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审美来优化中学语文教学

来源 :现代交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lomon_b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素质教育强调学科之间的综合与渗透,教师如果将中学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实现有机结合,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陶冶审美情趣,提高语文教学成绩都会产生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 审美 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10-0148-01
  
  有人说,中学语文教学最好教,只要能管住学生,要求学生做到听、说、读、写、练。但从事语文教学的教师却说,中学语文最难教,课堂上分析课文,课下要求学生写作,整天讲得口干舌燥,教学成绩仍然提不上去,真是费力不讨好。笔者认为,这两种说法都有点偏颇。其实,语文教学也和其他学科教学一样,有其规律可循。近年来,我在从事语文教学过程中,注意将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结合起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我的做法是:
  一、通过阅读范文培养学生审美感受能力
  美感,即审美感受,是指审美主体(审美者)对于审美客体(审美对象)所产生的一种具体的情感体验与反应,或者说是审美主体感受到审美客体后所形成的一种愉悦的精神状态。中学语文教学教材的内容,本身就是一个多层次、多结构、多要素的美学系统。教材所选取的范文,题材多样,内容丰富,不仅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反映了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国度的审美情趣、审美要求和审美理念,同时还蕴含着极其丰富、极其广泛、极其深刻的美学内容。我在教学这些名篇时,没有让学生随便读一读、背一背就算完,而是将中学语文教学与实施、渗透、强化审美教育紧密结合起来,通过阅读范文、分析内容、说写训练等各种形式,来帮助和指导学生去充分感受美、正确鉴赏美、准确创造美。如笔者每次在语文教学中,总是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施,反复播媒体视频或者课文录音,为学生构建一种浓郁的美感氛围,引导学生在和谐的气氛中集中精力反复聆听,认真品味教材范文中的美好形象,感受美好生活和美好情感,指导学生要从朗读者的语气、语调中去感受文中的哪些地方能够深深地感动你。有一次,指导学生在听完《周总理,你在哪里》和《小巷深处》这两篇课文时,全班学生早已是泪流满面。然后,再进一步分析课文,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通过指导写作培养学生审美联想能力
  写作不仅是教师感觉头痛的事,同时也是学生感到困难最大的事。教师如何引导学生用审美的眼光来看待语文教材中的范例,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把写作变成美的享受,是两者综合渗透的关键。
  首先,从观察生活入手,引导学生用自己掌握的语言描述真实。教学实践中发现,有不少学生写作文时生编硬套优秀作文,甚至机械模仿优秀作文,不能很好表达自己的真实感情。如何引导学生走出误区,让学生认识到描写实质上只是为了让作品反映的内容更加真实、具体?我教学作家峻青的《海滨仲夏夜》一课时,先让学生悉心阅读“夕阳落山不久,西方的天空,还燃烧着一片橘红色的晚霞。大海也被这霞光染成了红色……”这段文字,然后提出问题:“这段文字描写的是什么地方出现的景色?作者为什么用‘燃烧’这个词?”学生便争先恐后地回答。接着通过分析、引导,让学生明白了作者之所以用“橘红色”来形容晚霞,用“染成了红色”描写海水的色彩,用“燃烧”一词描绘晚霞的情态,把海滨夏夜的景描写得如此逼真、生动、形象,是因为作者深入生活,并能细致入微地观察、感受和思考。为指导学生用自己的眼去观察生活,以自己的心去理解、感受生活,写真人真事,抒真情实感提供了契机。
  二是指导学生强化审美训练,学会积累素材。不少学生平时不注意阅读,不注意观察,不善于积累,不重视作文训练,写作时空洞无物,主题不鲜明,语言不精炼,表达不准确。我以范文为范例,引导深刻体味文章蕴含的美学韵味,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提高了学生认识美、鉴赏美的能力。在扩大学生阅读面方面,我指导学生办起了“图书角”,鼓励学生把自己已经阅读过的优秀图书带到班里来,让同学们共享美文,时间不长,学生就从家里主动带来了几百册。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自觉阅读,欣赏到不少在教材中看不到的美文章,产生了浓厚的阅读兴趣;在强化作文訓练方面,我指导学生开展了写观察日记活动,要求学生每天采写一篇日记,既可以写自己观察的景物、经历过的事件,也可以写自己感受到的道理。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们渐渐喜欢上了作文,作文水平也明显提高。
  三、通过课文分析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我在教学中是通过挖掘和分析教材中文章的语言美、形象美、意境美,来唤起学生情感,调动学生想象力,提高学生审美鉴赏力的。
  一是抓住文章中美的语言。如在教学《荷塘月色》时,抓住作者以细腻委婉的笔触描绘出的一幅淡雅而富于诗意的图画,分析字里行间透出的那一股淡淡的喜悦,交织着淡淡的哀愁。用语言的中介,引导学生感觉景物中所寄寓的至情至深的意境,来调动学生思维,激起了活跃的想象。二是抓住文中美的形象,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欣赏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尤其是带有普遍社会意义的典型形象的美,来细心揣摩、反复品味,并深刻体验所表现出来的特有的情感。如魏巍的《我的老师》中的师生情,《背影》中的父子情,《七根火柴》中的战友情,等等。三是抓住文章中美的意境,引导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来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的,如教学马致远的《天净沙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教育教学中。同样,多媒体课件对提高物理教学效率也很有裨益。本文将就如何在物理教学中正确、恰当地使用多媒体课件加以阐释。  [关键词]正确认识 制作技巧 科学使用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10-0147-01    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生动形象、容量大,能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取更多
友谊是人生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之一。许多人都认为,人的一生交的朋友越多越好。但是最近科学研究表明,人类的好友圈子不是想有多大就有多大,因为人的交友能力是有极限的。  著名的邓巴定律  罗宾·邓巴是牛津大学研究认知与进化的人类学家。1992年,他根据自己对灵长类的研究结果提出了著名的“社会脑假说”。假说认为,与其他动物相比,灵长类似乎选择了一条特异独行的演化策略,即呆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种群中彼此协助。而
随着体育教学的逐步开展,我国各个高校的体育教学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下面将以篮球为例进行具体地阐述.自我国开设篮球课程以来,各个高校的篮球训练方法以及训练技巧都在不同
成书年代和作者生活时代一直尚无定论.关于作者生活时代的说法主要有“元末明初”、”宋代乃至以前”、“元代中后期”、”明中叶”等数说.成书年代的探讨则基本上以这种说法
现代交际杂志创刊于1987年5月。由吉林省社会科学院主管,为吉林省社科类一级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22-1010/C。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9—5349,邮发代号12—200)。
表里山河的山西有着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是山西省转型发展的重要发力点。纵观世界旅游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再结合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及居民旅游需求,汽车露
2005年1月配额取消后,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国和出口国,应如何调整自身战略以适应新的挑战已成为当前的热点问题之一。传统的国际化战略多建立在比较优势理论的基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