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身处其中的互联网企业,需要摒弃“争第一”、“垄断”的思路,以用户体验和产品为核心,将用户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只有沿着这样的思路做事,互联网企业才能获得长久的生命力。
—— 本报记者 高春燕
近几个月,互联网最大的热点莫过于百度和奇虎360的隔空战争。事实上,这是一场以安全为名的用户终端争夺战,且有愈演愈烈之势。
奇虎360推出搜索服务,将客户端安全产品、360浏览器和360搜索相结合,构成了相辅相成的产品链,以已有的庞大用户群为基础,获得了更多流量,商业模式也相应地有更多想象空间。应该说,奇虎360以安全产品为核心,以开放平台和周边产品为拓展,能够牢牢地锁定很大一部分用户。用户不必再安装其他公司的产品,就可以满足大多数需求。这对其他公司而言,则是流量和商业机会的丧失。
早先,百度对于安全产品并没有十分地器重。甚至早些年与金山安全的合作也并没有引起百度的足够重视。最近一段时间,百度在安全方面动作频频:大幅宣传其在国外推出的安全产品PC Faster和百度杀毒软件;将百度浏览器中的“百度移动应用”升级为“百度手机助手”,增加进程管理、清理缓存和垃圾信息等优化功能。这一系列安全行动表明,百度希望在奇虎360的“后院”放把“火”,从而赢得这场用户终端的战争。
对互联网企业而言,赢得用户终端的意义不言自明,无论是PC还是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移动智能终端,谁掌控了用户的“桌面”,谁就能更多地影响用户上网的各个环节的行为,通过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拓展商业模式。现在看来,互联网入口的竞争正在升级。
事实上,使用谁家的安全产品,通过谁的浏览器上网,使用哪个企业提供的搜索服务,对用户而言并不是绝对的事情,中国网民的一大特点是忠诚度低,只要另一个产品能够更好地满足其需求,他们就会立刻抛弃现在使用的工具。因此,所有互联网企业都绞尽脑汁想要在更大程度上影响用户的选择。百度的安全软件和360的搜索,都是如此。
在这场争夺用户终端的战争中,从用户的角度看,结果无外乎两种:一是互联网企业不断改进产品,用户体验不断提升;二是互联网企业不断骚扰用户,通过弹窗、影响搜索结果等方式,使得用户难以公正地获得有价值的信息,沦为这场战争的牺牲品,最终的结果则是导致整个互联网产业混乱无序。这些是任何一个互联网的行为主体都不希望看到的结果。因此,身处其中的互联网企业,需要摒弃“争第一”、“垄断”的思路,以用户体验和产品为核心,将用户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只有沿着这样的思路做事,互联网企业才能获得长久的生命力。
—— 本报记者 高春燕
近几个月,互联网最大的热点莫过于百度和奇虎360的隔空战争。事实上,这是一场以安全为名的用户终端争夺战,且有愈演愈烈之势。
奇虎360推出搜索服务,将客户端安全产品、360浏览器和360搜索相结合,构成了相辅相成的产品链,以已有的庞大用户群为基础,获得了更多流量,商业模式也相应地有更多想象空间。应该说,奇虎360以安全产品为核心,以开放平台和周边产品为拓展,能够牢牢地锁定很大一部分用户。用户不必再安装其他公司的产品,就可以满足大多数需求。这对其他公司而言,则是流量和商业机会的丧失。
早先,百度对于安全产品并没有十分地器重。甚至早些年与金山安全的合作也并没有引起百度的足够重视。最近一段时间,百度在安全方面动作频频:大幅宣传其在国外推出的安全产品PC Faster和百度杀毒软件;将百度浏览器中的“百度移动应用”升级为“百度手机助手”,增加进程管理、清理缓存和垃圾信息等优化功能。这一系列安全行动表明,百度希望在奇虎360的“后院”放把“火”,从而赢得这场用户终端的战争。
对互联网企业而言,赢得用户终端的意义不言自明,无论是PC还是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移动智能终端,谁掌控了用户的“桌面”,谁就能更多地影响用户上网的各个环节的行为,通过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拓展商业模式。现在看来,互联网入口的竞争正在升级。
事实上,使用谁家的安全产品,通过谁的浏览器上网,使用哪个企业提供的搜索服务,对用户而言并不是绝对的事情,中国网民的一大特点是忠诚度低,只要另一个产品能够更好地满足其需求,他们就会立刻抛弃现在使用的工具。因此,所有互联网企业都绞尽脑汁想要在更大程度上影响用户的选择。百度的安全软件和360的搜索,都是如此。
在这场争夺用户终端的战争中,从用户的角度看,结果无外乎两种:一是互联网企业不断改进产品,用户体验不断提升;二是互联网企业不断骚扰用户,通过弹窗、影响搜索结果等方式,使得用户难以公正地获得有价值的信息,沦为这场战争的牺牲品,最终的结果则是导致整个互联网产业混乱无序。这些是任何一个互联网的行为主体都不希望看到的结果。因此,身处其中的互联网企业,需要摒弃“争第一”、“垄断”的思路,以用户体验和产品为核心,将用户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只有沿着这样的思路做事,互联网企业才能获得长久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