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中的艺术与科学的关系

来源 :教育前沿·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jian_hun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4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14-007-01
  
  艺术需要借助科学技术创造更新、更奇、更异的艺术效果,科学也同样离不开艺术,它需要调动一切艺术手段,证明和推销自己的新技术,借助艺术来增加新技术的高附加值。
  美术辞典对“设计”的解释是这样的——“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要求所形成的构思和意图,运用符号形象地表现为可视的内容,作为造型活动的重要阶段的造型计划可称为设计。”因为设计既要满足人们的生理需求又要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所以有人把设计定义为科学的艺术,也有人定义为艺术的科学。他们争论的焦点是:在设计中艺术的成分居多还是科学的成分居多。
  文艺复兴使“美术”从“艺术”中分离出来,形成所谓的“大美术”、“小美术”,工业革命使“设计”从剩下的“小美术”即“装饰艺术”中分离出来。我们暂且把设计看成是美的“物化”。当美的“物化”达到一定质量时,才能形成一种较高形态的生产力。但并非美的“物化”质量越大,它的物质和精神形态生产力就越高。它受到时代性和创造性的制约,时代性又包括科技形态、历史遗产及意识形态;经济基础、地域、市场、艺术观、思想基础,创造性又受科学的方法、敏锐的感受以及客观标准、文化标准、商业标准、主观标准的制约。只有当美的“物化”与以上这些因素相适应时,才能对生产力的主体和实体部分起到更佳的扩张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设计是科学;设计师在创造某种使用功能时更重要的是赋予其以人类情感和生命即满足人类的心理需求,设计师要表现人类情感,设计同样是艺术。艺术是通过自己特殊的语言表达感情和情感活动;设计也通过自己的语言——材质、色彩、形体构造及整体传达它的功能目的和深层的文化含义。社会发展到多元化的今天,我们没有必要下结论说设计到底是艺术还是科学,它是艺术和科学的多角度的融合。
  人的情感将设计和科学、艺术紧紧地联系在一起,适应当时当地的人的情感需要对设计来说是重要的。就拿曾经风靡整个世界的现代主义风格来说,现代主义注重使用功能,适合目的、用途而淡漠了人的精神需要;崇尚几何形,排斥有机形,而未能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消除设计上的装饰,实际上是失去了表现人类情感的一个重要形式,它并非出于对人的关怀,而是对机械大生产的关心;反对历史式样而忽视了人类文化的连续性;追求形象纯化,风格统一而未能考虑到文化的民族性、差异性,更忽视了人的个性和多样性。因而我们说现代主义未能很好地关心人,它已经满足不了人们今天的需要了。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正是由于现代主义风格的普及,人们生活在一个由我们自己造就的单调的产品世界里,住着差不多同样的楼房,坐着差不多同样的汽车,走进差不多同样的办公室,然后下班后又回到差不多同样的居室……单调的风格化的物品包围着我们,窒息着我们,使我们变得和它们一样,渐渐失去了感觉。如今,人们已经放弃了“现代主义”的理论,对“机械风格”,“标准化”,“简单化”越来越反感的人们认识到产品过于注重功能性、物质性,牺牲自然性、非物质性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作为人类,我们不仅应把那些物品用于我们的生活,而且,还应该开始把它们当作我们心灵和感情的投射,愉悦我们,表达我们。让它们吸引并纵容我们的各种感觉,支持和帮助我们的行为。
  现代社会发展到了今天,我们大家都生活在不知道下一分钟、秒钟甚至更短的时间里世界会是什么样子的情感空虚里,“设计为人”的目的就显得更加重要。设计需要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然而它的目的却始终是创造设计人的生活,引导人们新的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基础上的生活方式。设计需要协调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环境的关系及人与物的关系。今天,人们对设计的态度的改变使设计有了更大的灵活性,它把理性的设计意图,内心的联想和感觉上的价值柔和在一起,进入了一个有着一切可能性的更广阔的与人交流的领域。这样的设计在注重功能因素和经济因素和经济原则的基础上强调尊重人的情感,强调设计的有机结构和感情品质,从而换取人们对设计的亲近感和信任感。科学不断创造新色彩、新材质、新工具、新方法,给艺术家的想象力与表现力以更广阔的空间。反过来,艺术给予科学以想象力和创造力,帮助人们实现以美的规律塑造世界,引导科学家关注科学技术的精神文化内涵。这种观念与方法上的互启、互用,将推动彼此发展话语体系、符号形式与思维方式,促进艺术和科学的创新与进步。精神上的互融是艺术与科学交融的最高境界。科学是人们探求未知、追求真理的活动,要求人们崇尚真理,实事求是,敢于质疑,民主宽容。科学的直接目的是求真,其探求的过程要求严谨性,其结果通常呈现唯一性;艺术是人们审美的追求,是表达情感的方式,其直接的目的是求美。反对雷同,强调个性,其表现的过程体现自由性,其结果通常呈现多样化。科学与艺术都讲求创新,最终都要求达到真善美和谐统一境界。科学与艺术在精神上的交融无疑是有利于达到万物与我齐一,真善美和谐统一的境界的。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生机,蓬勃发展的时代,我们周围无时无刻不蕴涵着探索、创新的契机。设计作为21世纪进步的标志,也赋予人类生活新的内涵。利用科技将艺术人文、自然结合在一起,创造出既有思想又有形式;既有历史,又有时代感的,合乎人性需要的设计是每个设计师的责任和机遇。无论是科学、艺术、设计还是设计中的诸多门类如装饰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等,在多元文化并存的今天都互有渗透,满足人类情感的需要是它们的共同与共通。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13-166-02    2003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从教学手段、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目标、教学评价等方面都作了明确说明。5年来,广大教师在深刻领会新课标的基本理念的基础上勇于探索,大胆改革,让课堂充满了激情和活力,让数学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数学、做数学的舞台,取得了很好的
中图分类号:G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9)13-171-01     近年来,独生子女在心理和行为上所暴露出来的弱点已日趋明显。请看这样一组镜头:2008年3月6日上午,福建惠安一幼儿园中班正在举行:“假如小朋友出现困难,我们怎么办?”的活动,教师问道:“如果小朋友没有东西吃,没有书看,没有衣服穿,没有玩具玩,我们怎么办?”全班40名小朋友,主动举手表示帮助的只有6
目的了解北京市朝阳区国家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立前后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流行现状;评估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立以来,慢病防控效果;分析朝阳区慢病防控的优势领域及薄弱环节及现存问题,为朝阳区进一步完善慢病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分别抽取2011年和2014年朝阳区18岁以上常住居民作为效果评价研究对象,样本量分别为7300人和7000人。以集中调查和入户调查结合的形式对研究对
摘 要:本文从物业管理专业建设,校企人员互聘,校外实习基地的建立等方面介绍了校企合作的办学特色,凸显了校企合作在专业建设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关键词:校企合作办学 物业管理专业建设 校企人员互聘 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中图分类号:G5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9)14-008-01     物业管理专业是我院2004年的新设专业,尽管成立时间短,但在遵循高职高专办学理
摘 要:本文试图从儒家孔孟思想的几个基本理念为基本,予以重新激活和阐释,放置到和谐校园文化理念的构建中,分别从德治、礼治、礼文廉耻、文治教化、中庸中和四个方面加以论述。  关键词:孔孟思想 荣辱观教育 文治教化 和谐校园文化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14-009-01     几千年来,孔孟思想对中国人文化性格的养成起了重要作用。今天,他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