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教学改革探讨

来源 :中国科技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sheng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突出成就,但是虽知未来的环境问题逐渐凸显出来。随着水土流失与荒漠化等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社会对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人才的需求明显加大,并对人才培养质量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相关的教育部门提升水土保持和荒漠化防治专业教学体系改革的质量,加强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的建设与人才的培养力度是十分必要的。基于此,文章对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教学改革方面的内容进行了分析与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水土保持;荒漠化防治;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S157-4;X171.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41-0202-01
  1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教学改革的措施
  1.1实施“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培养复合型人才
  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起引导作用,而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另外,网络时代背景下的学生普遍存在个性突出、多思维、欲望强等特点,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合当代学生的思维与性格特点,所以教师应摒弃原有的“一教一学”的陈旧观念,结合新时代背景下学生的思维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活动,实现“三位一体”(学生、课堂、教师)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比较灵活的教学内容,教师应该提前布置下去,让学生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以及图书资料等进行查阅,并试图让学生在课堂上以个人或者团队的形式展开论述和讲解。而教师则应通过课堂提问或者答疑的方式,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和欲望,充分实现学生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而且还能培养学生查阅文献资料、提炼综述及语言表达与交流的能力。
  1.2重视实践教学,推动产、学、研的结合
  “产”是指与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相关的各项工作;“学”是指以教学、培训及进修为主体,以社会学习为辅的学习,其根本目的是学以致用、融会贯通;“研”是指所有相关的科学试验内容,主要由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研究生来承担。而实践教学改革的根本目标不仅仅是强化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熟悉基本的调查、设计和实践技能,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各高校除了充分利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内的所有实习、实验机会外,还要从实践教学方式、内容、环节等方面对实践教学工作进行精心的设计和安排,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真正走出一条培养创新人才的产、学、研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之路。
  1.3改革课程考核模式,实行综合考核测评制度
  课程考核是对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情况的检验。目前,课程考试大多都是一次性终结考试,采取闭卷的考核形式,考试内容一般都是课本上的知识,更有甚者,教师在考試前会总结考试的重点内容。这种考核方式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只是对学生记忆背诵能力的考察。因此,为了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行为,在每次的课程考核上应采用综合考核测评的方法。其方法如下:学生的最后成绩由经典理论、实践、平时成绩3部分组成,经典理论成绩占总成绩的50%,实践成绩占总成绩的20%,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其中,经典理论成绩采用百分制;实践成绩由实践技能和实验报告组成,各占50%;平时成绩由课程论文、平时作业、课堂提问、出勤情况组成,课程论文成绩占平时成绩的40%,平时作业占平时成绩的30%,课堂提问占平时成绩的20%,出勤情况占平时成绩的10%。
  1.4开辟绿色就业管理模式,实现就业监管
  我国各高校每年为劳动力市场提供了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无形之中造成了劳动力市场的过度饱和。在这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高校如何结合就业市场反馈回来的信息,开辟新的绿色就业管理模式,是各高校面临的当务之急。绿色就业管理模式与传统的就业管理模式相比,具有十分鲜明的特点,其最大的特点就是把就业管理纳入到学校的监管体制当中。通过一体化和制度化的就业监管体制,修复高校普遍存在的就业管理混乱问题。其具体做法如下:(1)构建紧密合作的“校—院”级管理制度;(2)加强就业市场的调研;(3)结合历年社会就业情况,调整课程设置;(4)提高教师的就业指导能力,将就业指导纳入到课程建设中;(5)定期举办制度化、正规化、高效化的校园招聘会。
  2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教学改革的效果
  2.1强化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高校通过搭建“产、学、研”实践教学平台,历练了学生实战本领。在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同时,高校较好地推广了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的知识,提高了专业的影响力和实用性。此外,“产、学、研”创新型实践教学改革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达到了分级教学和分类教学的目标,为进一步培养高尖端专业技术人才提供了保障。
  2.2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提高课程考核的合理性
  “三位一体”教学模式更好地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导向,以教育和服务为本”的教学理念。富有“个性”的教学形式激发了学生质疑、调查、探究问题的潜能,提升了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为学生今后步入社会创造了有利环境。此外,综合测评制度的实施消除了学生厌学情绪,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并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3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和效率
  绿色就业管理模式使学生直面社会用人单位,使其达到“一对一”的无缝信息对接,实现了学生就业管理过程中的无污染就业管理,同时也保障了学校就业管理能够有条不紊的展开,进而保障了学生高效就业。此外,学校和社会用人单位的直接对接,使学校能够在第一时间掌握最新的市场信息,并根据历年该专业的在校人数和就业情况,制定合理的招生人数。
  结语
  综上所述,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作为多学科综合和交叉性学科,其主要任务是解决我国对水土资源保护、改良和合理利用所提出的关键理论与技术问题,在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安全和水土资源开发与保护等方面有着宽广的研究和应用领域。新形势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将严重影响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世界各国之所以不约而同地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原因也在于此。这就要求我国的相关教育部门强化对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教学的优化创新,为我国培养更多的专业化人才,促进我国水土环境质量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李春平,张洪江.我国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的人才需求与专业发展策略[J].高等教育研究,2010,27(3):1-4.
  [3]余新晓.以科学发展观引领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建设[J].中国林业教育,2010,28(1):14-16.
  [3]孙保平.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的研究与发展[J].中国林业教育,2001,19(1):25-27.
  [4]王健.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3):215-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分析了城市园林绿化的主要作用,阐述了园林绿化施工技术的特点,并提出了园林绿化工程施工技术要点,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关键词]园林绿化;施工技术;技术要点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41-0192-01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和审美发生了巨大变化。一个高品质的生活离不开一个良好的环境。优良的绿化环境能够带给人们愉
期刊
[摘 要]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公路工程建设也随之发展起来,公路工程作為国家交通要道,工程质量应该受到相关建设部门高度重视。所以,对公路工程的建设而言,注重测量方法的使用和提升测量技术是保障工程质量的前提。但是,在实际工程项目中,测量工作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主要体现在测量技术方面。因此,改进测量技术并将其运用于公路工程建设中,能够有效提升我国的公路建设水平。鉴于此,本文就谈公路工程测量的
期刊
[摘 要]在经济发展以及城市化建设进步的基础上,我国建筑行业得到更好的发展,不管是在技术方面还是工程建设方面,逐渐发展成熟,为建筑行业以后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泛的空间。当然在建筑行业不断进步的条件下,对于建筑行业中的详细管理提出更多的条件,工程造价的管理逐渐向动态化方向转变,不断提升对工程造价的控制,利用更加科学的手段以及管理理念促进工程造价的管理,积极进行详细研究以及分析,实现对建筑行业发展的推动
期刊
[摘 要]近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社会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其中,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数量和规模都在不断增加。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是其核心所在,直接关系到整体质量。所以,如何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设计水平是当前设计单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基于此,文章首先分析了影响水利水电工程设计质量的因素,然后提出了提升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水平的有效途径,以供参考。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水平;提升途径  中图分类号:TV
期刊
[摘 要]在建筑工程中,深基坑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程,其支护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建筑工程的质量以及安全,因此,在进行深基坑施工过程中,需要合理使用深基坑支护技术。近几年,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深基坑支护技术涌现出来,为了达到良好的支护效果,在对深基坑支护技术进行使用的时候需要依据具体情况,严格掌握施工技术要点,从而确保房屋建筑工程保质保量的完工。  [关键词]房屋建筑;深基坑支护;施
期刊
[摘 要]物资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工程质量的提高,工程造价的降低有着重要作用。在当前的工程项目物资管理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造成工程质量不佳,资源浪费等弊端。本文以工程实例来论述如何加强施工企业的现场物资管理,从而提高现场物资管理的水平,为工程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施工企业;现场物资管理;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F273.4;F426.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期刊
[摘 要]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已经被应用到了社会的各行各业。同时,鉴于信息技术的巨大优点,建筑行业作为一个事关国计民生的行业,也必须对信息技术的应用给予高度的重视。在建筑施工管理过程中合理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不仅可以提高管理效率,降低施工成本,而且可以通过对施工过程中各种资源的优化配置,在最大程度上减少资源浪费。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信息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TU71-39
期刊
[摘 要]现如今,人们的生活质量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提升,各行各业为了響应国家“节能环保”的号召,纷纷开展一系列相关工作,其中就包括了地源热泵在住宅建筑中的应用,通过地源热泵的应用,可以大大减少能源资源的消耗,有效控制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同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住宅建筑的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对资源循环再利用具有深远的意义。这篇文章主要对地源热泵在住宅建筑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地源热泵;住
期刊
[摘 要]建筑行业是我国经济的重要产业,且施工量较大,在建设过程中产生的污染和消耗的物资都比较多,因此将绿色施工管理融入到建设施工过程中已成为了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绿色建筑施工管理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使用,但是由于经验不足等诸多因素,在应用过程中难免存在一定的挑战。为了提高我国建筑施工中绿色管理的质量就必须发展可持续经济,建立健全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对绿色施工管理的有关事项的宣传,尽快的
期刊
[摘要]本文针对水稻种植的主要环节,以及水稻种植、生长过程中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加以阐述分析,意在培育优质水稻,提升人们生活质量。  [关键词]水稻种植;主要环节;病虫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S435.11;S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41-0200-01  引言:在我国,水稻种植面积广泛,水稻成为我国居民主要食材之一,成为各地居民日常食用的主食,随着经济的发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