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实行心理素质教育

来源 :教育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flytekmil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新形势下青少年成长的特点实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学校素质教育及德育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对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良好的道德品德,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重视对小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在低年级,结合生动具体的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健康辅导。低年级学生有强列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着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对周围的环境好奇、敏感、喜欢模仿,但明辨是非能力差,对某些事的判断容易出现偏激,可能出现盲目模仿的现象,甚至做出一些让人吃惊的事情,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危害。在教学中做好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如何从多方面多角度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渗透,引导,显得至关重要。联系自己多年在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经验中谈几点看法及感受。
  一、把握住《思想品德》教材和心理素质教育的结合点
  对小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主要是帮助小学生认识自己、悦纳自己,提高他们对小学生活的适应能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态度,培养他们开朗、向上、乐学、合群、自信、自立、开拓、创新的健康人格。对于低年级小学生,根据他们生理特征和认知能力,主要是要培养他们能够适应步入小学后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乐于与同学、老师交往,克服孤僻、胆心理,能感受在班队集体中共同学习和生活的乐趣,学会在与同学交往中友善相待,互相谦让,在学习中乐学好学,克服粗心、马虎,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素质教育的方法
  (1)发挥榜样力量。从低年级小学生的心理因素分析,一般他们都十分崇尚自己心目中的英雄人物,把英雄人物作为自己追求、模仿、学习的楷模。真正的英雄人物本身往往就是有健康、理想的人格,具有对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认识观的重要的影响。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情感渗透。从一些小故事中让他们明白其中的道理,不自觉的受到感染,从而起到思想品德教育的作用。根据课本中的内容联系实际,用古今中外的名人事迹做感情方面的渗透,感悟人世间的真情。让勤劳勇敢、善良正直、艰苦朴素、助人为乐、珍惜时间等一些优良品质,在他们头脑中自然而然的形成,影响日常生活行动,成为行动的指南。从一些非常感人的家庭故事中,逐渐体会父母的辛苦,家庭生活的温暖。理解父母对子女的关爱,知道父母之爱是是人世间最纯结、最无私的爱,我们应该孝敬父母,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让他们实实在在体会到自己生活在一个充满爱的世界里,让他们也有一颗纯洁美好的心灵,心中充满爱。这样他们在以后的生活中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能承受搓折、历经失败后,也不会做出一些让人易想不到的事,不会出现过激行为,保持良好的心态。因此在教学进程中,我们必须要善于开掘榜样人物的心里动态,激起学生的共鸣。
  (2)紧扣生活实践。低年级小学生刚步入学校学习,开始完成各种学习任务,学习各种实践技能,学习创新精神,成功使他能更加勤奋,不断进取,增强自信性和自主力,而挫折会使他退缩、害怕困难,产生自卑,产生厌学及其它行为问题。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紧密联系学生的实践活动,实施素质教育要靠全面推进,在思想品德课中加强心理素质教育,体现了把德、智、体、美等有机地统一在一个教育活动过程中,针对小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强化心理健康教育,促进了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全体发展。
  人的心理素质要在生活实践中得到培养,如同小学的体魄要在锻炼中得到增强,文化素质要在实践得到提高,道德素质要在道德行为中发展一样,小学生的心理素质只有在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不断磨砺,才能使他们成为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人。低年级小学生,他们的心理活动显得纯真、直率,有较强的开放性,他们的心理发展有较大的可塑性,也正是由于他们的心理素质处于形成和发展时期,所以更需要重视在生活实践中训练道德行为能力,健全人格,保持良好的心态。
  在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把教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对培养小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有很好的效果。注意觀察挖掘学生在生活中的点滴小事进行教育。从日常生活中感悟生活,从中受到教育。比如让他们种几棵小树,栽几株花,喂养一些小动物。这样他们在植树、种花、喂养小动物的过程中,不但培养了做事耐心、负责、有爱心的思想感情,而且还增长了很多有关动物、植物的知识,培养了一种兴趣和爱好。可以进一步与周围的生活环境相联系,联系中国的人口问题,环境污染问题,全球气候变暖问题,以及气侯变暖以后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引起小学生对各方面问题的兴趣,培养讲卫生,保护环境,从而为保护环境自觉行动起来,做个“环保小卫士”。
  (3)优化课堂教学方式。如何优化课堂教学,改革教学方法,在游戏中受到教育,提高教育效果呢?在教育方式上,更要体现出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作为终极目标。摆正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以思想品德课的综合知识和小学生的亲身体验为载体,不断地诱发小学生主动探索的动机,教师要根据小学生活泼好动的身体特点,比较好奇、喜欢探究的心理特点,充分考虑他们的学习心理需要,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环境,为每一位小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足够的思维和表现空间,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中,教师注意让小学生以游戏的方法体验或表演自己的心理和行动。常让小学生自编、自演一些生活小品、小故事,比如《小红帽的故事》,《狼和狐狸的故事》等等。小学生在课下都很认真地准备,在课下自行组织练习、表演,从而,在表演中去领悟、体会一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道理。小学生们尽最大的能力模仿人物角色,体验故事中人物复杂的心理特点,感悟丰富的思想感情。把自己喜、怒、哀、乐的思想感情融于故事中。因此我经常把一些喜闻乐见的小品、竞猜、竞赛、抢答、辩论等感兴趣的话题拿到课堂上来。引导小学生课后继续去进行探索、探讨、交流有关信息。这样既可以获的多方面的知识,又培养了优秀的思想品德,使学生在生活中真正成为学习的小主人,从生活中受到思想感染,从而也培养自己良好的心理素质。
其他文献
摘要:初中学生充满朝气活力,更充满了叛逆,用什么来融化叛逆的坚冰。唯有教师的关爱、理解、尊重、包容、信任、等待、责任最重要。可以采用观察预防,赏识期待,优点的放大,缺点的缩小;承认差异,允许失败,赏识和期待是创造“奇迹”的教育智慧,是学生成功的催化剂和发动机。  关键词:观察 赏识 方圆 策略  全国著名十佳优秀班主任段惠民说:“教就是教做真人,育就是育人心灵。”理性的爱是教育的灵魂,带着这份沉甸
期刊
摘要:教育都对“后进生”的爱同,绝不应是为了追求某种教育效果面故作姿态的“平易近人”,而是教育者真诚人道主义情怀的自然流露。只要我们以宽阔的胸怀、博大的母爱去关心、爱护他们,用真情去感化他们,最终会融化他们的自卑、冷漠、对立之心,使他们逐渐亲其师,感其情,听其言。其实学时很多不经意的小事,当我们自己早已淡忘,但是孩子却已铭记在心。爱,是教师心中永恒的一抹阳光。  关键词:爱 后进生 沟通  最近我
期刊
书法,是我国汉字书写的一种传统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一件瑰宝。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无论是美化环境、装饰物品,还是欢庆节日、书写标语等等,都不难发现各种书法的神姿。中国书法,源源流长,博大精深。它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形式,成为人类艺术殿堂中的一朵奇葩,成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书法,是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提升学生审美素养的重要途径。由此,书法教育的成败与否,关系到书法
期刊
一、小学语文中阅读教学的意义  阅读是课文解读的“催化剂”有助于“听读”水平的提高,阅读是沟通口语和书面语的“桥梁”,有利于“说写”水平的提高,阅读是一种高尚精神享受,有利于人文素质的提高,阅读也有利于提高语言的规范化程度。阅读教学,是为了着重培养理解书面语言的能力。无论从我国语言文字的基本特性和语文教学的根本宗旨方面来看,还是从阅读教学论和阅读认知心理方面分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核心和灵魂都应该
期刊
摘要:作为新课程所积极倡导的三种学习方式之一,合作学习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一言堂”、学生以“个体学习”为主的模式。以问题的提出为核心,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以合作学习为主要教学形式,完成教学发展的最终目标。但研究中发现轰轰烈烈的小组合作在热热闹闹地进行着,实则多流于形式,实际收益甚微,小组合作学习全面开花,但华而不实,本论文将通过实际课堂的分析,对如何增强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进行探究。  关键词:
期刊
我是一名小学语文教师。从小理想是做一名教师,因此十分热爱教育事业,愿意为这太阳下最光辉的事业而学习、探索、奋斗一生。  题记: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德】雅斯贝尔斯  在每个班级中总有几个让老师很头痛的孩子,他们或调皮活跃或沉默不语,他们的成绩拖在班级最后,他们被成为“后进生”。我在教学中也遇到很多这样的孩子,所以我一直在困惑,一直在
期刊
学好语文,提高交际水平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一个过程,即从敢于说到有所说,再到善于说,通过三个具有内在联系的训练步骤,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进行说的训练,其收效相当明显。  要培养学生说话的能力,首先要使他们敢于说,没有这个胆量,就谈不上他们有所说和善于说。学生不敢大胆说话,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对自己说话的能力的培养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二是怕说错了被人讥笑
期刊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是义务教育教科书鲁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一节《疆域》第二课时《行政区划》。本节教材主要讲述的内容:引导学生记住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划的位置、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本节课是对疆域的进一步学习,是在综合考虑政治、经济、民族、历史、自然和军事等要素的基础上确定下来。它是国家实行有效管理、实现稳定发展的基础,也是进一步认识区域差异、区域发展
期刊
内容摘要:二十一世纪需要创新型人才。“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源泉”,因此,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应该从基础教育抓起,学校应担负起培养具有创新品质的创新型学生的责任。学生创新思维主要体现在:学生敢于置疑,善于置疑,敢于推陈出新的问题意识和不迷信权威的勇气;有广阔的思维空间,具有直觉思维,求异思维,发散思维,归纳思维等多种思维能力;有进行科学创新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即课程标准
期刊
摘要: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生物探究实验,实验的成功与否对学生探究兴趣和学习兴趣的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对该探究进行了思考和改进。  关键词:探究 鼠妇 思考 改进  《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生物课程理念是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人教社按照新课程标准编写的实验教材中安排了丰富多样的探究活动,其中第一个完整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