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作文兴趣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gmouse0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是语文的重要教学环节,不少学生对写作惧怕三分,厌烦写作。语文同仁大概都曾有过这样的经历:当考试结束阅卷时,读着一些学生的“大作”,“啼笑皆非”、“无奈”、“怎一个愁字了得”的复杂感受溢满了心、写满了脸。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欲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首先要激发其作文兴趣。那么,如何激趣呢?我谈谈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心得体会,就教于同行。
  一、尊重学生实际
  叶圣陶先生说:“作文就是用笔说话。”学生是作文的主体。心理学研究表明,只有当问题情境处于学生实际学习的可能性的区域中,才能激发其兴趣,增强学习动机。鉴于此,作文教学必须开源活流,努力拓展学生的视野,使学生有话可说,有表现的欲望,产生一吐为快之感。例如,我切合高一学生的军训生活,出了一道题目:《难忘的军训生活》。由于军训生活是学生亲身体验过的生活,且军训生活的确给学生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因此学生写得丰富多彩,兴趣盎然。
  再者,不同的主体,其生活经历、体验、能力、品性有着这样那样的差异,作文训练应尽可能少些“制”,多些“自由”。譬如:写“白衣天使”一定要联系护士、医生来写;写“蜡烛”一定要写孜孜不倦、兢兢业业的教师;写“光明、温暖”一定要社会主义、新中国,等等,这样就将学生纳入了一个个早已备好的套子之中,学生们的精神、个性就此泯灭了。这样作文兴趣又从何而来?我们应给学生以心灵的自由,允许学生写他们自己的文章。教师尤其要妥善地从学生的作文中分析其个性与写作爱好,且有针对性地培养这种兴趣爱好,以充分发展他们的个性特长,最终使这种兴趣爱好逐渐形成一种风格特点。
  二、在指导作文时用目标激励,提高写作兴趣
  教师应设置适当的写作目标,使写作富有吸引力,让学生在实现写作目标的过程中看到自己的潜能和力量,以增强他们的写作信心和动力,从中获得实现目标的满足和快乐,变怕写为爱写。设置目标既要明确又要适当,尽可能使学生觉得写作是件轻松愉快的事。例如我发现许多学生有写作抄袭范文,编造脱离实际的情节的毛病,便集中地强调要说真话、诉真情,只要将自己的心里话用书面文字有条理地表达下来即可。评改作文时材料真、感情真是一条重要的标准,其它不足的可以放宽。这样每次作文指导集中解决两三个问题,学生写起来目标明确,效果显著,写作兴趣也自然得到了提高。
  三、批改作文时用情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学生渴求在作文批改中得到指点、关怀和信任。教师在批语中不仅要指出文法上的得失,还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帮助他们排忧解难,为他们做人处事指点迷津。例如:在布置学生写《那次,我真的……》这道作文题时,有个女生写的题目是《那次,我真的很忧虑》。她在文中写出了由于家贫,再加上父母重男轻女的思想,父母要求姐姐辍学出外打工以资助弟弟读书,自己在给姐姐送行的那一天,对自己是否也会和姐姐一样被迫失学而感到很忧虑。文章写得情真意切,悲观愁绪之情跃然纸上,很是感人。我在她的作文后批道:“你对自己能否继续求学感到忧虑,说明你是一个热爱学习、积极进取的学生,但你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以优异的成绩向家人汇报,从而获得家人的支持和理解。”后来她果然更加发愤苦读,并更加热爱写作,因为她把写作当成自己宣泄情感的需要,也是和老师进行情感对话的途径。
  四、评判作文时用分数激励,提高写作兴趣
  学生写作非常看重老师打的分数。每次作文本发下去,学生首先是看老师给了多少分。因此教师在判定作文分数时,不能打得过低,应适当放宽以作鼓励,尤其是优劣之间的分数不可拉得太大,以防止挫伤部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我评判作文时一般比考试评分标准放低一个等次,每次作文满分为100分,学生的作文只要能按照训练的目标去完成,一般都能获得80分。这样大多数学生比较满意,他们的写作热情也就高涨了。
  五、让学生在精神满足下作文,从而提高写作兴趣
  教育学、心理学告诉我们:人与生俱来就有一种自我表现欲望,表现在写作上,都有一种发表欲,而学生的写作进取心和积极性需要不断强化。因此教师在讲评作文时可以用肯定褒奖等方法刺激学生的写作热情。每次讲评作文前,我结合指导课讲的要点,有针对性地找出写得好的作文,一边朗读一边赏析,指出好在哪里。有时特意将有的学生的作文内容在班上概述,给予肯定,每次评讲受到正面肯定的学生占一半以上。这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写作主体的积极因素,他们除了完成我布置的规定作文外,还将日记、读后感等练笔送给我批阅。
  当然,作文评讲不能遵循传统的评讲课上诵读两三篇优秀习作的模式,而应采取一些与教学相宜的“形式”,及时发掘学生习作的闪光点,多加以鼓励,以激发起兴趣。例如:我定期抄写学生作文中的精彩片段在班举办展览,或向校刊《远航》推荐发表一些优秀习作,等等,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成绩、智慧,赢得他人尊重,精神上受到一种从未体验过的满足,从而产生“继续写”或“再写”的冲动,形成“再写”的写作动机,而且习作的展出,必然也会引来其他同学说长道短的评论,从而刺激学生去“疵”求“美”的心理,学生的写作兴趣也得到了更进一步的提高。
  通过一系列的潜意识的激励,我所任教班级的学生的写作热情高涨,就连成绩较差的学生也不再认为作文是件难事、苦事,在学校举办的各种征文活动和快速作文竞赛中,取得了喜人的成绩,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总之,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而学生是作文的主体,我们没有理由不重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从而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其他文献
上课伊始,教师如何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吸引过来,诱发学生思考,启发学生思维,使学生饶有兴趣地投入列新的学习情境中去,完成教学任务呢?成功的导语,无疑足解决这些问题的最佳
摘 要: 课堂提问对启发全体学生迅速进入思维过程,积极主动思考,发展创新能力至关重要。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提问。本文提出,提问要立足教学目标,要选准切入点,要注意分层次,要力求新颖别致,要体现开放性。  关键词: 语文课堂教学 提问 有效性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它对启发全体学生迅速进行发散思维,积极主动思考,发展创新能力至关重要。西方学者德加默曾说:“提
网络是最重要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的工具,对语文教学有不可忽视的影响。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利用这一新型教学工具,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独立篇目的研究性学习模式  这种模式主要是从课内向课外延伸,由课内引出可探究的问题,进而进行研究性学习。比如,卡夫卡的《变形记》一文,我们可以从文中善良忠厚而又富有责任感的格里高尔关心着家人,异化为虫形人,最终被亲人抛弃的情节,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由此可见,想象力是智力结构中一个富有创造性的因素。加强想象力的培养,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一条重要途径。再造想象力是根据别人对某一事物的描绘,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该事物的新形象,在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借助再造想象力,学生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形象地掌握自己不曾感知和无法感知的事物。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