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霉菌株Td31代谢产物对立枯丝核菌的拮抗作用

来源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uylu2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明确木霉菌株Td31代谢产物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拈抗作用,利用液体深层发酵法发酵木霉菌株Td31,过滤除菌制备代谢产物,采用生长速率法、显微观察法和盆栽试验法,研究了木霉菌株Td31代谢产物对立枯丝核菌的拮抗作用。结果表明:木霉菌株Td31的代谢产物可抑制立枯丝核菌菌丝的生长及菌核形成和萌发,其中以代谢产物稀释1倍处理的抑菌作用最强,菌丝生长抑菌率高达87.7%,并可完全抑制菌核的形成,菌核萌发抑制率为56.7%。随着木霉菌代谢产物浓度的降低其抑菌效果也随之下降,差异极显著。经木霉菌株Td31代谢产物处理
其他文献
采用三维k-ε紊流模型,对封冻河道冰盖下水流流速垂向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冰盖下水流流速垂向分布主要受床面与冰盖粗糙度的相对大小影响,受水深影响较小,对雷诺数
对分布于中国的11种秆野螟属(Ostrinia)昆虫雄性外生殖器结构进行了比较分析,秆野螟属昆虫雄性外生殖器由生殖瓣、爪形突、抱器、抱器腹、阳茎组成。秆野螟属昆虫雄性外生殖器
土壤水盐运移规律的研究是目前土壤物理学、农田灌溉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防治盐碱化、改良盐渍土的核心问题。蓄水条件下水体与土壤界面之间必然存在着盐分的迁移。通过实验室模拟田间实际情况,观测水体—土壤界面之间的水盐运移动态,得出水体—土壤界面盐分迁移的基本规律。采用"不排而蓄"的方法,监测不同时段土壤含盐量和土壤不同层段的含盐量。分析结果表明:蓄水条件下土壤表层盐分降低,底层盐分增多,从而充分说明
目前,互联网在地方电力系统信息化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何保护这类网络系统免受网络攻击(主要是DDoS攻击)已经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在成本最小化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