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国际会展信息

来源 :对外大传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dlt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国伦敦亚洲博览会
  展会日期:2005年2月3日—5日
  展会地点:英国伦敦
  
  2005年西班牙国际制冷展
  展会日期:2005年2月23日—26日
  展会地点:西班牙马德里
  
  2005年纽约国际面料展
  展会日期:2005年3月9日—11日
  展会地点:美国纽约
  
  2005国际面包糕点、糖果蜜饯巧克力及冰淇淋工业展览周
  展会日期:2005年4月20日—24日
  展会地点:法国巴黎
  
  第十四届慕尼黑国际环保、能源和资源综合利用贸易博览会
  展会日期:2005年4月25日—29日
  展会地点:德国慕尼黑
  
  2005年西班牙马德里国际汽车零配件展览会
  展会日期:2005年5月11—15日
  展会地点:西班牙马德里
  
  拉斯维加斯国际五金展览会
  展会日期:2005年5月17日—19日
  展会地点:美国拉斯维加斯市
  
  2005年美国国际科技信息博览会
  展会日期:2005年6月2日—30日
  展会地点:美国纽约
  
  2005年马来西亚国际印刷、纸张与包装机械展览会
  展会日期:2005年7月22日—25日
  展会地点:马来西亚吉隆坡
  
  2005年莫斯科国际汽车暨配件展
  展会日期:2005年日月25日—31日
  展会地点:俄罗斯莫斯科
  
  2005巴黎国际成衣展
  展会日期:2005年9月3日—6日
  展会地点:法国巴黎
  
  2005年日本国际石材展
  展会日期:2005年11月11日—15日
  展会地点:日本东京
  
  责编:朱 静
其他文献
“知已知彼”更好地走近受众群    编者按:“你说你离我很远,你真的就在我心田,你说你离我很近,越过天涯,不变的情感。”当这熟悉的旋律升起,海内外熟悉唐诗的观众的脑海里就自然而然地浮现出张九龄《望月怀远》中“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名句。《天涯共此时》栏目片头中一片蔚蓝色的大海边际线上升腾起一轮明黄的月亮正是取材于此。《天涯共此时》栏目从1992创办伊始,就将自己定位为“海峡两岸亲情交流的桥梁”
期刊
“知已知彼”更好地走近受众群    编者按:“如何‘知己知彼’更好地走近受众群?”这是一个涉及领域很广的话题,但问题的解决又的确迫在眉睫。当本刊记者在今年“两会”期间与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蔡名照进行的简短交流中,却感到他用“事实”二字,道出了新闻传播的内涵,他说:“外宣从文化渗透力来讲,要利用人类共同的表达方式来提高表达效果,容易打动人心的是事实,大家都信奉事实。比如说这个山是800米高,那它就
期刊
多边外交有许多可以玩耍的平台,其中玩“文字游戏”是最逗人的,但也最烦人。  我在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工作期间,几乎天天都需要参加磋商安理会的各类决议草案、主席声明稿和其他文件。外交无小事。每次,我都是“奉命”与其他国家的同行玩几把“文字游戏”,乐此不疲,并在这个过程中体验到了酸甜苦辣。    说好英国话    联合国有阿拉伯文、中文、英文、法文、俄文和西班牙文等六种正式语种,但“销路”最广的是英文。在
期刊
“知已知彼”更好的走近受众群    编者按:日本仿佛是由一个个珠花项链串连而成的美丽岛国,静静地伫立在与中国一衣带水的日本海上。但是这个国家好像总是离我们既近又远,近的是1884年,如同欧洲的文艺复兴的日本明治维新,给日本带来了社会变革的勃勃生机。中国清末时期,孙中山等一代革命志士为寻求革命真理而蹈海赴日,直至时隔百年的今天,中国留学亚洲的留学生仍将日本作为首选之地。  但是一百多年来,日本帝国主
期刊
五十多年前,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下称“国图公司”)成立。在几十年间,这里几乎是中国纸介宣传品走向海外的唯一通道。  进入改革开放年代,中国的出版业像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它最初如几条涓涓溪流,各自努力形成喷涌之势,这使得中国的图书对外出版形成了百舸争流的局面,尽管到目前,我们的出版业还没有向国际资本开放,但是如国际资本贝塔斯曼,当当书店已经进入流通渠道,而对外出版物也如百花齐放,已经有众多出版社
期刊
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努力开创外宣工作新局面  ——中国外文局常务副局长郭晓勇    今年4月20日到21日,中央召开了对外宣传工作会议。这次会议预示着中国对外传播事业将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机遇期。会后,我们采访了一些中央涉外媒体的领导,他们结合工作实际讲述了自己对这次会议精神的学习体会。  记者(以下简称记):这次中央对外宣传工作会议星党中央在新世纪新阶段召开的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作为外宣战线的一名领
期刊
云南丽江古城以其独特的价值和魅力,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是世界对丽江古城几千年文化积淀和独特文化价值得以完好保存所给予的肯定和嘉奖。面对如此充满浓郁、悠久、和谐人文气息的古城,怎样建设现代化城市?丽江人选择了一条“保护古城区,开发新城区”的道路。这一明智的选择,给丽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仅以旅游业为例,这几年的效益年年递增,2004年来丽江旅游的海内外游客
期刊
编者按:《陶非陶:我在陶瓷国度的明星历程》一书讲述了一位留学生在中国学习和生活的经历和感受。他本人聪明、善良、多才多艺,是中国著名相声演员丁广泉的弟子。书中通过这位外国人在中国学习、恋爱、旅游、制陶、练习书法绘画、做沙雕、主持节目、唱京剧、演小品的感受,以及他对于中国的见解,使读者通过他的眼睛,印证了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折射出现代中国的巨变,使更多的外国人了解到中国当今最新的发展进程,向全世界人民
期刊
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一般人都称“外文局”,这是一家中国规模最大的外文出版发行机构,每年以20种语言文字出版向世界出版两千多种图书。   2004年本刊第二期“总编手记”栏目中,我们刊登了中国外文局副局长兼总编辑黄友义撰写的《外文图书出版向对象国靠岸》一文。文章刊登之后的三四个月中,在编辑部收到的信息反馈和读者调查表中,此文一直高居最受读者欢迎的文章前五名。作为从事外宣工作的记者,我们能够理解读
期刊
编者按:《中国外文局50年——回忆录》收录了王作民的《我所知道的杨承芳》一文,隔着那些印刷字体,我们能从那流畅、激扬的文字中触摸到作者对同事、对事业的深情。工作民于1949年参加国际新闻局工作,1984年从外文局离休,曾任新世界出版社副总编辑。但这个简单的履历不足以涵盖她光彩照人的一生,正如中国外文局常务副局长郭晓勇在给王作民的老战友张彦的复信中所言:在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之际,他们夫妇毅然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