接着,每段教唱两遍。有乐器的学生安排坐在第一排,文娱委员肖岚作指挥。就这样,有多种乐器和我一起伴奏,陕北民歌《军民大生产》的大合唱正式拉开了序幕。
一堂久违而别开生面的音乐课,就在孩子们热烈而浓厚的音乐气氛中推向了高潮,然而最令我高兴的是:没有乐器的学生也兴奋不已,各自纷纷拿出自己可以敲击的物品——磁盅、饭碗、铜铃、文具盒,有的甚至用手轻轻敲打桌子,击拍的节奏如此准确。这十分悦耳动听的弦律听起来也非常和谐,这热闹欢快而激动人心的场面一浪高过一浪,那歌声伴着乐器,婉转、嘹亮,简直是震耳欲聋。我几次喜出望外,那种幸福和快乐简直就像把学生带进了欢乐的海洋边,欣赏到自然的美。唱着自己喜欢的动听的歌,每个学生笑得是那么灿烂,个个精神是那么的充满活力。此时此刻,无数颗学生的心和我的心一样在跳跃,热血在沸腾。顷刻间,被学生们有气势而激昂的歌声引来了本校上体育课的学生和老师,窗台边上站满了人。他们不停地在窗外鼓掌,说:“从没有看见和尝试过这样舒服而精彩的音乐课。”
教室里的学生在窗外师生们的鼓舞下,激情四射,个个笑逐颜开、精神振奋,歌声更加嘹亮,仿佛是一个正规的乐团在演唱。当全体学生唱到“为抗战呀么嗬嗨”时,除伴奏的学生以外,其余学生都不约而同地站起来了,并热烈地鼓掌,齐声高喊:“林老师,我们以后还要上这样的音乐课,太棒了!这样开心又快乐的音乐课,我们要!”
听了学生们发自肺腑的请求和呐喊,我笑了,并当场流下了激动而幸福的泪水,我爽快地答应了他(她)们的请求。就这样师生携手轻松而愉快地度过了这堂音乐课。
这堂音乐课的构思和设计,不再是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它是一堂有创新意识的音乐课,更是一堂开发学生才艺的音乐课。这种音乐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和技能的发展。
在音乐教学中,我抓住了学生喜欢音乐、热爱音乐这一特点,然后大胆地让学生去创新、去体验、去感受,使学生从快乐而感兴趣中获取知识,从而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使他(她)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健康地成长。这样的音乐课不能不说是学生们喜欢和欣赏的。
论体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孙 杨
提倡素质教育,发展素质教育,是新的历史时期发展的必然要求。它符合现阶段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体制的变化,是当今发展的必然走向。
一、思想品德素质的培养
1、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体育教学靠师生的合作,靠学生之间的合作,只有一个团结合作的集体,才会凝聚人心,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要教育学生关心热爱集体,为集体争荣誉,教会同学之间的相互交往,尊重、理解人,善于与同学友好相处。让学生明白,只有生活在好的合作集体中,才能创造出优异成绩。
2、培养学生具有坚强的意志品质。上体育课时要求学生必须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品质。教学中,要教育学生对应做的事自己要坚持不懈,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和毅力,教育学生对失败挫折有一定的承受力,培养学生胜不骄、败不馁、顽强拼搏的优良作风。
3、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体育教学重要的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老师的讲解与示范,教会学生锻炼身体的方法手段,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自我教育能力,让学生逐步达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目的。
二、文化科学素质的培养
1、培养学生的求知好学精神。通过体育教学手段,不但能增强学生体质,更主要的是能教会学生的体育理论知识,掌握锻炼身体的方法、原则,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学到体育文化知识。
2、在体育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这些是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根本保证,只有在教学中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让学生掌握体育锻炼的规律性,才能使学生的基本技术迅速提高、基本技能得到正常发挥。
3、促进学生的智能发展。田径教学的起跑练习能培养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篮球的投篮命中率能培养学生的准确能力,排球的扣球能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体操动作能培养学生的时空感觉和运动感觉等等。所以,学生的智能水平通过体育教学能不断地得到提高和发展。
三、身体心理素质的培养
1、培养学生的自理自护能力。通过体育动作的学习,能促进学生的正常生长发育,增强体质,提高各项身体素质,练就一副强壮的身体,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学会自我保护,提高自理自控能力,适应时代的发展。
2、培养学生健身锻炼,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体育教学中有很多动作能伴随人的一生进行活动:田径中的中长跑项目、球类运动的篮球以及武术、气功等都可以用于健身活动。可以通过讲授正确的动作技术和科学健身方法,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3、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通过组织教学比赛、游戏活动及考试、达标、运动会等活动,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调控能力及心理的稳定性和适应性,并向学生讲述健康人的心理标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经常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四、审美艺术素质的培养
体育教学不仅要讲授动作技术,而且要教会学生在动作技术学习中去体会美、创造美、鉴赏美,要求学生每学一个动作都要保持动作美、姿态美、体型美,把美蕴藏在动作之中,培养学生具有审美意识和爱好,让学生亲身体验动作美与表现美的深刻含义。
综上所述,在教育教学中加强学生素质的培养,是关系到学生全面成才的关键。广大教育工作者要从对教育负责、对国家负责的角度重视和加强这项工作。特别是体育教育工作者,要结合实际、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和体育理论,重视学生个性能力的培养,锻炼学生自我生存的能力,教育学生全面把握素质教育的科学内涵,把受教育者培养成全面发展的跨世纪人才,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也是教育面向21世纪的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