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t328453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兴教学形式,依托先进理念、新颖方式,对小学数学教学成效的提升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为了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成效的提升,不少教师已经对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进行了深度分析和实践。本文着眼于这一热点研究话题,从小学数学教学角度出发,尝试分析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提升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小组合作;有效性
  伴随着基础教育教学的日渐重要,小学数学教学已经成为基础教育教学领域的重点学科,其对学生各方面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为了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成效的进一步提升,教师应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对教学方式进行了探索和改进,其中,小组合作学习就作为一种有效教学方式,促进了教学水平的提升。但是,仍旧有部分教师未能注重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其有效性未能得到充分发挥。
  一、 立足实际,科学建组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提升,最為首要的就是小组的确立。我认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建立合作学习小组,除了要尊重小学生数学学习特点之外,更为重要的是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建立科学合理的小组,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提升的首要举措。小组的建立,需要教师充分了解小学生目前身心特点,认识到小学生对自由和谐氛围的要求、对陌生事物的好奇心,来确定小组的划分。
  在教学中,我对小组科学建立较为重视,一般会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小学生身心特性进行分析,再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学习水平差异,以及性格特征、学习成绩两个维度,参照学生人数将全班学生分为五六个小组,每个小组前后桌4~6人,每组选一个组长,负责安排本组的记录、操作、发言,掌控纪律等工作。既包含性格不同的学生,又有学习水平存在差异的学生,形成了彼此间互补,这样也便于迅速分组,快速返回原位。
  二、 结合主体,培养习惯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主体是学生,这点是基本原则。因此,我认为,要想在教学中提升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必须结合学生这一主体,从学生角度入手,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为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奠定基础,起到促进作用。让学生在了解合作、喜欢合作、乐于合作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一) 正确表达见解。学会把自己的观点说出来,让别人听懂,这个需平时多练习才能做到,教师应该在教学中经常性地为学生提供练习的机会。
  (二) 学会认真倾听。学生在合作中不但要肯听,而且要会听,能听懂别人说的意思、重点,采纳他人的意见,做到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不要认为自己已经领会了而显出不耐烦,或听到不同意见而随意打断别人的陈述。
  (三) 善于肯定质疑。要让学生懂得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赞赏别人的优点;同时,也应勇于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做到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一起进步。这样就能将所探究的问题弄懂弄透,使创造性思维得到质的飞跃。
  三、 着眼教学,强化互动
  实际上,结合本文所聚焦的主题,不难发现,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提升,必须基于“教学”这一基本过程中,可以说,小学数学教学是小组合作学习实现的唯一载体。我认为,要想促进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提升,就不可忽视教学过程,要根据课堂实际情况,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促进和强化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增强教学活力,强化互动成效,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开展奠定基础。
  在课堂教学中,当学生开始进行合作学习时,教师千万不要袖手旁观,而应该积极参与到学生的合作学习活动中,及时了解他们探究的过程,得出的结论,存在的困惑,需要的帮助,必要时做一些“抛砖引玉”“煽风点火”的动作,鼓励他们各抒己见,不要怕争得脸红耳赤,而应该想方设法解决所探究的问题。
  例如,在教学《鸽巢问题》时,我让各组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笔和一次性的纸杯,让他们把4支笔放进3个纸杯里,怎么放?这下可热闹了,有的放(1、1、2),有的放(0、2、2),有的放(0、1、3),还有的放(0、0、4),这样你争我抢的,很快就完成,我趁机点拨说:“你们太厉害了!想出了这么多种放法,在这4种放法中,有一个相同的特点,你们知道吗?”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我保持时刻走动,观察不同小组中学生的讨论情况,积极对学生进行引导,有效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点的正确认知和掌握。
  四、 注重效果,合理调控
  有一点需要特别强调,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提升过程中,需要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权,营造融洽和谐的氛围,但是,这种氛围的营造,并非是对学生的放任,更不可放任学生自由研讨,而是要坚持以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效果为导向,积极对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进行合理调控。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用正确合理的方式,对学生小组研讨进行调控。
  我在教学《圆的周长》时,先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自由量出1元和5角的硬币的周长和直径,并求出这几个数的比值,然后仔细观察比较。我到各组巡查后,根据了解到的情况,提示他们猜想其他不同大小的圆是否也是这样的?当他们一致得出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后(即圆周率),依据C∶d=π,学生很快就自己探索出C=πd了。这样,在老师的合理指导下,防止学生出现片面思考、单一研讨的情况,避免了走弯路,通过自己津津有味的动手操作,学到了新知识。这一举措,使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总而言之,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小学数学教学效果的提升,这点毋庸置疑。但是,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彰显和体现,需要借助一定的策略,方可达成预期效果,获得理想成效。小学数学教师,对于小学生而言,是其数学学习的主要引导者,要想发挥小组合作学习在学生学习、教师教学中的作用,教师必须发挥主动性,积极采取适当策略,提升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同时,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朴.提高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技巧[J].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4):96-97.
  [2] 黄爱华.基于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J].小学科学:教师,2014(7):52-52.
  [3] 杜婉婉.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与对策[J].陕西教育:教学版,2014(9):41-41.
  作者简介:陈川辉,福建省龙海市,福建省龙海市海澄镇黎明第二小学。
其他文献
摘要:新课改背景下,随着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越来越高,小学语文教学生命力增强,语文教学质量获得显著提升。然而,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由于一些教师对于新课改理解不深,语文教学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因此,本文针对小学语文教学现状,简要探讨了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策略。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教学;有效策略  目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
同学们,地球是我们人类目前唯一的赖以生存的家园.她慈祥地给予我们需要的一切,清澈的水资源、新鲜的空气、肥沃的土地、灿烂的阳光、丰富的矿产……她孕育了我们人类一代又
期刊
本文讨论了n期标准期初年金方程的Newton迭代解法,并提出了改进的迭代格式.
歌德曾说,“关于莎士比亚人们已经说了那么多的话,以致看起来好像再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可是精神有一个特性,就是它永远对精神起着推动的作用。”莎士比亚属于千秋万代,他的精神影
新一轮课程改革对语文教师提出了全面的挑战,教师应具备怎样的人文素养才能适应新的教学呢?我觉得关心学生生存、促进学生发展是教师区别于其他社会角色的职业特征,也是初中语
命运?你相信命运吗?命运就是一场游戏,游戏里的选项就是人生的选择,不同的选项会立起不同的flag.rn游戏有很多种,如生存游戏,若选错了选项便会GAME OVER.此外,游戏里的角色们
期刊
文章通过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实地考察法等对北京市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状况、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对北京市的贡献以及发展中存在的制约因素等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其更好的发展
最让我难忘的一幕发生在上二年级时的大操场上.rn那一次,操场上只有我们班同学和体育老师.上课时,老师说:“今天我们先跑五圈,接下来大家自由活动,打下课铃我们就回教室.”当
期刊
目前部分学生不爱学习,对数学学习没有兴趣,感到枯燥无味,根本没有动力进行课前预习,上课不专心听讲,不认真完成作业.因此,教学方式有必要进行适当改革,注意在平时也培养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