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高职院校班主任工作的探讨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i1234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职院校班主任肩负着对学生进行教育、服务和管理等三方面的重要责任。结合多年来班主任工作的实践,探讨在新形势下做好班主任工作的方式和方法。
  关键词:高职院校;班主任工作;学生管理
  作者简介:赵琪(1978-),女,河北唐山人,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化学工程系,讲师;李宗磊(1981-),男,山东临沂人,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化学工程系,讲师。(江苏 徐州 221140)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1)29-0053-02
  
  高职院校的班主任是高职高专学生教育工作最直接和最基础的组织者、领导者和实施者,担负着对学生进行教育、服务和管理等重要责任。笔者总结了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和体会,以期交流并共同做好新时期的班主任工作。
  一、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
  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是高职班主任必须具备的第一要素。[1]高职学生的入学分数普遍不高,他们有着不同的家庭环境和成长经历,在他们身上或多或少存在一些教师有待引导教育之处,如有的同学不善沟通,有的同学酷爱网络游戏,有的同学生活自理能力较差,或许个别同学还有一些心理问题。这就要求班主任老师必须具备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只有时刻牢记对全班同学的责任,才能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做一个负责的班主任,才会按时参加学院和系部的学管例会,才会经常深入宿舍与学生交流沟通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才会在学生有需要时第一时间赶到并采取措施,才能感染、影响和教育学生。一个拥有强烈责任感和事业心的老师,必然会真正热爱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热爱自己的每一个学生,才会在工作中善于思考,总结教育教学工作的得失,才会以身作则,才会对自己严格要求并注重内在素质修养。一个做事认真、充满活力、积极向上、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的老师会得到家长的认可,领导的赏识,同事的尊重和学生的爱戴。
  二、尊重学生,公平地对待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与学生沟通
  班主任尊重学生,可以使学生感到自己的老师是一位可亲可敬可以接近和信赖的朋友,这样教师的要求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容易被学生接受,才能调动学生参与教育教学活动的积极性。[2]教师尊重学生,就应该充分相信学生,放手让他们自己去组织各种有益的活动;教师尊重学生,就应该尊重学生的隐私,就应该注意批评学生的方式和场合。当学生逐渐体会到班主任老师时时处处在尊重他们时,他们才会更加尊敬老师,信任老师,这有利于养成和谐的师生关系,班级工作才好开展。
  作为班主任,要为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工作中,要注重情感在教育中的投入,热爱学生,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3]学校生活中,有些事情与学生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同学们非常关心,如学习成绩、贫困生的补助、各种奖学金和三好学生的评定、学生入党的测评、综合素质的测评、各级学生会的竞选、班委和团支部的竞选甚至班费的使用等,如果班主任在任何一个环节中未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学生们就会有意见,进而造成班内矛盾,严重影响班级的团结和相关班级活动的开展。但是,如果班主任老师能够把握住公正的原则,即使有些同学“赢”得很精彩,而“输”的同学也没什么怨言,只会进一步帮助他们看清楚自己的差距,努力、进取和上进才是他们唯一的选择,这有利于形成奋发向上的班级氛围。
  当前社会生活中,计算机网络越来越发达,几乎所有的同学都有QQ号,他们的手机能很方便地上网,班主任老师应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与学生进行沟通,有些平时不善言辞的学生也会在相对宽松的网络环境下与老师畅所欲言,他们会无话不说,这样既给他们一个与老师交流的机会,又给班主任的工作带来了方便。[4]另外,班主任还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的形式来与他们交流,来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同时,笔者将全班同学的手机号码加入飞信群中,有什么通知可通过飞信很方便地发过去,瞬间到达,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充分利用好主题班会,加强育人功能[5]
  班主任应和学生共同协商,精心设计好每次的主题班会(笔者所在学院要求每月至少一次)。应充分发挥主题班会的育人功能,提高班会课质量和同学们对班会课的满意度,这就要求在细节上下功夫,要求学生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让学生在活动中明事理、长见识。如我班的某次班会主题是“就业,我们应具有什么?”,参加了全校的主题班会竞赛,在全校数百个班级的竞赛中荣获第一名。班会过程如下:
  1.班会前的准备工作
  (1)整理相关的图片和资料以展示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性。(2)组织相关同学演练“第一次”和“第二次”模拟招聘会。(3)班会前开好动员会,让更多的同学参与进来。(4)准备招聘会的服饰以及道具等。(5)精心布置班会现场。(6)准备班会背景音乐(命运交响曲)和结尾歌曲(超越梦想)。(7)制作相关PPT。
  2.过程设计
  (1)由相关图片引出主题。1)班主任宣布班会课正式开始,播放一组图片,图片内容为拥挤的大学生招聘会现场,展示就业的严峻性!2)班主任结合上述图片引出本次班会的主题——就业,我们应具有什么?班主任问:大家看到这些图片,心中有何感想?同学们感慨当今社会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性。班主任用PPT为大家展示一组近几年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的有关数据和我们专业最近三年的就业情况,让同学们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上体会现在所面临的就业形势。接下来由某同学主持班会。主持人与同学们互动,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探讨大学生就业应具备的条件,引出第一次模拟招聘会。例如:良好的个人素质;较强的专业技能;优秀的人际交往能力;做事持之以恒的精神;拥有自信心;注意细节等。
  (2)进行第一次模拟招聘会(凸显出应聘者的不足)。1)是由班级同学自编自演的招聘会。2)主要内容是通过四名应聘者的言行举止体现出他们在自信、能力、素质和健康等方面存在的问题。3)例如:应聘者A自身的身体健康有些问题,导致了他在工作的选择上有很大的局限,因为我们专业对大家的身体素质有相对较高的要求。应聘者B在面试时的自信心严重不足,没有主见。这样不能很好地适应当今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应聘者C主要体现了专业知识的匮乏,没有真才实学,对于突发事件没有应急处理的能力,这样会为企业造成很多不必要的损失。应聘者D主要体现在个人素质和修养方面的不足,衣着邋遢,对考官不够尊重,对一些细节问题不够重视。4)第一次模拟招聘会后,同学们进行交流讨论,并结合自身的实际经验指出应聘者表现出的不足,探讨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如何避免此类问题。
  (3)主持人简要介绍专家指出的大学生应具有的一些素质并回顾班级走过的历程。应具备的素质:1)职业修养:德性的修养;智能的修养;身体的修养。2)职业信条:敬业;乐业;职业平等;责任心;进取心;团结力。我们该如何具备?大家谈一些自己的看法,如努力学习、认真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踊跃参加学校和班级组织的各种有益活动等。总结出:大学生应具备四方面的条件:健康(身心);能力(专业技能等);信心;素质(明辨是非,感激他人等)。主持人与大家一同回顾班级在近一年的时间里所走过的部分历程。同学们感慨于我们所取得的成绩。
  (4)进行第二次招聘会(应聘者表现得非常到位)。1)第一次招聘会后,同学们进行总结讨论,总结出了各位应聘者的不足,并在提出了解决方法的前提下,开始了第二次招聘会。2)从第二次招聘会中,可以明显看出应聘者的综合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3)这四名应聘者在具备了较高的素质和能力之后,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获得了不错的就业机会。如:①几名应聘者在着装以及精神面貌上有了很大的改善。②通过应聘的过程反映出几位应聘者有着过硬的专业技能和良好的个人修养。③从应聘者与招聘人员的对话可以看出几位应聘者都充满了自信。我们组织这么多班级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就是使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锻炼和提高自己,当我们的能力和素质真正提高后,我们就会在竞争激烈的就业中赢得先机。
  (5)全班同学共同朗读诗歌(内容为班级同学共同创作)。梦想,起飞——为我们的就业之路(背景音乐:超越梦想)。“来吧!从现在起,我们开始完善自己。来吧!我们用高昂的热情迎接就业;我们用强悍的实力战胜就业。来吧,梦想已经起飞,让我们为就业之路一起——努力!”主持人邀请班主任对班会进行总结。
  (6)班主任总结:1)就业对大家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在过去的近一个学年的时间里,同学们一边学习专业技能,一边锻炼如何提高各方面的素质。成绩证明,同学们的表现是优秀的。2)今天的主题班会提到的四个方面的要求:健康、能力、信心、素质四个方面不是孤立的,健康不仅包括身体的健康,心理的健康同样重要;能力既包括学习的能力,还包括办事情、策划活动和思考的能力,希望今后更多的同学积极参加到学院和班级组织的各项活动中来,通过多参与一些活动,来锻炼自己,提高信心,提升综合素质。请不要将我们的目光放在过去的荣誉上,我们要在学习、生活、交际、做事情中不断地培养自己优秀的品格,为我们的就业之路赢得先机。笔者相信,只要我们时刻谨记我们的目标,不断地完善自我,我们就一定能在就业中获得成功。
  四、多搞集体活动,通过让大家做事情来提高同学们的能力
  笔者认为,人的素质和能力是靠做事情来体现和逐步提高的。由于将来大部分学生都要从事面向生产、服务和管理等一线的工作,要和许多人打交道,学生在校期间就应加强这方面能力的培养。[6,7]班级经常自主开展或认真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可以锻炼同学们接触社会的能力,增强班级凝聚力,提升大家的荣誉感和自信心。班主任要关心和支持学生参加活动,应针对一些活动,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必要时应与全班同学一起认真筹备该项活动,这样才能获得理想的效果。如笔者所带的班级在学院和系部组织的篮球赛、辩论赛、合唱比赛、文明宿舍评比、学院运动会等活动中均名列前茅;班级自主组织的“纪念5·12汶川地震三周年”、“生化班为您服务”等活动受到了学院好评。这些成绩的取得,凝聚了师生的共同努力,赢得了学院的认可,提高了大家的自信心,同学们做事的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
  如果一个班主任能把工作当成自己的事业,善于同学生进行沟通,充满责任心,尊重每一位学生,公平地对待他们,通过一些活动的开展来提高学生的能力,不断引导和教育他们,就能做好学生的教育、服务和管理工作,学生就会在一个和谐的班级氛围中去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能力和素养,进而才能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海花,张晓峰.高职高专班主任工作的若干思考[J].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9(1):72-73.
  [2]戴海群,陶薇.做好高职高专班主任工作的探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0(1):187-189.
  [3]马晓,郭思乾.高职高专班主任工作体会浅谈[J].价值工程,2011,(20):178-179.
  [4]马德粮.浅谈新时期高职高专院校班主任工作[J].科教文汇,2010,(9).
  [5]刘玲娅.高职高专院校班主任工作之我见[J].科教文汇,2008,(9):24-25.
  [6]冯雅雯.高职高专班主任工作浅谈[J].考试周刊,2009,(12):224.
  [7]徐小琴,苏晓健,等.关于高职院校班主任工作的思考[J].考试周刊,2011,(16):226-227.
  (责任编辑:麻剑飞)
其他文献
摘要:电工学课程是高等院校工科非电类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具有承接基础课与专业课的重要作用,我院动力、机械等24个专业都开设有电工学课程。结合我院电工教研室对电工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就如何在该门课程中对学生进行工程意识、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问题进行阐述和探讨。  关键词:电工学;工程意识;能力培养  作者简介:郭瑞(1977-),女,山西祁县人,沈阳工程学院电气工程系,讲师;姜竹楠(1978-),
期刊
摘要:在美国高等教育领域,协会组织是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美国高等教育协会能有效参与高等教育治理,除了有适宜的外部环境外,也与这些组织自身的特性直接相关。组织成员的专业化和敬业精神、组织目标的高远、工作机制的独特和成熟、监督机制的完善、注重协会间力量的整合、对协会工作的研究和人员培训,为美国高等教育协会组织有效参与高等教育治理提供了重要支撑。  关键词:美国高等教育;协会组织;组织特性  作者简介:
期刊
摘要:从中国数字媒体产业发展的视角对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状况进行了透视和分析,说明了工程应用型数字媒体技术人才培养是该产业发展的关键,并探讨了地方高校在培养工程型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方面的教学组织形式,以力争改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教学的质量和效果,进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人才培养;数字媒体技术;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湛永松(1979-),男,广西南宁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期刊
摘要:独立学院应当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目前我国的独立学院办学过程中的常见问题是对于母体的依赖过多,自身特色不够鲜明,为解决这些问题在构建人才培养模式时应当从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学条件、教学模式等四个方面着手,强调校企紧密合作,加强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在此基础上借鉴母体的优秀资源,即可为独立学院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充分保障。  关键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摘要:在学校文化这一视角下,去分析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症结所在。在城市和农村两种文化的夹击中,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学校中表现更多的是不适应。文化既有冲突,也可尝试去克服其城乡差异,以抵消文化冲突对农民工子女教育的消极作用。  关键词: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学校文化;文化冲突;隐性课程  作者简介:刘洋(1982-),女,湖北宜昌人,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安徽芜湖241000)  中图
期刊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应用和发展,地方高校应培养适应社会需求和发展的高素质创新型计算机人才。本文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从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及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努力构建适应社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地方高校;课程体系;创新人才培养;能力培养  作者简介:徐秀芳(1973-),女,江苏建湖人,盐城工学院信息工程学院,高级实验师;唐拥政(1973-),男,江苏
期刊
摘要:以教育部实施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平台,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行了探索和实践。课堂教学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积极性;精选习题,鼓励一题多解,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灵活性;设置松散式创新实践课程,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高创新能力创造条件;组织学生参赛,充分挖掘优秀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证明,这是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不仅能促进教学改革,而且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关键词:实践创新
期刊
摘要:出版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信息化人才。本研究的目的是针对出版产业的发展,结合北京印刷学院的发展特色,提出信息管理专业培养的新理念。通过分析出版产业信息化人才需求以及目前信管专业本科生培养的现状,提出从教学课程体系、实践平台、师资队伍三方面搭建面向出版产业需求的本科生培养模式,最后讨论了新模式下的教学评价机制。  关键词:出版产业;信息管理;培养模式  作者简介:蒋骁(1982-),男,土家族,湖北
期刊
摘要:教师行为艺术是教师行为的凝练与升华,集中体现着教师行为的魅力。认知能力是人们成功完成活动的重要心理条件,良好的认知能力对教师行为艺术体系的构建具有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教师行为艺术;认知能力;教学行为  作者简介:李丽(1978-),女,广东梅州人,哈尔滨工程大学外语系,助理研究员;苑婷婷(1983-),女,山东阳谷人,哈尔滨工程大学外语系,助理研究员。(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期刊
摘要:应用型研究生培养目标要明确,定位要准确,课程设置要科学合理,其知识覆盖面要宽、实践性要强,并采用模块化课程体系。要改变传统的课程教学方式,建立“多导师”培养模式和产学研相结合的研究生培养新模式,强化团队合作意识和实践环节能力的培养,对研究生论文的选题、开题、评阅和答辩等重要环节还应加强管理,落实到位。  关键词:应用型研究生;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培养模式  作者简介:孙后环(1965-),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