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西治吏再出重拳。2012年8月23日,山西省纪委、省监察厅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因“吃拿卡要”处理处分问题官员881人,其中17人已被移送司法机关。这就是说,从今年5月到8月,山西“吃拿卡要”专项整治行动开展的100多天里,平均每天就有8名官员因此受到处理。
据了解,从2010年山西查处上班时间“玩乐享受”干部,到2011年再掀“查岗风暴”治贪腐,再到此次向“吃拿卡要”问题开战,这已是山西治吏的第三记重拳。不难看出,其目的是荡涤沉积已久的官场陋习,再造山西官场。
一权在握,“卡”住利益
所谓“吃拿卡要”是指具有决策、审批、执法权的单位和个人利用职务便利向管理服务对象牟取利益的行为。这一问题在山西到底有多严重?山西纪委的相关人员向环球人物杂志记者介绍了刚查处的几起典型案件。
2011年6月的一天,沁水县交通局长段某给核工业长沙中南建设工程集团公司项目负责人石某去了个电话,表示有个“好事”可以见面谈谈。由于石某正出差在外,就立刻派了她的心腹郑某前去。饭桌上,二人一顿开场白后,段某进入正题:“小郑啊,定中线定都到张村段路段改造工程,你们想不想要啊?咱们关系不一般,我也就不跟你兜圈子了。早就有人来我这挂了号,想要这工程,但我看他们没诚意(才返5个点),也没能力,就没答应,给你留着了。”听了段某这番话,郑某先是一番感谢,随后赶紧向石某请示,最后当面承诺,拿出款项的8%作回扣,段某满意地点点头。一个月后,段某就从石某的办公室提走了装有150万元现金的旅行箱。之后,段某安排石某一方以沁水县交通运输局工程公司的名义先行进驻工地施工,后通过操控招标,让其如愿揽到工程。
这是听了话,如果不听话,段某也还有“办法”。2011年,段某安排自己的司机到下属一公司任经理,原来的经理苏某不配合交接。段某没手软,直接安排举报苏某有经济问题。当年7月,苏某就被沁水县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苏某也不得不来向段某求情,前后送给段某11万元,后者才答应帮忙摆平此事。
经查,自2009年以来,仅在沁水的公路工程项目上,段某借助手中权力“吃拿卡要”达30次,涉嫌收受贿赂641万元,另有数百万元巨额财产不能说明合法来源。现在,段某已受行政开除处分。同时,移送司法机关调查处理。
而此类问题并非个案。在2007年至今的5年时间里,代县公安局治安大队大队长赵某利用民爆用品审批和监管的职务便利,多次向代县多家铁矿企业索要现金,同时还以合作投资的名义入股多家铁矿企业和选矿厂,牟取利益。短短几年时间,敛财上千万元。
如果说段某、赵某这样的大鬼难缠,“卡”住人们的小鬼也同样不好对付。
“赵老板,到鸿星食府一下,我正和朋友吃饭。什么?你忙呢?!你以为我就不忙。以后你有事找我的时候,我可能忙得连饭也顾不上吃。过不过来,你就看着办吧。”2011年5月29日下午,阳城县运管所驻客运站场管理办公室负责人邢某打电话叫长途站客运户赵某到饭店来结账,话里隐含威胁。赵某无奈,只能立刻赶来,为邢某付了几百元的饭钱……
2011年5月,新华人寿保险晋城中心支公司迁址后未及时变更工商登记,为避免处罚,保险公司业务部经理冯某等人找到了负责该地区的工商所副所长郎某,想吃个饭,说说情。郎某表面答应,但就是迟迟不办。郎某先是请朋友吃饭,让冯某来买单,然后郎某又向冯某提出要让保险公司向工商所交1万元的赞助费。最后,直到保险公司的杜某将1万元现金交给郎某,此事才算作罢。
2011年2月,陈某担任大同市矿区民胜街道民胜社区书记、主任之后,负责辖区内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的领取资格复核工作。这一下成了陈某的谋财之路,在复核2011年享受低保人员条件时,她先后收受了74户申请人的好处费,将近4万元低保人员的救助钱揣进了自己的口袋……
山西纪委书记李兆前告诉记者,“吃拿卡要”的干部层级往往不是太高、涉及的数额也不一定很大,但损害的是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损害的是党委、政府的形象,也损害了山西发展的软环境,危害很大。
暗访组交叉办案
山西省委书记袁纯清说:“实现转型跨越发展,干部队伍是关键,干部作风是保证。正风不树、歪风横行,必将浸淫干部队伍,毒害社会风气,影响地方发展。必须把整治不正之风作为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抓手,狠刹闲话生非的不良之风、拉拉扯扯的庸俗之风、吃拿卡要的恶劣之风,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形成一心一意谋发展、齐心协力抓转型、尽心竭力惠民生的浓厚氛围。”
自治理享乐干部、掀起查岗风暴以来,整治“吃拿卡要”是山西省2012年的工作重点。
2012年4月27日,山西省委常委会专题研究了“吃拿卡要”问题专项整治工作。会上通过的整治方案也明确,此次整治的范围是:全省各级党政机关、司法机关、行使公共权力的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重点整治各级决策、审批、执法单位在服务市场主体中的“卡、拖、要、乱”行为,特别是该批不批、该早批不早批、办事效率低下,影响发展环境、损害党和政府形象的行为。
5月11日下午,山西省委、省政府召开会议,对全省整治“吃拿卡要”问题、创优发展环境工作进行动员和部署。随即,三大措施直击“吃拿卡要”的要害。
5月14日,山西省委成立专项整治办公室。5月24日,整治领导组办公室从11个市抽调经验丰富的纪检监察干部组成交叉暗访组,分赴各市开展明察暗访。5月27日,整治领导组办公室派出3个监督检查组和6个派驻联组,深入到基层和省直单位开展督导检查。之后的短短5天时间里,共明察暗访、督导检查单位142家,发现9个“吃拿卡要”问题。
“这次检查的组织工作十分严密、工作要求也更为严格。在对各市的明察暗访中,我们采取顺位交叉法开展工作,最大程度地避免了检查组之间相互给面子。为了防止有人找关系删除暗访影像记录,我们明确规定,暗访机从开机到关机,其时间记录不能断开,并做好相关工作笔记。”山西纪委相关人员告诉记者。
据了解,从2010年山西查处上班时间“玩乐享受”干部,到2011年再掀“查岗风暴”治贪腐,再到此次向“吃拿卡要”问题开战,这已是山西治吏的第三记重拳。不难看出,其目的是荡涤沉积已久的官场陋习,再造山西官场。
一权在握,“卡”住利益
所谓“吃拿卡要”是指具有决策、审批、执法权的单位和个人利用职务便利向管理服务对象牟取利益的行为。这一问题在山西到底有多严重?山西纪委的相关人员向环球人物杂志记者介绍了刚查处的几起典型案件。
2011年6月的一天,沁水县交通局长段某给核工业长沙中南建设工程集团公司项目负责人石某去了个电话,表示有个“好事”可以见面谈谈。由于石某正出差在外,就立刻派了她的心腹郑某前去。饭桌上,二人一顿开场白后,段某进入正题:“小郑啊,定中线定都到张村段路段改造工程,你们想不想要啊?咱们关系不一般,我也就不跟你兜圈子了。早就有人来我这挂了号,想要这工程,但我看他们没诚意(才返5个点),也没能力,就没答应,给你留着了。”听了段某这番话,郑某先是一番感谢,随后赶紧向石某请示,最后当面承诺,拿出款项的8%作回扣,段某满意地点点头。一个月后,段某就从石某的办公室提走了装有150万元现金的旅行箱。之后,段某安排石某一方以沁水县交通运输局工程公司的名义先行进驻工地施工,后通过操控招标,让其如愿揽到工程。
这是听了话,如果不听话,段某也还有“办法”。2011年,段某安排自己的司机到下属一公司任经理,原来的经理苏某不配合交接。段某没手软,直接安排举报苏某有经济问题。当年7月,苏某就被沁水县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苏某也不得不来向段某求情,前后送给段某11万元,后者才答应帮忙摆平此事。
经查,自2009年以来,仅在沁水的公路工程项目上,段某借助手中权力“吃拿卡要”达30次,涉嫌收受贿赂641万元,另有数百万元巨额财产不能说明合法来源。现在,段某已受行政开除处分。同时,移送司法机关调查处理。
而此类问题并非个案。在2007年至今的5年时间里,代县公安局治安大队大队长赵某利用民爆用品审批和监管的职务便利,多次向代县多家铁矿企业索要现金,同时还以合作投资的名义入股多家铁矿企业和选矿厂,牟取利益。短短几年时间,敛财上千万元。
如果说段某、赵某这样的大鬼难缠,“卡”住人们的小鬼也同样不好对付。
“赵老板,到鸿星食府一下,我正和朋友吃饭。什么?你忙呢?!你以为我就不忙。以后你有事找我的时候,我可能忙得连饭也顾不上吃。过不过来,你就看着办吧。”2011年5月29日下午,阳城县运管所驻客运站场管理办公室负责人邢某打电话叫长途站客运户赵某到饭店来结账,话里隐含威胁。赵某无奈,只能立刻赶来,为邢某付了几百元的饭钱……
2011年5月,新华人寿保险晋城中心支公司迁址后未及时变更工商登记,为避免处罚,保险公司业务部经理冯某等人找到了负责该地区的工商所副所长郎某,想吃个饭,说说情。郎某表面答应,但就是迟迟不办。郎某先是请朋友吃饭,让冯某来买单,然后郎某又向冯某提出要让保险公司向工商所交1万元的赞助费。最后,直到保险公司的杜某将1万元现金交给郎某,此事才算作罢。
2011年2月,陈某担任大同市矿区民胜街道民胜社区书记、主任之后,负责辖区内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的领取资格复核工作。这一下成了陈某的谋财之路,在复核2011年享受低保人员条件时,她先后收受了74户申请人的好处费,将近4万元低保人员的救助钱揣进了自己的口袋……
山西纪委书记李兆前告诉记者,“吃拿卡要”的干部层级往往不是太高、涉及的数额也不一定很大,但损害的是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损害的是党委、政府的形象,也损害了山西发展的软环境,危害很大。
暗访组交叉办案
山西省委书记袁纯清说:“实现转型跨越发展,干部队伍是关键,干部作风是保证。正风不树、歪风横行,必将浸淫干部队伍,毒害社会风气,影响地方发展。必须把整治不正之风作为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抓手,狠刹闲话生非的不良之风、拉拉扯扯的庸俗之风、吃拿卡要的恶劣之风,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形成一心一意谋发展、齐心协力抓转型、尽心竭力惠民生的浓厚氛围。”
自治理享乐干部、掀起查岗风暴以来,整治“吃拿卡要”是山西省2012年的工作重点。
2012年4月27日,山西省委常委会专题研究了“吃拿卡要”问题专项整治工作。会上通过的整治方案也明确,此次整治的范围是:全省各级党政机关、司法机关、行使公共权力的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重点整治各级决策、审批、执法单位在服务市场主体中的“卡、拖、要、乱”行为,特别是该批不批、该早批不早批、办事效率低下,影响发展环境、损害党和政府形象的行为。
5月11日下午,山西省委、省政府召开会议,对全省整治“吃拿卡要”问题、创优发展环境工作进行动员和部署。随即,三大措施直击“吃拿卡要”的要害。
5月14日,山西省委成立专项整治办公室。5月24日,整治领导组办公室从11个市抽调经验丰富的纪检监察干部组成交叉暗访组,分赴各市开展明察暗访。5月27日,整治领导组办公室派出3个监督检查组和6个派驻联组,深入到基层和省直单位开展督导检查。之后的短短5天时间里,共明察暗访、督导检查单位142家,发现9个“吃拿卡要”问题。
“这次检查的组织工作十分严密、工作要求也更为严格。在对各市的明察暗访中,我们采取顺位交叉法开展工作,最大程度地避免了检查组之间相互给面子。为了防止有人找关系删除暗访影像记录,我们明确规定,暗访机从开机到关机,其时间记录不能断开,并做好相关工作笔记。”山西纪委相关人员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