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根据网络小说改编制作的电视剧作品掀起收视热潮。故事质量成為影响网络小说转化为成功影视剧的关键因素。电视剧《大江大河》改编自阿耐的同名小说,作为一部以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为契机拍摄的年代剧,该剧凭借着对宏大历史背景的故事化呈现,富有意志力的多重主人公形象的塑造以及对改革开放历程的梳理和反思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和观众的追捧。《大江大河》立足历史、关注现实、扎根生活,尤其是对现实热点问题的探索解答体现出新时代电视人的责任和担当。
关键词:《大江大河》电视剧 改革开放
2018年12月,由正午阳光团队制作的电视剧《大江大河》(第一部)线上线下热映,收官之后豆瓣电视剧评分仍然高居8.9分。该剧紧扣时代节拍,遵循人物塑造规律,反思历史发展进程,在演员、编创、摄制、营销团队的努力下热度和口碑持续发酵,成为2018不可错过的好剧。作为一部以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为契机拍摄的年代剧,《大江大河》何以能在市场和艺术之间双赢,令人深思。
近年来,根据网络小说改编制作的电视剧作品异军突起,掀起收视热潮。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李彪在《网络小说成为超级IP的影响因素与生成机理研究——基于45例网络小说IP的定性比较分析(QCA)》一文中指出,影响网络小说转化为现象级超级IP的因素主要有:自身条件、改编状况、制播条件、宣传过程。自身条件是指网络小说的质量,属于网络小说的创作阶段。改编状况是编剧根据影视化需要对小说进行二次创作,也就是剧本阶段。制播条件是故事的拍摄制作等影视化阶段。不论是网络小说,或者剧本,或者电视剧,虽然传播媒介不同,但其本质都是讲述故事。小说是用文字讲故事,电视剧是用声音和画面讲故事。剧本则是小说和电视之间的过渡,是实现从文字叙述到声画叙述的关键环节。在李彪提出的四个影响因素中,网络小说自身条件、剧本改编状况、电视剧制播条件都属于故事创作,对改编剧成功的影响率占75%。可见故事质量对网络小说转化为成功影视剧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电视剧《大江大河》的成功,极大得益于选好了故事,编好了故事,拍好了故事。网络小说选取上,电视剧《大江大河》改编自阿耐的同名长篇小说,阿耐小说故事质量较高,经过市场检验和认可。2016和2017年上映的电视剧《欢乐颂1》和《欢乐颂2》也分别改编自阿耐的同名小说。截至2019年2月,这两部电视剧的豆瓣评分分别为7.3和5.3,更是捧红了刘涛、蒋欣、王子文、杨紫、乔欣、王凯、杨烁等一众明星。剧本改编阶段,由袁克平和唐尧担任编剧。袁克平是湖南省艺术研究所国家一级编剧,他的电视剧作品《国家行动》《下海》等观众都耳熟能详,曾获电视飞天奖、田汉戏剧大奖、湖南省五个一工程奖等《大江大河》为什么能引起老中青几代人的共鸣?袁克平认为“对改革开放四十年的认识,是对编剧最大的考验”。袁克平说:“不热爱这个时代和这一段改革开放的历程,就无法站在一个较高的角度去观察、体会、认识,这样写出的作品会很虚伪。”正是这种对时代饱含深情,同时又具有较高认识水平和创作能力的编剧为《大江大河》操刀,才顺利实现了故事从文本叙述向声画叙述的转变。制作团队方面,电视剧《大江大河》由正午阳光出品。东阳正午阳光影视有限公司于2011年成立,拥有一支以孔笙、侯鸿亮、李雪、孙墨龙等为创作主体的国内顶级制作团队。近年来,该公司出品了多部具有文化影响力的影视作品,屡创佳绩。孔笙、李雪凭《温州一家人》荣获第19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导演奖。孔笙凭《北平无战事》《琅琊榜》《父母爱情》三部作品夺得第30届电视剧“飞天奖”最佳导演奖。孔笙、李雪执导的《琅琊榜》荣获第30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优秀电视剧奖;孔笙、简川訸执导的《欢乐颂》荣获第31届电视剧“飞天奖”现实题材优秀电视剧大奖。正是这样一支优良的制作团队,和原著、编剧、演员等一起造就了这样一部品质好剧。分析电视剧《大江大河》的叙事策略,总结影视传播规律,对于促进我国影视业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时代的节拍:背景呈现故事化
2018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选择这一重大题材进行电视剧制作说明主创人员敏锐地把握住了社会和时代发展的节拍。作为一部电视作品,《大江大河》在时代背景的建构上选择了故事化的呈现。首先,“硬”政策的“软”故事化呈现,尤其是生活化、细节化叙述手法的运用。作为一部主旋律题材的电视剧作品,如何反映和体现国家改革开放的政策,如何把好故事讲好,非常考验剧组的专业水平和能力。《大江大河》巧妙地采用了一种故事化的镜头语言来叙述时代背景,以废除人民公社体制建立乡政府这一重大农村体制改革为例。1982年12月4日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并公布施行经全面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改变农村人民公社‘政社合一’的体制,设立乡政权”。1983年10月1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此后,建立乡、镇政府和各种合作经济形式的工作在全国展开,人民公社体制废除。《大江大河》第28集借小雷家乡政府挂牌,士根召开村民大会讲述这一时代变革。剧中先分别给乡政府门口新挂的两块牌子特写,小雷家村“支部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随后士根用符合人物身份,老百姓能听得懂的语言对这一改变进行了介绍,“从今往后,咱们小雷家大队就不叫小雷家大队了,咱们改个名,叫什么呢,咱们叫小雷家村。看看这个牌子,大队的牌子换掉了,从今往后,小雷家大队就没有了。叫小雷家村村民委员会,小雷家村村委会,知道了吧。还有原来咱们大队的书记也不存在了,改称叫小雷家村的书记,像我们这些干部就叫小雷家村的干部。还有咱们原来那个公社,也改名了,叫乡政府。小雷家村委会还有乡政府,别记错了。”这种让人物说话、让故事本身说话的方式使电视剧作品充满人情味,它策略性地避免了政策宣传与艺术作品脱节,甚至刻板宣传的硬伤,达到了较好的传播效果。
其次,时代变革和人物命运关键点的高度契合。《大江大河》巧妙地将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的关键点和故事中人物命运发展的关键点融合在一起。例如,故事一开始就将人们拉回至改革开放的最初节点——1977年恢复高考。1977年由于“文化大革命”冲击而中断了十年的中国高考制度得以恢复。随即,宋运萍、宋运辉姐弟参加高考后双双过线,但姐弟俩却因历史遗留问题而不得不面对命运的抉择。最终姐姐宋运萍主动放弃上大学,将机会让给了弟弟宋运辉。1977年恢复高考和宋运辉上大学,一个是时代洪流的巨变,一个是个人命运的改写。如果不是恢复高考的政策出台,被家庭成分所累的宋运辉就没有上大学的机会。如果宋运辉没有上大学,那么也就没有了之后国企金州化工厂的故事。更重要的是,该剧没有仅仅停留在为突出时代而讲述时代,为契合节拍而牵强叙述,而是将人物性格的塑造和时代因素紧密糅合在一起。例如,主人公宋运辉为了争取上大学的机会,在公社大院背诵《人民日报》关于高考政策的社论。这一情节不仅强化了政策的重要性,还极大地增强了戏剧冲突,更在冲突之中将宋运辉那份“呆”气和执着刻画得淋漓尽致。姐姐宋运萍对弟弟宋运辉的爱护和面对命运的坚韧也一同展现出来。可谓一举多得。
关键词:《大江大河》电视剧 改革开放
2018年12月,由正午阳光团队制作的电视剧《大江大河》(第一部)线上线下热映,收官之后豆瓣电视剧评分仍然高居8.9分。该剧紧扣时代节拍,遵循人物塑造规律,反思历史发展进程,在演员、编创、摄制、营销团队的努力下热度和口碑持续发酵,成为2018不可错过的好剧。作为一部以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为契机拍摄的年代剧,《大江大河》何以能在市场和艺术之间双赢,令人深思。
近年来,根据网络小说改编制作的电视剧作品异军突起,掀起收视热潮。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李彪在《网络小说成为超级IP的影响因素与生成机理研究——基于45例网络小说IP的定性比较分析(QCA)》一文中指出,影响网络小说转化为现象级超级IP的因素主要有:自身条件、改编状况、制播条件、宣传过程。自身条件是指网络小说的质量,属于网络小说的创作阶段。改编状况是编剧根据影视化需要对小说进行二次创作,也就是剧本阶段。制播条件是故事的拍摄制作等影视化阶段。不论是网络小说,或者剧本,或者电视剧,虽然传播媒介不同,但其本质都是讲述故事。小说是用文字讲故事,电视剧是用声音和画面讲故事。剧本则是小说和电视之间的过渡,是实现从文字叙述到声画叙述的关键环节。在李彪提出的四个影响因素中,网络小说自身条件、剧本改编状况、电视剧制播条件都属于故事创作,对改编剧成功的影响率占75%。可见故事质量对网络小说转化为成功影视剧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电视剧《大江大河》的成功,极大得益于选好了故事,编好了故事,拍好了故事。网络小说选取上,电视剧《大江大河》改编自阿耐的同名长篇小说,阿耐小说故事质量较高,经过市场检验和认可。2016和2017年上映的电视剧《欢乐颂1》和《欢乐颂2》也分别改编自阿耐的同名小说。截至2019年2月,这两部电视剧的豆瓣评分分别为7.3和5.3,更是捧红了刘涛、蒋欣、王子文、杨紫、乔欣、王凯、杨烁等一众明星。剧本改编阶段,由袁克平和唐尧担任编剧。袁克平是湖南省艺术研究所国家一级编剧,他的电视剧作品《国家行动》《下海》等观众都耳熟能详,曾获电视飞天奖、田汉戏剧大奖、湖南省五个一工程奖等《大江大河》为什么能引起老中青几代人的共鸣?袁克平认为“对改革开放四十年的认识,是对编剧最大的考验”。袁克平说:“不热爱这个时代和这一段改革开放的历程,就无法站在一个较高的角度去观察、体会、认识,这样写出的作品会很虚伪。”正是这种对时代饱含深情,同时又具有较高认识水平和创作能力的编剧为《大江大河》操刀,才顺利实现了故事从文本叙述向声画叙述的转变。制作团队方面,电视剧《大江大河》由正午阳光出品。东阳正午阳光影视有限公司于2011年成立,拥有一支以孔笙、侯鸿亮、李雪、孙墨龙等为创作主体的国内顶级制作团队。近年来,该公司出品了多部具有文化影响力的影视作品,屡创佳绩。孔笙、李雪凭《温州一家人》荣获第19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导演奖。孔笙凭《北平无战事》《琅琊榜》《父母爱情》三部作品夺得第30届电视剧“飞天奖”最佳导演奖。孔笙、李雪执导的《琅琊榜》荣获第30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优秀电视剧奖;孔笙、简川訸执导的《欢乐颂》荣获第31届电视剧“飞天奖”现实题材优秀电视剧大奖。正是这样一支优良的制作团队,和原著、编剧、演员等一起造就了这样一部品质好剧。分析电视剧《大江大河》的叙事策略,总结影视传播规律,对于促进我国影视业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时代的节拍:背景呈现故事化
2018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选择这一重大题材进行电视剧制作说明主创人员敏锐地把握住了社会和时代发展的节拍。作为一部电视作品,《大江大河》在时代背景的建构上选择了故事化的呈现。首先,“硬”政策的“软”故事化呈现,尤其是生活化、细节化叙述手法的运用。作为一部主旋律题材的电视剧作品,如何反映和体现国家改革开放的政策,如何把好故事讲好,非常考验剧组的专业水平和能力。《大江大河》巧妙地采用了一种故事化的镜头语言来叙述时代背景,以废除人民公社体制建立乡政府这一重大农村体制改革为例。1982年12月4日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并公布施行经全面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改变农村人民公社‘政社合一’的体制,设立乡政权”。1983年10月1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此后,建立乡、镇政府和各种合作经济形式的工作在全国展开,人民公社体制废除。《大江大河》第28集借小雷家乡政府挂牌,士根召开村民大会讲述这一时代变革。剧中先分别给乡政府门口新挂的两块牌子特写,小雷家村“支部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随后士根用符合人物身份,老百姓能听得懂的语言对这一改变进行了介绍,“从今往后,咱们小雷家大队就不叫小雷家大队了,咱们改个名,叫什么呢,咱们叫小雷家村。看看这个牌子,大队的牌子换掉了,从今往后,小雷家大队就没有了。叫小雷家村村民委员会,小雷家村村委会,知道了吧。还有原来咱们大队的书记也不存在了,改称叫小雷家村的书记,像我们这些干部就叫小雷家村的干部。还有咱们原来那个公社,也改名了,叫乡政府。小雷家村委会还有乡政府,别记错了。”这种让人物说话、让故事本身说话的方式使电视剧作品充满人情味,它策略性地避免了政策宣传与艺术作品脱节,甚至刻板宣传的硬伤,达到了较好的传播效果。
其次,时代变革和人物命运关键点的高度契合。《大江大河》巧妙地将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的关键点和故事中人物命运发展的关键点融合在一起。例如,故事一开始就将人们拉回至改革开放的最初节点——1977年恢复高考。1977年由于“文化大革命”冲击而中断了十年的中国高考制度得以恢复。随即,宋运萍、宋运辉姐弟参加高考后双双过线,但姐弟俩却因历史遗留问题而不得不面对命运的抉择。最终姐姐宋运萍主动放弃上大学,将机会让给了弟弟宋运辉。1977年恢复高考和宋运辉上大学,一个是时代洪流的巨变,一个是个人命运的改写。如果不是恢复高考的政策出台,被家庭成分所累的宋运辉就没有上大学的机会。如果宋运辉没有上大学,那么也就没有了之后国企金州化工厂的故事。更重要的是,该剧没有仅仅停留在为突出时代而讲述时代,为契合节拍而牵强叙述,而是将人物性格的塑造和时代因素紧密糅合在一起。例如,主人公宋运辉为了争取上大学的机会,在公社大院背诵《人民日报》关于高考政策的社论。这一情节不仅强化了政策的重要性,还极大地增强了戏剧冲突,更在冲突之中将宋运辉那份“呆”气和执着刻画得淋漓尽致。姐姐宋运萍对弟弟宋运辉的爱护和面对命运的坚韧也一同展现出来。可谓一举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