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行程问题的教学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az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数学中的行程问题,主要研究求两地相距多远、求相遇时间和求其中一个物体的速度等三种情况。相向而行的行程问题,其基本数量关系虽然仍是速度、时间、距离三者之间的关系,但因涉及到两个运动对象,因此解题时还要考虑到以下因素:运动方向、出发地点、出发时间和运动结果。教学时要注意:
   一、要创设情景,熟悉数量关系。
   在开始教学行程问题时考虑到学生缺乏有关方面的观念,因此先组织学生到室外搞些活动,显现有关行程问题的情境,帮助学生理解、熟悉有关数量关系,使学生对相遇问题中两个运动物体的出发地点,行程的时间和方向有个明确的认识,对“相向而行”可能出现的情况有感情认识,特别是出发时间,同时或不同时,运动结果相遇;尚未相遇或交叉而过。这样,学生在解这类题时,才会重视弄清题中的运动方向,出发地点,出发时间和运动结果,正确分析题目的数量关系。
   二、使学生掌握审题技术。
   许多学生往往拿到习题就想怎样列式解答,让学生别忙想算式,先认真审题,并指导审题技术。
   1、搞清楚基本数量关系及几个相关因数,引导学生进行审题活动,必须依据行程问题三个基本因素:速度、时间、距离,判断题目中给出的哪两项,具体表现在题目中哪项数量是速度,哪项数量是时间或距离,直接给出还是间接给出;要求解答的是时间或距离或速度,题目是否提供了符合解答的必要条件等。如一列火车每小时行70千米,5小时行驶多少千米?引导学生分析题目告诉的是火车行驶的( ),要求这列火车行驶的( );又如教学求距离的相遇问题,要在学生对相向而行已有一定感受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题意。特别要使学生明确,①因为两者是“同时”出发,所以从出发到相遇两者所用的时间是相同的;②求两地距离,即求“从出发到相遇”这段时间里,两者共行的路程。例如从两列火车同时从甲乙两站相对开出,客车每小时行6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50千米,经过4小时两车相遇,甲乙两站相距多少千米?可知①,从出发到相遇,客车和货车都行了4小时②甲乙两站的距离,即4小时内客车和货车共行的路程。这类问题有两种解答方法;一种是先分别求出两者所行的路程,再求路程之和;另一种是先求出两者的速度之和,再求路程之和。
  为了加深学生对第二种解法的理解,以上题为例借助教具演示,让学生看到两列火车同时出发,对开1小时,它们之间的距离就会缩短(或靠近)(60+50)千米,再开1小时又缩短(60+50)千米4小时共缩短了4个(60+50)千米,两车相遇了,也就是行完了全程,所以全程(即两地距离)是(60+50)×4=440(千米)。
  教学求相遇时间应用题时,可从改编求距离的行程问题引入,如把上题改为“两列火车同时从相距440千米的两站相对开出,客车每小时行6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50千米,经过几小时两车相遇”?使学生看到这两种应用题的联系,以启发学生的解题思路,教学中让学生理解:“几小时相遇”就是“两车同时走几小时把全程走完”。
   三、在变式中灵活应用。
   注意引导学生把这类典型应用题的解法应用于实际问题,进一步开阔思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生学好基本题的基础上,让学生做一些稍有变化的题目,可以是给出条件方式上的变化,可以是所求问题的变化,也可以是题材上的变化。事实上,实际生活中有些共同修路、共同挖渠,共同耕地,共同完成一批生产任务的问题与相向而行的行程问题的结构相同,数量关系相似,都可用解行程问题的思路去解答,让学生做这些练习,可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理念下,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把小学语文课教得有语文味、儿童味、个性味 ,使小学语文教学变得“有滋有味”,  促进学生富有情趣、积极活泼地学习母语。   【关键词】小学 语文 教学   小学语文,首先姓“语”,其性质的核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因此,我们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不能把语文课上成自然科学类、思想品德或别的什么课,而要把语文课上得象语文课
雅斯贝尔斯曾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的重要本质特征就是它的人文性。语文学科,作为一种人文学科,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是语文学科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明白其重要性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人文教育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民族性格的涵养都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假丑恶,可以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成长,有助于学生逐步形成健全的人格、健康的情感、美好的心灵,正确
初中思想品德课是一门新学科,又是一门研究人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形成规律的教育科学,是百年树人的基础工程,周期长,见效慢。为此《中小学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由过去侧重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转变为侧重对学生进行心理品质修养和健康人格的教育,由此可看,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是一次重大的变革,它必将在促进和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上起到其他学科教育所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那么如何上好思想品德课来体现课标新的教育理念呢
摘要:多媒体应用于英语课堂教学,对于课堂教学的优化,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对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英语教学中,要使学生真正处于主体地位,激励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充分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兴趣,创设情境,启迪思维,激励探索的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动脑动手,积极参与,主动发展。  关键词:多媒体;英语教学;激发兴趣;教学效率   由于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使英语的重
期刊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导学互动教学的课堂中如何导入是教学环节的关键一步。新课的导语设计,内容要充实,要紧扣课文,还要益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使他们能高效地接受知识,从而提高他们各方面的素质。   我常采用的方法有:开门见山导入法,设问导入法,插图、音乐导入法,复习导入法,游戏导入法,名言导入法,谜语导入法。      一、开门见山导入法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不少文
摘 要:幼儿识字教学是幼儿教学中最重要的也是最基础的工作之一。本文首先介绍了有而是指教学的现状,开展幼儿识字教学研究的必要性。之后,文章针对幼儿识字教学的创新与实践进行了分析,包括:创新授课模式,立体化传播汉字信息;创新识字思路,充分开发阅读教学方式;创新培养环境,有效利用家园合作教学模式。本文拟通过对幼儿识字教学进行分析,旨在不断的创新幼儿识字教学手段,丰富幼儿教学思路。  关键词:幼儿识字教
听课评课是一种最直接、最具体也是最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方法和手段,是教师互相学习、切磋教艺、研究教学的重要措施。如果说学校是师生展示生命活力的绿洲,那么在这块绿洲上最为靓丽的风景就在课堂。因此在倡导大力开展校本教研的今天,听课和评课又何尝不是改进教学、创设绿色课堂的关键。  一、听课是评课的前提,只有听课才能获得第一手材料,从而为客观、公正、全面地评价一堂课奠定基础。那么我们该怎样去听课呢?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