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潮儿向涛头立

来源 :名作欣赏·评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zengyo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根据网络小说改编制作的电视剧作品掀起收视热潮。故事质量成為影响网络小说转化为成功影视剧的关键因素。电视剧《大江大河》改编自阿耐的同名小说,作为一部以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为契机拍摄的年代剧,该剧凭借着对宏大历史背景的故事化呈现,富有意志力的多重主人公形象的塑造以及对改革开放历程的梳理和反思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和观众的追捧。《大江大河》立足历史、关注现实、扎根生活,尤其是对现实热点问题的探索解答体现出新时代电视人的责任和担当。
  关键词:《大江大河》电视剧 改革开放
  2018年12月,由正午阳光团队制作的电视剧《大江大河》(第一部)线上线下热映,收官之后豆瓣电视剧评分仍然高居8.9分。该剧紧扣时代节拍,遵循人物塑造规律,反思历史发展进程,在演员、编创、摄制、营销团队的努力下热度和口碑持续发酵,成为2018不可错过的好剧。作为一部以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为契机拍摄的年代剧,《大江大河》何以能在市场和艺术之间双赢,令人深思。
  近年来,根据网络小说改编制作的电视剧作品异军突起,掀起收视热潮。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李彪在《网络小说成为超级IP的影响因素与生成机理研究——基于45例网络小说IP的定性比较分析(QCA)》一文中指出,影响网络小说转化为现象级超级IP的因素主要有:自身条件、改编状况、制播条件、宣传过程。自身条件是指网络小说的质量,属于网络小说的创作阶段。改编状况是编剧根据影视化需要对小说进行二次创作,也就是剧本阶段。制播条件是故事的拍摄制作等影视化阶段。不论是网络小说,或者剧本,或者电视剧,虽然传播媒介不同,但其本质都是讲述故事。小说是用文字讲故事,电视剧是用声音和画面讲故事。剧本则是小说和电视之间的过渡,是实现从文字叙述到声画叙述的关键环节。在李彪提出的四个影响因素中,网络小说自身条件、剧本改编状况、电视剧制播条件都属于故事创作,对改编剧成功的影响率占75%。可见故事质量对网络小说转化为成功影视剧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电视剧《大江大河》的成功,极大得益于选好了故事,编好了故事,拍好了故事。网络小说选取上,电视剧《大江大河》改编自阿耐的同名长篇小说,阿耐小说故事质量较高,经过市场检验和认可。2016和2017年上映的电视剧《欢乐颂1》和《欢乐颂2》也分别改编自阿耐的同名小说。截至2019年2月,这两部电视剧的豆瓣评分分别为7.3和5.3,更是捧红了刘涛、蒋欣、王子文、杨紫、乔欣、王凯、杨烁等一众明星。剧本改编阶段,由袁克平和唐尧担任编剧。袁克平是湖南省艺术研究所国家一级编剧,他的电视剧作品《国家行动》《下海》等观众都耳熟能详,曾获电视飞天奖、田汉戏剧大奖、湖南省五个一工程奖等《大江大河》为什么能引起老中青几代人的共鸣?袁克平认为“对改革开放四十年的认识,是对编剧最大的考验”。袁克平说:“不热爱这个时代和这一段改革开放的历程,就无法站在一个较高的角度去观察、体会、认识,这样写出的作品会很虚伪。”正是这种对时代饱含深情,同时又具有较高认识水平和创作能力的编剧为《大江大河》操刀,才顺利实现了故事从文本叙述向声画叙述的转变。制作团队方面,电视剧《大江大河》由正午阳光出品。东阳正午阳光影视有限公司于2011年成立,拥有一支以孔笙、侯鸿亮、李雪、孙墨龙等为创作主体的国内顶级制作团队。近年来,该公司出品了多部具有文化影响力的影视作品,屡创佳绩。孔笙、李雪凭《温州一家人》荣获第19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导演奖。孔笙凭《北平无战事》《琅琊榜》《父母爱情》三部作品夺得第30届电视剧“飞天奖”最佳导演奖。孔笙、李雪执导的《琅琊榜》荣获第30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优秀电视剧奖;孔笙、简川訸执导的《欢乐颂》荣获第31届电视剧“飞天奖”现实题材优秀电视剧大奖。正是这样一支优良的制作团队,和原著、编剧、演员等一起造就了这样一部品质好剧。分析电视剧《大江大河》的叙事策略,总结影视传播规律,对于促进我国影视业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时代的节拍:背景呈现故事化
  2018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选择这一重大题材进行电视剧制作说明主创人员敏锐地把握住了社会和时代发展的节拍。作为一部电视作品,《大江大河》在时代背景的建构上选择了故事化的呈现。首先,“硬”政策的“软”故事化呈现,尤其是生活化、细节化叙述手法的运用。作为一部主旋律题材的电视剧作品,如何反映和体现国家改革开放的政策,如何把好故事讲好,非常考验剧组的专业水平和能力。《大江大河》巧妙地采用了一种故事化的镜头语言来叙述时代背景,以废除人民公社体制建立乡政府这一重大农村体制改革为例。1982年12月4日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并公布施行经全面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改变农村人民公社‘政社合一’的体制,设立乡政权”。1983年10月1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此后,建立乡、镇政府和各种合作经济形式的工作在全国展开,人民公社体制废除。《大江大河》第28集借小雷家乡政府挂牌,士根召开村民大会讲述这一时代变革。剧中先分别给乡政府门口新挂的两块牌子特写,小雷家村“支部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随后士根用符合人物身份,老百姓能听得懂的语言对这一改变进行了介绍,“从今往后,咱们小雷家大队就不叫小雷家大队了,咱们改个名,叫什么呢,咱们叫小雷家村。看看这个牌子,大队的牌子换掉了,从今往后,小雷家大队就没有了。叫小雷家村村民委员会,小雷家村村委会,知道了吧。还有原来咱们大队的书记也不存在了,改称叫小雷家村的书记,像我们这些干部就叫小雷家村的干部。还有咱们原来那个公社,也改名了,叫乡政府。小雷家村委会还有乡政府,别记错了。”这种让人物说话、让故事本身说话的方式使电视剧作品充满人情味,它策略性地避免了政策宣传与艺术作品脱节,甚至刻板宣传的硬伤,达到了较好的传播效果。
  其次,时代变革和人物命运关键点的高度契合。《大江大河》巧妙地将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的关键点和故事中人物命运发展的关键点融合在一起。例如,故事一开始就将人们拉回至改革开放的最初节点——1977年恢复高考。1977年由于“文化大革命”冲击而中断了十年的中国高考制度得以恢复。随即,宋运萍、宋运辉姐弟参加高考后双双过线,但姐弟俩却因历史遗留问题而不得不面对命运的抉择。最终姐姐宋运萍主动放弃上大学,将机会让给了弟弟宋运辉。1977年恢复高考和宋运辉上大学,一个是时代洪流的巨变,一个是个人命运的改写。如果不是恢复高考的政策出台,被家庭成分所累的宋运辉就没有上大学的机会。如果宋运辉没有上大学,那么也就没有了之后国企金州化工厂的故事。更重要的是,该剧没有仅仅停留在为突出时代而讲述时代,为契合节拍而牵强叙述,而是将人物性格的塑造和时代因素紧密糅合在一起。例如,主人公宋运辉为了争取上大学的机会,在公社大院背诵《人民日报》关于高考政策的社论。这一情节不仅强化了政策的重要性,还极大地增强了戏剧冲突,更在冲突之中将宋运辉那份“呆”气和执着刻画得淋漓尽致。姐姐宋运萍对弟弟宋运辉的爱护和面对命运的坚韧也一同展现出来。可谓一举多得。
其他文献
推介语  本期青年学人专栏的三篇文章分别论及美国著名电影导演格斯·范·桑特的创作、纪录片和电视真人秀节目。作者逯俊宁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获影视文学硕士学位,现供职于江苏省无锡市高新区(新吴区)公共文化中心,任群众文化馆员。  格斯·范·桑特是有影响的美国独立电影导演,他的创作关注美国社会青年亚文化,聚焦同性恋、青少年自杀、青少年成长等社会问题和边缘题材。桑特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不仅仅着眼于社会
做过菜的朋友知道,烹饪离不开调味品,但我们所用的食盐、糖、味精、醋等都是经过工业生产得来的。你知道吗?大自然还有一种天然的调味品,随手摘来,便可用到烹饪上。   我国的黑龙江和吉林省的交界处,发现一种能产盐的树,叫木盐树。这种稀有的树种高两丈之多,每到夏季,木盐树的树干上就凝结起一层雪花似的盐霜,刮下来可当上等精盐食用。每到泌盐的季节,当地居民便争相刮取,以备食用。这种木盐树引起了世界经济学
那一年初夏,西瓜、沙发、遥控器、我遇见“你”,在最美的年华一起长大。上课、下课、毕业啦!好时光多像旋转木马,一圈一圈也没有终点。  花开盛夏,我们扬帆起航!  生而为不凡之人,实属不易。但坚持和自律会拨开雾霾,再现光芒。学生时代,最快乐的时光常有蝉鸣相伴,随后是WiFi、空调、游戏等不慌不忙地接踵而至。于我而言,这种生活再正常不过了。如往常一样,我的假期早已规划好,追剧、逛街、旅行……仿佛世间的一
摘 要:《走死运的人》是马来西亚著名华文作家姚拓先生的代表作之一。小说以作家一贯的底层视角和讽刺笔调对现实生活的荒诞与伪善进行了巧妙的揭示,显示了其思想的深刻性。但在思想意蕴深刻的同时,从艺术创作的角度观之,该小说也暴露出了一些艺术上的缺陷。本文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从人物塑造,情节设置和逻辑考量三个方面对其艺术上的缺失进行了探讨和论述。  关键词:姚拓 《走死运的人》 艺术 却失  马华著名作家姚
摘 要:“边缘人”最初是一种心理学角度上对边缘群体的界定,文学创作者在自身理解的基础上,联系生活实际,创作出了很多经典的“边缘人”形象。马来西亚华文作家商晚筠的代表作《痴女阿莲》中的主人公阿莲即是一个典型的痴傻世界的“边缘人”形象,本文从小说文本出发分析了阿莲边缘性的特点,以探求其“边缘人”形象的文学意义和社会意义。  关键词:“边缘人” 边缘性 文学视角 社会价值  一、“边缘人”概念的界定  
摘 要:“隐秀”是南朝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出的鉴赏范畴。“隐秀”中的“隐”既是“爻象变互体”之“篇隐”,同时也是“秘响傍通,伏采潜发”之“情隐”;“隐秀”中的“秀”即一篇中凝虑文思警策之语。《荷塘月色》章法上讲究“篇隐”,文法上含蓄内敛亦致“英华耀树”之效,情感表达有隐有显,有藏有露,“隐”与“秀”的交融契合,产生了“余味曲包”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隐秀 章法 文法 情感表达  《荷塘月色》是
摘 要:伍尔夫的小说《达洛维夫人》构思精妙。作品将主人公达洛维夫人与另外两位主人公──彼得和赛普提莫斯分别构成映衬关系。通过达洛维夫人与彼得的映衬关系,小说揭示了达洛维夫人不能像彼得那样率性地生活因而失去“自我”处于“被抛”状态的人生悲剧;通过达洛维夫人与赛普提莫斯的映衬关系,小说揭示了赛普提莫斯自杀来源于一战造成的“身体疾病”,也揭示了达洛维夫人的混迹于上流社会的矛盾、痛苦、麻木不仁的“精神疾病
摘 要: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在江户时期传入日本,随着初译本《通俗西游记》的诞生,《西游记》被反复翻译为日文版本,供日本读者阅读欣赏,直至今日这股热潮依然不减。众多译本中,小野忍与中野美代子共同翻译的版本耗时最长,堪称上乘之作。这部《西游记》译本从翻译底本的甄选、目录和诗词译法的斟酌,甚至對原著作者的研究,都可见译者的用心。通过对这部译作的分析,可管窥《西游记》在日本的传播和接受之一斑。  关键
摘 要:1956年,国内掀起“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论争,茅盾在此基础上发表了重要的文艺理论著作《夜读偶记》,表明了其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态度。在层层切中要害的分析和阐释之后,茅盾指出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及批评现实主义等的局限,进而肯定和提倡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并提出革命浪漫主义可以作为“我们的营养”,将革命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同时大胆地指出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中也可以加一点象征手法的运用,这就从“两
茶,是春天写给大地的情诗……  每年清明谷雨时节,老屋背后的大山深处,绿油油的茶树一层层镶嵌在梯田状的山坡上,目光所及,一片青翠,微风拂过,清香扑鼻。  吃过早饭,母亲便背着竹篓,带领我们上山去采茶。雨过天晴的路面还有些泥泞,我们沿着蜿蜒的山路小心翼翼地前行,时而拨弄路边的草丛,时而采摘山头的野花。清新的空气伴着泥土的芬芳扑面而来,瞬间忘了爬山的艰辛。  上完陡坡,展现在眼前的是一望无垠的绿,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