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市零陵区:超级稻“种三产四”工程稳步推进

来源 :农村农业农民·B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ire7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湖南永州市零陵区是农业大区,共有耕地49.92万亩,其中水田面积45.78万亩,是湖南省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和63个粮食生产大县(区)之一。
   “种三产四”丰产工程是袁隆平院士提出的,通过推广新品种、新技术,用三亩耕地生产出四亩耕地的粮食,大幅提高水稻单产的超级稻高产栽培工程。2011年,永州市零陵区委、区政府把实施超级杂交稻“种三产四”丰产工程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首要任务,作为发展粮食生产、提高粮食单产、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大事来抓,举全区之力实施,全面完成了超级杂交稻“种三产四”丰产工程各项任务。
  
   主要措施
   强化组织领导。为确保丰产工程的顺利实施,零陵区成立区超级杂交稻“种三产四”丰产工程领导小组,专门负责项目的实施、协调等工作。同时,各乡镇、办事处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小组,统筹、协调、落实本辖区的项目实施工作。
   深入宣传发动。一是层层召开会议进行动员部署。二是利用各种媒体进行宣传。三是进村入户宣传,做到丰产工程家喻户晓。
   实行目标管理。在2011年零陵区政府促进粮食生产发展的通知和粮食生产目标考核及奖励办法中,把丰产工程作为主要考核指标来管理。
   狠抓技术服务。聘请袁隆平院士为顾问,以湖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为技术依托单位,成立零陵区技术专家小组,负责编印相关技术资料,开展技术指导、培训和测产验收等工作;同时,安排技术人员驻村蹲点,抓好服务。严格按照丰产工程成建制推进实施方案组织生产,并制订“六统一”技术规程,即统一品种供应、统一高产栽培技术、统一专业化防治、统一测土配方施肥、统一推广机械化生产、统一防灾减灾预案。组织农技人员分片驻村包干,深入村组、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和培训,手把手指导农民应用超级杂交稻高产栽培技术。
   加大财政投入。在财政困难的情况下安排丰产工程专项资金500万元。同时,明确水利建设、农业开发、国土整理等配套项目重点向丰产工程项目区域倾斜。
   突出办点示范。按照“一乡一品、一片一种”的要求,狠抓办点示范,创建了3个区级万亩核心示范区,共落实超级杂交稻8.6万亩;同时,各乡镇、办事处早、晚稻均创建了1个以上的1000亩连片种植示范点。
   严格督促检查。零陵区委、区政府领导多次到乡镇督察落实情况,同时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督察相结合的方式,促进项目实施到位,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下发督办函,并由乡镇长签字认可,要求限期整改,并将督察结果在全区通报。
  
   主要经验
   领导重视是关键。零陵区委、区政府领导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全区从上到下,层层成立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组,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强化考核,推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政策扶持是动力。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零陵区拿出500万元用于丰产工程项目,对种植超级杂交早稻的农户给予每亩40元的种子奖励款,从而做到了品种统一,实现了“一乡一品、一片一种”的要求。
   技术指导是保障。为确保丰产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零陵区强化技术保障,按1000亩1名技术人员的标准共安排102名技术员,从产前、产中、产后进行全程服务,在技术上做到了“六统一”,为水稻高产提供了技术支持。特别是在2011年早稻浸种育秧异常天气的情况下,根据实际事先安排了每亩增加用种量0.25公斤,从而减轻了烂种烂秧的影响,保证了每亩插足2万蔸以上10万株基本苗,夯实了高产基础。
   优良品种是基础。零陵区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地选择了陵两优268、陵两优942、陆两优996、T优272、丰源优299五个优质、高产、抗病的超级杂交稻品种,为实现高产打下了坚实基础。
其他文献
扶贫搬迁是新时期扶贫开发实施的一项重大战略措施。十年扶贫搬迁路,河南省新乡市扶贫办投入资金1.2亿元,扶持辉县市、卫辉市太行深石山区2500贫困户、1.1万贫困人口告别大山脱贫致富,住进了环境优雅、设施齐全的新型农村社区或县城区。  新乡太行深石山区,主要集中在辉县市和卫辉市,面积1677.3平方公里,占新乡市总面积的22%,涉及18个乡镇40.2万人。那里基础设施薄弱,山高坡陡,生产、生活条件恶
毛泽东的学习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灵活学习思想、分析思索思想、学诲并重思想、学用结合思想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指导
本文通过运用97个外向型本土企业2007-2012年的面板数据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ADLM)和广义矩估计(GMM)方法,考察自主创新和市场依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发现滞后二期的企业研发投