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来源 :祖国·建设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构建高效课堂,必须以教材为本,制订切合实际的教学目标,深入探索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方式,力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兴趣的牵引下,在灵感激发的氛围中,愉快地完成学习目标,达到最佳的课堂效果。
  关键词激发兴趣 自主学习 教学互动 愉悦高效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率,是每一位老师不断追求的目标,它是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教育效果的最大化,是师生完美配合的结晶。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我认为就是让每一个学生课上有事做,让每一个学生最大限度地动脑、动手、动口,使每个学生有所发展、有所收获,也就是在有限的时间内,以最佳的方式、最简捷的步骤使每个学生都能够愉快地完成学习目标。本人将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对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一、以“激趣”为先导,调动学生积极性,是高效课堂的前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一种动力,是成才的起点。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沉重的负担。”所以,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我们要努力缩短學生与老师,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使他们从心底爱上语文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活动对他们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就会越学越想学、越爱学、有兴趣地学,且事半功倍。
  在日常教学中,我通过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采用语言激趣,设置悬念,创设情景,讲故事等教学方法,发挥导向作用。学生激起了学习的兴趣,学习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学生主动地去求知、去探索,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开始逐渐地积累知识,久而久之,当量变发展到质变,就有了成绩的飞跃、提高。
  二、以“学生”为主体,树立学生主体观,是高效课堂的基础。
  教学是教与学。学生是主体,教是为了学。陶行知说:教是为了不教,也就是教师的种种努力都是为了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在课堂教学中,不管学生爱不爱听,听得懂听不懂,从头到尾讲下来,不顾实际地讲课,这种“填鸭式”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就直接影响了学生的成绩。教师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更要注重学法,不但要把学生领入知识的殿堂,而且要把知识宝库的钥匙交给学生。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构建高效课堂就是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课堂上真正活跃起来,让课堂生动起来,让学生的思维灵动起来。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愉悦、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这种课堂氛围能让学生像生活在最适宜的气温下一样,心旷神怡、情绪高涨、思维活跃、灵感迸发。教学民主,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发表不同意见的机会,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健康的人格得到和谐、全面的发展,使学生能够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因此在教学中,我非常注重指导学生课前预习,课堂表达,快速记笔记,课后及时温习。久而久之,课堂上学生爱发言的多了,参与活动、讨论问题的人多了,学习劲头足了,实现了课堂上互动共鸣,课堂氛围真正达到了愉悦和谐。这都源于学会了自主学习。
  三、充分采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优化资源配置,是高效课堂的重要辅助。
  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为我们教学手段的改进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多媒体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产生了优化的教学效果,使学生成为高效学习者。同时,资源查阅不受时间限制,给教师提供了良好备课条件而制作电子教案,如果教师利用幻灯片、课件等,就能够让文本抽象内容具体化,静止内容动态化,枯燥内容形象生动化。从而让学生印象深刻兴趣浓厚欲望强烈,这样就会把学生课堂学习兴趣激活了。例如,我在教授《孔乙己》时,引导学生以孔乙己的“手”为导入点,运用电脑制作动态课件,或幻灯片来诠释孔乙己形象,逼真具体,文本主旨便清晰了。在教授《斑羚飞渡》时,链接了斑羚飞渡flash视频,展示了已灭绝及濒危的动物,更增强了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
  四、质疑释疑,教学互动,是高效课堂的核心。
  奥斯特洛夫斯基说过:“不遇着岛屿与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一篇文章的重难点有时学生能够找出,有时不好找出,这时就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去设疑。让学生对文章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有一个更深层次的理解。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深入理解文章的主旨,拓宽学生的视野。
  不少语文教师有意无意地剥夺了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人性:压抑学生的主体情感,束缚学生的个性张扬,限制学生的独立思考。结果是学生主体人格的失落,表现在语文能力上是思想贫乏,语言干瘪,思维僵化。我在学习领会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反思自己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在努力实现语文课堂高效教学方面作了一些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成效。我在教授《喂——出来》一文时,充分让学生质疑释疑,真正做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教学互动,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讨论质疑,在交流与合作中真正认识到保护地球母亲的重要性。
  语文教学任重道远,构建高效的初中语文课堂既要从重视教师的素养上优化教学过程,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总而言之,初中语文教师在课堂实施过程中要不断地改进教法,思考高效教学的策略,掌握高效教学的方法,精心施教,勤于反思,努力张扬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这对于提升学生的素养、能力是十分重要的。相信有理想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只要教师激发学习的主体——广大的学生,去知识的海洋中探索、实践,扬帆远航的激情,那么就一定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课堂”。 “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们将在语文教学的路上走得更宽、更远。
  作者简介:
  王安銮(1982-),女,山东省郯城县人,郯城县胜利镇初级中学教师。
  刘静生(1977-),男,山东省郯城县人,郯城县胜利镇初级中学教师。
其他文献
摘 要传统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都有其自身存在的价值,我们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我认为新课改倡导学生探究学习非常必要,但接受式学习也不能偏废,在实际的教学中,要根据学习的内容及知识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来选择恰当的学习方法。面对一些有探究性的问题,学生通过探究可以得到的知识,可以放手让学生大胆去探索;面对一些概念、陈述性的知识,应选择接受式学习。不论选择什么样的学习方法,目的都是一个,都是调动学生
期刊
摘 要《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以学生想象力的培养为宗旨,从学生的心理、思维、兴趣出发,采用贴画、唱歌、朗诵等直观形象的手段去创设学生的认知情境,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想象的主动性,在大力开展创新教育的今天,让我们抛弃束缚学生思维的“合理”,引导学生展开大胆的想象,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在思维的天空中自由翱翔,  关键词想象 观察 阅读 思维  《课程标准
期刊
摘 要课外活动是整个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和课堂教学的延伸。英语教师如何做到既要指导学生发展个性特长,开发智力,扩大视野,又要培养学生的探索和创造精神,促进其心智机能的发展,以提高其素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呢?笔者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了诠释:一是注意方法指导;二是融洽人际关系;三是培养骨干学生;四是因材施教,注意发挥学生个性特长;五是因地制宜、结合实际,选择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等
期刊
摘 要电教媒体在语文教学中越来越发挥着教师无法用语言替代的作用,它弥补了传统教学在情境营造、时空转换、情感渗透、思维创新等方面的不足,以一种鲜明的教学特点,丰富的教学内容,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为特征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显示出它得天独厚的优势。  关键词语文 多媒体 教学 情感 渗透  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电教媒体正逐步走入课堂,它弥补了传统教学在情境营造、时空转换、情感渗透、思维创新等方面的
期刊
摘 要应用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是一种高效率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它让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上进的心理状态,它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有着事半功倍之效。  关键词多媒体 教学 效率 提高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信息化时空,现代教育技术给教学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它犹如一座架设在学生和教材之间的不可替代的桥梁,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应用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是一种高效率的现代
期刊
摘 要写作教学一直是困扰学生的难题,有的学生不知道怎样写,怎样下笔,抓不住题目要求的重点,以至于写的文章文不对题,多年的教学实践在语文写作教学中我总结了以下几种方法。  关键词语文 写作 兴趣 积累 探究  写作是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考中占有相当大的分数比。因此,写作教学变成了语文老师重要任务。而现在的学生对写作大有为难情绪。不愿写不想写更不能写,这就给语文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那么,
期刊
摘 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里的“人文性”既包括人的文化性,又包括文化的人性,它的实质就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主要是指人格、情感、意志、性格、心理品质等。《语文课程标准》早就将语文的学科性质定义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人文教育 小学语文 心理素质  我带的是低年级语文,虽然我学过儿童心理学,也了解低年级学生的特点,知道他们集中注意的时
期刊
摘 要新一轮课程改革,是当代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它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提出了关注学生成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全新理念.深刻影响着语文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新课程改革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面临着重大的机遇与选择。所以我们要依据新课标的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精心设计作业。  关键词新课程 作业设计 多元化作业 多层次作业  在傳统教育思想
期刊
摘 要新奇、有趣的事物无一不深深地吸引着他们幼儿的心灵。 幼儿从出生起,就在不断地探索着世界:听到声音会四处寻找,看到灯光会注视,拿到东西会放到嘴巴里尝一尝,遇到小水洼地会踩一踩。就是在这些大大小小的探索行为中,他们逐渐获得关于世界的经验,理解周围的世界。好奇、好问、好探究是儿童与生俱来的特点,也是使他们的认识活动得以维持和获得成功的首要前提。  关键词兴趣 探索 操作 交流  一、让幼儿的眼睛动
期刊
摘 要我国古典诗歌中的语言美、画面美、意境美融为一体 ,有着特殊的审美功能 ,因此上好古典诗歌欣赏课 ,对实现这一任务有着重要意义。诗歌教学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特别是近年来,各类考试中诗歌鉴赏的比例越来越大,要求也越来越高,为此,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对初中语文教学中诗歌教学的认识。  关键词以读激趣 激趣导学 以导出趣 深层感悟  《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