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降分与不分文理科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uyq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两会热议
  文理科分科还是不分科?英语降分好还是不好?教育部长袁贵仁在两会上作报告时表示:现行高考制度经历了35年。时间证明,高考制度总体是好的,但确实也出现了一些窘相,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势在必行。外语考试利用社会化考试,考试方式发生变化。招生将基于全国统一高考成绩和3年学业水平成绩综合加以录取。高考改革是重点难点,目前进度在加紧论证,主要是科学性和可行性问题,所以方案还在论证过程中。在推进策略上,总的原则是“积极稳妥”。国家出总的方案后,各省出试点方案,但不一定在今年全部试点。各省试点办法出台实施后,新入学进校的高中学生才会依据进行,不影响目前在校高中生。
  对于高考改革的具体内容,代表委员们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英语降分逐步推进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大学校长周绪红:减少高考外语科目,只是减少了某一门功课,对于高考改革而言不是根本的办法,每一种方法都会有自己的弊端。高考改革的方法还有很多,比如采取笔试加面试组合等。无论哪种方法,最重要的是,要让大家在同一条起跑线,保证公平。
  全国政协委员、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俞敏洪:支持高考英语降分,降分不会对新东方培训市场构成威胁。只有当英语不列入高考总分,只起到参考作用,此时才能让英语回归交流技能本质。
  英语社会化考试应确保公平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中山纪念中学校长贺优琳:由于一直由教育主管部门组织高考,我国没有发展起如美国SAT学习能力测试这样的社会化考试机构;因此,一旦全国推开英语社会化考试,承接如此庞大的考试组织工作有可能“应接不暇”。英语社会化考试由谁来组织,才能确保公平和权威?可选择一些已经有一定基础的社会机构,既相对独立又有公众信任的资质和品牌,这还有赖于全社会诚信体系的建立。
  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十八届三中全会针对高考招生制度改革,提出了诸多具体改革举措。这一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总体方向是正确的,改革的成效会在未来一段时期逐渐显现出来。以一年多考为例,给了学生多次选择的机会,从而打破了一考定终身的弊端,避免了学生因为偶发性的客观原因导致高考发挥失常的问题。有人担心学生会因此频繁多次参加考试,加重自身负担,其实如果考试主办方能够做到科学化命题,真实反映考生实力,学生的成绩是具有一定稳定性的,因此不必担心有的学生希望通过多次考试“刷分”。
  不分文理科防止简单化
  全国政协委员、华中师范大学(招生办)党委书记马敏:我从媒体看到专家谈高考改革的文章,包括不分文理科、减少科目等,觉得太简单化了一点,能不能达到最终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的预期效果,我持怀疑态度。根据大学学科设置,高中的课程设置大体上有一个分类,学生对文科或理科的倾向在高中已经显现出来,这种情况下,还是应该保持学科的类别,按类招生,可以说“大文”“大理”,但不能简单地说不分文理科。高考改革,不在于改形式,关键在于改内容,真正达到减负、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
  全国政协常委、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高考的弊病到底在哪里,目前还没有公认的答案。有的地方提出要把外语从高考中取消,有的要减少权重。为什么减少权重?经过科学论证吗?仅仅因为有人抱怨就减少吗?减少不解决实际问题,外语减少权重只对外语学得不好的人有益,外语好的人反而受害。总而言之,现在提的高考方案都不是建立在科学论证、调查研究比较的基础上。高考不用一考定终身,那么两考定终身就合理吗?三考定终身就合理吗?总有人会说,那我考第四次就好了,你不能根据个人的要求来调整。我认为通过一考来做决定对绝大多数人讲是合理的,个别人没有发挥出来,但是素质高也包括应试能力强。
  全国政协委员、华中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马敏:不分文理科,不利于高校挑选合适的人才。以师范类大学为例,学校招收的学生应该是有一定区分的,这样有利于根据考生的特长招生培养,最后让他们走上合适的岗位,更好地教书育人。因此,不分文理,学生不考文综、理综,高校很难了解考生的特长,这将对招生及后续的培养都会带来一定的问题。
其他文献
据央视报道,四川凉山州四季吉村一共603人,6岁到18岁应该上学的总计122人。其中,6到7岁,已经读书的11个人,没有读的是26个人;8岁到9岁,已读的20个人,未读的13个人;10到12岁,已读的16个人,未读的18个人。到了13到18岁,辍学的人数更明显增多,读书的仅有7人,没有读书的为21人。  入学率低、辍学率高,这是这组数据所反映的凉山地区的基础教育现实。对于这落实到每个人头上的数据,
据报道,为促进民办教育发展,广州将为民办学校教师入籍提供便利,民校专职教师有望获得政府津贴,符合条件的民办学校有望获得财政补贴。另外,广州市范围内将停止审批公校办民校,并且清理现有公校办民校,或转为公办,或转为纯民办。  所谓公校办民校,也就是打着民办学校的旗号挤兑民办学校的伪民办,把教育搞得既不像市场,也不像福利。家长经济负担加重,只是为了让孩子与高分的同学凑在一起。教师在课堂上的良苦用心,被生
日前,北京市宣布拟从2014年起全面取消普通高中招收择校生。而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全国19个大城市应当完善义务教育阶段就近入学方案。但是,不同区域、不同学校之间教育资源的鸿沟,使得家长们择校热度不减。择校途径五花八门,家长热捧导致天价学区房,人为制造新的“就近入学”。择校的狂热甚至从中小学蔓延到幼儿园,很是耐人寻味。当然,学区房动辄数百万上千万元,不是普通人家买得起的;有关系有门路的人毕竟是少数;海
我国中小学开展第二课堂学习小语种,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已经存在。它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增长学生的见识,第二课堂的作用已经得到社会的认可。但是,在应试教育之风的劲吹之下,不少学校已经不再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更让人倍感不可思议的是,有部分家长甚至把第二课堂活动当成不务正业。  应试教育的弊端和素质教育的好处早已是众人尽知,按理说应试教育早该寿终正寝了。现实是残酷的,用这话来形容素质教育在
恶作剧每时每刻都在校园上演着,凡是教师都或多或少遭遇过恶作剧。那么,教师该如何应对这类恶作剧呢?勃然大怒,体罚学生,肯定不行。但遗憾的是,被恶搞的教师很多选择了这种处理方式。而因教师处理不当造成的校园悲剧不在少数。当然,这不是说,教师可以放任学生恶搞,不闻不问。明智的做法是:  首先是放下师道尊严,不把自己看成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尊神。受传统的师道尊严影响,教师非常看重自己在学生中间的人格尊严,绝对容
两会热议  教育是民生之首,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最重要的基础。教育公平的基本内涵,是在现实社会条件下实现大多数人的最大可能的教育平等,包括起点公平、过程公平、结果公平等方面。既然出身不能选择,社会就应该为每个孩子提供平等的教育权利和教育机会。  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公平  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教育不公平的根本原因在于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政府资源配置不均衡也是重要原因之一。推进教育公平
目的:研究柚皮苷对卵巢癌顺铂耐药细胞SKOV3/DDP体外增殖的影响及耐药逆转作用,并初步探讨相关耐药机制。方法:1、不同浓度的顺铂(1μg/ml、2μg/ml、4μg/ml、8μg/ml、16μg/ml、32μg/ml)分别作用于SKOV3及SKOV3/DDP细胞,MTT法测48h后两种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分别得出IC50,计算得出SKOV3/DDP的耐药指数。2、用不同浓度柚皮苷(5μmol/L
两会热议  高校自主招生改革一直是全社会的热话题。在人民大学自主招生腐败案曝光后,自主招生接下来该怎么走?今年两会期间,代表委员纷纷热议,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到要扩大省级教育资源统筹和加大教育资源向西部地区倾斜的力度。现阶段这种倾斜主要是重点大学增加招收西部学生的数量。但西部优秀生源被发达地区重点大学招走反而更加削弱了西部教育的实力,因而只是权宜之计。长远来看,应支持西部各省建设自己的重点大学,才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