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非语言符号”在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198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非语言符号在课堂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非语言符号,应从衣着服饰与仪容仪表、表情、手势与身姿、空间与距离等几个方面入手。非语言符号指的是除语言文字之外,各种作用于人类感觉器官的负载信息的标志或记号。
  非语言符号是指信息传播不以有声语言和书面语言为载体,而借助直接打动(刺激)人的感觉器官的各种各样的符号。它包括人的表情,手势,神态,穿着,打扮以及摆设,建筑,环境和美术作品等等。虽然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符号系统,但是非语言符号同样在日常传播活动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常会有这样的感觉,就是有许多知识往往难以用语言文字表述清楚,而使用非语言符号却能轻易地使人理解。那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就容易多了。由此可见,非语言符号在教学工作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面,我谈谈在教学中非语言符号运用的几点看法:
  一、非语言符号及其在教学工作中的作用
  非语言行为也有人称为“体态语言”或“态势语言”,人的任何举止神态和动作,都是人作为一个完整机体在神经系统各个部分的统一协调下对外界的一种表示或反应。人的非语言行为,不管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都是一种符号,传递着一定的信息。它象文字语言一样,能为处于特定文化的人们所理解和接受。
  非语言符号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运用恰当的非语言符号和语言讲解配合,能够使语言更具感染力,传神入微,把课讲得有声有色,讲得格外生动形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加深印象,更好地掌握知识。使用非语言符号,可以帮助组织教学,制止某些学生的不避守纪律的行为,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学生对教师的講授是否理解、接受程度如何、情感体验等信息究竟是怎样的,学生的表情、眼神、坐姿、手势等都会随时给教师发出真实可靠的反馈信号。
  二、运用非语言符号应注意的几个主要问题
  1.要有善意
  教师要从善意出发,尊重学生,尽量不使学生引起反感、误会或对立,要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非语言符号要跟语言讲解和谐配合
  师生双方的非语言行为有共同的含意,都能被对方领会、运用和掌握,彼此心领神会。要达到这一状态,初期的语言讲解说明十分重要。随着彼此的了解、熟悉和接受,语言说明可以逐渐减少,甚至不用语言说明。两者相互配合,使信息传输处于最佳状态。
  3.师生默契配合,自觉协调
  教师要自觉地运用非语言符号,精心设计非语言行为,并注意在实践中总结和提高。在运用非语言符号时,要注意跟教学内谷、教学方法、教室气氛和环境协调,更应该注意同学生感情和活动配合协调。例如,当全班学生面对板书的问题思者时,教师不应站在黑板前挡住学生的视线;当学生潜心练习时,教师巡视要轻手轻脚,以利于学生的专心思考。
  4.注意程度控制
  非语言符号的运用要简洁、明了、及时、适度,不能过于频繁,也不能夸张,要恰到好处,准确地把握。
  5.注意各种非语言符号的最优化配合
  三、几种常见非语言符号的运用
  1.教师的仪表教态
  教师仪表是学生对教师的第一感受,它在一定程度上将直接影响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和尊敬,影响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师的仪表在告诉学生他是何种类型的人的同时,也将对学生起榜样的作用。因此,教师对自身仪表不能过分随意,也不能为强调仪表而去刻意装饰。教师的上课姿态对教学效果同样具有一定影响,做报告式的或眼不离教材教案的教态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动作幅度大也会干扰学生的注意力。课堂示范要准确、精练,抓住要害。
  2.眼神
  人们称眼睛为心灵的窗口,它把大千世界的各种映象摄入,同时又反映着内心世界的各种复杂情感。老师的眼神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了。比如:个别学生淘气影响课堂纪律了,如果当众批评,势必打断我们本来流利顺畅的教学活动,分散其他人的注意力,可能使整个课堂教学组织纪律更为混乱。此时,我们可以递一个责备的眼神过去,让他明白老师的不满,从而有所收敛;相反对于问题回答得漂亮的学生,用赞叹嘉许的目光配以微笑,自然有魔力般的作用——使学生信心倍增,从而对学习产生更浓厚的兴趣;用亲切柔和的目光扫视全班同学,既能看清课堂全景,又仿佛告诉学生:“我在注意并关心着你们每一个人。”这使学生不至于产生被忽略的沮丧感……。在教学中,师生关系常常靠眼神来维持。教师的目光是一种无声的教学“语言”,例如,当学生流露出骄傲情绪时,教师应给以持重的鞭策的目光;当学生面临困难缺乏信心时,教师应投之以鼓励的目光,当学生积极发言回答正确时,教师应报以赞许的目光。作为教师,要时刻不忘自己的神圣职责,面对学生正确使用自己的目光。
  3.脸色
  在教学中,教师造作的“脸语”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影响课堂气氛;而木然冰凉的“脸语”会叫人望而生畏。教师的“脸语”要在端庄中有微笑。如果学生答错了题,教师微笑着示意坐下,学生的“审美效应”会比任何语言更强烈。微笑里,学生领悟到教师那善意的批评,会领悟到教师那亲切的情感,自尊心会受到保护,学生会心情愉快地接受教育。
  4.师生距离
  人与人相处总是有一定空间位置上的关系,人们的空间关系在特定的环境中可被用来传递情感。人们在友好时接近,在对立时保持一定距离,这是通常的心态。教师则应细心观察,合理地保持与不同类型学生的距离。对那些学习好的学生,那些喜欢该学科的学生,不要过分亲近,以免引起其他学生产生误会;对那些对教师持否定态度的学生,那些不关心该课程学习或带有自卑的学生,要主动接近,多给予他们以关注,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而言之,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好好驾驭自己的动作、表情,将他们协调统一起来,灵活地运用,让肢体语言真正成为教师提高教学魅力的法宝。
其他文献
众所周知,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是人们交流情感、沟通思想的直接工具。幼儿期语言能力的发展不仅影响了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他们的理解能力、判断能力以及他们的思想组织能力也会随着得到发展。《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要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集体活动作为幼儿园主要的教育活动形式之一,活动中教师与幼儿的语言交流
期刊
一、引导幼儿思维探索  教师的正确引导在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在一次户外分散活动中,孩子们自主选择了飞盘玩具,开始尝试“飞盘的一物多玩”,有的自由扔飞盘、有的把飞盘当成方向盘变身小司机、有的三两个人一起进行扔飞盘比赛、还有的玩起了你扔我接的游戏,活动中孩子们很自主,教师只是作为一个观察者。针对幼儿的兴趣进行了开放性提问:“对于飞盘,你想了解什么?飞盘只是圆圆的玩具吗?小小的飞盘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幼儿教育的快速发展,游戏已经成为幼儿园最基本的教学活动类型。文章主要围绕“新《指南》指导下的幼儿园游戏如何让孩子们更会玩”这一主题,展开具体的分析研究。  关键词:新指南;幼儿园;游戏活动;策略  在新《指南》的引导下,突出游戏活动对幼儿成长的重要作用,有利于幼儿园教学创新发展。关注幼儿园游戏活动的整合化、生活化与趣味化,才能引导幼儿走上快乐的成长之路。  一、关注幼儿园活动整合化,
期刊
如何把游戏巧妙地运用到教学当中,使之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呢?课堂是学校教学的主要形式,是实施体育游戏的主战场。体育游戏的趣味性和普及性提供了丰富的方法和手段,它是在欢快的气氛中进行竞争,竞争中体验愉快,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符合小学生好动活泼个性及心理和生理特点,不会感到枯燥及厌倦,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认识、接受和理解体育知识,喜欢体育,享受体育的乐趣。   一、小学体育教学中的现状   我所从
期刊
一、中班幼儿规则认识现状分析  (一)中班幼儿在角色游戏中对规则认识能力强,有遵守规则的愿望,但未能将遵守规则成为内在需要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2~7岁的幼儿处于心理发展阶段的前运算阶段,该阶段的特点是幼儿将一切以自我为中心,思维具有不可逆行且在做判断时只能运用一个标准或维度。因此,虽然中班幼儿在角色游戏中,有90%的幼儿都能认识规则,具有了基本的判断是非的能力。且基本只有一位至两位的幼儿
期刊
随着各种学习和培训的不断深入,大多数幼儿教师对幼儿教育总算有了基本的认知,明确了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幼儿园之所以是“园”,而不是“学”或者“校”,恰好诠释了幼儿園的真谛:幼儿园就是幼儿玩的乐园,让幼儿自然释放个性,让幼儿快乐健康成长!幼儿园的教师不是要教幼儿学多少文化知识,而是组织幼儿在幼儿园玩得高兴,玩得健康,让幼儿在玩中激发出探索的智慧和求知的欲望
期刊
一、研究意义  幼儿园区域环境创设是幼儿园环境创设的一部分,国内外关于幼儿园活动区的创设十分重视,很多的研究者认为幼儿园环境的好坏对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开始大力提倡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幼儿园环境。近几年,为幼儿提供一个良好的区角环境已经成为焦点。皮亚杰说:“儿童的认知发展在其不断地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获得。”环境是孩子的第三位老师,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的。区域活动在幼儿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
期刊
幼儿园体育活动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幼儿体育教育总目标的基本组织形式,组织幼儿开展科学合理的体育活动是幼儿园必要的教学工作。幼儿教师必须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人体生理机能的变化规律施予适宜的体育活动,以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然而在教育实践中,幼儿园对于体育教学活动重视远远不够,还存在诸多问题。针对这种状况,本研究从幼儿园体育教学的目标、内容、组织等方面,对幼儿园体育活动存在的问
期刊
摘要:现如今,学前教育飞速发展,在世界范围内受到普遍关注。随着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国家投资大量人力、物力发展学前教育,将50%办为公办园,80%办为普惠园,彻底解决入园难、入园贵、农村没有优质幼儿园等问题。学前教育是人生发展的垫基石,对孩子一生发展起关键作用。家长们也越来越注重孩子的学前发展。在这种大时代背景下,如何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如何办优质的农村学前教育亦然成为我们思考的问题;如何留住教师,打造
期刊
随着社会文化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在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上不断创新,研发出了许多新的教学手段辅助学生学习,在教育过程中除了授课教师的素养需要合格外,承担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班主任更要运用合理的管理途径帮助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下面将就素质教育下初中班主任管理方法做简单的探讨。  一、素质教育下初中班主任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班主任与学生之间地位不平等  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班主任既作为学生的授课老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