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竖式计算教学的思考

来源 :教育·教学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h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竖式是指在计算过程中列一道竖着的式子,使计算简便。竖式计算是指在计算过程中将算式自上而下排列,每一个过渡数都是由前面的过渡数变化、计算而产生。不同的竖式计算,有特定的排列和运算方式。由于竖式计算不受数目大小、计算繁简的限制,只要用笔按照算理列式,应用比较广泛;而且竖式计算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巩固基础知识和发展思维能力,因此要求学生正确掌握。
  深入课堂,了解竖式计算
  目前,数学中竖式的表现形式大致可以分为: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短除以及高等代数中的辗转相除法等。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数学》(以下简称《人教版小学数学》)中涉及竖式的内容有很多,下面就举几个例子。
  笔者在教学五年级(上册)小数乘法(小数乘整数、小数乘小数)这一课时,要求列竖式进行计算解题。3.5×3=______2.4×0.8=______;3.5 2.4……一位小数×3×0.8……一位小数。以上是典型的竖式计算的例子,看似很简单,算理也很明确,还加了适当地注释或提醒,但对于小学生来讲,由于他们的思维发展还不成熟等种种原因,要做得准确有一定的难度,往往会出现各种错误。
  分析原因,改进竖式计算
  根据教学的实践体会,及对相关教师、学生的访谈,了解到目前我们的小学生对竖式计算能力的掌握程度并不是很理想,而导致这些他们出现这些状况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一部分学生不理解运算推理,死搬硬套的套用已有公式;另一部分学生不联系运算规则,盲目推算结果,忽视简便运算规律;还有一部分学生,对自己运算能力不提升,反而把“马虎”与“粗心”当做挡箭牌;而更多时候这种现象也是由老师造成的,很多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把重心放到解题方法和思路的引导(原则上是为了让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所学知识),然而,他们也忽视了在运算过程中对学生合理性与简洁性的必要指导。恰恰因为这些,不仅对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造成了限制性影响,同时也对整节课的教学质量造成了影响。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发展,更多的是呼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新教法,灌输新理念。教师对于小学计算教学的理解,必须从一练到底的模式中跳出来,在课堂中应该多采取实践教学,让学生在情景教学中体验和学习数学,在互助讨论环节中提高与发展。最后,再次回到实践过程中巩固与进一步创新。
  结合实践,提出感想
  在平时的小学数学教学中,首先要全面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我们常会用到一句俗语“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在不断与小学生接触的教学工作中发现,孩子们活泼好动的行为是在不断警示我们,要将计算教学与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这样计算教学才能熠熠生辉。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就要学会去激发学生对计算的兴趣,让他们在愿意做的同时,更多的是乐于做。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而数学又服务于生活,在不断生活实践的过程中进一步激发计算的兴趣。每个学生都有着丰富多彩的世界,教師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并且利用它来进一步挖掘它所存在的更多价值,使其成为学生进步与发展的助推器。
  其次是让学生掌握算理。小学数学新课标指出,在计算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在自我解决问题的实践中培养数感,从而理解运算意义。所以,就要求教师把重点放到运算的理解上,由理解掌握规则,再由规则指导计算。于学生而言,关键就回归到了理解上,不仅要懂得如何计算好,还要理解计算的意义。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乏味的练习中掌握计算方法,提高自己的竖式计算能力。
  最后,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结果固然重要,但学生在计算时的思维过程更为重要。要求是不变的,就是要不断培养和加强学生的思维能力。而新课标中也提到,每个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与对问题的考虑角度是不同的,自然而然得出的方法也是各式各样的,我们教师应该去理解和尊重他们,鼓励学生去不断创新与独立思考。如此,不但能避免计算单一、只重结果的弊端,还可以使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各种计算方法。采取这种方法,不但激发了学生对多种算法的思考与总结,对多种意见与模糊不定方法的辨析,而且培养了学生灵活性和敏捷性的思维,从而达到对计算法的理解和升华。
  当然,教师也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作为一名从业多年的数学教师,我们不能把学生成绩的高低当做唯一奋斗的目标,要把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与之齐头并进。不要一味的“苦口婆心”,要尝试新的教育方式,改善学生的不良习惯。当发现学生有错误时,可以换一种方法来引导学生,抓住学生订正题目的时机进行引导,也许效果会更好。
  竖式计算,从古至今一直是数学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内容,它不仅贯穿于整个小学的数学教学中,而且也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必经之路。作为教师,我们要在竖式计算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解算理,掌握法则,鼓励学生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切实培养并提高小学生的竖式计算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鲍元申.新课程理念下的计算教学初探[J].小学教学研究,2009(4).
  [2]顾文亚,卢燕娟.穿行在算理与算法之间[J].江苏教育,2007(3).
  (作者单位:江西省丰城市拖船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亲爱的自己:  当你再一次拿起这封信并浏览的时候,现在的你,已经怎么样了?有没有像这封信里说的那样,已经成为心目中的那个自己了呢?  今天之所以写这封信,是因为我有了一个坚定的想法:从今天开始逼自己一把!  为什么要逼自己一把?  在很早的时候,我就一直在叩问自己:一个人活在世上到底是为了什么?当有一天人离开了这个世界,他会给这个世界留下什么?我最初的想法很简单:作为一个教师,教好一批批学生,发表
利用功能强大的MATLAB语言编程来识别定量称量系统的参数,显示了递推最小二乘算法易于在线识别的特点和MATLAB在系统识别中应用广阔前景.
摘要: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本身就应紧贴先进科技,紧追时代发展步伐,将信息技术成果应用到课堂教学中,满足学生信息技术学习和信息素养培养的要求。在新课程改革的影响下,高中信息技术把课程目标锁定为培育学生创新能力,发展学生理论与实践相整合的素质,力求让学生用自己所学习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创客教育是一种强调创新教育的模式,要求把创客文化与教育进行密切整合,让学生积极运用创新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焦作是一个既美丽灵动又底蕴深厚的地方,也是韩愈、司马懿的故乡。我们东环小学在这个古朴而充满生机的城市里迅速地成长,同时,我们也深切地感受到学校的发展正处在瓶颈阶段,未来学校这个主题激起了我对心中理想教育的畅想。  我似乎看到了未来的东环小学的一个剪影:操场上孩子们生龙活虎,运动项目有排球、篮球、足球、羽毛球;伴随着孩子们矫健的身影,韵律感很强的健身操给孩子们带来无限的快乐。校园里充满了生机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