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中的五行智慧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amour2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书声琅琅”一词是用金石相击的声音来形容读书的声音很响亮,可见朗读与五行脱不了关系。小学低段学生教学必须重视朗读,加强对朗读的指导与训练,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思维和陶冶情感。笔者认为,在指导低年级学生朗读时,先要引导学生“披文入情”,即进入课文的情境,体验文章的思想情感;再用情读文,即把作者叙事时的感受恰当地读出来,最后达到与文章融为一体,真正进入文本所描述的情境之中。
  正确读,如土之厚
  “土”象征坚实的基础。正确的朗读就是打基础,学生要做到“六不”:不漏字,不添字,不错字,不重复,不颠倒,不读破句子;“三到”:眼到,口到,心到。因此,笔者利用每天晨读的时间带领学生朗读新课文。一方面让学生了解新课文的生字,另一方面为了规范学生的发音。
  示范读,如金之利
  “金”能攻坚,能雕琢,能示范。教师艺术性的范读,可以让学生在美的意境中得到美的享受,这是一条语言培养的必要途径。美国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学生获得信息的总效果等于7%的文字加38%的声调加入55%的面部表情。教师有感情的朗读,充分表达了课文的思想感情,学生从教师的朗读中获取了教师传出的信息,进而可以深刻地理解和感知课文。而且教师的范读可以激起学生朗读的兴趣,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及语感的形成大有裨益。当然,教师范读时要让学生边听边想,边看边画,正确听出节奏、停顿和速度,轻重缓急,让学生进入意境。只有这样,才能为理解课文奠定基础。如在指导朗读《夏夜多美》时,笔者通过有感情的范读,在声音、表情、动作上加以淋漓尽致地表现,学生深受感染,对课文中形象活泼的语言、鲜明生动的人生形象和富有情趣的故事情节有了更准确生动的感受和把握。
  表演读,如火之舞
  “火”象征热情、生动。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主要以读为本,以读代讲。低年级的孩子天真活泼,表现欲特别强,在朗读时可采用指名读、自选段读、小组齐读、分角色读、男女生赛读等形式,激发他们的朗读兴趣。在各种形式的朗读中,笔者最推崇表演读。如在指导《美丽的小路》朗读中,笔者让学生们按照各自的喜好分成三队——兔姑娘队、鸭先生队和鹿先生队,并且各自制作了自己所属队伍的头饰。课堂中将教室作为舞台表演舞台剧,学生们一下子就进入课文中所描写的场景了。在读到“天哪!我的美丽的小路呢?”鸭先生队的学生们自然而然地做出了惊讶的表情,嘴巴张得大大的,大叫起来,甚至连疑问句的语气都读得很恰当。
  想象读,如水之灵
  “水”飘渺而无影,灵动而无形。叶圣陶先生曾说过,“鉴赏文艺,必须驱遣我们的想象,要读进去,也得靠想象”。启发想象,能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在指导学生朗读时,教师如果引导学生凭借想象走进作品所描述的情境之中,学生就能产生真切、丰满的感性认识,并激起与教材情境相一致的情感体验,从而有利于促进朗读能力的提高。
  例如《小小竹排画中游》:“小竹排,顺水流,鸟儿唱,鱼儿游。两岸树木密,禾苗绿油油。江南鱼米乡,小小竹排画中游。”这首儿歌篇幅很短,但是描绘的景色很美。笔者先引导学生们想象“你们读着课文好像看见了什么景象?”学生们尽情地想象着“我看到小燕子在天空中飞来飞去在唱歌呢!”“我看见许多大鱼小鱼在水里吐泡泡!”……通过想象,学生仿佛身临其境,领略了江南水乡的美丽神奇,胸中已是激情涌动,课文的情感水到渠成地化为了学生自己的情感。笔者还要求学生想着心中的画面,再来读读课文。由于眼中有景,心中有情,學生的感情朗读便是出自内心,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观看读,如木之长
  “木”是风景,是生态,是生长。形象生动的东西永远是学生喜欢的,要让学生读出感情,首先要让他们入其境,才能体其味、表其情。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通过生动形象、直观的课件吸引学生快速入情入境,让学生欣赏画面并倾听配音朗读,就能更深刻地领悟课文的内容和表达的情感,强化学生对音节、重音、语速、语气、语调的感悟,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例如在朗读教学《小熊住山洞》一文时,笔者播放了课文的动画,让孩子们边看四季美景的动画边朗读,使得学生们直观地感受到森林春、夏、秋、冬各自不同的美,从而体会到小熊和熊爸爸每次进森林都舍不得砍树的感情。之后孩子们,对于最后一自然段小动物们对小熊一家的感激之情读得深情款款,似乎自己就是森林大家族中的一分子了。当学生们被画面所吸引,如临其境,再读句子时就很容易流露出自己内心的喜爱之情。
  朗读是一门学问,是一种语言艺术。凡艺术必讲究平衡之道、和谐之道。在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想读、会读、敢读、乐读的思想,逐渐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使学生不仅会读课文,还能知晓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在此基础上达到读者与文本的和谐统一。
  (作者单位:湖北省武汉市光谷第五小学)
其他文献
5月1日,各省市的义务教育入学服务平台正式开通。符合今年幼升小、小升初条件的适龄儿童少年,都通过这个平台进行入学信息采集,完成升学前最为关键的一步,不参加信息采集原则上不能入学。按照教育部要求,2015年要在19个发达城市实现中小学就近入学。全面推行电子学籍,是实现就近入学最后的手段。这19个城市推行电子学籍,就是为实现就近入学做最后的“演习”。最终,电子学籍将成为全国实现就近入学的技术保障。  
河南省教育厅日前发出禁令,对毕业生就业率作假行为将实行“一票否决”。其中指出,各高校要完善岗位信息收集、发布、查询和更新的方式方法,确保就业信息进食堂、进班级、进宿舍,确保第一时间将就业岗位信息推送给毕业生。同时,为毕业生提供远程视频面试、就业创业模拟实训、网上测评、在线政策咨询、求职帮扶、在线招聘预约等服务,降低毕业生求职成本。同时强调:各高校要真实、客观地统计本校毕业生就业状况,不准以各种方式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学校的好坏和校长最有关系,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一个好的校长能够在体制允许的范围内,找到学校个性发展的路径,并且把个人对教育、对学校生活的理解融入其中,使一所普通的学校得以超越体制化时代千人一面的模式,而显现独特的精神气质。由此可见,对于学校而言,一位好的校长正如一位稳健的舵手,引领着学校不断驶向优质教育。  在山东省聊城市冠县,有
在教读季羡林先生的散文名篇《幽径悲剧》时,比较适合从标题切入,因为“幽径悲剧”四个字提纲挈领,既简洁明了,又含蓄隽永。围绕这四个字巧妙地设计相关问题,便能把整篇文章拎起来,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目标的达成度。  关于“悲剧”  “悲剧”是这个偏正式短语的中心词,这个词直奔文章重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问题一:季先生在文中叙写了一个怎样的悲剧? 这个问题比较容易提出。学生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他们或
品德与生活是一门充满生气和灵性的课程,长期以来,很多教师充当教材的“搬运工”,将品德课堂变得枯燥乏味。小学品德课程融合了社会、劳动、科学、健康教育等多项内容,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新型课程,因此教师不能充当教材的“搬运工”,而应在教学中进行因地制宜地合理重构。笔者试着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重构等方面阐述,打造高效品德课堂。  重构教学内容  教师在品德教学实践中要充当“巧裁缝”,要根据实际条件,就地取
历史是人类文明漫长的发展演化过程,它包罗万象,既是对过去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系统阐述,又详细记载着人类自然科学的进程。历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深切体会到历史虽然丰富多彩,但是由于发生的年代遥远,学生往往产生一种距离感,这种距离感导致学生对历史教学的排斥,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如何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使历史更为鲜活的展现在学生面前,是历史教学必须重视的问题,结合日常教学,笔者认为以下几种方法,可以拉近
在适合的教育路上  我们且行且思  这里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厚德、博学、全能、尚美  这里有丰富多彩的个性化课堂  切问、善思、博闻、多语种  我们身在校园  与世界的脉搏一起跳动……  这是深圳市福田区园岭外国语小学六年级学生的一篇诗歌习作。有言道:上善若水,因时而变。深圳市福田区园岭外国语小学秉承“敢为人先、追求卓越”办学宗旨,在改革中发展,在前进中创新。每位教师在这里享受着专业成长和教
妈妈告诉牛妞,进了小学,当了小学生,上课就是最最最重要、天下第一重要的事情。  所以,听说要上课,牛妞就有点儿紧张。上课铃一响,牛妞就开始想上厕所了。  但是,上课铃响了,花儿老师站在讲台上,打开了多媒体。音乐叮咚,就像流水一样在教室里流淌。在悠扬的音乐声中,大伙儿渐渐平静下来,也渐渐安静下来。  花儿老师的声音甜甜的,低低的。她说:“今后每天早晨的第一节课,是晨诵课。我会选择一首诗,我们一起来晨
所谓神童,准确说是超常儿童。在高考中脱颖而出的神童,是通常意义的智力超常儿童。当然,在音乐、舞蹈、文学、绘画等大赛中崭露头角的,也是专门领域的神童。神童并非是存在于准爸妈心头梦间的不可知,以及现爸妈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不确定,而是切切实实的客观存在。这个道理不难理解。  不少国家的超常儿童教育已趋于系统规范。美国和新加坡直截了当叫做天才儿童培训中心、天才教育计划,韩国的描述为:针对科学领域中有天赋的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历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系主任、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曾兼任中国海商法起草委员会委员,深圳赛格集团公司高级顾问,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员和仲裁员资格审查委员会委员,北京国际贸易学会副会长,北京市进出口企业协会顾问,北京国际商务学院名誉院长等职。主编的《国际贸易实务》教科书被评为全国经贸行业和高校优秀教材,获得多个重量级奖项,迄今为止再版5次,从1994年以来累计发行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