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如今的教育早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承与讲授,它更是一种服务,为学生服务,为学生的学习服务。教师应教会学生的也不仅仅是既定的知识和技能,更要教会学生如何适应环境、如何与他人相处、如何自主选择。新教育为辅导员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标准,更新的挑战。大学辅导员除了负责学生日常生活与学习的管理之外,他的角色更是一个服务者——辅导员是学生大学生活的引导员,是大学生心理障碍的疏导员,是大学生自主学习的督导员。
关键词:辅导员;大学生;教育
以前我对大学辅导员工作的认识和其他许多人一样,只停留在粗浅的层面——认为其职责不过是对学生的日常管理,以确保学生的早操、上课、晚自习等日常校内活动能正常进行;这一职业也远不如其他任课教师那么高尚、崇高,那么值得别人尊敬……然而,自从2007年9月我担任我校商务英语两个班的班主任后,尤其是2008年暑期有幸参加辽宁省高教委组办的全省辅导员培训班,听了一些优秀辅导员的报告后,我的认识逐渐改变,从此,这份工作在我心中的分量越来越重。
一、辅导员是学生大学生活的引导员
许多大学新生入校后,对学校、教室或寝室的设施与条件不满意,对一切都感到陌生,觉得现实与理想中的“象牙塔”相去甚远,于是有的学生产生“回归心理”,甚至整天哭哭啼啼。如果不及时改变,这种状态就会严重影响个人的学习和发展。这时辅导员就应该及时引导学生积极、主动适应环境,充当大学生新生活的引导员。
首先,辅导员要引导学生客观面对现实,积极调整,选择恰当的对策。辅导员要引导教育学生,当理想与现实有差距时,我们应采取积极的妥协、务实的态度,来面对现实,接受现实,并努力行动来改造现实,使自己逐步走近理想。大学新生步入校园,其实就是走进了一个微型社会。在接触社会的过程中,要从主观上采取积极态度,而不是消极地等待;在调解社会环境和自身之间的矛盾时,要审时度势,有条件地选择改造环境的条件,无条件地选择改造自身的办法,这样才能既不想入非非,又不自暴自弃,找到最佳的方案。其次,辅导员要引导学生主动接触环境。另外,新生还可多向高年级同学或老乡请教,这是熟悉校园环境的一个最快捷的方法。勤与同乡交流与沟通,也会帮助新生获得校园相关信息,还会使新生由于地缘而产生一种对环境的亲切感。这样,辅导员就慢慢将学生引入新环境,使之逐渐接受并适应大学生活,进而营造一个理想、和谐的教育环境。
二、辅导员是大学生心理障碍的疏导员
由于生活环境的改变,许多学生进入大学后会产生因环境的变异而导致的心理障碍。大学生活是学生们人生中第一次独立生活与学习的开始,离开了父母的呵护,许多大学生一时难以适应;另外,大学校园里,学生都来自五湖四海,他们有着不同的家庭、文化背景,有着多样化的兴趣、爱好,在思想观念、生活习惯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同学间在遇到实际问题时往往容易发生冲突,许多同学会因此而产生人际关系方面的心理障碍。这些心理障碍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疏导与排除就会严重影响学生个人的适应和发展。
当学生出现以上心理障碍时,不但需要学校开设心理学讲座及课程,设置心理健康咨询机构,更需要辅导员及时谈心,耐心疏导。辅导员不但要做到“思想育人”,更要做到“心理育人”。学生心理处在动态当中,辅导员要深入学生当中,细致观察,及时了解情况。另外,步入大学后许多新生感到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差距过大而产生一种自卑心理,从而导致求知欲下降、进取心减弱、自信心丧失、缺乏积极情感而恐惧与同学交往。因此辅导员要帮助学生克服这种心理,教育学生必须在渐进的妥协中修正原来对自己的认识,逐步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还要积极参加交往活动,增加成功交往体验,宽容地看待他人、处理冲突。只有这样才我们才会将学生从低落的情绪或冷漠的态度中解救出来,使他们摆脱封闭的自我和恐惧、焦虑、烦躁等情绪;也只有这样才能从心灵上唤醒他们,使学生逐步适应环境,与环境和谐相处,与同学间彼此宽容,建立融洽的同学关系。
三、辅导员是大学生自主学习的督导员
大学的学习与中学的学习相比,无论课程的安排、教师的授课方式与课外辅导等都有明显的不同。当突然面对大学较为宽松的管理模式,面对学习活动中指导性远远多于指令性的大学教师,面对大量的课余时间必须自行安排时,许多大学生感到不知所措,目标缺失,备感空虚和无聊。此时辅导员要指导并帮助学生合理规划目标,调试其学习策略,改变其学习方法。
1. 辅导员要督导学生确立一个正确的目标
即教育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结合新的学习环境确立一个适宜的目标。有了明确目标,才会有内在驱动力,才会促使学生变得积极向上,从而更有利于让其克服各种心理障碍,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成功动机。同时,辅导员还应督导学生随时根据已经变化了的情况,及时调整既定目标,以免目标脱离实际。
2. 辅导员要督导学生培养自我管理学习的能力
进入大学阶段,学习对大学生提出了“学会学习”的要求,即维果茨基所强调的,大学教育不应是人在教育学生,而应是学生自己在教育自己。辅导员要培养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对于各种选修课、辅修课及大量业余时间中学习内容的自我选择能力,使学生在自我选择中逐渐培养自我管理、自我学习的能力,从而实现自我教育;在自我选择中练就以后生存所需的各种能力,让其学会学习,学会生存。
大学是一名学生从未成年转变到成年的关键阶段,在这段成长期间需要辅导员的耐心引导,更需要辅导员的及时疏导和有利督导。辅导员工作对学生的成长非常重要,它更能体现出培养人、塑造心灵、变革精神世界的教育宗旨,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类心灵工程师”。从这一点看,辅导员工作更加崇高、更加神圣!希望自己能与从事辅导员工作的同仁们共勉,共同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
参考文献:
[1]冯正直.大学心理素质教育[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林崇德.教育为的是学生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陈建翔,王松.新教育:为学习服务[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抚顺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外语系)
关键词:辅导员;大学生;教育
以前我对大学辅导员工作的认识和其他许多人一样,只停留在粗浅的层面——认为其职责不过是对学生的日常管理,以确保学生的早操、上课、晚自习等日常校内活动能正常进行;这一职业也远不如其他任课教师那么高尚、崇高,那么值得别人尊敬……然而,自从2007年9月我担任我校商务英语两个班的班主任后,尤其是2008年暑期有幸参加辽宁省高教委组办的全省辅导员培训班,听了一些优秀辅导员的报告后,我的认识逐渐改变,从此,这份工作在我心中的分量越来越重。
一、辅导员是学生大学生活的引导员
许多大学新生入校后,对学校、教室或寝室的设施与条件不满意,对一切都感到陌生,觉得现实与理想中的“象牙塔”相去甚远,于是有的学生产生“回归心理”,甚至整天哭哭啼啼。如果不及时改变,这种状态就会严重影响个人的学习和发展。这时辅导员就应该及时引导学生积极、主动适应环境,充当大学生新生活的引导员。
首先,辅导员要引导学生客观面对现实,积极调整,选择恰当的对策。辅导员要引导教育学生,当理想与现实有差距时,我们应采取积极的妥协、务实的态度,来面对现实,接受现实,并努力行动来改造现实,使自己逐步走近理想。大学新生步入校园,其实就是走进了一个微型社会。在接触社会的过程中,要从主观上采取积极态度,而不是消极地等待;在调解社会环境和自身之间的矛盾时,要审时度势,有条件地选择改造环境的条件,无条件地选择改造自身的办法,这样才能既不想入非非,又不自暴自弃,找到最佳的方案。其次,辅导员要引导学生主动接触环境。另外,新生还可多向高年级同学或老乡请教,这是熟悉校园环境的一个最快捷的方法。勤与同乡交流与沟通,也会帮助新生获得校园相关信息,还会使新生由于地缘而产生一种对环境的亲切感。这样,辅导员就慢慢将学生引入新环境,使之逐渐接受并适应大学生活,进而营造一个理想、和谐的教育环境。
二、辅导员是大学生心理障碍的疏导员
由于生活环境的改变,许多学生进入大学后会产生因环境的变异而导致的心理障碍。大学生活是学生们人生中第一次独立生活与学习的开始,离开了父母的呵护,许多大学生一时难以适应;另外,大学校园里,学生都来自五湖四海,他们有着不同的家庭、文化背景,有着多样化的兴趣、爱好,在思想观念、生活习惯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同学间在遇到实际问题时往往容易发生冲突,许多同学会因此而产生人际关系方面的心理障碍。这些心理障碍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疏导与排除就会严重影响学生个人的适应和发展。
当学生出现以上心理障碍时,不但需要学校开设心理学讲座及课程,设置心理健康咨询机构,更需要辅导员及时谈心,耐心疏导。辅导员不但要做到“思想育人”,更要做到“心理育人”。学生心理处在动态当中,辅导员要深入学生当中,细致观察,及时了解情况。另外,步入大学后许多新生感到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差距过大而产生一种自卑心理,从而导致求知欲下降、进取心减弱、自信心丧失、缺乏积极情感而恐惧与同学交往。因此辅导员要帮助学生克服这种心理,教育学生必须在渐进的妥协中修正原来对自己的认识,逐步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还要积极参加交往活动,增加成功交往体验,宽容地看待他人、处理冲突。只有这样才我们才会将学生从低落的情绪或冷漠的态度中解救出来,使他们摆脱封闭的自我和恐惧、焦虑、烦躁等情绪;也只有这样才能从心灵上唤醒他们,使学生逐步适应环境,与环境和谐相处,与同学间彼此宽容,建立融洽的同学关系。
三、辅导员是大学生自主学习的督导员
大学的学习与中学的学习相比,无论课程的安排、教师的授课方式与课外辅导等都有明显的不同。当突然面对大学较为宽松的管理模式,面对学习活动中指导性远远多于指令性的大学教师,面对大量的课余时间必须自行安排时,许多大学生感到不知所措,目标缺失,备感空虚和无聊。此时辅导员要指导并帮助学生合理规划目标,调试其学习策略,改变其学习方法。
1. 辅导员要督导学生确立一个正确的目标
即教育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结合新的学习环境确立一个适宜的目标。有了明确目标,才会有内在驱动力,才会促使学生变得积极向上,从而更有利于让其克服各种心理障碍,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成功动机。同时,辅导员还应督导学生随时根据已经变化了的情况,及时调整既定目标,以免目标脱离实际。
2. 辅导员要督导学生培养自我管理学习的能力
进入大学阶段,学习对大学生提出了“学会学习”的要求,即维果茨基所强调的,大学教育不应是人在教育学生,而应是学生自己在教育自己。辅导员要培养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对于各种选修课、辅修课及大量业余时间中学习内容的自我选择能力,使学生在自我选择中逐渐培养自我管理、自我学习的能力,从而实现自我教育;在自我选择中练就以后生存所需的各种能力,让其学会学习,学会生存。
大学是一名学生从未成年转变到成年的关键阶段,在这段成长期间需要辅导员的耐心引导,更需要辅导员的及时疏导和有利督导。辅导员工作对学生的成长非常重要,它更能体现出培养人、塑造心灵、变革精神世界的教育宗旨,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类心灵工程师”。从这一点看,辅导员工作更加崇高、更加神圣!希望自己能与从事辅导员工作的同仁们共勉,共同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
参考文献:
[1]冯正直.大学心理素质教育[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林崇德.教育为的是学生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陈建翔,王松.新教育:为学习服务[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抚顺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外语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