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英语一直是学校开设的必修文化课之一,也是中职生毕业求职时的基础技能之一,所以,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就显得至关重要。本文分析了中职英语教学中实施分组合作学习对于学生、教师及教学实践、考试方式的条件要求。
【关键词】中职学校 分组合作学习 英语教学 实施条件
引言
合作学习的前提是科学合理的分组,学生在分组的基础上根据教师的引导进行组内互助提高、组内交流、组与组之间竞争合作、组内外自测等活动,并通过这些活动提高学习的兴趣,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提高英语教学效果。在分组合作学习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组织者、指导者和监控者。本文分析了中职英语教学中分组合作学习的实施三方面条件,分别为分组合作学习对于学生评价的要求、分组合作学习对于教师素养的基本要求、学校在教学实践和考试方式方面的配合。
一、分组合作学习对于学生评价的要求
1.评价要注重情感因素,以激励为主
中职英语教学的目标已不再是以升学为前提的应试教育了,所以在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时,可以适当降低对学习成绩的评价标准,而更注重对学生情感、价值观以及合作学习过程的评价。只要学生在分组合作学习中,在讨论交流时积极思考,勇于提问;在角色扮演时表现精彩,合作意识强;在自测和竞赛中能主动参与,认真答题,即使成绩不好,也能得到“好”的评价。如果在教学中一味地拘泥于这个语法、那个句式,让学生在幵口前先思考语法对不对,句式行不行,因怕出错而不敢说,不敢写,那么英语教学便失去了原有的意义。而且,只要学生愿意去学,敢于去说,大胆去练,那么假以时日,其英语能力也必将有很大的进步和提高。
2.评价要善于发现优点,及时赞赏
对在分组合作学习中参与性强、进步大的学生,教师要及时予以肯定和表扬,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成功的快乐。但是对出现的问题,教师也要避免表现出失望或责备的态度,而要及时予以指导,帮助学生度过难关,重拾信心,慢慢进步。再差的学生也有其闪光之处,所以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学习评价时,要努力发现学生做得好的地方,给予鼓励和肯定。比如,对于羞于开口的学生,教师可以肯定其想开口的意愿、遵守小组纪律的素养、勤于向别人学习的谦虚等等,让学生体会到教师对他的关注,从而做到“亲其师,信其道”,逐渐主动参与到合作学习中来。对于不能有效与人合作的学生,教师要对该小组进行适当的人员调整,让整个小组处于最佳的合作学习状态。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对指导和调节分组合作学习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使学生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也可以让学生避免产生惰性、厌学、自暴自弃等影响学习效果的不良情绪,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以正面表扬和激励为原则的科学评价原则,让每位学生都能获得进步。
二、分组合作学习对于教师素养的基本要求
1.教师要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
国内外教育家和学者对分组合作学习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检验是教师掌握分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宝贵财富。在实际应用分组合作学习教学策略之前,教师一定要广泛涉猎国内外关于分组合作学习研究的文献,从中总结归纳出分组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实践模式,并结合本校学生实际,探索出适合执教班级学生特点的有效模式。在实践过程中遇到问题时,教师要善于从研究的理论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不断优化分组合作学习模式,提高教学效果。
2.教师要明确自身的任务
教师在分组合作学习中的任务是引导、点拨、激励,而不是包办或代办。教师要善于转变角色,从传统课堂教学的主导者、主角,转变为分组合作学习中的任务设计者,活动组织者、参与者。教师进行合理有效的课堂教学设计,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让小组交流讨论更加的充分,让学生更深刻地体验到参与小组学习活动的轻松和快乐。在实践初期,教师和学生由于都不太熟悉分组合作学习的运作模式,因而出现学生参与小组活动的积极性不强,学习效果不理想的现象,这时,教师一定要切记自己在分组合作学习中的任务,千万不能因为初期的不顺利而急躁,让实践半途而废。
3.教师要在实践中不断反思、改进
在分组合作学习的实践过程,教师要善于对比分析教学中的案例,在每节课后或每周总结时,都能根据个案研究,发现和归纳出实践时的经验、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理论研究进行深入的反思,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适时调整分组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思路和教学设计。通过不断反思,教师对分组合作学习的内涵理解会更加深刻,对分组合作学习的实践模式会更加熟悉,对分组合作学习策略的运用会更加纯熟,而实施分组合作学习的效果也会越来越好。同时,在不断的改进和提升中,教师自身的研究水平和英语教学能力也会不断提髙,教师对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风格的熏陶和影响也会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日渐显现。
三、学校在教学实践和考试方式方面的配合
一是要在英语教学改革中对教师予以支持。教师要顺利在中职学校英语教学中进行分组合作学习实践研究,还必须争取到所在学校的大力支持和配合。分组合作学习变教师的“一言堂”为学生充分参与的小组学习活动,改变了传统课堂规规矩矩、井井有条的教学秩序,让小组学生之间进行深入而热烈的交流讨论。因此,学校在对日常课堂教学进行检查时,必须认可和支持这种看似“无序”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才能有更自由和更广阔的空间去探索分组合作学习运用模式,不断改进和提升教学方法,从而提高英语教学效果。
二是要对考试方法进行改革。分组合作学习对学生的评价是以激励为主。但学校对学生和教师的评价却仍是以考试成绩为标准,教学方式与评价方式不相称,必然损伤学生参与分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也让教师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处于被动地位,从而阻碍分组合作学习的实践。所以教师在实施分组合作学习之前,必须与学校就评价机制方面达成共识,采用分组合作学习评价机制,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分组合作学习能够使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从而提高了英语教学效果,也提升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王红梅,浅谈合作学习策略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代教育科研论坛杂志,北京: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2010年第4期.
[2]郭香菊,合作学习策略在大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英语教学,2004年04期.
【关键词】中职学校 分组合作学习 英语教学 实施条件
引言
合作学习的前提是科学合理的分组,学生在分组的基础上根据教师的引导进行组内互助提高、组内交流、组与组之间竞争合作、组内外自测等活动,并通过这些活动提高学习的兴趣,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提高英语教学效果。在分组合作学习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组织者、指导者和监控者。本文分析了中职英语教学中分组合作学习的实施三方面条件,分别为分组合作学习对于学生评价的要求、分组合作学习对于教师素养的基本要求、学校在教学实践和考试方式方面的配合。
一、分组合作学习对于学生评价的要求
1.评价要注重情感因素,以激励为主
中职英语教学的目标已不再是以升学为前提的应试教育了,所以在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时,可以适当降低对学习成绩的评价标准,而更注重对学生情感、价值观以及合作学习过程的评价。只要学生在分组合作学习中,在讨论交流时积极思考,勇于提问;在角色扮演时表现精彩,合作意识强;在自测和竞赛中能主动参与,认真答题,即使成绩不好,也能得到“好”的评价。如果在教学中一味地拘泥于这个语法、那个句式,让学生在幵口前先思考语法对不对,句式行不行,因怕出错而不敢说,不敢写,那么英语教学便失去了原有的意义。而且,只要学生愿意去学,敢于去说,大胆去练,那么假以时日,其英语能力也必将有很大的进步和提高。
2.评价要善于发现优点,及时赞赏
对在分组合作学习中参与性强、进步大的学生,教师要及时予以肯定和表扬,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成功的快乐。但是对出现的问题,教师也要避免表现出失望或责备的态度,而要及时予以指导,帮助学生度过难关,重拾信心,慢慢进步。再差的学生也有其闪光之处,所以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学习评价时,要努力发现学生做得好的地方,给予鼓励和肯定。比如,对于羞于开口的学生,教师可以肯定其想开口的意愿、遵守小组纪律的素养、勤于向别人学习的谦虚等等,让学生体会到教师对他的关注,从而做到“亲其师,信其道”,逐渐主动参与到合作学习中来。对于不能有效与人合作的学生,教师要对该小组进行适当的人员调整,让整个小组处于最佳的合作学习状态。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对指导和调节分组合作学习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使学生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也可以让学生避免产生惰性、厌学、自暴自弃等影响学习效果的不良情绪,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以正面表扬和激励为原则的科学评价原则,让每位学生都能获得进步。
二、分组合作学习对于教师素养的基本要求
1.教师要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
国内外教育家和学者对分组合作学习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检验是教师掌握分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宝贵财富。在实际应用分组合作学习教学策略之前,教师一定要广泛涉猎国内外关于分组合作学习研究的文献,从中总结归纳出分组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实践模式,并结合本校学生实际,探索出适合执教班级学生特点的有效模式。在实践过程中遇到问题时,教师要善于从研究的理论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不断优化分组合作学习模式,提高教学效果。
2.教师要明确自身的任务
教师在分组合作学习中的任务是引导、点拨、激励,而不是包办或代办。教师要善于转变角色,从传统课堂教学的主导者、主角,转变为分组合作学习中的任务设计者,活动组织者、参与者。教师进行合理有效的课堂教学设计,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让小组交流讨论更加的充分,让学生更深刻地体验到参与小组学习活动的轻松和快乐。在实践初期,教师和学生由于都不太熟悉分组合作学习的运作模式,因而出现学生参与小组活动的积极性不强,学习效果不理想的现象,这时,教师一定要切记自己在分组合作学习中的任务,千万不能因为初期的不顺利而急躁,让实践半途而废。
3.教师要在实践中不断反思、改进
在分组合作学习的实践过程,教师要善于对比分析教学中的案例,在每节课后或每周总结时,都能根据个案研究,发现和归纳出实践时的经验、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理论研究进行深入的反思,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适时调整分组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思路和教学设计。通过不断反思,教师对分组合作学习的内涵理解会更加深刻,对分组合作学习的实践模式会更加熟悉,对分组合作学习策略的运用会更加纯熟,而实施分组合作学习的效果也会越来越好。同时,在不断的改进和提升中,教师自身的研究水平和英语教学能力也会不断提髙,教师对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风格的熏陶和影响也会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日渐显现。
三、学校在教学实践和考试方式方面的配合
一是要在英语教学改革中对教师予以支持。教师要顺利在中职学校英语教学中进行分组合作学习实践研究,还必须争取到所在学校的大力支持和配合。分组合作学习变教师的“一言堂”为学生充分参与的小组学习活动,改变了传统课堂规规矩矩、井井有条的教学秩序,让小组学生之间进行深入而热烈的交流讨论。因此,学校在对日常课堂教学进行检查时,必须认可和支持这种看似“无序”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才能有更自由和更广阔的空间去探索分组合作学习运用模式,不断改进和提升教学方法,从而提高英语教学效果。
二是要对考试方法进行改革。分组合作学习对学生的评价是以激励为主。但学校对学生和教师的评价却仍是以考试成绩为标准,教学方式与评价方式不相称,必然损伤学生参与分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也让教师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处于被动地位,从而阻碍分组合作学习的实践。所以教师在实施分组合作学习之前,必须与学校就评价机制方面达成共识,采用分组合作学习评价机制,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分组合作学习能够使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从而提高了英语教学效果,也提升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王红梅,浅谈合作学习策略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代教育科研论坛杂志,北京: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2010年第4期.
[2]郭香菊,合作学习策略在大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英语教学,2004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