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子春》如何解读

来源 :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fen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人小说《杜子春》,向来有两种不同趋向,甚至彼此对立的解读方式,一是以李元贞、乐蘅军、梅家玲为代表的,认为此篇小说是藉杜子春的“试炼”过程,强调人间天生自然的“亲子之情”的可贵,并以此质疑或批判在唐代普遍流行的“佛道思想”;一是以龚鹏程、张火庆为代表的,认为这篇小说是站在道教“成仙”的高度,悲悯世人摆脱不了人间“喜、怒、哀、惧、爱、恶、欲”七情,尤其是人世亲情的羁绊,故此无法脱胎换骨、得道登仙,是篇宣扬“道教思想”的小说。尽管有如赖芳伶等学者企图调和其间,“两可”其说,但毕竟还是忽略了一否定、一肯定,是完
其他文献
史学批评还是历史批评——与雷戈先生商榷陈新雷戈先生继《历史现象学论纲》之后,又在《史学理论研究》1997年第3期发表了《史学批评学论纲》(下文中简称《批评》)。从文章的内容上看
当事人是案件过程的亲历者,是事实认定的最佳信息来源,其陈述助益真实之发现;当事人与案件结果具有最密切的利害关系,是最差的证人,其陈述阻碍真实之发现。鉴于当事人对案件真实发
目的探讨上海市嘉定区真新街道近3年精神病综合防治工作模式及工作成效,为以后的精神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上海市精神卫生管理信息系统数据,通过回顾式方法,对20
2011年5月1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以下简称《修正案八》)增设了盗窃罪的不同犯罪情节,“携带凶器盗窃”就是其中一种.2013年3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