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课程标准的解析与实践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1234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为了推动我国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革新,真正落实减轻学生的学业压力,帮助其健康快乐地成长,小学语文课程在小学课程标准的基础之上,进行了深刻的研究,并进行了教学实践。其一,通过解析小学课程标准,提取重要的内容;分析重要的内容,逐步叙写目标;明确教学目标,并将其作为教学导向,将小学课程标准落实到位;其二,设计教学工具,使教学流程标准化,指引教师从全局考量各个教学板块怎样使教学目标、教学活动以及教学评价的统一。
  【关键词】 小学课程标准 教学目标 教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16-035-01
  0
  一、解析与实践
  (一)以教学目标为导向,落实小学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
  教学目标是为了完成期望的教学效果,即期望学生能够学会什么。《基于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工作的意见》中提到了在课程标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指的是要结合课程标准设计课程教学观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要求、课程教学实践以及教学评价。因此,教学目标是否明确,阐述是否合理等对在小学课程标准基础之上进行教学活动具有实际的意义。
  小学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的要求是要用一种比较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讲解,这对学生的学习目标达成指明了方向,但是对于一些一线教师的教学评价不够精确,因此,需要在研究课程标准的前提下,提取出其中的重要内容,根据实际的学习情况和教学内容,对每一条的课程标准要求进行逐步地叙写目标,通常是从年级阶段的目标到学期目标,再到单元目标,最后到课时目标。
  1.解析小学课程标准,提取重要内容
  “解析小学课程标准,提取重要内容”指的是在了解和掌握课程标准的前提下,紧密围绕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培养,提取其中的重要内容。笔者以小学阶段的“识字写字”和“阅读”教材内容做下详细的说明。
  (1)在“识字写字”的教材内容里,课程标准要求借力汉语拼音来扩充识字的数量,要认识并会写2500个中文汉字,其中最重要的是要拓展识字范围以及认识生字词并会写。
  (2)在“阅读理解”的教材内容里,课程标准突出以下几点:能够认识并了解课文的字词和主要内容,在阅读的过程中培养良好的习惯;能够根据语境的变化理解词句的含义;能够理解文中所表达的中心思想,并感悟出自己的体会;能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能够倾听别人的诉说,理解别人要表达的意思;能够灵活运用普通话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能够满足课程的要求,自主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2.分析重要内容,逐步叙写目标
  教师在提取重要内容之后,可以结合具体的内容做逐步地目标叙写,这样十分方便,在分析重要内容、进行目标叙写的过程中,需要明确以下两大关系:
  (1)明确课程标准与教材内容之间的关系
  课程标准是教材内容编撰的基础,教材的内容体现了课程标准的重要内容,所以,教师在研究教材的时候,需要结合教材的编撰目的、文章的特征、编撰的方式等,梳理课程标准如何通过教材的内容达到。
  (2)明确课程标准与学生实际情况的关系
  在课程标准的基础之上,将教学目标进行精细化,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学习中遇到的困惑、学习的方法等,使得课程标准让所有的学生都能达标。教师还应该留意课程标准的制定,不仅要考虑到绝大多数的学生,还要能够针对个别的学生,课程标准的制定需要符合学生的不同情况。如果大部分学生都已经达到标准或是超越了标准,教师不应该提出更高的要求,而是应该多加激励学生進行课外的一些学习活动,更加推动自己的个性发展;如果大多数学生都没有达到标准,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具体实情,经过精心的调整,使之达到目标的要求,要合理地放宽达到目标的时长,并且给予学生一对一地指导等,协助其达到课程标准,通过在明确课程标准与学生实际情况关系的前提下,教师逐步进行目标的叙写。
  在进行目标的叙写时,需要按照学生的不同学习水平,建立学习的效果图,使对应的学习内容和行为清晰化,然后再按照学习效果图,从行为的执行者、行为的表现、行为产生的条件以及行为的程度这四点进行目标的叙写,这种叙写的特点是重视学生的学习效果,是一种形象化、可预期、可评价的方式。在叙写方式上用到的行为动词要清晰化,而这些动词是按照实际的学习内容要求所达到何种标准的体现。
  在分析课程目标和叙写目标时,会出现行为动词与学习概念相等、大于或小于的组合方式,这需要结合实际的学习情况、学习内容进行重组叙写,确保目标叙写的精准性和可评价性。在课程标准作为教学目标导向的前提下,分析教材、制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编排学习任务等需要紧密围绕目标。与此同时,要按照标准的流程,逐步进行编排,并且要经常回顾,重复雕琢,考量是否与目标相统一。
  (二)设计教学工具,使教学流程标准化
  在课程标准的教学基础之上,是一种覆盖了全国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的实践性研究,教师的差异化会左右课程标准的具体实施,因此,教学工具的设计就变得十分有用,用教学工具协助教师在课程标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活动,能够为规范化的教学提供保障,继而降低了因为认知不同导致实施不到位的现象。
  二、结束语
  推动在课程标准基础上的教学评价进程,需要更深刻地了解学生的发展不是一个静态的过程,教学的过程能够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应该鼓励教育部门以及教学研究部门制定出一系列的具体要求,让教育工作者将教学方法的研究、教案的研究、教学内容的呈现、教学的论坛以及课题研究等灵活地进行运用,也可以再进行一些课程标准教学的课题培训,探索出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
  [ 参 考 文 献 ]
  [1]陈银萍,张珊珊.基于“绘事后素”理念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研究与实践[J].基础教育参考,2019(6):68-69.
  [2]黄月芳.善于发现勇于实践——浅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J].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19(1).
其他文献
【摘要】 当今社会,知识日新月异,科技突飞猛进。英语是传输信息的重要工具之一。一个人英语阅读能力的高低,往往决定了他吸收有用的信息的数量和质量。所以,从小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具有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 乐读 激发兴趣 以图助学 发挥合作性 增强语感 延伸阅读空间   【中图分类号】 G623.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
摘 要:新课改以来,如何实现学科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落地,成为高中历史教师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难题。本文结合学术型课堂的特点和原则,以《抗日战争》为例,结合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优化课堂教学环节,落实教学目标。  关键词:学术型课堂;核心素养课堂教学落地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36-042-01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
【摘要】 随着我国传统教育观念的改革,新课标素质教育的提出已成为大势所趋,教育理念不断发展,教育方法不断革新,作为人民教育事业的工作者,广大教师群体也应顺应时代发展,转换教育理念,更替教育目标。以传统的教学观念作为参照,教师的教育工作应从单层次对学生的素质的培养转化为适应当前教学目标的核心素养的培养。本文以当下较为流行的单元教学作为切入点,深入如何在单元教学中,转变教学方式,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摘要】 新的课程标准推出后,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高中生物教师不仅要深入研究新的课程标准内容和进行新的理论知识的讲授,还需要明确高中生物作业设计的价值,立足于新的课程内容与结构,同时重视生物作业的设计多样化,以及发挥生物作业在学业评价中的作用,这有利于在开展高中生物作业的设计工作中,确保能够在巩固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并可有效发展其核心素养。  【关键词】 新课程标准 生物作业设
【摘要】 在初中英语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的提升是十分重要的,而通过读和写,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这两方面的能力。教师应该通过创新教学手段,有效的利用读写结合教学,有效的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水平。本文首先浅析了初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的有效对策;其次提出具体的实施;最后提出教学感悟。以此供相关人士参考和和交流。   【关键词】 初中英语 读写结合 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摘要】 教学效率是指教师根据一些优秀的教育观念,对学生进行一段时间的培养之后,学生有了很大的进步。在有效率的教学中的“教学”是指教师激发学生兴趣、督促学生自主学习的行为及方法。其中,教学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一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的学习建立在“愿学”的基础上。二是建立明确的教学目标,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三是选择合适的方法。因为国家实施新课程改革,所以,教学观念纷纷发生了转变,也正因为这
【摘要】 在高考英语考卷中,英语阅读理解分值占最大的比例。无疑,英语阅读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最重要的一环。就目前的英语教学而言,阅读教学中存在着许多问题,阅读能力的滞后不足,也成为了学生坚持学习英语的最大的障碍。笔者在平时的教学教研中,通过不断研究与实践发现: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合理利用语篇分析理论,设计好科学的英语阅读课程,能够高效地帮助学生提高在阅读理解题的分值,最终,学生能在高考中考得理想的
【摘要】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课堂教学中更加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语文课程活动的开展建立在发展学生学习能力的基础上,关注班级中学生存在的主体差异性,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语文品读感悟能力的提升上。而在中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最为重要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品读感悟能力与课堂的情感体验。对此在小学语文中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文学阅读氛围,在品读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反馈,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
【摘要】 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是展现教师德育工作的重要环节,和谐的师生关系式构成教育效能的前提条件。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初中时期孩子心理特点,如自我意识高涨、情感矛盾性体验、人际交往存在新特点等,了解教师最为学生的引领者,应当理解学生,接受学生,以中学生心理特点为基础,学会倾听学生的心声,探究相应的沟通技巧,接受学生的真实感受、发挥同理心、尊重赏识学生,实现与学生真实有效的沟通,让学生快乐获取知识,
【摘要】 课堂注意力不集中现象在高中生中具体普遍性,笔者通过对257名高中生的课堂不注意力情况的调研和分析原因,最终提出相关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注意力 不集中 表现 原因 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11-044-01  0  进入高中后,学生的学习内容日益宽泛深入,节奏逐渐加快,对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很多学生虽然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