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雅可布 20年永远轻狂

来源 :甲壳虫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an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今年46 岁,还时时感觉兴奋和惊喜,每天清晨醒来,想起要出门工作,都还是兴奋与恐惧交加。
  
  《国际先锋论坛报》的著名专栏作家Suzy Menkes曾经说:“我真想徒手杀了马克·雅可布,有生之年再也不想看他的秀了。”这个能让Suzy恨得牙根直痒痒的马克·雅可布正是大名鼎鼎的Louis Vuitton品牌的创意总监。当年的纽约时装周上,马克·雅可布的秀整整推迟了两个小时,这令在场的媒体几乎抓狂,Suzy随即写了篇尖酸刻薄的评论发表在报纸上。不过识趣的马克·雅可布在几天后Louis Vuitton的秀上,为Suzy Menkes准备了一份特别的礼物——一件印有“Suzy Menkes kills Marc Jacobs”的搞笑T-Shirt,轻轻松松就化解了两人之间剑拔弩张的尴尬气氛。
  “我今年46岁,还时时感觉兴奋和惊喜,每天清晨醒来,想起要出门工作,都还是兴奋与恐惧交加。我没兴趣售卖所谓生活方式,只想做点衣服,仅此而已。”人到中年的马克·雅可布依然如此随性,这大概也是他被业界称为“时尚顽童”的原因。
  时尚钟爱有活力的人
  
  1963年马克·雅可布出生在纽约,父亲早逝,母亲多次婚姻失败,他与母亲及姐弟一起生活的一段童年,是他人生最黯淡的时期。他的唯一兴趣只有时装。自离开家庭搬去与祖母同住后,他进了纽约著名的设计学府Parson School of Design,开始了他的时装世界。
  1993年,雅可布以设计总监身份为Perry Ellis推出“浪人时尚”系列后被解雇。不过,这个系列正好成为他的标记,他与多年合作伙伴罗伯特·达菲得以再次独立推出个人品牌,成就他踏足国际时装界。自1997年开始,他获任为LV的设计总监。随后,这位美籍时装设计师野心勃勃的“旧瓶装新酒”计划,令LV这个法国百年老字号再度生辉。其中,雅可布与村上隆合作推出的可爱印花图案新款,单在2003年便为本以庄重的褐色logo立身的LV带来超过3亿美元的销售额。
  谈到自己如何投身时装设计生涯,马克·雅可布说:“80年代初,当时我大概十五岁,我开始出没在所有我能混进去的夜店,比如Studio 54。我有些畏羞,社交方面,我至今还是笨拙得很。但我擅于躲在角落观察,当时形形色色个性独具的人物,比如Stephen Sprouse,安娜苏Anna Sui,刚刚出道的
  麦当娜,朋克乐手Debbie Harris,涂鸦艺术家Keith Harring等等,让我看得目不转睛。80年代,各种能量交错碰撞,激起火花,没有人固守成规,真是难得的充满创作活力的时期。
  我是个对视觉极为敏感的人,甚至连对音乐的感知都是先由视觉触发的。比如,我看到滚石乐队唱片专辑的封面,感觉别出心裁,我就会跑去找他们的音乐来听。
  当时我一面就读艺术设计高中,一面在纽约一间前卫时装店打工。接着上了Parsons设计学院,获奖,遇见我的事业搭档Robert Duffy,合作至今。”
  在马克·雅可布曾经比现在重9公斤的时候,他的时装谨慎而富有淑女风范,更像是经典版的CHANEL。如今他的设计则更像是“将女明星的生活重新打包搬上T台”。“人们并不想看到真正的现实世界,”雅可布对此表示,“他们想要的只是修饰过的东西。真实世界的邪恶让我震惊,简直像马戏团或者卡通乐园一般匪夷所思。”
  三大品牌设计掌门人
  
  马克·雅可布每季要设计三个品牌系列:LV(LOUIS VUITTON)、马克·雅可布(Marc Jacobs)和马克·雅可布之马克(Marc by Marc Jacobs)。与众所周知的LV所推崇的高贵精神不同,以马克·雅可布个人名字命名的Marc Jacobs品牌系列,是雅可布将其对生活对时尚的创意铺陈在自己的设计中的典型代表,一种兼有上城雅痞和下城街头艺术家尘埃的气味让明星和时尚青年大为欣赏,极力追捧。此外,针对年轻消费者创建的副线品牌马克·雅可布之马克(Marc by Marc Jacobs)也备受关注。
  谈到如此截然不同的三种设计风格,雅可布说:“我在巴黎和纽约各拥有一个创作团队。我不是直线条的人,思维跳跃得非常快。每一季当我们开始设计的时候,手下的设计师们会与我碰头开会,大家交换意见想法。这一过程通常是渐次演进的,而不是只集中在一个设想的基础上。比如,起初我们可能会选择红色作为主色调,到最后也许红色只是拿来提神的点缀罢了。”
  Marc Jacobs系列创办于上个世纪末,雅可布说起创办这个品牌的原因时吐露了自己的心声:“我不像阿玛尼(Armani)那样涉足家居系列,甚至酒店业。我没有兴趣售卖所谓生活方式。我只是想做点衣服,这是让我感觉最幸福的事。时尚并不统治支配你我的生活。我也喜欢美食、音乐、艺术,享受生活。没有谁需要注册加入某种生活方式。你应该可以随时改变心意,只要你自己喜欢就好。”
  “我今年46岁,还时时感觉兴奋和惊喜,这真是让人喜悦。就像时装,它不是必需品,但多有趣啊。我并不是真的回首过往,我只是深爱只有当你年轻时才拥有的无所畏惧的气概,还有自然的好奇心。当这些回忆浮现的时候,我就跟随它们,看它们是否为我带来新的灵感。”
  
  波普艺术是流行推动力
  
  毫无疑问,马克·雅可布改变了今日时尚的面貌,把艺术变成了一种流行。而流行的本质在于其背后担当推手的强大商业机器,自命清高的艺术对此避之不及。然而,半个多世纪前,Andy Warhol及其同侪,首创波普艺术(Pop Art),把流行符号植入了高端的艺术世界里,从而改变了今日艺术的面貌,把流行变成了一种艺术。马克·雅可布顺延着这一打破商业和艺术间壁垒的天才想法,让那些频繁出现在当代艺术馆里的波普艺术作品,也伴随着Louis Vuitton经典的Monogram图案,出现在象征着当代消费社会最高成就的Louis Vuitton精品店中,比如Stephen Sprouse的纽约街头风格涂鸦,村上隆的童趣卡通漫画,或是Richard Prince的异色世界……马克·雅可布推动着这些艺术家,荷枪实弹地进入了商业世界。不得不承认,从未接受过任何当代艺术教育的马克·雅可布确实很像Andy Warhol的精神之子。
  半个世纪以来,无数艺术家都在突破艺术与商业之间的藩篱,并且成果颇丰。然而,仍旧有大量的艺术“精英”,习惯将自己锁在深闺中,怕与外界的凡尘牵扯上关系,以免玷污了自己的高贵血统。许多大名鼎鼎的画商和艺术家,更是喜欢在时尚名人面前显摆自己的艺术知识,让那些浮夸成风的时尚名人自惭形秽,前者认为他们守护着人类的精神大门,后者对他们而言,只是一些仅懂得穿衣打扮的庸俗货色。马克·雅可布虽然经历过Parsons设计学院的专业训练,却并未染指过艺术史,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便一直被这种来自艺术界的“歧视”目光压抑着,这种待遇让向来敏感得如小孩一般的他在艺术面前异常战战兢兢,在面对那些口吐莲花的画商面前谨言慎行,只顾着和助手一个劲交头接耳。
  他曾在接受《Interview》杂志的采访时说:“艺术家在某种程度上是神启的。但我自己只是一个时装设计师,拿一份薪水,整天围着包包、鞋子和衣服转,做些需要创意的决断而已。我并非是受神启发的。”他的画家朋友Elizabeth Peyton听了这番话后,开导他说:“你照样可以随心所欲地爱任何东西,你知道,我们也喜欢衣服啊!”
  
  闷骚男人的裙装癖
  
  马克·雅可布“时尚顽童”的称号不是浪得虚名,从出柜到和男友分手,从裸体和汤姆·福特(Tom Ford)肉搏到和男模搞在一起,从高跟鞋黑丝袜到短裙,他无时不刻不在吸引着人们的眼球。
  与汤姆·福特的见怪不怪相比,雅可布的半裸出镜,则鲜花、烂番茄各收一半。有好事者在网上做调查,超过半数的人毫不客气地说“快让他把衣服穿起来”。自从他第二次戒毒成功后,虽然容貌和身材都上了两个档次,可却失去了舆论支持。秀场迟到2小时,引得众位时装喉舌炮轰不辍不算,他还在myspace上传出了网恋绯闻,一时兴起买了张头等舱机票,让网络那一头,从未谋面的“小朋友”飞到巴黎和他约会,简直与召妓无异。
  雅可布自己却说:“这对我而言,是很出位的事。我想这么做,因为我喜欢。全无知性的一面指引。重点就是没重点。”
  那一年LV男装秀上,他第一次穿了一条苏格兰裙子跑出来,之后再也没脱下过裙子。在麦当娜执导的新片《猥琐与智慧》的首映式上,马克·雅可布又穿裙子亮相了,这回他没穿高跟鞋,而是搭配了黑色靴子和长袜。“我并不经常穿高跟鞋,”他说,“女人们总是说:‘噢,男人不明白我们为了穿高跟鞋和裙子受了多少罪。’但是我可以感同身受。我穿高跟鞋一方面是因为想让自己显得更高一些,另一方面是为了告诉大家,我也可以为时尚而受苦。当然,其实我不觉得痛苦,能够达到自己理想中的形象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我穿裙子和高跟鞋就是为了享受女人们拥有的乐趣。”
  
  我只是想做点衣服,这是让我感觉最幸福的事。
其他文献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课程教学要重视游戏的作用,让儿童在游戏中学习与成长.”因此幼儿课程改革背景下,我们应该做好幼儿课程设置工作,体现幼儿教育目标和
古诗词是我国中华古代优秀文化的智慧结晶,同时也是我国的语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古诗词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提升语文素养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如何提升语文综合能力将是在
低段学生年龄较小,无意注意占主导,如果教师一味地分析字形,只强调文字的工具属性,而忽视教学本身的人文因素,不仅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还大大降低了识字效率,束缚了学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