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组织者,数学教学不是让学生被动地吸取知识,反复练习、强化储存的过程。而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运用原来的知识和经验来解决问题。新知识只有通过学生亲自的主动参与,自己思考,才能使学生掌握,继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何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教学活动呢?
一、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
小学生学习数学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行为,需要有一种内部动力来达到学习目的。这种内部动力就是小学生的强烈欲望。只有当小学生有了这种强有力的学习欲望,才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整个教学过程。
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一点也不假。皮亚杰也曾说过:“一切有成效的工作必须以兴趣为先决条件。”在教学中应采取多种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乘法口诀之前,我对学生说:“不论哪个小朋友用10以内的两个数相乘,我都能很快地说出结果。”有的小朋友不信,举起手说3×4、4×5、8×9 ……等例子。我都能很快地说出答案,有的小朋友说:“老师真神了”,我接着说:“不是老师神,而是老师有一样宝贝,你们想运用这个宝贝呀?”小朋友都齐声说:“想!”我说这个宝贝就是乘法口诀,要想得到它就得好好学,于是个个都来精神了。
还有一次,在教学之前,手中握着一把(12根)小棒,让学生根据我手中的小棒估算一下有多少根,这就叫估算。顿时有不少同学来了精神。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还学会了什么叫估算。
二、创造学生主动参与的条件
现代创造教学观认为,知识的学习不再是唯一的目的,而是手段。是认识科学本质,训练思维能力,掌握学习方法的手段,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强调的应该是发现过程,而不是简单地获取知识的结果。因此,我们要努力为学生主动参与创造条件,放手大胆地让学生去尝试探索新知识,凡是学生能直接摘到或跳跃就可以摘到的果子,教师决不去帮助他们摘下来。
例:班上的小平生病了,全班同学为了看望他,打算用60元钱买两种食品和一种水果,下图所示
食品 水果
火腿肠 1元每根 香蕉 1斤4元
面包 5元每袋 苹果 1斤3元
旺旺大礼包 40元每袋 芒果 1斤6元
有的说这种答案,有的说那种答案,结果归纳出多种解法。
三、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能力
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必须让学生具有这种参与的能力。这些能力包括统计、归纳、演绎等数学思考方法,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能使数学更易于理解记忆。因此,我们要努力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能力。如:在教学比较数的大小时,最后问学生学到什么,有的学生说看位数,位数多比位数少的大,位数同样多就看最高位,最高位大的数就大。我问:“最高位上的数也同样多怎么办?”学生答,就看下一位。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生的位置放在学习的主体上,放在首位,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针对这点,教师要创造主动参与的条件,培养其主动参与的能力,让他们爱学、能学、会学,在知识的海洋里探求宝藏。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泾口镇中心小学)
一、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
小学生学习数学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行为,需要有一种内部动力来达到学习目的。这种内部动力就是小学生的强烈欲望。只有当小学生有了这种强有力的学习欲望,才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整个教学过程。
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一点也不假。皮亚杰也曾说过:“一切有成效的工作必须以兴趣为先决条件。”在教学中应采取多种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乘法口诀之前,我对学生说:“不论哪个小朋友用10以内的两个数相乘,我都能很快地说出结果。”有的小朋友不信,举起手说3×4、4×5、8×9 ……等例子。我都能很快地说出答案,有的小朋友说:“老师真神了”,我接着说:“不是老师神,而是老师有一样宝贝,你们想运用这个宝贝呀?”小朋友都齐声说:“想!”我说这个宝贝就是乘法口诀,要想得到它就得好好学,于是个个都来精神了。
还有一次,在教学之前,手中握着一把(12根)小棒,让学生根据我手中的小棒估算一下有多少根,这就叫估算。顿时有不少同学来了精神。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还学会了什么叫估算。
二、创造学生主动参与的条件
现代创造教学观认为,知识的学习不再是唯一的目的,而是手段。是认识科学本质,训练思维能力,掌握学习方法的手段,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强调的应该是发现过程,而不是简单地获取知识的结果。因此,我们要努力为学生主动参与创造条件,放手大胆地让学生去尝试探索新知识,凡是学生能直接摘到或跳跃就可以摘到的果子,教师决不去帮助他们摘下来。
例:班上的小平生病了,全班同学为了看望他,打算用60元钱买两种食品和一种水果,下图所示
食品 水果
火腿肠 1元每根 香蕉 1斤4元
面包 5元每袋 苹果 1斤3元
旺旺大礼包 40元每袋 芒果 1斤6元
有的说这种答案,有的说那种答案,结果归纳出多种解法。
三、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能力
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必须让学生具有这种参与的能力。这些能力包括统计、归纳、演绎等数学思考方法,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能使数学更易于理解记忆。因此,我们要努力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能力。如:在教学比较数的大小时,最后问学生学到什么,有的学生说看位数,位数多比位数少的大,位数同样多就看最高位,最高位大的数就大。我问:“最高位上的数也同样多怎么办?”学生答,就看下一位。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生的位置放在学习的主体上,放在首位,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针对这点,教师要创造主动参与的条件,培养其主动参与的能力,让他们爱学、能学、会学,在知识的海洋里探求宝藏。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泾口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