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肿性胰腺炎3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来源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ng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气肿性胰腺炎(EP)被认为是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一种罕见类型,具有较高的病死率.然而,目前国内外尚未对其进行明确归类,治疗原则方面也无共识.笔者对收治的3例EP患者的临床特征、发病原因、治疗及转归进行总结,以期为今后此类患者的临床诊治提供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诊断为EP的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与讨论.结果:患者1,男,72岁;因腹痛12h入院,CT提示急性胰腺炎征象,入院第5天出现高热,当日复查腹部CT提示胰腺坏死、胰周大范围气体影,急诊行胰周坏死组织清除术,术后28 d出现腹膜后大出血,保守治疗无好转当日自动出院并于当日死亡.患者2,女,70岁;腹痛1d入院,入院时即表现为感染性休克,入院CT提示胰腺炎伴腹膜后积气影,当日急诊行腹腔镜探查+中转开腹胰腺被膜切开减压+腹腔引流术,术后休克持续加重并出现多脏器功能不全不能纠正,于术后4d自动出院并于当日死亡.患者3,男,76岁;因腹痛20 h余入院,入院CT提示急性胰腺炎,未见腹膜后气体影.人院9d复查CT提示胰腺显示不清,胰周积气,给予经皮穿刺置管引流,入院25 d出现腹膜后大出血,给予介入栓塞治疗.入院1个月行剖腹胰周坏死组织清除+横结肠造瘘术,术后1个月痊愈出院.文献报道,EP的病死率可以达到10%~36%,但与病死率相关的风险因素尚未明确,总体上,早发型EP预后差,迟发型EP预后相对较好.结论:EP是一种罕见且危及生命的胰腺坏死性感染,CT是EP诊断的首选,无论是早发型还是迟发型EP,积极的抗菌治疗控制感染,早期经皮穿刺引流等微创治疗及延期外科手术将有助于改善预后.
其他文献
自噬是细胞清除胞质中受损、缺陷或无用的细胞器、长寿命蛋白质和脂质,并回收其成分以满足生物新陈代谢的营养和能量需要的主要分解代谢过程.急性胰腺炎(AP)是常见I临床急症,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是治疗胰头和壶腹周围恶性肿瘤、部分良性疾病以及癌前病变的标准术式,胰肠吻合相关术后胰瘘(POPF)是该手术导致不良后果的重要原因之一,给患者及其家庭
急性胰腺炎(AP)是一种严重的炎症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因此临床上缺乏特异性的治疗方案.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线粒体损伤在AP的发病机制中处于中心地位.目前认为,线
背景与目的:胰岛素瘤是最常见的功能性胰岛细胞肿瘤,手术是唯一能治愈的方法.随着技术与设备的发展,腹腔镜下手术已被医患所认可.本研究旨在探讨腹腔镜胰岛素瘤切除术的可行
背景与目的:胰腺囊性肿瘤手术方案多有争议,紧邻主胰管的胰腺囊性肿瘤的手术病例报道较少,临床仍在积累经验.本文总结近年来笔者科室在治疗紧邻主胰管的胰腺囊性肿瘤的经验教
背景与目的:近年来采用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治疗壶腹部肿瘤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笔者总结所在科室LPD治疗壶腹部肿瘤的经验及体会,以供临床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
背景与目的:胰腺质地是胰十二指肠切除(PD)术后胰瘘(POPF)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但胰腺质地的判断缺乏客观评价标准.研究发现,胰腺星状细胞(PSC)的活化与胰腺的纤维化的发生密
背景与目的:胰腺癌是一种高度恶性的消化系统肿瘤,尽管目前针对胰腺癌的治疗方式在不断发展,患者预后仍然很差.隐丹参酮(CPT)是从植物丹参中提取的具有多种活性的单体,已被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